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麻下利用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之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8月—2024年 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 100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治疗,试验组采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为 90.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睑术后眼睑痉挛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31岁,因"双眼上睑重睑术后间断性睁眼困难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患者2017年10月在整形医院行双眼上睑重睑术,术后1周随眼睑肿胀消退后出现双眼睁眼困难、频繁眨眼伴上睑内侧牵扯感,自行按压眉弓内侧后能缓解或自行缓解,缓解后睁眼自如,无不适。病情反复发作,发作及缓解无规律。患者于2018年12月曾到外院眼科完善干眼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人工泪液局部治疗,但效果不佳;在外院神经内科就诊并完善肌电图、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未见异常及Tension试验阴性。诊断为焦虑症,给予抗焦虑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于2019年9月因间断性睁眼困难伴眼睑牵拉痛及流泪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否认神经系统性疾病史和家族遗传病史,且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眼部检查示:视力:右眼为1.0,左眼1.0;眼压右眼13.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1.5 mmHg。病情缓解时:双眼上睑遮盖上角膜缘下约2 mm,开睑自如,眼睑闭合完整,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正常。病情发作时:双眼上睑遮盖上角膜缘下约4 mm,开睑困难,眼睑闭合完整,频繁眨眼。双眼泪道冲洗通畅。辅助检查示:右眼泪液分泌试验为13 mm,左眼为15 mm;右眼泪膜破裂时间为10 s,左眼12 s;头颅及眼眶MR、肌电图未见异常;Tension试验显示阴性。诊断:双眼重睑术后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治疗方案:痉挛发作时使用表面麻醉剂丙美卡因(Alcon,15 ml/支)无缓解;A型肉毒杆菌毒素(兰州生物制品,100单位/支),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至25 μ/mL,安多福(0.5%PVP-I消毒液,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消毒双眼(范围上至发际线、外至耳前、下至鼻翼),1 ml皮肤注射器和4.5号针头抽取稀释后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先行右眼轮匝肌注射,对上下眼睑中内1/3、中外1/3距睑缘3 mm处及距外眦5 mm处的颞侧皮下眼轮匝肌共5处进行注射,每点注射0.1 ml;同法进行左眼轮匝肌注射。注射后第2天患者诉牵扯感已明显缓解,睁眼自然,痉挛强度分级为0级,定期观察随访1年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诊断肺动脉瓣血性囊肿并肺动脉瓣发育不良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42岁,因胸闷不适半年余入院就诊。既往体健,无疫区接触史。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查体: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3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瓣囊性包块,大小约1.5 cm×1.2 cm,往返于肺动脉瓣口间,肺动脉主干明显增宽,内径约5.2 cm,肺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未见加速,峰速1.7 m/s,压差12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期大量反流,峰速2 m/s,压差17 mmHg(图1),右心稍大,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2.2 cm,右心室面积变化率45%。超声造影提示:肺动脉瓣囊性包块内未见明显增强(图2)。超声提示:肺动脉瓣囊性包块(考虑为血性囊肿或黏液瘤囊性变)。肺动脉CT血管成像( CT angiography ,CTA)示:肺动脉瓣区充盈缺损,肺动脉主干明显增宽,内径约5.2 cm,提示肺动脉瓣区占位,肺动脉干明显增宽(图3)。患者遂转入我院心外科行手术治疗。术中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瓣冗长卷曲,瓣口囊性团块,活动度大,肺动脉瓣大量反流并肺动脉瘤样增宽(图4)。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于肺动脉左瓣见一紫红色包块,界清,外形规则,5号注射器针头刺入后可见血性液体流出,电刀切开包块包膜,包块内为血性液体,吸引器吸引,包块仅残存膜状结构,予以切除。术中探查肺动脉瓣,发现肺动脉瓣仍为三瓣,瓣叶冗长卷曲,左半月瓣瓣叶部分发育缺如,未构成完整瓣环结构(图5)。将左半月瓣瓣叶部分固定于瓣环区域,略切除肺动脉瓣冗长瓣叶。据肺动脉主干内径有比例楔形切除扩张肺动脉管壁并予以缝合。术后病理结果示:血性囊肿。免疫组化结果:CD34(+),CD31(+),D2-40(-),CR(-),HBME-1(-),CK5/6(-),WT-1(-)。