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解读泪道造影和眼眶CT的重要性以及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患者资料13例(14眼),包括病史、术前泪道造影、眼眶CT片和术中情况。术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与否,泪道冲洗结果及鼻内镜下观察造口的情况,随访6个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通过CT阅片发现3眼泪囊移位(其中1眼合并泪骨骨折),6眼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和鼻骨骨折(其中1眼见瘢痕组织增生于骨折片间),5眼仅见鼻泪管骨折,泪囊位置及局部解剖未见明显异常。14眼均成功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其中1眼因泪囊移位明显联合植入泪囊鼻腔引流支架。12例(13眼)治愈,1例(1眼)未愈。术中易出血,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前阅读泪道造影CT片有助于术中泪囊的准确定位和完全暴露,提高手术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ICD-9-CM-3中易被忽视的不包括编码案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在ICD-9-CM-3的类目、亚目以及细目下,经常会有不包括的补充说明,编码员往往因为不熟悉临床相关专业知识,不认真核对类目表,过度依赖计算机检索系统而导致编码错误.利用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检索出某三甲综合医院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手术术式为其他鼻甲切除术、经腹子宫全部切除术、膀胱造口术、鼻泪管探通术、阑尾切除术的病案共计792份,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提取病案重新进行编码核查,统计编码错误率.结合相关手术操作案例,对上述5种涉及不包括的手术操作编码进行分析,其他鼻甲切除术21.69不包括鼻甲切除术伴鼻窦切除术;经腹子宫全部切除术68.4不包括根治性腹式子宫切除术,任何入路;膀胱造口术57.2不包括经皮膀胱造口术以及耻骨上膀胱造口术;鼻泪管探通术09.43不包括同时伴管或支架置入;阑尾切除术47.0不包括描述为附带阑尾切除术.分析错编不包括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究鼻泪管阻塞病患在鼻内镜下开展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鼻泪管阻塞病患为研究主体,2018年2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2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病患划分成(45例)的常规组以及(45例)的观察组,予以常规组病患单纯泪道探通手术治疗,观察组病患则在鼻内镜下开展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比每组病患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病患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5.56%、80.00%(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病患并发症总出现率分别是11.11%、6.67%(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病患疾病复发率分别是4.44%、22.22%(P<0.05).结论 鼻泪管阻塞病患在鼻内镜下开展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不会显著增加并发症,可满足临床对治疗方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5-Fu对鼻泪道阻塞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鼻泪道阻塞患者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手术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0例鼻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术中应用5-Fu,比较两组术后3和6个月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测定两组术后1 w及术后3和6个月造口大小,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 (1)术后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泪道阻塞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3)两组术后1 w造口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和6个月两组造口均缩小,且观察组缩小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泪道阻塞患者行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中,应用5-Fu可优化手术疗效,减少术后泪道阻塞发生率,减少造口闭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8年6月河北省秦皇岛视光眼科医院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2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泪道旁路手术,研究组应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过程中,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适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方法 及物理性能.方法 使用硅胶(SILASTIC@Q7-4750)为主要材料,制作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观察支架形态,测量管长、管径等一般物理学参数及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注水量与气囊的关系;利用人造生物管道径向压缩仪检测支架径向抗压缩性能及弹性回复力;利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支架轴向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以泪道扩张引流管做对比,检测支架的径向抗压缩性能、弹性回复力、轴向拉伸强度及弹性回复力.结果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利用硅胶为原材料,分3部分一体成型后使用118胶水组合为一体,实现可个性化舒缩泪道管径的支架结构.该支架未压缩或拉伸状态下管长6.848 mm,外直径3.62mm,内直径3.00 mm,泪道支架外壁厚0.31mm.反复扩张回复其50次后,管长6.848 mm,外直径3.68 mm,内直径3.0 mm;随着注入生理盐水和空气的增加,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管径呈线性扩张.泪道扩张引流管未压缩或拉伸状态下管长6.682 mm,外直径3.30mm,支架壁厚1mm.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泪道扩张引流管急弹性回复力为95.7%和97.4%,弹性回复力为97.1%和98.3%.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和泪道扩张引流管拉伸强度[(2.71±0.29)、(2.66±0.22) MPa]及拉断伸长率[(360±31.12)%、(500±44.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成功制作出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可通过注入生理盐水个性化调节支架管径,随注入体积增加,该支架管径呈线型扩张,在可控安全范围.与传统泪道扩张引流管相比,径向抗压性更强,可拉伸强度更大,提示临床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92例(192眼)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炎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00例(100眼)与对照组92例(92眼).观察组行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对照组采取泪囊鼻腔吻合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含激素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炎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及疗效明确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泪管支架的材料设计与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鼻泪管支架置入法用于治疗鼻泪管阻塞等疾病.它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术后伤害小、恢复时间短等,但是由于患者疾病种类及程度存在差异,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架进行手术.综合国内外临床研究,文章介绍了近年来临床已使用的鼻泪管支架常用结构、制备材料及在临床使用中的优缺点,阐述了几种新型支架的特点,并指出了鼻泪管支架材料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眼光导纤维引导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眼光导纤维引导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眼科及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35例(40只眼)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复发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眼光导纤维引导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取出患者人工鼻泪管支架,并植入敷贴生物材料或硅胶泪道引流管,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鼻内镜下可见所有在泪囊内支架伞处有息肉长入,且人工泪管支架植入时间长于1年者,人工鼻泪管极难完整取出,变得易破碎;病理检查结果多为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炎性肉芽组织生成等,未发现癌变;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无溢泪眼数分为占97.5%、95.0%、90.0%、87.5%;治愈率高达95.0%(38/40),无明显并发症,美观效果好.结论 经眼光导纤维引导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复发性泪囊炎效果较好,手术操作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复发性泪囊炎较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术式治疗60例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比较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及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60只眼,30例行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为A组,30例行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为B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流泪症状,冲洗泪道判断泪道阻塞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随访期为12个月.结果 随访6个月,A组有效率为93.33%,B组有效率为96.6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A组有效率为90%,B组为93.33%(28/3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及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均能有效地治疗慢性泪囊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