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668例不同类型高血糖危象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高血糖危象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防治高血糖危象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6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就诊的高血糖危象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类型分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e,HHS)和DKA-HHS三组,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各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到1 668例患者资料,其中DKA组1 388例,HHS组113例,DKA-HHS组167例,2型糖尿病占DKA的比例为90.1%。城镇居民医保、农民和退休人员在三组所占的比例较高,≥60岁患者高血糖危象发生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6年间DKA和HHS的发生率变化较小,而DKA-HHS组显著上升,DKA-HHS组发生休克、意识障碍、住院费用、死亡率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不同类型高血糖危象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有差异,临床上对于≥60岁,DKA-HHS这一类高血糖危象患者应更加重视。重点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以减少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血糖危象酮症酸中毒并急性昏迷合并大面积小肠坏死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血糖危象酮症酸中毒(diabetic emergency-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伴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危急重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时可合并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肠系膜血栓形成、小肠坏死等。既往的文献病例报道中,尚无报道大面积小肠坏死。本文旨在结合文献复习,提高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急腹症的诊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高血糖危象的诊治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血糖危象事件(HCE)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HCE起病急,预后差,早期规范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尽管如此,国内外现行指南提出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仍有较大不同,为临床工作带来许多分歧。鉴于此,该文在比较现行各指南的基础上深入讨论HCE的诱因变化、临床诊治的差异和分歧,对HCE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血糖和高血糖危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低血糖与高血糖危象是PICU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急危重症。低血糖危象系因血糖水平过低(<2.2 mmol/L)和(或)血糖下降过快导致,临床出现脑功能受损和自主神经兴奋性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早期识别低血糖危象,及时输注葡萄糖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高血糖危象则因血糖水平异常增高(>11 mmol/L)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两种类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治疗原则包括: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积极寻找并消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脑水肿和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是高血糖危象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尽早识别与积极处理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患儿的血糖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危重患儿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糖代谢异常,表现为高血糖或低血糖,甚至糖代谢危象以及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应加强对危重患儿的血糖监测,将其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该文将从血糖异常的诊断、血糖的监测方法、目标血糖值以及血糖异常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危重患儿的血糖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植物性食物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背景]现阶段,生活方式干预或饮食调整目前仍然是2型糖尿病(T2D)一级预防和管理的基石.[目的]探究植物性食物摄入与T2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系基于上海社区自然人群队列(SSACB)松江区居民开展的前瞻队列研究.基线调查时用经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评估不同类型食物摄入状况并计算植物性膳食指数(PDI)、健康植物性膳食指数(hPDI)和不健康植物性膳食指数(uPDI),借由绑定了居民医疗保险卡的电子信息系统获取队列建立后经医生诊断[空腹血糖≥7.0 mmol·L-1 或 2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1.1 mmol·L-1 或糖化血红蛋白≥6.5%或具备典型的高血糖(危象)症状及随机血糖≥11.1 mmol·L-1]的或存在用药记录的新发糖尿病病例.采用多因素校正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膳食摄入与T2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队列中共有 29016名松江区居民被纳入分析[基线年龄的xˉ±s为(55.3±11.6)岁],截至2022年 9月 21日,中位随访时间 5.688年.结果显示,当地居民植物性食物(未加工)摄入与新发T2D呈负相关[HR(95%CI):0.983(0.969~0.998)];其中,植物性食物每日摄入量最低四分位数组(<500.9 g)的 T2D发生风险高于每日摄入量最高四分位数组(≥859.3 g)[HR(95%CI):1.250(1.012~1.544)];未发现动物性食物[HR(95%CI):1.006(0.987~1.026)]和加工食品[HR(95%CI):0.978(0.944~1.014)]摄入与T2D发生风险相关.用等量(50 g)的植物性食物替代动物性食物[HR(95%CI):0.982(0.968~0.996)]或加工食品[HR(95%CI):0.983(0.969~0.998)],T2D的发生风险下降.此外,居民PDI(P非线性=0.023)、hPDI(P非线性=0.016)与新发T2D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结论]植物性食物,特别是健康植物性食物摄入与新发T2D风险降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血糖危象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分析高血糖危象(H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某医科大学医学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平台,回顾性收集重庆市6家综合医院2015-2020年急诊就诊的HC患者临床资料,将住院期间全因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HC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H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668例,其中死亡121例(7.3%).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生命体征,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肺部感染比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时症状以烦渴多饮、多尿为主,死亡组中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占比较大.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2.65,95%CI:1.39~5.03,P=0.003)、CCI≥4 分(OR=2.30,95%CI:1.24~4.26,P=0.008)、入院时休克(OR=6.01,95%CI:2.46~14.67,P<0.001)、意识障碍(OR=5.75,95%CI:2.95~11.22,P<0.001)、pH≤7(OR=3.24,95%CI:1.53~6.87,P=0.002)、HC 史(OR=5.52,95%CI:2.85~10.67,P<0.001)、低白蛋白血症(OR=2.26,95%CI:1.25~4.09,P=0.007)、并发急性肾衰竭(OR=9.69,95%CI:3.75~25.06,P<0.001)、低血糖(OR=7.95,95%CI:3.63~17.41,P<0.001)是H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胸痛的HC患者应多加关注,对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风险分层,识别高危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高血糖危象患者在停止静脉输注胰岛素向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转换方式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高血糖危象患者静脉输注胰岛素向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转换时机. 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降糖的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98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6例,在停止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同时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 物;对照(Con)组52例,在停止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前1 h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观察两组 停泵前60、30 min,停泵时,停泵后30、60、120 min 6个时间点平均血糖值、血糖波动幅度.结果两 组不同时间段血糖波动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停止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胰 岛素,同时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实现静脉胰岛素向皮下注射转换的连续性和血清胰岛素相对恒 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嗜铬细胞瘤患者困难气道处理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素能系统嗜铬细胞, 90%的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内.内源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分泌过多是嗜铬细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由此可产生高血压、高代谢、高血糖等系列与此有关的临床症状[1].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仍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2].麻醉诱导以及手术中创伤刺激,肿瘤部位的挤压等均可诱发儿茶酚胺的释放,出现严重高血压危象,循环功能表现的这种急剧变化是麻醉与手术危险性的根本原因.尽管有适当的术前准备,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麻醉依旧是一个挑战,麻醉医生必须采取适当的麻醉方法来避免应激反应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进而对嗜铬细胞瘤患者产生致命后果.现将2017 年 12 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嗜铬细胞瘤患者困难气道处理 1 例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清生化因素与游离皮瓣重建口腔颌面部缺损血管危象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血清生化因子与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血管危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接受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移植术者105例,其中血管危象9例,皮瓣无危象96例.依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将相应的生化因素分为危象组和正常组.对两组纤维蛋白原、餐后2h血糖、白蛋白、D-2聚体和空腹血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增高、餐后2h增高的患者发生皮瓣危象的概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增高、餐后2 h增高均是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术前高纤维蛋白原、高血糖可能与术后发生皮瓣危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