术后半年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肺动脉瓣口血流通畅,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右心大小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初次自行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微信管理注射相关风险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初次自行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行基于微信注射相关风险管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解放军第九〇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且出院后初次自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按出院月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住院期间均行常规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教育;出院后,观察组在微信公众号观看讲解胰岛素注射知识与技术的视频,微信群每周推送糖尿病相关知识。结果:出院后4周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注射胰岛素时的正确皮肤消毒[36(58%)与11(18%)例,χ2=21.42, P<0.01]、注射前排气[62(100%)与51(82%)例,χ2=12.07, P<0.01]、注射后停留10 s[60(97%)与47(76%)例,χ2=11.52, P<0.01]、正确处理废用针头[49(79%)与18(29%)例,χ2=31.20, P<0.01]、注射部位轮换[48(77%)与35(56%)例,χ2=6.16, P=0.01]、正确储存胰岛素 [62(100%)与57(92%)例,χ2=5.21, P=0.02]及正确处理低血糖情况[52(84%)与38(61%)例,χ2=7.94, 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1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6.41±0.76)与(7.19±0.81)mmol/L, t=5.61, 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71±0.64)%与(7.37±0.78)%, t=5.18, P<0.01] 、低血糖发生率[10%(6/62)与24%(15/62),χ2=4.64, P=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微信进行注射相关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技能,降低居家胰岛素治疗的风险,提高血糖达标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骨髓腔放血在仅吻合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尖离断再植中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骨髓腔放血在仅吻合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尖离断再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5月,共收治20例23指指尖离断,离断指尖完整,彻底清创后,远、近端骨髓腔适当扩髓,将1或2枚7号注射针头用倒打法自指尖插入至骨髓腔,仅吻合指掌侧固有动脉(或静脉动脉化)行指尖再植,术后通过注射针孔渗血,改善静脉回流。术后抗感染、抗凝、抗痉挛等治疗,并患肢保暖、抬高患肢等处理,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共23指指尖离断再植,其中21指成活,2指坏死,成活率91%。术后随访6~12个月,成活指指甲生长良好,无畸形,指腹饱满,痛、温觉恢复,TPD达5~7 mm。结论:仅吻合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尖离断再植经针孔自骨髓腔放血可提高再植成活率,是一种值得临床采用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侧孔针头注射器旋转抽药法减少安瓿瓶内残留药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侧孔针头注射器旋转抽药手法减少安瓿瓶内残留药液的效果.方法 取连续6d治疗用安瓿注射液共876支,每天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旋转手法组各73支.采用12号20 mL侧孔针头注射器抽吸药液,常规组采用五指轮换法抽吸,旋转手法组以最小角度将针头的侧孔紧贴玻璃安瓿瓶壁,手腕旋转带动空针旋转抽吸药液.结果 旋转手法组各型号安瓿瓶内残留药液的总支数及残留药液量显著少于常规组(均P<0.01);不同抽药手法对各规格安瓿注射液平均抽吸及配制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侧孔针头注射器应用旋转抽药法能有效减少玻璃安瓿瓶内残留药液量,提高药物浓度,保证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孔腹腔镜下注射针头协助弧形弯钩的小儿腹股沟疝结扎术18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注射针头协助弧形弯钩带线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180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注射针头协助弧形弯钩带线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62例,给予一并处理.手术时间(不包括麻醉时间和建立气腹置入Trocar时间)单侧5~10 min、(5.7±0.5)min,双侧8~15 min、(11.0±0.5)min.术后未见皮下积血、无阴囊积气和积液、无戳孔疝、无线结异物反应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有2例经对症治疗后6h进食和下床活动.术后24~ 72 h、(24±0.7)h出院,全组病例均按临床路径流程进行.术后2周术区皮肤瘢痕不明显.术后最少随访6个月以上,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术中发现7号丝线断裂线头松开导致;其余患者未见复发也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注射针头协助弧形弯钩带线治疗是一种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瘢痕小,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减轻了患儿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56例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药物封闭后行12号注射针头运用小针刀原理治疗效果及VAS评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56例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药物封闭后行12号注射针头运用小针刀原理治疗效果及VAS评分观察.