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部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报告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我科共收治手部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患者9例。统计手术治疗次数及方式,分析治疗效果。彻底清创后Ⅰ期直接闭合创面4例,Ⅱ期缝合创面4例,游离皮瓣修复创面1例。行一次手术治疗4例,两次4例,三次1例。结果:本组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5~6.0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为特殊类型的手部高压注射伤,因聚氨酯发泡剂化学性质稳定,损伤机制主要在于高压产生的物理力及注射物膨胀力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应在Ⅰ期尽早对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和减压,如无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或皮肤缺损的患者可Ⅰ期直接闭合创面,无需多次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注射伤13例治疗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回顾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经过,分析总结诊治经验,为优化高压注射伤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共收治高压注射伤患者13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案及药物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依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的感觉神经功能检查与评定标准评价感觉恢复情况,依据手指总活动度评价法评价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2个月。感觉功能评价结果:S 2 2例,S 3 2例,S 3+ 5例,S 4 4例;运动功能评价结果:优8例,良5例。 结论:高压注射伤是一种严重的手部创伤,受伤后多遗留感觉及运动障碍。治疗效果与注射物的性质及剂量、手术清创的时机及策略、抗感染方案等多种因素有关,需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去表皮修复贯通式手部高温高压注射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部分去表皮的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高温高压注射伤导致的手部贯通式损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们共收治5例手部高温高压注射损伤患者,清创后局部形成贯通式损伤,应用部分去表皮的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局部修复。皮瓣中部去表皮,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及适量软组织,远端带表皮皮瓣修复掌侧损伤,近端带表皮皮瓣修复背侧损伤,中间无表皮的皮瓣对手掌中间软组织缺损部分进行填充。术后3周行断蒂术。结果:术后5例皮瓣均存活良好,无一例截肢(指)。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皮瓣质地、颜色恢复良好,患者对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采用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高温高压注射伤导致的贯通式损伤,对贯通式伤口两端一次性封闭,并进行内部软组织填充,可以在不明显增加手术难度的基础上,降低死腔形成概率,减少截肢(指)可能,缩短治疗周期,是修复此类损伤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8年5月我们共收治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患者91例,统计手术治疗次数及方式,分析治疗效果。其中一期清创缝合39例;行两次以上手术52例(最多5次),采用负压封闭引流38例、植皮闭合创面11例、皮瓣修复闭合创面8例、截指12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3.7个月,手功能恢复欠佳。根据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手功能:优26例,良35例,可18例,差12例,优良率为67.0%。结论:高压油漆注射伤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手外伤,创口小,伤情重,易漏诊,手功能恢复与就诊时间、受伤部位及受伤范围有关,需要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聚氨酯材料致手部广泛高压性注射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了2019年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诊治的1例因聚氨酯材料误注入食指致手部广泛高压性注射伤患者,其指动脉及指神经均被累及,同时聚氨酯沿食指屈肌腱腱鞘累及右手掌及腕部。由于X线不显影,导致首次清创范围小,加之指端血供较差,最终患者右食指因感染、坏死截指。提示术前完善MR或B超以明确聚氨酯累及范围,初次彻底清创或多次清创对改善预后十分必要;手指血供较差可通过皮瓣移植技术重建血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鼠下肢高压喷射伤后肝损伤的损伤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大鼠下肢高压喷射伤(HPII)后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6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只。