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前预防用药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前预防(PrEP)用药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在2021年4-6月云南省14个城市(自治州)开展调查。国家级哨点样本量为400人,省级哨点样本量为100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rEP用药意愿的相关因素。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MSM 2 450人,听说过PrEP的比例为68.5%(1 677/2 449),愿意PrEP用药的比例为56.7%(1 343/2 368),愿意自费PrEP用药的比例为30.6%(724/2 368),愿意免费PrEP用药的比例为56.2%(1 330/2 3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rEP用药意愿低的相关因素包括40~和≥50岁(a OR=2.49和a OR=4.48)、汉族(a OR=1.47)、外省户籍(a OR=1.64)、高中/中专(a OR=1.96)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a OR=3.49)、样本来源分别为浴池/桑拿(a OR=3.53)、网络招募(a OR=2.53)和自愿咨询与检测(a OR=1.42)、本地居住时间3~和7~12个月(a OR=0.18和a OR=0.25)、调查现场分类为二类与三类地区(a OR=3.63和a OR=1.71)、最近1周未发生同性肛交(a OR=2.60)和未发生商业性同性性行为(a OR=13.32)、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较高者(a OR=0.50)。 结论:MSM愿意PrEP用药的比例超过一半,PrEP宣传推广工作应重点关注PrEP用药意愿低的MSM,尤其是来自经济较落后地区、年龄较大、汉族、外省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较短和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较低的MS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IV暴露前预防药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2 年WHO发布了将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DF/FTC)作为HIV暴露前预防(PrEP)药物用于降低特定人群中HIV感染风险,各类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的数据均证实了TDF/FTC在预防HIV感染方面的有效性。2019年,丙酚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AF/FTC)在美国获得批准,成为第二个可用于PrEP口服药物。然而,对于不能口服药物或服用依从性较差的人群,第二代PrEP药物即长效抗病毒药物为其提供较多选择。本文综述第一代PrEP口服药物和近年研发的第二代PrEP药物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推广PrEP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对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使用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MSM对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用药的使用意愿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估算样本量为600人。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行为学、nPEP知晓和使用意愿情况,采用复杂抽样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的nPEP用药相关因素。结果:共招募14轮,招募研究对象MSM 608人,年龄(41.6±11.0)岁,MSM的nPEP知晓率为55.4%(95% CI:49.4%~59.4%),nPEP用药既往使用率为4.5%(95% CI:2.9%~6.2%),有使用意愿的占35.9%(95% CI:31.1%~40.7%)。在无使用意愿的原因中,不知晓nPEP的占68.9%(244/354),认为不会感染的侥幸心理占24.6%(87/354)。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SM的nPEP用药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包括25~39岁年龄组(a OR=1.80,95% CI:1.01~3.20)、艾滋病知识知晓者(a OR=2.43,95% CI:1.52~3.90)、最近半年每次肛交使用安全套(a OR=1.76,95% CI:1.11~2.79)。 结论:北京市MSM中nPEP用药既往使用率较低,使用意愿也有待提高,应加强对MSM社会组织的培训,提高同伴教育在nPEP用药推广方面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简称《指南》),2024版《指南》是在2021年第5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修订而成。新版《指南》重点对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机会性感染、HIV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INR)”这部分内容,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增加了诊治推荐意见及其推荐证据和推荐强度。《指南》包括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标准、常见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NR、艾滋病相关肿瘤、HI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及单阳家庭生育、HIV暴露前后预防与阻断及HIV感染的全程管理等14个方面的内容。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艾滋病诊治和管理中合理决策,《指南》也将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定期进行修订与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男性性工作者HIV暴露后预防用药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男性性工作者(MSW)HIV暴露后预防(PEP)用药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推广PEP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0月在江苏省无锡市通过MSM社会组织的协助,选取MSW活动的娱乐场所,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MSW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样本量估计为340人。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和PEP知识、信念和行为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SW使用PEP药物的相关因素。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W共357人,以18~20岁(55.7%,199/357)、未婚(94.4%,337/357)、初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50.1%,179/357)为主。知道PEP的占64.4%(230/357),相信PEP的占51.0%(182/357),PEP用药率为13.4%(48/357),最近3个月发生高危性行为者的PEP用药率为17.6%(1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近3个月与男性发生群交(a OR=7.51,95% CI:1.37~41.09)、做过HIV检测(a OR=2.89,95% CI:1.16~7.16)、使用暴露前预防药物(a OR=30.18,95% CI:12.60~72.24)和相信PEP药物阻断作用(a OR=2.94,95% CI:1.04~8.29)是MSW的PEP用药相关因素。 结论:MSW的PEP用药率较高,但最近3个月发生高危性行为者的PEP用药率仍然较低。