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剥夺与昼夜节律对大学生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36 h急性完全睡眠剥夺和昼夜节律对大学生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3名大学生进行2(睡眠条件:急性睡眠剥夺,正常睡眠)×4(昼夜节律:13∶00,15∶00,17∶00,19∶00)的双因素试验,采用Go/No-go任务对抑制控制能力进行测量,并要求个体对主观困倦疲劳水平进行评分报告。运用R 3.6.2及Jamovi 1.2.2进行描述性统计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击中率在睡眠条件与昼夜节律的交互作用显著( F(2.54,81.22)=4.41, 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睡眠剥夺条件下,17∶00的击中率(0.92±0.07)高于13∶00(0.84±0.11)和15∶00(0.88±0.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睡眠条件下的辨别力指数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32)=27.55,均 P<0.01],睡眠剥夺条件(2.36±0.82)均低于正常睡眠条件(2.98±0.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睡眠剥夺条件下的击中反应时,虚报反应时,主观困倦水平和疲劳水平[(430.11±60.72)ms,(429.27±126.23)ms,(6.67±1.37)分,(5.30±1.75)分]均大于正常睡眠条件[(386.56±48.89)ms,(361.64±60.85)ms,(5.39±1.19)分,(3.31±1.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32)=62.52,31.17,45.74,68.97,均 P<0.01)。昼夜节律条件下的击中反应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6)=3.66, P<0.05]。击中反应时在13∶00[(416.75±60.21)ms]高于19∶00[(399.25±59.0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及主观报告得分在睡眠剥夺后明显降低,并且部分抑制控制能力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征及其教育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研大学生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所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特征。方法:以472名"00后"大学生及343名非"00后"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面对消极事件时,"00后"大学生比非"00后"大学生更多采用积极重新关注、换角度思考、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的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多使用责难他人、灾难化的策略,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积极重评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使用上,"00后"大学生与非"00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依据其年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标准赌博法探索EQ-5D量表综合指数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典型状态基于标准赌博法(SG)探索构建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评分体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医学院校按年级、专业分层抽取在校大学生250人,选取L18(2*3^7)正交设计表得到18个标准状态.应用STATA/SE 12.0构建9个加权最小二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包括11个哑变量.结果:总体水平上以中位数为基础构建的WLS回归模型(模型AMWls00)最优,该模型无常数项、无交互作用N3变量,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其调整后决定系数为0.998 8,平均绝对误差为0.031 5,18状态的预测值与均值相关系数为0.976 0,逻辑错误数为0.且生命质量评分曲线具有明显的中国人文化特征.结论:总体水平上以中位数为基础无N3、无常数项的WLS回归模型(AMWls00)是最优模型,该建模方法最为合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洋矿物质对急性力竭诱发的肌肉耗氧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强度运动造成肌肉损伤进而提高肌肉的耗氧量,而矿物质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的物质.本研究为了探讨摄入海洋性矿物质对肌肉组织耗氧量的影响,选取了10名大学生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在单次高强度运动前后,测量体重来判定运动员的脱水量,并在高强度运动挑战后按照脱水量的1.5倍给予饮料摄入.饮料分成海洋性矿物质饮料及安慰剂两种,并在安静期与摄入海洋性矿物质饮料后2h后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肌肉组织氧含量及耗氧量.研究显示,高强度运动会降低肌肉组织的血液量((93.82±5.06) μmol/L>(80.35±3.71) μmol/L)及提高耗氧量((0.53±0.12) mL·min-1·1 00 g-1<(0.79±0.12) mL·min-1-100 g-1),摄入海洋性矿物可以降低高强度运动后2h肌肉组织的耗氧量((0.79-±0.12) mL·min-1·100g-1>(0.44±0.09)mL·min-1·100 g-1).因此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挑战后,摄入海洋性矿物质饮料可抑制高强度运动所造成的肌肉耗氧量增加的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4h完全睡眠剥夺对青年男性主观情绪体验及疲劳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24 h完全睡眠剥夺对青年男性主观情绪体验及疲劳感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完成24 h完全睡眠剥夺,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和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定主观情绪体验及疲劳感程度.试验开始于07:00并收集基线值,之后在11:00、15:00、19:00、23:00、次日01:00、03:00及07:00分别进行评估,共8次.结果 与基线值相比,POMS中紧张-焦虑(P<0.01)、抑郁-沮丧(P<0.05)、愤怒-敌意(P<0.01)、疲倦-迟钝(P<0.01)和混乱-迷惑(P<0.01)得分增加,精力-活力(P<0.01)得分下降;VAS中焦虑(P>0.05)、易怒(P>0.05)、神经质(P>0.05)及多话(P>0.05)得分在睡眠剥夺期间无明显变化,警觉(P<0.01)、精力充沛(P<0.01)得分持续下降,自信(P<0.01)得分下降,嗜睡程度(P<0.01)得分增加.结论 青年男性在睡眠剥夺8 h即出现主观情绪变化,12 h主观疲劳感开始明显增加.