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鼠暴露于射频电磁场对子鼠海马超微结构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孕鼠暴露于射频电磁场对子代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肥胖相关蛋白(FTO)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9月,选择36只健康7周龄Wistar大鼠,其中雌鼠24只(150~200 g),雄鼠12只(200~250 g)。雌雄鼠以2∶1比例于每晚18∶00合笼交配,涂片结果精子阳性为交配成功,当日作为孕0 d。将孕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和3组对照组,每组4只。实验组分别给予1 800 MHz暴露、Wi-Fi暴露和1 800 MHz+Wi-Fi暴露,3个对照组给予虚拟暴露。每天12 h,连续21 d,分三批进行。暴露结束后,各组子鼠饲养到7周,透射电镜观察大脑海马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内FTO水平,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的NGF水平。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1 800 MHz暴露组子代雌、雄大鼠海马组织胞核轻微收缩,胞质轻微水肿,雄鼠胞核明显不规则。Wi-Fi暴露组子代雌、雄大鼠海马组织胞核收缩较严重,胞膜不规则,胞质出现明显水肿。1 800 MHz+Wi-Fi暴露组子代雌、雄大鼠海马组织胞核均严重收缩,核膜不规则,胞质严重水肿。各组间比较,子代雌、雄大鼠FT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1 800 MHz+Wi-Fi暴露组子代大鼠海马内的NGF含量明显升高( P<0.05)。 结论:射频电磁场孕期暴露可能会对子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造成影响,且1 800 MHz+Wi-Fi叠加暴露可刺激海马内的NGF表达上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00MHz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海马GFAP表达的"窗口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在 1800 MHz电磁波照射下,研究电磁波功率密度对SD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窗口效应".方法 将 98 只 4 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 14 个组,每组 7 只,7 组暴露组(频率:1800 MHz,功率密度:0.1 mW/cm2、0.3 mW/cm2、0.5 mW/cm2、0.7 mW/cm2、0.9 mW/cm2、1.0 mW/cm2、1.2 mW/cm2)和 7 组对照组(功率密度:0 mW/cm2),每天暴露 12 h,持续 3 周.暴露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的GFAP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中DG、CA3 和CA1 区域的GFAP阳性表达产物平均光密度(MOD)值,以确定在1800 MHz暴露下的SD大鼠海马中GFAP表达的功率密度窗口.结果 在0.1 mW/cm2 和0.3 mW/cm2 功率密度下,Western Blot结果表示,可增加大鼠海马GFAP表达量(P<0.05)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可增加 3 个区域GFAP的MOD值(P<0.05).结论 长时间暴露于 1800 MHz电磁辐射对SD大鼠海马DG区、CA3 区和CA1 区的GFAP表达有影响具有"窗口效应",强度窗口的功率密度为 0.1 mW/cm2和 0.3 mW/cm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1800MHz电磁波暴露对SD大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影响的"窗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1800MHz电磁波暴露对SD大鼠皮肤组织SOD、GSH-Px活性的影响及影响是否有"窗效应".方法 将4周龄SPF级健康SD大鼠98只分为7个暴露组和7对应的对照组,暴露组分别采用0.1 mW/cm2、0.3 mW/cm2、0.5 mW/cm2、0.7 mW/cm2、0.9 mW/cm2、1.0 mW/cm2、1.2 mW/cm2等7个不同功率密度的1 800 MHz电磁波进行连续进行21 d,每天12 h全身暴露.暴露完成后,用酶标仪测定暴露组和对照组动物皮肤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结果 0.3 mW/cm2和0.5 mW/cm2暴露组皮肤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均降低;其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0.1 mW/cm2、0.7 mW/cm2、0.9 mW/cm2、 1.0 mW/cm2、1.2 mW/cm2等5个暴露组对皮肤组织中GSH-Px活性和SOD活性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条件下,部分功率密度的1 800 MHz电磁波暴露使大鼠皮肤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移动电话摸拟电磁波对SD大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强度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800MHz电磁辐射对大鼠听性脑干反应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1800MHz手机电磁辐射(EMR)对SD大鼠听阈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辐射组、慢性及急性辐射组.