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向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广谱抗体制备及鉴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靶向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的广谱抗体FHA3,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依据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序列信息,PCR扩增FHA3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连入抗体哺乳细胞表达载体pFRT-IgG1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RT-IgG1κ-FHA3。利用瞬时高效表达系统ExpiCHO以及亲和纯化技术获取抗体蛋白FHA3。ELISA检测FHA3与甲型流感病毒HA的结合。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试验检测抗体FHA3的体外中和活性。结果: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制备获取了高纯度FHA3。FHA3与甲型流感病毒H1N1 HA、H2N2 HA、H3N2 HA、H5N1 HA、H7N9 HA以及H9N2 HA均识别结合,且呈浓度依赖效应。FHA3具有较好的体外中和活性,在低浓度下(5 μg/ml)能有效阻断H5N1以及H7N9假病毒入侵靶细胞,在0.012 5 μg/ml浓度下能有效阻断H1N1假病毒入侵靶细胞。结论:获得1株具有体外中和活性的靶向甲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广谱抗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与不同动物来源红细胞的凝集特性,为流感环境样本监测工作选择更适宜的检测用红细胞。方法:选取2009-2016年我国禽流感环境监测中分离到的不同亚型的禽流感毒株,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选用5种动物红细胞(鸡、火鸡、豚鼠、马和绵羊)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动物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的表达及类型,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病毒血凝素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的特征。结果:本研究共检测了14种亚型的28株禽流感病毒。结果显示所有毒株均能与火鸡和豚鼠红细胞发生凝集,其余红细胞均出现不能与某些毒株产生凝集的现象;其中1株H9N2(A/环境/安徽/43762/2015)毒株与鸡红细胞不产生凝集反应;1株H1N1(A/环境/山东/76972/2014)和2株H9N2(A/环境/重庆/79449/2014和A/环境/安徽/43762/2015)毒株与马红细胞不产生凝集反应;2株H9N2(A/环境/重庆/79449/2014和A/环境/安徽/43762/2015)和2株H13N8(A/环境/青海湖/166/2012和A/环境/青海湖/13/2012)毒株与绵羊红细胞不产生凝集反应。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在火鸡、鸡和豚鼠红细胞表面可检测到两种类型唾液酸受体α2,3和α2,6,但两种受体表达比例不同;马和绵羊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只检测到表达α2,3。序列分析提示病毒RBD关键区域的氨基酸替换可能是影响病毒红细胞结合特性的重要因素。结论:在禽流感病毒检测中,火鸡和豚鼠红细胞在红细胞凝集试验中敏感性最好。不同来源的红细胞其受体表达及类型会显著影响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凝集反应,同时RBD关键区域的氨基酸变化也会影响病毒与不同红细胞的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2—2024年盐城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HA1和NA基因分子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2022—2024年盐城市分离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分子进化特征。方法:收集盐城市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间的流感哨点监测医院以及各县市区流感暴发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Rt-qPCR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甲型H3N2毒株,采用一步RT-PCR方法扩增HA1和NA基因并测序,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核苷酸、氨基酸位点变异及进化特征。结果: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间共采集5 020份样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8.59%(933/5 020)。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两个监测季冬春季流感峰明显,其中,仅2022年4月—2023年3月监测季夏季流感峰明显,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是两个监测季的优势流行株。遗传进化树显示:2022—2024年盐城市32株甲型H3N2毒株HA1和NA基因在各分支的聚类关系基本一致,2023—2024年24株分离株的HA1基因和NA基因与2022—2024年北半球疫苗株A/Darwin/9/2021(H3N2)聚类位于3C.2a1b.2a.2a.3a.1进化谱系;2022年8株分离株与2021—2022年北半球疫苗株A/Cambodia/e0826360/2020(H3N2)聚类位于3C.2a1b.2a.1a进化谱系。6株分离株(A/JSTH/11735/2023、A/JSTH/11788/2023、A/JSTH/11974/2023、A/JSYD/353/2023、A/JSYD/354/2023、A/JSTH/138/2023)均发生F79L、N122D、P239S、K276E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既存在于散发株又存在于暴发株。盐城市甲型H3N2毒株HA1基因编码区抗原表位、受体结合位点、糖基化位点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异,基因层面上分析,2023—2024年24株分离株与2022—2024年北半球疫苗株A/Darwin/9/2021免疫原性匹配性较好,2022年8株分离株与2021—2022年北半球疫苗株A/Cambodia/e0826360/2020免疫原性匹配性较好。