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住院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要制定完整的资料登记表,在患者入院后2 h以内进行首次压力性损伤危险性评估以评估其皮肤情况。对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压疮危险评估表(Braden评分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进行测定与评估。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结果:10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院内获得性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5.00%);其中男性患者3例(60.00%),女性患者2例(40.00%);年龄范围38~89岁;其中有1例(20.00%)患者为1期压力性损伤,3例(60.00%)患者中为2期压力性损伤,1例(20.00%)患者为不可分期损伤;不同年龄、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KFS量表评分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情况比较(χ 2=7.916、34.657、5.432、18.034、38.922,均 P<0.05);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8.034、5.432、7.916、38.922、34.657,均 P<0.05);将压力性损伤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作为自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均是癌症晚期出现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KFS评分、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与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均是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raden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预测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Braden量表、NRS 2002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612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收集表、Braden量表、NRS 2002收集资料。通过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评价Braden量表、NRS 2002及两者联合对ICU患者MARSI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612例ICU患者的MARSI发生率为11.3%(69/612)。发生MARSI患者与未发生MARSI患者的Braden量表、NRS 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Braden量表、NRS 2002及两者联合预测ICU患者发生MAR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4(95% CI 0.477~0.651)、0.670(95% CI 0.601~0.738)、0.724(95% CI 0.651~0.796),且两者联合预测MARS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应用Braden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Braden量表联合NRS 2002预测MARS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739和0.663。 结论:ICU患者MARSI的发生率较高,Braden量表联合NRS 2002能有效预测ICU患者MARSI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结合量表的评估结果进行恰当的皮肤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预防与处理,保障皮肤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对老年重症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对老年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荣军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于两组干预前与干预7 d时,使用Braden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情况,并将两组患者在此时间段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另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 Brief Version,WHOQOL-BREF)分别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14 d时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Braden量表指标评分、WHOQOL-BREF量表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7 d时,观察组Braden量表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在此时间段内,观察组2.50%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WHOQOL-BREF量表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重症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等级,减少压力性损伤产生,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效果。方法:抽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相应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相同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动态评估,并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Braden得分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压力性损伤评分量表(Braden)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06, P>0.05),术后各阶段研究组Braden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00, P<0.05)。 结论:给予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跌倒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衰弱量表、Braden活动能力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19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21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96例存在跌倒恐惧,跌倒恐惧发生率为43.84%。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肾病类型、跌倒史和FRAIL得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恐惧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糖尿病肾病、有跌倒史及衰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恐惧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可根据危险因素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跌倒恐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瞻性细节化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前瞻性细节化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实验组(采用前瞻性细节化护理)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化护理),实验组48例,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BREF)评分、护理后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Braden、Harris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伤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人数占比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前瞻性细节化护理能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减少压力性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科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状况并进行科学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的617例高龄老年患者(年龄≥8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衰弱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共发放6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8%(616/617)。结果:616例高龄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60.9%(375/616)。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依赖、C-反应蛋白升高是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C-反应蛋白升高与患者衰弱发生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高龄老年患者衰弱的评估并结合其身体状况,制订专业、多元、安全的干预方案,以延缓高龄住院患者衰弱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OEC模式干预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管理中应用海尔模式干预(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OEC),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所收治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2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实施OEC模式干预)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各110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术中临床指标,并使用压力性损伤危险评估量表(Braden Scale,Braden)测评两组患者入院当日、术后第3天的压力性损伤情况。结果:入院当日,两组Braden量表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Braden量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术中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实施OEC模式干预可降低膝关节镜手术术中出血量,缓解压力性损伤危险情况,从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天姿势管理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全天姿势管理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姿势管理组和个体化作业组各49例,姿势管理组患者实施全天姿势管理干预,个体化作业组患者在姿势管理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压疮风险〔Braden压疮预测量表〕、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MA、MoCA、BI、Braden、SS-QO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个体化作业组显著高于姿势管理组( P<0.05)。 结论:全天姿势管理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进行治疗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s多因素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院8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Braden评估量表分数为(15.98±0.12)分,处于危险水平。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翻身频率、床单更换清洗频率、身体清洁频率、床上运动频率、是否出现代谢紊乱、是否具有皮肤病、是否使用减压工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偏大、营养状况不良、翻身频率低、床单更换清洗频率低、身体清洁频率低、床上运动频率低、出现代谢紊乱、具有皮肤病、不使用减压工具均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平时应对患者进行清洁及翻身等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