慢性辐射组暴露于手机辐射源中每天1小时,连续48天;急性辐射组暴露于手机辐射源中连续48小时.辐射后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听力阈值;ELISA检测活性氧簇(ROS)含量;透射电镜(TEM)了解海马CA3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辐射后ABR无明显改变(P>0.05);ROS含量在急性辐射组中升高(P<0.05);TEM发现辐射暴露组海马CA3区出现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1800MHz电磁辐射不影响大鼠ABR阈值,但可导致ROS含量升高及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磁辐射暴露对妊娠大鼠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子代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电磁辐射暴露对妊娠大鼠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子代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清洁级Wistar妊娠期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暴露,不接受辐射)、低剂量组(10 min/次)、中剂量组(60 min/次)、高剂量组(120 min/次),每组6只,孕鼠自妊娠第1天暴露于1 800 MHz电磁辐射,3次/d,直至仔鼠出生,测定孕鼠分娩时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MDA)]、炎性反应因子(TNF?α、IL?6、IL?1),同时在仔鼠出生后1个月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记录子代生长发育情况(体质量、身长及尾长).结果 中、高剂量组SOD、GSH?Px、CAT活性低于其他各组,而MDA活性、血清TNF?α、IL?6、IL?1水平高于其他各组,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发现高剂量组仔鼠过台次数少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电磁辐射暴露可引起妊娠大鼠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同时可能对其子代学习记忆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光照和周期性射频辐射对果蝇睡眠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周期性射频辐射(RF)对果蝇睡眠行为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实时连续监测果蝇在光照、RF(1800 MHz,1 W/m2,12 h/d)及黑暗条件下的行为变化,对比分析各条件下果蝇运动和睡眠的异同.收集处理2 h后的样品,分析RF对果蝇生物钟基因per、tim、clk、cyc和cry及神经递质关键合酶编码基因hdc、gdh、gad和trh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光照组和RF组的运动和睡眠均表现出与处理周期一致的节律变化,黑暗组节律振幅减弱;与黑暗组相比,光照组果蝇白天和夜晚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上升,RF组果蝇白天和黑暗组的表现一致,但夜间睡眠时间显著延长,睡眠质量上升.短时间暴露下,光照组和RF组果蝇上述5个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全部下调,只是光照组clk、RF组tim下调更显著.此外,光照组和RF组hdc和gad基因表达水平上调,gdh下调,RF组trh基因下调.结论 与光同步的周期性RF可能通过影响生物钟和神经递质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果蝇的睡眠节律、时间及质量,在昼夜节律调控方面可能具有类似光照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纳米硒铈联合作用对微波辐射小鼠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纳米硒和纳米铈(纳米氧化铈)联合作用对1800 MHz微波辐射(microwave radiation,MR)小鼠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微波辐射模型组以及纳米硒铈(纳米硒+纳米铈)低、中、高剂量组.纳米硒铈联合作用各剂量组分别在7∶30和18∶30灌胃纳米硒溶液(60、120和240 μg/kg)和纳米氧化铈溶液(15、30和60 μg/k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溶剂对照组和微波辐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在灌胃进行的第2周,灌胃同时,每天对小鼠进行2h的微波辐射(1800 MHz,电磁波吸收比值0.2986W/kg)处理.两周后,检测小鼠睾丸每日精子生成量、附睾精子活动度和畸形率,睾丸组织标志酶活性[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H),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抗氧化指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MR导致小鼠精子活动度下降,畸形率上升,睾丸组织G6PDH、ACP和CAT活性下降,LDH活性和MDA含量升高,T-AOC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微波辐射模型组相比,纳米硒铈中剂量联合作用组睾丸每日精子生成量增加[(18.98±1.27)×106/g比(15.53±1.24)×106/g],精子畸形率降低(11.74%±0.91%比16.84%±2.05%),纳米硒铈中、高剂量联合作用组附睾精子活动度均增高(61.98%±6.33%、54.17%±4.38%比45.16%±5.