-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是构成星形胶质细胞内中间丝蛋白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维持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稳定,参与血脑屏障形成,调节突触功能等 [1]。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以亚急性或隐匿性起病,容易被误诊为感染、变性、脱髓鞘、肿瘤或血管疾病。GFAP IgG由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性淋巴细胞产生,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生物标志物,其在血清或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阳性能将自身免疫GFAP星形细胞病与其他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区分开 [2]。笔者现报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曾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对其的认识及其个体化治疗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哺乳期伯基特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提高对伯基特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1例哺乳期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双乳肿大明显,肝功能及肾功能实验室检测均正常。PET-CT结果示:双侧乳房巨大,放射性弥漫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0.8,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不除外伯基特淋巴瘤。病理结果示:胶原纤维组织中见多量肿瘤细胞弥漫增生浸润,可见明显"星天"现象,骨髓细胞学、免疫学、形态学及蛋白水平标志均符合伯基特淋巴瘤改变,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myc基因位点易发生断裂,支持伯基特淋巴瘤。经CHOP方案化疗后患者病变明显改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低,发展速度快,应提高认识并及时临床处理,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活体小鼠血管内外淋巴细胞快速识别的方法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快速识别活体小鼠血管内外淋巴细胞的方法。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D45-APCcy7抗体注射组(n=6)、CD45-BV570抗体注射组(n=3)和对照组(n=3)。抗体注射组小鼠经内眦静脉丛注射抗小鼠CD45抗体(3 μg/只或5 μg/只),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注射后2.5 min摘眼球取外周血,3 min时断颈处死小鼠,取淋巴结(lymph node, LN)、脾脏(spleen, SP)、骨髓(bone marrow, BM)、肝脏和肺脏与外周血一同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每组细胞均进行CD4和CD8分子表面染色,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45-APCcy7抗体注射组小鼠给予3 μg/只和5 μg/只两个剂量后,外周血中CD4 +和CD8 +细胞95%以上均为CD45 +细胞[CD4 +细胞:3 μg/只和5 μg/只CD45 +细胞百分率为(96.20±1.50)%比(98.77±1.88)%, t=1.85, P>0.05;CD8 +细胞:3 μg/只和5 μg/只CD45 +细胞百分率为(99.27±0.75)%比(99.93±0.12)%, t=1.52, P>0.05],表明此两种剂量均可实现血管内淋巴细胞几乎全部活体、快速染色。在3 μg/只注射剂量下,使用同一克隆号不同荧光标记的抗CD45抗体检测时,外周血中95%以上CD4 +和CD8 +细胞均可被染色为CD45 +。在CD45-APCcy7抗体注射组和CD45-BV570抗体注射组CD4 +细胞中CD45 +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6.20±1.50) %和(99.43±0.98)%;而CD8 +细胞中CD45 +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9.27±0.75)%和(99.90±0.17)%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1.10,175.40,229.00,994.90, P值均<0.05)。淋巴器官和非淋巴器官染色结果表明,抗CD45抗体可清楚地区分CD45 +和CD45 -细胞群,两种不同标记的抗体对CD45 +细胞染色的百分率分别为LN[(0.35±0.23)%比(0.61±0.13)%; t=1.69, P>0.05]、SP[(1.07±0.28)%比(2.87±1.13)%; t=2.85, P>0.05]、BM[(0.85±0.24)%比(1.68±0.73)%; t=1.89, P>0.05]、肝脏[(15.53±5.20)%比(19.60±9.36)%; t=0.66, P>0.05]和肺脏[(29.97±6.14)%比(41.03±21.78)%; t=0.85, P>0.05],各组织中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并区分血管内外淋巴细胞的方法,且可联合多种标记抗体一起检测,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活体小鼠淋巴细胞检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髓系肉瘤的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髓系肉瘤(MS)是由髓系原始或未成熟细胞在髓外浸润形成的实体肿瘤。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误诊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减少误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影像学技术,尤其是氟代脱氧葡萄糖标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 PET-CT)对MS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前MS的主要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C趋化因子ligand-5促进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巨噬细胞浸润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ligand-5(CCL5)促进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巨噬细胞浸润的机制。方法:使用成年雄性C57BL/6野生型和CCL5缺陷小鼠进行实验,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小鼠经历缺血灌注模型方案,但没有进行血管闭塞, n=10);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用异氟烷麻醉小鼠,进行中线剖腹手术,并将一个无创伤夹子放置在静脉门、肝动脉和胆管上,以中断左侧外侧叶和中叶的血液供应,在部分肝脏缺血60 min后,移除夹子以开始再灌注, n=10);CCL5拮抗剂+模型组[在即将开始再灌注之前,CCL5拮抗剂+模型组接受单次推注静脉注射趋化因子受体5(CCR5)受体拮抗剂马拉维诺, n=10];CCL5缺陷组(CCL5缺陷小鼠, n=10);通过收集小鼠血液用VTROS DT60 Ⅱ化学系统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LT mRNA及MPO mRNA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的数量;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巨噬细胞对肺部的浸润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相关炎性因子的蛋白表达。