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hoA在氢减轻脂多糖致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Ras同源家族成员A(RhoA)在氢减轻脂多糖(LPS)致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和1%青链双抗的DMEM/F12培养基中,传代至第4~6代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36):对照组(A组)、富氢液组(B组)、LPS组(C组)、LPS+富氢液组(D组)、LPS+RhoA抑制剂C3酶组(E组)和LPS+富氢液+RhoA激活剂U-46619组(F组)。A组、C组和E组采用正常培养基培养,B组、D组和F组采用含饱和氢气培养基培养,C组、D组、E组和F组加入LPS,终浓度1 μg/ml;E组于加入LPS前2 h加入C3酶,终浓度3 μg/ml;F组于加入LPS前3 h加入U-46619,终浓度10 mg/ml。分别于LPS孵育后6、12和24 h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于LPS孵育后24 h时采用LDH法测定细胞LDH释放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GST pull-down法测定RhoA活性。 结果:与A组比较,C组孵育6、12和24 h时occludin和VE-cadherin表达下调,孵育24 h时细胞活力降低,LDH释放率和RhoA活性升高( P<0.05);与C组比较,D组孵育6、12和24 h时occludin和VE-cadherin表达上调,孵育24 h时细胞活力升高,LDH释放率和RhoA活性降低( P<0.05);与C组比较,E组孵育6、12和24 h时occludin和VE-cadherin表达上调,孵育24 h时细胞活力升高,LDH释放率和RhoA活性降低( P<0.05);与D组比较,F组孵育6、12和24 h时occludin和VE-cadherin表达下调,孵育24 h时细胞活力降低,LDH释放率和RhoA活性升高( P<0.05)。 结论:RhoA参与了氢减轻LPS致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核基质蛋白22与E-钙黏蛋白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及E-钙黏蛋白(E-Cad)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1例确诊为原发性膀胱癌患者的尿液样本,设为膀胱癌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的尿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NMP22表达水平及定量夹心酶免疫测定技术测定E-Cad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膀胱癌组的NMP22、E-Cad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膀胱癌组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E-Cad水平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出,NMP22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4%和59.3%,E-Cad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和50.0%。 结论:NMP22、E-Cad均可以作为检测膀胱癌的良好指标,联合NMP22及E-Cad检测可以弥补各指标检测的弊端,显著提高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表观遗传学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影响着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评估,但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通过多种机制改变基因表达,造成细胞功能异常,最终导致气道黏液分泌异常。本文就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核糖核酸调节气道黏蛋白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E-钙黏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根治性放疗的8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30例(37.5%)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3.7个月(95% CI 46.3~62.4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未达到。E-cad低表达率为53.75%(43/80)。低分化患者E-cad低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75.0%(21/28)比42.3%(22/52), χ2=7.83, P=0.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 A~Ⅲ B期患者E-cad低表达率高于Ⅰ B2~Ⅱ B期患者[65.9%(31/47)比36.5%(12/33), χ2=6.83, P=0.012]。E-cad低表达患者的PFS及OS均较E-cad高表达患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51, P=0.018; χ2=7.48, P=0.0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cad低表达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 HR=1.836,95% CI 1.023~3.297, P<0.05; HR=2.439,95% CI 1.091~5.698, P<0.05)。 结论:E-cad低表达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和肥胖的非线性关系及其人群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和肥胖关系的剂量效应,为该菌用于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8年广东肠道微生物组计划中6 986名包含体重指数、腰围及常见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的志愿者。根据细菌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信息,计算AKK属及其操作分类单元(OTUs)丰度;根据2002年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诊断中心性或全身性肥胖。通过多变量 logistic回归,计算AKK菌每升高一个单位,患肥胖风险的 OR(95% CI)值;通过比较AKK菌第1~20分位数 OR值的变化估计AKK对肥胖的剂量效应。 结果:共注释到3种AKK菌(AKK OTU1、AKK OTU2、AKK OTU3):AKK OTU1及AKK OTU2分布于90%以上人群;AKK OTU3分布于21.7%的人群中;3种OTUs均呈"双峰"分布,但和常见混杂因素的相关性具有差异。AKK OTU1、AKK OTU2及AKK属为肥胖的保护因素,对中心性肥胖的 OR(95% CI)分别为0.95(0.93~0.98)、0.97(0.94~0.99)、0.93(0.91~0.96),对全身性肥胖的 OR(95% CI)分别为0.88(0.80~0.97)、0.98(0.93~1.02)、0.81(0.74~0.89);该保护效应在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仍然显著。通过剂量分析可知,AKK菌对中心性肥胖和全身性肥胖的保护效应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加,达到显著保护作用的最小剂量分别为1.83%和4.98%。 结论:AKK菌是肥胖的保护因素,但肥胖干预需要考虑AKK菌剂量效应及不同菌种/株水平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意义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提取脑胶质瘤CIP2A mRNA表达的相关数据和临床资料,分析CIP2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随后选取67例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IP2A表达水平。