盐城市分离株未发生NA蛋白酶活性位点以及耐药位点的变化。结论:2022—2024年盐城市流行的甲型H3N2毒株HA1和NA基因正逐渐发生抗原性漂移,增加推荐疫苗株的不匹配度,造成流感的暴发流行。2022年盐城市分离株相对于疫苗株A/Darwin/9/2021(H3N2)已发生实质性抗原漂移。需要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变异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2022年3株H5N6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活禽市场环境中检出的3份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标本进行测序鉴定和基因特征分析,为预防人感染H5N6亚型AIV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病毒型别,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使用NCBI中BLAST模块进行比对,用Mega7.0软件构建进化树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3份H5亚型阳性标本经测序鉴定为H5N6亚型AIV,属于Clade2.3.4.4支系。病毒的HA蛋白存在6个连续碱性氨基酸(LRERRRKRGL,其中R,K为碱性氨基酸);病毒HA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238~240位氨基酸是QRG(氨基酸排序以H3-HA为准),受体特征为禽源;NA蛋白第69~73位点氨基酸未出现茎缺失。结论:环境中3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病毒鉴定为新型H5N6亚型AIV,属于高致病AIV,但具有不容易感染人的受体结合特征。活禽市场中持续存在H5N6病毒,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存在威胁,需要继续加强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层析介质纯化H5N1型流感病毒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别用新型复合层析介质Capto Core700和传统分子筛介质Sepharose 4FF纯化MDCK细胞制备的H5N1型流感病毒浓缩液,并比较分离纯化效果。方法:用Capto Core700与Sepharose 4FF纯化灭活H5N1型流感病毒浓缩液,透射电镜分析不同样品中病毒颗粒的形态;分别用单向免疫扩散法(single radial immunodiffusion, SRID)、福林酚法(Lowry法)、双抗体夹心ELISA、qPCR检测不同层析介质纯化前后病毒血凝素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宿主细胞蛋白质(host cell protein, HCP)含量和宿主细胞DNA(host cell DNA, HCD)含量,计算病毒抗原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用动物实验检测不同纯化病毒的免疫原性,并用 t检验分析两种层析介质纯化效果差异。 结果:Capto Core700与Sepharose 4FF纯化的H5N1型流感病毒在透射电镜下均呈典型的流感病毒形态;两种层析介质纯化后病毒血凝素回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前者的杂质(总蛋白质、HCP、HCD)去除率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物实验表明两种层析介质纯化的病毒样品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结论:相对于Sepharose 4FF层析介质,Capto Core700在保证病毒抗原蛋白回收率的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去除HCP、HCD和总蛋白质等工艺相关杂质。本研究为MDCK细胞生产H5N1型流感病毒疫苗纯化工艺开发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西省赣州市2013—2016年麻疹病毒分离株N基因和H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赣州市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应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用Vero/SLAM细胞对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将麻疹病毒分离株进行核蛋白N基因和血凝素蛋白H基因扩增、测序;运用DNAStar、Bioedit和MEGA 5.0等分子生物学软件对N基因和H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分析。结果:978份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中,检出47份麻疹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4.81%,分离到25株毒株;扩增的13株毒株均为H1基因型的H1a亚型,与H1a基因型代表株(CHN/93/2)N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98.0%~98.5%、97.9%~99.6%,与H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2%~98.9%、97.4%~98.5%。各分离株N基因与中国疫苗株Shanghai-191之间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7%~95.2%、95.2%~96.8%;H基因与Shanghai-191之间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4.2%~96.5%、94.2%~96.6%。结论:2013—2016年赣州市麻疹病毒流行株为H1a亚型,疫苗株对现流行株有保护性,但仍需持续监测麻疹病毒基因的变异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用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B/Phuket/3073/2013)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4次有限稀释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建株。将单克隆抗体1F7和2H6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一种检测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该方法中捕获抗体1F7在96孔板的包被量为40 ng/孔,检测抗体2H6工作浓度为100 ng/孔;该方法仅能与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发生反应,具有较强特异性。