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与靶向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胆囊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胆道系统肿瘤,预后差。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信号通路是胆囊癌研究中最为深入的信号通路之一,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与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部分针对ErbB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在胆囊癌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ErbB信号通路在胆囊癌中的研究新进展与靶向治疗新理念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PND)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5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9):对照组(C组)和PND组。采用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构建PND模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条件恐惧实验。分别于术后1、3和7 d时,P组处死每次认知功能测试最差的3只小鼠、C组随机处死3只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KEGG分析)。 结果:与C组相比,P组术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场景恐惧记忆实验僵直时间百分降低( P<0.0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出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有12个蛋白表达上调,有9个蛋白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代谢、信号传递、生物过程的调节等过程,构成了细胞器、突触等结构,并与结合、运输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分析结果表明,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SNARE蛋白囊泡运输等存在差异。 结论:PND小鼠海马存在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神经炎症反应、突触结构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自噬能力下降等可能与PND有关的病理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ET/C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全球癌症首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够明显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而 18F-FDG PET/CT可评估EGFR突变状态及EGFR-TKI药物疗效。该文综述了 18F-FDG PET/CT在预测EFGR基因突变、EGFR-TKI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另外简要阐述了新型EGFR-TKI的PET显像药物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晚期患者生存时间与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CES)对乳腺癌晚期患者生存时间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4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及其140名居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居家照护者进行联系并约定时间和地点,使用癌症患者CES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CES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CES得分的影响因素。共发放140份问卷,其中133份有效,有效回收率为95.00%(133/140)。结果:13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76例、Luminal B型19例、ERBB 2+型12例、Basal-like型26例。Luminal A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最长,与ERBB 2+型、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时间与Luminal A型、ERBB 2+型、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Luminal A型晚期乳腺癌患者CES评分最高,与Luminal B型、ERBB 2+型、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的CES评分与Luminal A型、ERBB 2+型和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CES得分呈正相关( r=0.892, P<0.05)。晚期乳腺癌患者CES赋权水平影响因素包括由医生提供的身体照护、心理健康照护、环境、医生对家属的解释或说明、协作和持续性、对患者家属的考虑、可用性、费用、由医生对患者的解释或说明、由护士提供的身体照护。 结论:癌症患者CES可以有效预估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不同,生存时间的预估效果也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利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能够预测哮喘严重程度的新生物标志物。于2022年6至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过敏反应科开展并完成该临床医学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筛选并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3696,使用R语言“affy”包和“rma”算法完成基因芯片数据预处理。利用“edgeR”包和“limma”包筛选出正常对照者、轻中度哮喘患者和重度哮喘患者两两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然后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STRING网站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一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R语言“WGCNA”包对数据集GSE43696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与哮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模块,将WGCNA分析结果与PPI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得到关键(hub)基因。利用数据集GSE43696和GSE63142对hub基因表达量进行验证,依据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并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进一步明确数据集GSE43696中hub基因的潜在功能。结果显示,共筛选出251个DEGs,其中正常组和轻中度哮喘组39个,正常组和重度哮喘组178个,轻中度哮喘组和重度哮喘组34个,主要参与对有毒物质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基质组织等生物过程。筛选出两个与哮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模块(red模块, P=7e-6, r=0.43;pink模块, P=5e-8, r=-0.51),最终得到6个hub基因,包括 B3GNT6、 CEACAM5、 CCK、 ERBB2、 CSH1和 DPPA5。通过数据集GSE43696和GSE63142的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和ROC曲线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6个hub基因,可能与o-聚糖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戊糖葡萄糖酸的相互转化等过程相关。