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酸镁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的争议及其不良反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导致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特发性疾病.解痉是治疗子痫前期的重要且有效手段,硫酸镁是一线解痉药物.目前硫酸镁在治疗子痫前期中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包括:非重度子痫前期是否用硫酸镁治疗,既往研究不推荐应用硫酸镁预防子痫发作,但近年研究认为,子痫前期患者应酌情使用硫酸镁预防子痫;关于产前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的使用疗程问题,近年研究认为硫酸镁的使用疗程应该小于24 h;产后硫酸镁预防子痫发作,现有的研究支持产后硫酸镁应用可以小于24 h,甚至不使用;硫酸镁使用后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增加母体产后出血风险,引起母体高镁血症、低钙血症,导致新生儿低钙血症、影响骨钙沉积和新生儿高钾血症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金雀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金雀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肾脏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预留10只作为对照组,剩余50只采用灌胃氧嗪酸钾(1.5 g/kg)与腺嘌呤(0.1 g/kg)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别嘌醇组、金雀根高剂量组、金雀根中剂量组、金雀根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金雀根高剂量组、金雀根中剂量组、金雀根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金雀根水煎液(5.4 g/kg、2.7 g/kg、1.35 g/kg),别嘌醇组灌胃别嘌醇(50 mg/kg),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灌胃14 d.治疗结束后采集血清用于肾功能检测;采集肾脏组织样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法染色观察;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肾脏Toll样受体4(TLR4)、Toll样受体4(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金雀根治疗后,大鼠肾脏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模型组大鼠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别嘌醇组、金雀根高剂量组、金雀根中剂量组、金雀根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LR2、TLR4、MyD88、IL-1β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经药物干预后别嘌醇组、金雀根高剂量组、金雀根中剂量组、金雀根低剂量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金雀根水煎液可通过下调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组织TLRs/MyD88/IL-1β通路关键靶点的表达,抑制组织炎症,进而发挥降尿酸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 96 例,其中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46 例(UPN组),不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50 例(NUPN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对照组).三组均进行年龄、性别、病史时长、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等指标检测,同时行双侧胫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探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胫神经横截面积(CSA)、杨氏模量(Emean)、长径、宽径、周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PN组与NUPN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浓度显著升高,而白蛋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UPN组比较,UPN组病史时长、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PTH)、血钾浓度、血磷浓度均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钠浓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胫神经测量值组间比较,UPN组测得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等均高于NUP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三组样本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99、0.675、0.5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55.56 kPa、0.23 cm2、1.91 cm.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监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伴有异位ACTH综合征的非典型胸腺类癌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男,43岁.半月前出现四肢及颌面部水肿,全身无力,皮肤变黑,血压升高(157/88 mmHg).入院后发现严重的低钾血症(2. 39 mmol/L)以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227. 00 pg/ml).采用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监测一天中的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发现COR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鞍区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2023年)概要及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介绍了多国高血压管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HEARTS高血压防控计划的全球推广情况.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危害健康.过去30多年间,全球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数量翻了一倍,从1990年的6.5亿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在30~79岁的全球高血压患者中,大约54%诊断为高血压,其中42%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而仅有21%得到控制.2019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如果全球范围内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从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 600万人死亡.人群水平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盐和低钾摄入、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等.WHO支持通过减少膳食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限制饮酒、戒烟、增加运动和改善空气污染等方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治疗方面,WHO指南建议对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特定人群,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时也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我国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管理情况同样令人关注.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重要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全球高血压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特别是推动HEARTS技术包在我国的应用,以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该报告旨在提醒人们重点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成功案例明确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并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2025年将未控制高血压比例较2010年相对下降25%的全球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与管理情况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乙二醇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急性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中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3家医院201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急诊科以及ICU收治的43例急性EG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相关指标预测急性EG中毒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 43例患者中男性31例(占72.09%),误服32例(占74.42%),死亡9例(占20.93%);41例(占95.35%)患者发生了急性肾损伤.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评分(9.767±1.900)分];动脉血乳酸、钾离子、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渗透压间隙(osmolar gap,OG)、血肌酐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高(OR=1.424,P<0.05);GC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OR=0.161,P<0.05);相比未使用乙醇治疗的患者,使用乙醇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OR=0.003,P<0.05).ROC分析显示:AG联合GC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8(95%CI:0.836~1),高于单独预测时 AG的AUC(0.886,95%CI:0.771~1)和 GCS 评分的AUC(0.842,95%CI:0.718~0.965).结论 急性EG中毒表现为AG升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OG升高或意识障碍,常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高AG、低GCS评分以及未使用乙醇治疗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G联合GCS评分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cTnI对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肌钙蛋白Ⅰ(cTnI)对重症肺炎(SP)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唐山市弘慈医院收治的65例SP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作为合并心肌损伤组、41例单纯SP患者作为单纯SP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P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LVEF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LVEDD、LVESD、cTnI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及两者联合预测SP患者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755(0.704~0.807)、0.859(0.808~0.911)、0.904(0.853~0.956).合并心肌损伤组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低钾血症占比、发病至入院时间≥1周占比大于单纯SP组,CRP、WBC、PCT、CK-MB水平高于单纯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OR=2.085,95%CI:1.429~3.044)、PCT水平升高(OR=2.385,95%CI:1.598~3.578)、LVEF水平降低(OR=0.367,95%CI:0.238~0.566)、cTnI水平升高(OR=3.377,95%CI:2.135~5.342)是SP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住院次数相关因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住院次数相关的疾病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安贞医院住院并确诊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1 738例,根据患者自述既往住院的次数将其分为多次住院组(518例)和首次住院组(1220例),比较两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心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及肺部感染等合并症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患者住院次数相关的疾病因素.结果:多次住院组与首次住院组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心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次住院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的比例高于首次住院组[(80.7%vs.72.8%)、(45.9%vs.37.2%)、(19.7%vs.12.7%)、(11.8%vs.8.4%)、(23.7%vs.15.9%)、(5.0%vs.2.7%)],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低于首次住院组(73.6%vs.8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是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多次住院相关的疾病因素(均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是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多次住院相关的疾病因素,要加强患者出院后此类合并症的长期随诊和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例血小板增多致假性高钾血症分析及报告流程改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严重的高钾血症是一项必须立即进行临床干预的紧急医疗事件,而假性高钾血症会干扰高钾血症的诊断,实验室应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一则案例,患者因高血压随诊发现血清钾增高,随后因血钾结果异常多次于急诊和门诊就诊,经历了高钾-降钾-低钾-补钾的过程,最终确诊为血小板增多症导致的假性高钾血症.我们通过优化实验室信息系统自动识别血小板增高导致的假性高钾血症,同时改进此类样本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以避免血小板升高引起假性高钾血症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Hcy、hs-CRP表达与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RF)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透析治疗且发生心律失常的60例CRF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发生组,同期纳入接受透析治疗且未发生心律失常的60例CRF患者病历资料作为未发生组.收集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Hcy、hs-CRP等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血清Hcy、hs-CRP与CRF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发生组的血清Hcy、hs-CRP及血钾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及血钾水平与CRF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呈正相关(r>0,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F透析患者血清Hcy、hs-CRP及血钾水平高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血清Hey、hs-CRP水平与CRF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的关系,且二者水平升高可增加患者心律失常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