灵敏度分析显示,该方法对病毒尿囊液和病毒纯化HA蛋白最低检测值分别为2 -1 HAU/100 μL和1.22 ng/mL,具有较高灵敏度。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5%。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快速诊断及定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年淮南市禽流感外环境H9N2病毒基因组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淮南市2016年2—4月外环境标本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方法:选取H9N2亚型荧光PCR检测核酸阳性标本(Ct值≤30),经鸡胚分离培养提取RNA,扩增8个基因节段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淮南株各基因节段分子特征,构建进化树进化分析。结果:淮南市外环境2株H9N2禽流感毒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基因与A/Anhui-Lujiang/39/2018/H9N2人源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2%~98.3%/97.2%~94.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9%~98.8%/99.2%~98.6%,其余6个内源基因与A/Anhui/1/2013/H7N9、A/Anhui/33163/2016/H5N6高度同源;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16年淮南市2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为G57基因型,淮南市2株H7N9分离株、安徽人感染A/Anhui/1/2013/H7N9和A/Anhui/33163/2016/H5N6内源基因均为G57-like基因型;HA蛋白受体结合域氨基酸S132D、K138T、T189D、V/A190T、Q226L变异,NA茎区缺失了"TEI"序列,H274Y、R292K、N294S耐药位点未发生变异,PA基因I550L,PB1基因I368V,PB2基因I504V,NS1基因P42S,M1基因N30D、T215A,M2基因耐药S31N位点均发生突变。结论:淮南市活禽市场H9N2病毒与人感染H9N2安徽株A/Anhui-Lujiang/39/2018/H9N2高度同源,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均为G57基因型,可提供内源基因与人感染H7N9、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受体结合域氨基酸位点、NA茎区缺失序列、聚合酶活性增加,均加强病毒感染人类的能力,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烃类)耐药,NA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仍为敏感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北省2010—2020年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基因抗原漂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河北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支分布及抗原位点变异特征。方法:依据不同流行年度不同地区分布选取46株河北省H3N2毒株,MEGA建立HA基因进化树,BioEdit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在抗原决定簇及潜在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对2019—2020年流行3C.2a1b+T135K和3C.2a1b+T131K亚组同源建模,分析突变位点构象差异。结果:河北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经历1和5簇(2010—2011),自2012年春季步入3C簇,3C-2012/13、3C.3和3C.3a分支在2013—2014年迭代流行,2014—2017年3C.3a分支均有覆盖,2015—2016流行年度的3C.2a1分化出2017—2020年优势流行株3C.2a1b+T131K和3C.2a1b+T135K。病毒HA蛋白抗原决定簇A、B、C、D和E均有氨基酸突变,突变类型包括稳定保留、多样突变和特征突变,通过建模分析比较3C.2a1b+T135K和3C.2a1b+T131K两个亚组HA蛋白抗原表位空间构象,50、128、131、135、138和193位点空间结构差异可能导致病毒抗原性变化。结论:河北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持续变异,未来应关注3C.2a1b+T131K和3C.2a1b+T135K流行株的抗原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07—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变异情况,为评估疫苗有效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下载2007—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及各分支代表株序列,与本研究H3N2亚型分离株的H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氨基酸变异分析和疫苗效力评估。结果:2015年及之前的H3N2亚型流感多数属于3C.3a分支,2016年开始以3C.2a分支为主,2017年以3C.2a2为主,并进化至3C.2a3,2019年又转换为3C.3a1亚分支;2009年、2013年和2015年存在3C.2和3C.3分支共流行的现象。抗原决定簇A~D区共计存在54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受体结合部位的130环、190螺旋和220环区域均有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各年均有发生糖基化位点的缺失/增加/转换,多数发生在HA1区域。预测流感疫苗效力(VE)为5.00%~47.00%(Pepitope Max值:0~0.2105)。 结论:北京市朝阳区2007—2019年H3N2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且有可能发生了抗原漂移,部分年份流行株与推荐疫苗株匹配性较差,提示持续监测H3N2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变异的必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