主观评定方法对于评价完全睡眠剥夺中青年男性主观情绪体验及疲劳感是敏感的,但相对于情绪体验,疲劳感的变化趋势更加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庸实践思维方式对“00后”大学生应对倾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中庸实践思维方式对“00后”大学生应对倾向的影响,并分析大学生应对倾向与中庸实践思维各因子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中庸实践思维方式量表对某中医院校“00后”大学生730名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30名大学生积极应对倾向占比82.3%,消极应对倾向占比17.7%;与中庸实践思维方式中的“恰如其分或不走极端”“内外和谐”两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性别、“恰如其分或不走极端”“内外和谐”是“00后”大学生应对倾向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00后”大学生的应对倾向受文化中中庸实践思维方式影响明显,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压力应对应考虑中庸实践思维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00”后大学新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00”后大学新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为优化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某医学院校2019年9月新入校的“00”后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87份,回收有效问卷583份,有效问卷率99.3%(583/587).在对5条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中,知晓结核病好发部位的占94.5%;知晓结核病防治日、病原体及相关政策的占34.5%~57.1%.在对8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中,知晓结核病常规预防措施的占78.6~88.7%;知晓结核病传染性、可疑症状及是否能治愈的占47.5~68.1%;对核心知识的全部知晓率为14.9%,且不同类别大学新生的核心知识全部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6.4%和96.9%大学新生愿意学习和向别人讲述结核病防治知识.大学新生对“网站、微博、微信”宣教形式接受意愿为63.5%.结论:“00”后大学新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对学习和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意愿较高;对网络平台宣教形式最欢迎.建议高校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行为特征进行精准健康教育,注重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及效果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调气血,和阴阳"探析逆针灸对高血压家族史大学生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调气血,和阴阳"探析逆针灸对高血压家族史大学生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纳入30例高血压家族史非杓型血压健康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于每日7:00~9:00予针刺足三里、曲池,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24 h动态血压和血浆脂质组学含量变化.结果 7例受试者经针刺治疗血压从非杓型转为杓型.脂质分析显示磷脂酰胆碱、甘油三酯、3'-磺基半乳糖凝集素和甘油二酯在针刺治疗前后变化有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磷脂酰胆碱可能是可以区分非杓型和杓型血压的关键脂质.结论 针刺能够逆转具有高血压家族史非杓型大学生的血压节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磷脂酰胆碱、甘油三酯、3'-磺基半乳糖凝集素和甘油二酯代谢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绿光照射提前昼夜节律进而提高任务绩效方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睡前半小时及整晚绿光照射被试的方法对人体昼夜节律以及夜间任务绩效水平和警觉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0年6-7月从空军军医大学本科生中选取符合条件的40名男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自晚21:00至次日4:00睡眠,其中研究组给予睡前半小时及整晚绿光照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全程测量心率变异性指标,睡前、醒后测量唾液褪黑素,醒后对两组进行反应能力测试、多重任务绩效测试及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量表(NASA-TLX)测量,通过任务绩效和反应能力成绩评价觉醒及警觉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唾液褪黑素浓度在睡前[(2.26±0.11)pg/mL]及整晚绿光照射后[(2.05±0.30)pg/mL]均降低(均P<0.05),研究组心率变异性主要指标较对照组上升(均P<0.05),研究组反应能力测试成绩[正确率:(66.39±4.32)%,正确反应时:(696.64±67.24)ms]及人机功能多任务绩效成绩(4.81±1.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绿光照射可以提前昼夜节律,提高被试觉醒水平和警觉水平,提高反应水平和任务绩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催眠改善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疼痛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催眠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疼痛程度、疼痛灾难化、疼痛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改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将56例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名,实验组按照催眠干预方案,每周一、五的19:30-21:00,每周2次,每次1.5 h,共10次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疼痛自我效能量表(PSE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两组进行前测、干预结束时和结束后的3个月测试评分.结果 两组女大学生NRS、PCS、PSEQ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83,21.77,13.65;22.96,28.98,24.84;25.35,18.26,27.02,P值均<0.01);实验组在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3个月,SCSQ积极应对评分(1.43±0.35,1.50±0.39)高于对照组(1.22±0.19,1.20±0.21)(P值均<0.05),SCSQ 消极应对评分(1.59±0.38,1.52±0.49)低于对照组(1.80±0.17,1.80±0.20)(P 值均<0.05),两组女大学生 SCSQ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14,4.29,14.37;7.66,4.10,6.95,P值均<0.05).结论 催眠干预有助于减轻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疼痛程度,改善疼痛灾难化及应对方式,提高疼痛自我效能水平,且干预具有持久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