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微波辐射模型组相比,纳米硒铈低、中剂量联合作用组睾丸组织ACP活性升高[11.07±0.98、14.85±1.39比8.72±0.91 nmol/(min· mg prot),P<0.05];纳米硒铈中、高剂量联合作用组G6PDH活性升高[24.12±2.06、21.36±3.65比15.11±1.73 nmol/(min·mg prot),P<0.05],LDH活性降低[15.52±1.17、13.51±1.68比22.46±2.01 nmol/(min· mg prot),P<0.05];纳米硒铈中剂量联合作用组CAT活性升高[17.92±2.03比11.69±0.87 nmol/(min·mg prot),P<0.05],MDA含量下降(5.17 ±0.62比9.03 ±0.63 nmol/mg prot,P<0.05);纳米硒铈低、中和高剂量联合作用组T-AOC水平均升高(22.06±1.54、29.36±2.39、21.01±2.47比12.88± 1.82 U/mg prot,P<0.05).结论 纳米硒铈联合作用可以改善因微波辐射受损的雄性小鼠生殖功能,并有效缓解微波辐射引起的小鼠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变化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出生前后电磁波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出生前后暴露于 1800 MHz电磁波对大鼠海马组织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出生前暴露指孕期暴露,32只SD孕鼠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低功率出生前暴露组和高功率出生前暴露组,暴露组分别用0.5和1.0 mW/cm2的 1800 MHz连续射频电磁波对孕鼠进行21 d全身暴露(12h/d)后,测定受暴露动物产出的仔鼠海马组织GFAP的表达.出生后暴露为32只4周龄SD大鼠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高功率暴露组和低功率暴露组,暴露组暴露剂量及方式与出生前暴露相同.暴露完成后测定仔鼠海马组织GFAP的表达,并比较相应两组之间仔鼠海马组织GFAP阳性表达产物平均光密度(MOD)值.结果 出生前低功率暴露组仔鼠海马组织GFAP表达下调;出生后低、高功率暴露组SD大鼠GFAP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暴露大鼠海马组织GFAP对模拟移动电话的低功率电磁波(0.5 mW/cm2)更为敏感,孕期高功率(1.0 mW/cm2)和出生后低、高功率电磁波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GFAP表达均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出生前WiFi和1800MHz电磁辐射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仔鼠出生前暴露于WiFi和1 800 MHz电磁辐射,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健康7周龄SPF级Wistar大鼠36只,雌雄比例为2∶1,合笼交配后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假暴露)1组、实验1(1 800 MHz电磁辐射)组、对照(假暴露)2组和实验2(1 800 MHz+WiFi2 400 MHz叠加电磁辐射)组,每组6只,功率密度为1.0 mW/cm2.暴露时间为12 h/d,从妊娠0 d至妊娠20 d,两个对照(假暴露)组均接受虚拟暴露.仔鼠3周龄时,每组随机抽取仔鼠16只,雌雄各半,共64只仔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可视平台实验中,1800 MHz电磁辐射组雄性仔鼠于实验第2天逃避潜伏期延长,雌性仔鼠于实验第1、2天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1 800 MHz+WiFi电磁辐射组雌性仔鼠于实验第1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隐蔽平台实验中,1 800 MHz电磁辐射组中除第4天雌鼠外,雌、雄仔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1 800 MHz+WiFi电磁辐射组雌、雄仔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单独及联合暴露组结果与对照(假暴露)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鼠暴露于1 800 MHz和2400 MHz叠加电磁辐射后,仔鼠可视平台及隐蔽平台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均延长,提示对学习能力有损伤;而仔鼠空间探索的时间没有延长,提示对记忆能力无明显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800 MHz射频电磁场暴露对大鼠海马GFAP、NCAM和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1800 MHz射频电磁场对大鼠的体重和海马体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BA)和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购买SD大鼠14只,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暴露组雌雄比例3:4,对照组雌雄比例4:3.暴露频率1800 MHz,强度0.5 mW/cm2.全身暴露3周,每天12 h(20:00~08:00).暴露结束后,对2组老鼠分别称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海马组织切片GFAP、NCBA、GABA受体进行染色,并测定GFAP、NCBA和GABA受体在海马CA1、CA3和DG区的表达变化.结果 暴露组与对照组体重指标无明显不同(P>0.05);暴露组海马CA1区、DG区GFAP的表达下降(P<0.05),其他各组比较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 在1800 MHz,0.5 mW/cm2射频电磁场使SD大鼠暴露3周,大鼠海马CA1和DG区GFAP表达下降,可能对某些脑部疾病有所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