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中ALT含量[(521.36±20.65)比( 4126.55±326.68), F=16.237, P<0.05]及MPO[(1.78±0.54)比(7.66±2.34), F=14.211, P<0.05]活性升高,CCL5拮抗剂+模型组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降低(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前1~3 h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CCL5缺陷组中CD45 +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第24小时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较CCL5缺陷组CD45 +的数量升高[(2.91±0.23)比(1.65±0.17), F=16.311, P<0.05]。再灌注后1、2、8和24h中,发现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D68 +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高[(94.62±8.55)比(23.68±3.11), F=16.35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缺血再灌注早期CCL5缺陷组中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降低[(76.38±6.77)比(94.62±8.55), F=16.35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1.12±0.23)比(3.24±0.42), F=11.352, P<0.05] 、白细胞介素(IL)-1β[(1.03±0.08)比(2.87±0.35), F=12.452, P<0.05] 、IL-6[(0.95±0.02)比(2.58±0.21), F=15.652, P<0.05]的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L5拮抗剂+模型组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TNF-α[(3.24±0.42)比(1.35±0.14), F=14.252, P<0.05]、IL-1β[(2.87±0.35)比(1.22±0.15), F=13.723, P<0.05]、IL-6[(2.58±0.21)比(1.35±0.26), F=14.312, P<0.05]的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CL5促进早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期间循环巨噬细胞对肝脏的浸润,并介导随后的促炎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 n=10)和高压氧预处理组(HBO组, n=10)。HBO组实施高压氧预处理,每日2次,每次60 min,连续暴露2 d,末次暴露结束后24 h行肠IRI,缺血45 min再灌注60 min。处死大鼠,取空肠组织用于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组织匀浆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TUNEL法测定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I/R组大鼠空肠肠绒毛剥脱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层和固有层大量分离;高压氧预处理后肠黏膜损伤显著减轻,肠绒毛结构较完整,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对比,IRI组大鼠肠组织MDA含量[(1.46±0.14) nmol/mg protein]和MPO活性[(0.190±0.018) U/g tissue]均显著增高,而高压氧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大鼠肠组织MDA含量[(0.84±0.09) nmol/mg protein]和MPO活性[(0.097±0.011) U/g tissu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高压氧预处理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 P<0.01)。 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小肠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抗凋亡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房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71岁,因左侧乳房红斑、斑块3个月就诊。3个月前患者左侧乳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红斑,其上逐渐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无痒痛等自觉症状,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自行外用"皮炎平",原有丘疹可变平,但仍有新发丘疹,并且逐渐融合成斑块。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家族遗传病及肿瘤病史,无外伤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神志清,心肺无异常。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科检查:左侧乳房近胸部中线侧可见不规则浸润性暗红斑,边界尚清,其上可见不规则隆起性红色斑块,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质轫,表面无脱屑、破溃、结痂(图1)。辅助检查:血常规、乳腺彩超、血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除双肾泥沙样结石外,其余均无异常;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示:双侧颈胸部、腋窝、腹股沟及腹盆腔散在轻度增大淋巴结;盆腔内部分肠管基于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请血液科会诊暂排除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骨髓穿刺,但患者家属拒绝。皮损活检:灰白组织1块,大小为2.6 cm × 1.5 cm × 1.0 cm,皮肤面积2.6 cm × 1.5 cm。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未受累,表皮及真皮见无浸润带,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呈弥漫浸润模式,肿瘤组织内大量异形淋巴样细胞,可见多核分裂象,细胞异形明显(图2),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结果:人B细胞抗原CD20、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MUM-1、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相关蛋白a链CD79a均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阳性细胞约占80%,原癌基因阳性细胞占20% ~ 30%,Bcl-6、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共同抗原CD10、细胞角蛋白、黑素细胞分化标记物、外套层细胞淋巴瘤标记、神经黏附分子、黑素瘤特异性抗体、粒-单核细胞标记、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B细胞激活抗原、细胞周期蛋白D1、人抗疱疹病毒抗体均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龄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老龄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PSCT)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方法:选用6~8周龄C57BL/6(H-2 b)雄性小鼠作为供鼠,14~16月龄CB6F1(H-2 b×d)雌性老龄鼠作为受鼠。