实验组用高压喷枪在大鼠右大腿喷射20 ml生理盐水建立损伤模型,对照组用常压在大鼠右大腿注射20 ml生理盐水,分别检测伤后4、6、18、24 h两组的指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L-6和TNF-α水平,用透射电镜及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细胞病理学改变;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实验组6、18、24 h各时段ALT均高于对照组[(41.25±7.29) U/L比(33.93±2.42) U/L, t=2.694, P<0.05、(38.89±5.70) U/L比(17.77±1.66) U/L, t=10.060, P<0.01、(27.08±4.48) U/L比(13.63±1.79) U/L, t=7.866, P<0.01];实验组6、18、24 h各时段AST均高于对照组[(109.60±8.77) U/L比(92.64±3.35) U/L, t=5.116, P<0.01、(100.70±5.07) U/L比(47.30±5.22) U/L, t=20.770, P<0.01、(86.93±9.15) U/L比(48.79±5.45) U/L, t=10.13, P<0.01];实验组6、18、24 h组织病理评分高于对照组(5.28±0.31比4.59±0.22, t=1.382, P<0.01、8.11±0.21比5.22±0.33, t=2.407, P<0.01、6.23±0.15比4.34±0.11, t=2.677, 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4 h肝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6 h线粒体水肿,内质网扩张;18 h线粒体嵴断裂,内质网进一步扩张;24 h见残存细胞器及凋亡细胞。实验组4、6、18、24 h各时段TNF-α均高于对照组[(141.80±4.01) ng/L比(117.00±2.35) ng/L, t=15.07, P<0.01、(144.00±5.81) ng/L比(124.70±6.83) ng/L, t=6.028, P<0.01、(132.50±5.76) ng/L比(107.80±2.82) ng/L, t=10.89, P<0.01、(112.50±6.55) ng/L比(90.47±7.84) ng/L, t=6.109, P<0.01];实验组4、6、18 h各时段IL-6均高于对照组[(106.90±7.07) ng/L比(84.32±1.42) ng/L, t=8.856, P<0.01、(192.20±6.98) ng/L比(174.20±5.32) ng/L, t=5.783, P<0.01、(187.60±11.05) ng/L比(174.80±5.21) ng/L, t=2.965, P<0.05]。 结论:下肢高压喷射伤可引起肝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减轻下肢高压喷射伤模型大鼠的肢体损害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对大鼠下肢高压喷射伤(HPII)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压喷射伤模型)、治疗组(尾静脉注射MP 30 mg/kg).6 h后观察喷射面积、肢体循环情况、HE染色检查血管、神经、肌肉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ELISA检验血清TNF-α、IL-1β、IL-6 含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肢体循环障碍,血管、神经和肌肉病理明显断裂损伤,肝指数下降,而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压喷射伤后注射MP可以减轻大鼠肢体损害,降低肝脏负荷,改善血清炎性指标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手掌部油漆高压注射伤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总结手部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原则、相关解剖及治疗效果等,以进一步完善本病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11例手掌部高压注射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结果 11例均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其中8例二期扩大清创后直接闭合切口,3例经过3次清创后闭合切口,无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补的患者.指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标准评定:优10例,良1例.3例注射物通过虎口区通往掌背侧,术后1个月随访,拇指功能与健侧无明显区别,虎口区皮肤无异常.结论 手掌部油漆高压注射伤在早期彻底清除潜在间隙的注射物,二期再次扩大清创,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可获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用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邻近2个创面或宽大、不规则创面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7~52岁,平均42.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h~3周,平均7.3 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例,碾压伤2例,油漆高压注射伤1例.创面位于手背3例,指背1例,拇指和虎口1例.创面范围为8 cm×6 cm~ 10 cm×8 cm.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3.0 cm~11.0 cm×4.5 cm,均携带臂后侧皮神经.供区创面直接闭合.结果 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6.5个月.患者对手部外观满意,皮瓣无臃肿,颜色、质地与手部接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无桡神经损伤发生,肘关节功能无影响.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分指、皮瓣削薄术.结论 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是一种修复手部邻近2个创面或宽大、不规则创面的较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指高压注射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8例手指高压注射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急诊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引流、显微镜下血管外膜彻底清创、创面敞开引流,术后预防感染,创面Ⅱ期直接缝合或皮瓣修复,早期行患指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患指成活14例,其中1例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余13例伤口Ⅱ期直接缝合;4例患指感染坏死,行残端修整术.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按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患指功能,优9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 手部高压注射伤是临床相对少见的损伤,治疗困难,预后相对较差,早期经显微镜外科清创治疗,可提高患指成活率,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