综上,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本研究鉴定出与哮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6个hub基因,为哮喘的病情预测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HER2表达与术后残余肿瘤负荷分级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粗针穿刺活检标本中HER2的表达与残余肿瘤负荷(RCB)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150例经术前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癌,行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在术前穿刺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根据RCB计算患者术后新辅助治疗反应分级。采用SPSS 21.00及GraphPad Prism 8.0.1进行数据统计,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分析,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0例乳腺浸润癌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即RCB-0 38例,RCB-Ⅰ级12例,RCB-Ⅱ级61例,RCB-Ⅲ级39例。统计学结果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HER2表达与术后是否达到PCR及RCB分级均相关( r 1=-0.217, r 2=-0.282; 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在HER2阳性组,PCR与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相关,PCR患者OS及DFS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HER2阴性组比较,HER2阳性组的RCB不同分级与OS、DFS差异更加明显( P<0.05)。 结论:新辅助治疗前HER2表达与术后是否达到PCR及RCB分级具有相关性。HER2阳性患者,PCR与预后的关系更密切,且RCB分级之间的预后分层更为明显,提示新辅助治疗前HER2过表达联合术后RCB分级更能精准地预测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治疗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患者表现出发病率、转移率、病死率高的特点。胃癌在手术、化疗、免疫疗法等多种治疗下,因高度异质性及转移复发率高,部分患者仍出现疾病复发、转移和预后不良。抗体-药物偶联物是一类由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性载荷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高效抗肿瘤药物,其高度靶向性和小分子化疗药物的强大杀伤作用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目前正在多个临床试验中对不同靶点进行评估。文章主要综述了抗体-药物偶联物在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ER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0的乳腺癌HER2 mRNA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HER2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结果为0乳腺癌患者HER2 mRNA的表达特征,初步分析以HER2基因表达水平分层乳腺癌HER2超低表达和HER2无表达(IHC无染色)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手术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41例,包括21例HER2 IHC 1+和20例HER2 IHC 0(HER2超低表达12例,HER2无表达8例)。采用数字PCR方法,以荧光FAM(HER2)/VIC(内参基因)比值计算HER2 mRNA水平。结果:HER2 IHC 1+、HER2超低表达及HER2无表达的HER2 mRNA表达分别为0.30~1.78(平均0.90,中位0.82)、0.55~1.51(平均0.93,中位0.90)及0.22~0.78(平均0.41,中位0.36)。每组HER2 mRNA表达的平均值和中位值,HER2 IHC 1+和HER2超低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57);HER2 IHC 1+与HER2无表达及HER2超低表达与HER2无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 P=0.002, P=0.001)。 结论:根据HER2 mRNA水平,HER2无表达与HER2弱表达(HER2 1+和HER2超低表达)属于两组不同的肿瘤;而HER2 1+和HER2超低表达可能是同一组肿瘤。有必要进一步验证以HER2 mRNA精细分层HER2弱表达的能力及确定阈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伴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伴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BLL-11q)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的2例BLL-11q,观察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BLL-11q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2岁和15岁,Ann Arbor分期ⅠA期和ⅣA期。镜下淋巴结结构被破坏,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弥漫浸润,“星空”现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10、bcl-6阳性,C-MYC少量弱阳性,bcl-2、MUM1、CD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阴性,Ki-67阳性指数>95%,EBER阴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MYC基因断裂阴性,同时特征性出现11号染色体长臂异常(11q23.3位点发生扩增,伴11q24.3位点发生缺失)。其中1例标本行二代测序法检测到包括TP53、GNA13、DDX3X、PCLO、CREBBP、ERBB4、ALK在内的7个相关基因变异。2例患者依据Burkitt淋巴瘤NCCN指南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无病生存期分别为31个月和17个月。结论:对于MYC重排阴性的高级别Burkitt样淋巴瘤,需考虑到BLL-11q新的实体亚型。该疾病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过程上与经典Burkitt淋巴瘤相似,但具有独特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基因突变谱可能不同于Burkitt淋巴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数据挖掘及深度学习技术探索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靶点及药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使用计算机工具和公开数据库挖掘与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并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探索治疗cSCC的靶点及药物。方法:通过文本挖掘和GeneCodis找出与cSCC高度相关的基因;使用STRING和Cytoscape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通过DGIdb数据库基于药物-基因相互作用分析,得到候选药物;利用药物-靶点相互作用深度学习模型DeepPurpose,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在药靶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药物-靶点亲和力进行预测,并给出与目标靶点亲和力较高的部分药物推荐。结果:通过文本挖掘识别出与cSCC相关的121个基因;基因富集分析中产生了与10个信号通路有关的11个基因和54个靶向药物。其中,主要通路包括"pathways in cancer"(癌症相关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MAPK信号通路)、"ErbB signaling pathway"(ErbB信号通路);主要基因包括TP53、MDM2、CCND1、CDKN2A、HRAS、EGFR、MYC、ERBB2、AKT1、STAT3和SRC。通过DeepPurpose得到34个最终药物,包括11个化疗药物、17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个PI3K/AKT/mTOR抑制剂、1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和维生素A酸。结论:使用计算机工具和深度学习模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探索靶向cSCC基因药物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