基于CGGA数据库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共缺失状态、肿瘤类别(原发、复发、继发)、放化疗胶质瘤患者间CIP2A表达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IP2A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应用siRNA干扰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IP2A基因沉默对U87和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CGGA数据库中,CIP2A mRNA的表达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而增强( F=49.32, P<0.001);CIP2A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组(CGGA数据库资料: P<0.001;临床样本资料: P<0.05)。CIP2A高表达与肿瘤类别(复发和继发)、IDH野生型、1p/19q非共缺失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IP2A mRNA表达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4和0.7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IP2A高表达、高龄、肿瘤复发或继发以及高级别肿瘤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01)。siRN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CIP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上调,而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下调(均 P<0.05)。 结论:CIP2A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并提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可能能够作为脑胶质瘤的相关预测标志物。CIP2A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核受体亚家族2 F组成员2反义RNA 1靶向微小RNA-588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受体亚家族2 F组成员2反义RNA 1(lncRNA NR2F2-AS1)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5例RA患者滑膜组织及正常滑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NR2F2-AS1和微小RNA(miR)-588的表达水平;将RASF分为si-NR2F2-AS1组、si-NC组、miR-588组、miR-NC组、si-NR2F2-AS1+anti-miR-588组、si-NR2F2-AS1+anti-miR-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NR2F2-AS1和miR-588的靶向关系。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患者滑膜组织中NR2F2-AS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滑膜组织(3.50±0.23比1.00±0.06, t=62.223, P<0.05),而miR-588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滑膜组织(0.29±0.04比1.00±0.09, t=42.649, P<0.05)。si-NR2F2-AS1组细胞活性低于si-NC组(0.55±0.04比1.03±0.08, t=16.100, 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低于si-NC组[(47.58±5.03)个比(103.93±10.24)个, t=14.818, P<0.05]、侵袭细胞数[(55.31±5.28)个比(123.37±10.09)个, t=17.929, P<0.05]低于si-NC组,划痕愈合率低于si-NC组[(23.21±2.47)%比(64.19±5.55)%, t=20.238, P<0.05],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si-NC组,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水平低于si-NC组( P<0.05)。过表达miR-588与其作用相同。NR2F2-AS1靶向调控miR-588;下调miR-588表达逆转抑制NR2F2-AS1表达对RASF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 结论:抑制lncRNA NR2F2-AS1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588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可以在包括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表面表达。Tim-3在建立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减低会导致RA发病。有研究表明,Tim-3在RA发生及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沙利度胺成功治疗网状红斑性黏蛋白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16岁,因面部红斑丘疹伴轻微瘙痒1年,泛发全身4个月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红斑,散在粟粒大小丘疹,自觉轻微瘙痒,日晒后加重,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无好转。4个月前,皮疹泛发至躯干、四肢,伴轻微瘙痒。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颈部、躯干、双膝关节伸侧及双手指关节背侧可见较多直径0.1 ~ 0.5 cm的红色扁平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皮损呈网状分布,以胸背部为主(图1A)。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无异常。体液免疫(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抗可提取性核抗原自身抗体谱、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检测均阴性。甲状腺彩色超声示甲状腺右侧叶低回声结节,为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组织系统分类(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3类。背部皮损反射式共聚集显微镜检查(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示表皮轻度增生,可见毛囊角栓及毛囊虫,基底细胞灶性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及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及毛囊周围可见较多的噬黑色素细胞及炎症细胞浸润(图2A、2B)。右侧腰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轻度增生,基底细胞灶性空泡变性;真皮浅中层见小片状炎症细胞浸润,散在噬色素细胞,并见明显黏蛋白沉积(图3A)。阿辛蓝染色阳性(图3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肾小球基底膜与遗传性肾脏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是肾脏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是维持肾脏滤过的基础。肾小球基底膜的物质组成包括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及其他蛋白多糖类物质等,当编码相关物质的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引起基底膜异常而导致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Pierson综合征等一系列与基底膜相关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因此从基底膜的物质组成出发,阐述基因突变与基底膜结构缺陷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临床上对肾小球基底膜相关的遗传性肾脏病的认识与诊治,对探索修复基底膜等新疗法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