供鼠于移植前5 d皮下注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将受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G)、脾细胞低剂量组(SL)、脾细胞中剂量组(SM)、脾细胞高剂量组(SH),每组各16只,均接受总剂量为6 Gy的直线加速器X射线全身照射(TBI),照射后4 h内经尾静脉输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不同剂量的脾细胞(SL组、SM组和SH组分别为0.5×10 7/只、1.0×10 7/只和2.0×10 7/只),CG组仅输注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后观察各组受鼠的生存情况及体重变化,观察期为30 d,并定期监测小鼠血常规变化。移植后21 d取小鼠外周血检测供体嵌合率。移植后21 d取小鼠颈背部皮肤、肝脏、结肠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aGVHD靶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 结果:各组小鼠均移植成功。各组小鼠TBI后体重、活动度均下降,并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观察期内CG组和SL组小鼠全部存活,SM组死亡3只,生存时间为(26.0±5.8)d,SH组小鼠死亡6只,生存时间为(20.9±7.3)d。SH组小鼠体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移植后21 d体重低于CG组、SL组和SM组[分别为(25.0±0.7)、(25.5±0.4)、(25.0±1.4)比(20.8±0.8)g,均 P<0.05]。移植后21 d,与CG组、SL组和SM组相比,SH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降低(均 P<0.05)。SL组、SM组和SH组供体嵌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8%±0.8%)、(95.5%±1.4%)和(95.1%±1.3%),均 P>0.05]。与CG组、SL组、SM组相比,SH组aGVHD靶器官组织结构破坏严重,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组织病理学评分高于SL组、SM组(均 P<0.05)。 结论:对于老龄CB6F1小鼠,给予直线加速器X线6 Gy TBI预处理之后,输注PBMC(1×10 7/只)、脾细胞(2.0×10 7/只)能成功诱导出非清髓性haplo-PSCT后aGVHD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主方案联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的IgD型MM进展伴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4岁女性,经骨髓穿刺及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诊断为IgD型MM,先后给予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RD(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和ID(伊沙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2020年6月患者出现多发皮下结节,评估病情为疾病进展伴多发髓外浸润,给予达雷妥尤单抗+PAD(脂质体多柔比星、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患者皮下结节较前明显缩小伴部分消失,一般情况较前改善。但患者处于恶病质状态,治疗欠规范,病情反复并持续进展,最终死亡。结论:IgD型MM发病率低,生存期短,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尽早应用达雷妥尤单抗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细胞毒性药物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额部肿物为首发症状的多骨累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56岁,2021年8月因右额部皮下肿物15 d就诊。头部CT示右侧额骨骨质破坏,伴邻近皮下软组织肿胀,考虑恶性。额部肿物大小约5 cm×4 cm,表面皮肤光滑,肤色正常,无破溃,质略硬。肿物细针穿刺,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大量深染异型的细胞,为正常淋巴细胞3~4倍及以上,细胞大,核质比高,染色质粗颗粒状,细胞恶性特征明显。细胞蜡块切片显示坏死背景中见大量异型细胞,为正常淋巴细胞的3倍以上,核圆形、卵圆形,部分呈分叶状,泡状核,染色质粗,部分细胞有2~4个靠近核膜的小核仁(图1A)。免疫细胞化学结果:CD20(弥漫+,图1B)、Ki-67(约70%+,图1C),AE1/AE3、CD3、Syn、CgA、CD56、TTF1、HMB45、Melan-A、SOX-10、P40阴性表达。右额部皮下肿物穿刺:恶性肿瘤细胞,考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由神经外科转入血液科。随后进行了彩超引导下右额部肿物穿刺活检:镜下见挤压的细胞结构欠清晰,因为有细胞学结果作为参考,因此免疫组化更有方向性。免疫组化结果:CD20(弥漫+图1D)、MUM1(约90%+)、Bcl-6(约80%+)、Ki-67(约95%+,图1E)、c-Myc(约10%+)、Bcl-2(约90%+)、P53(野生型+)、CD22(约95%+),CD3、CD10、CD5、CD30、CD19、Syn、AE1/AE3阴性表达。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Non-GCB)型。与细针穿刺结果一致。分子检测:MYC、BCL2、BCL6均未检测到断裂。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大致正常,粒红二系均以偏成熟阶段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大致正常,分叶核为主。骨髓涂片:淋巴细胞占10%,未见异常淋巴细胞。骨髓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未见骨髓浸润。PET-CT:右侧额骨皮下代谢增高软组织肿块影,相邻骨质受侵犯;右侧眼眶外侧壁代谢增高软组织肿块,相邻上颌窦前壁及颧弓骨受侵;左侧颧突、双侧上颌骨、枕骨基底部、C5、T6、L1椎体多发骨代谢增高,部分骨质呈溶骨样改变。结果符合淋巴瘤征象,Deauville评分:5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Ⅳa期,给予一线RCT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PET-CT较前:右侧额骨皮下软组织影消失,相邻颅骨呈虫蚀样改变,无代谢,其余病灶代谢均消失,Deauville评分:2分。全身PET-CT检查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LDH水平从治疗前的653 U/L降至150 U/L(正常值120~250 U/L)。截至2023年10月,该患者已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年余,共化疗9次,且每年的影像学检查都未发现活动性疾病或复发的迹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