方法:选取56例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进行分组,研究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药物封闭后行12号注射针头运用小针刀原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即有效率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愈、有效和显效的患者例数及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封闭后行12号注射针头运用小针刀原理治疗方法相当于微创,可减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伤口愈合迅速愈合;实验组治疗后,不仅降低了手术后的复发率,而且控制了并发症发生概率;对照组腱鞘炎复发率为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观察VAS疼痛评分标准,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3~7分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药物封闭后行12号注射针头运用小针刀原理方法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有效率高、手术用时少,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针刺缓解干眼豚鼠泪腺炎症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检测干眼豚鼠泪腺组织中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初步探讨针刺治疗干眼的抗炎机制.方法:将24只英格兰短毛三花豚鼠(共48只眼),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每组各6只(12只眼).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针刺组及假针刺组全程均采用东莨菪碱皮下注射,连续26 d;待干眼动物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针刺组则分别给予双侧眼周穴位进行针刺治疗2周;假针刺组以钝针头分别给予眼周穴位浅刺激治疗2周;并于实验第0天(实验前)、第12天(造模后)、第26天(治疗后),分别检测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假针刺组实验动物双眼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酚红棉线测试(test of phenol red cotton yarn,Prtt).实验第26天处死各组实验动物后,分别取下双眼泪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实验动物泪腺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实验动物泪腺中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及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实验动物泪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FL、BUT、Prtt的数据分析表明,通过针刺,可减轻干眼豚鼠角膜染色评分,延长其泪膜破裂时间及增加泪液分泌量.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实验动物泪腺组织中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而α7AnChR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上升(P<0.01).针刺组泪腺组织中IL-4、TNF-α和IL-10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可以减轻干眼豚鼠角膜染色、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及增加泪液分泌量,并可激活泪腺中α7nAChR,下调泪腺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减少促炎因子IL-4、TNF-α和IL-10的释放.针刺对干眼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良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小鼠模型并与传统制备方法比较.方法:制备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干燥保存,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法随机分为传统方法造模组、改良方法造模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使用0.3 mL注射器向小鼠右踝关节注射0.9%氯化钠溶液设为对照组.传统方法制备AGA模型,研磨MSU晶体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MSU晶体混悬液(50 mg·mL-1),采用27号针头的1 mL注射器沿小鼠右踝关节外侧后方垂直穿刺进入踝关节腔注入30μL MSU混悬液.改良方法制备AGA模型:MSU晶体研磨后,再用40μm细胞过滤器过筛,配成相同浓度MSU晶体混悬液,采用30号针头的0.3 mL注射器同法制备模型,于造模前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各组小鼠右侧踝关节直径,造模7 d后取材、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结果:MSU晶体镜下呈针尖状聚集成核,研磨的MSU晶体颗粒变小,但大小不均匀;经过细胞过滤器筛过的MSU晶体颗粒较为均匀、直径小于40μm.与对照组比较,2种造模方法制备的模型小鼠在造模6、12、18和24 h右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传统方法造模小鼠在6、12、18和24 h右踝关节肿胀程度较改良方法造模小鼠更明显(P<0.05),但组内肿胀程度差异很大,改良方法造模小鼠组内肿胀程度差异较小.HE染色观察到,传统方法造模小鼠右踝关节滑膜组织显著增生并侵犯骨质,造成骨破坏,改良方法造模小鼠关节滑膜组织明显增生但软骨平滑完整无损伤.结论:改良的小鼠AGA模型造模方法稳定性优于传统造模方法,可用于单一痛风疾病的机制研究、抗痛风药疗效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