因此需结合该人群特点,加强HIV风险认知教育,促进其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及时通过PEP药物阻断HIV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用药服务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MSM的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PrEP/PEP)用药服务情况。方法:采用Epi Info7.0软件计算参加横断面调查和队列调查样本量分别为1 227人和207人年。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招募MSM参加自填式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及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利用情况,MSM自行采集干血斑样本邮寄到指定实验室进行HIV核酸检测。建立HIV核酸阴性受检者开放式队列,随访观察至研究终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最近1个月无保护肛交行为、最近1个月同性多性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MSM 1 147人,其中HIV核酸阴性者956人观察236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1.3/100人年(3/236)。最近1个月肛交和口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50.7%(238/469)和4.9%(23/469)。最近1个月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5.9%(43/723)。分别有9.8%(103/1 049)和8.7%(91/1 049)的研究对象曾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PrEP/PEP用药期间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4.3%(24/70)和72.2%(39/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 OR=3.16,95% CI:1.45~7.18;a OR=2.64,95% CI:1.19~6.30);最近1个月使用毒品或Rush Popper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 OR=2.34,95% CI:1.67~3.30;a OR=2.42,95% CI:1.76~3.33)。 结论:应在MSM中倡导坚持使用安全套及开展常见滥用药物危害的健康教育。在PrEP/PEP用药服务咨询中,需提示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年我国三城市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知识知晓和服务接受情况及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三城市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对艾滋病暴露后药物预防(nPEP)知识知晓和接受服务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19年3月15日至4月14日,在北京、深圳、昆明3个城市,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择10所大学,招募其中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近3个月有过男男性行为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基本情况、性行为特征、nPEP知识知晓和接受服务情况。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PEP知识知晓和接受服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93名研究对象年龄为(21.0±0.2)岁,本科占91.1%(267名)。研究对象近3个月,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占54.3%(159名),与感染HIV的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占4.4%(13名),近6个月患性病的占9.2%(27名),近1年内未进行过HIV检测占29.4%(86名)。nPEP知识知晓比例为47.8% (140名),21.2%(62名)求询过nPEP,9.9%(29名)接受过nPEP。与近1年内未检测HIV相比,HIV检测次数超过2次的nPEP知识知晓的 OR(95% CI)值为3.15(1.01~9.86),HIV检测次数超过2次的求询nPEP的 OR(95% CI)值为5.29(1.51~18.51);与近3个月男男性行为中未使用rush的相比,使用rush者接受nPEP服务的 OR(95% CI)值为3.86(0.99~14.98);与和未感染HIV的男性发生性行为相比,和感染HIV的男性发生性行为者接受nPEP服务的 OR(95% CI)值为14.30(3.35~61.03)。 结论:青年学生MSM对nPEP知识知晓和接受nPEP服务的比例较低。在青年学生MSM中应开展nPEP知识教育和服务信息的宣传,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男男性行为者对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的认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MSM对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的认知情况,以及使用nPEP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3月15日至4月14日,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分别在北京市、深圳市和昆明市MSM社会组织招募年龄≥18岁男性、最近3个月发生过男男性行为、听说过HIV nPEP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通过“i卫士”收集人口学、行为学特征、nPEP基本知识及其咨询和使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是否使用nPE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 809人,nPEP基本知识知晓率为39.8%(720/1 809),33.4%(605/1 809)咨询过nPEP,15.0%(271/1 809)使用过nPE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使用nPEP的相关因素包括最近3个月与男性HIV感染者发生过性行为( OR=2.58,95% CI:1.64~4.07)、最近1年HIV检测次数≥2次( OR=2.47,95% CI:1.28~5.11)、nPEP基本知识知晓( OR=0.70,95% CI:0.49~0.99)、咨询过nPEP( OR=70.98,95% CI:40.51~136.83)。 结论:MSM对nPEP认知不足,应加强MSM的nPEP相关宣传教育,促进MSM发生HIV暴露后尽快使用nPE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中介作用的时依性混杂及其控制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时依性混杂控制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和Embas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纳入发表于2020年6月15日以前且涉及具有中介作用的时依性混杂问题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对其基本特征、药物暴露和结局、时依性混杂及其控制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98篇文献。涉及时依性混杂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在近年来明显增长,HIV/AIDS研究领域对该问题关注最多,占全部纳入研究的35.6%(106/298),且其中92个研究涉及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最常见的研究结局为死亡,而最常关注的时依性混杂因素为实验室检查指标(179,60.1%)、合并症(136,45.6%)和合并用药(108,36.2%)。边际结构模型(MSM)和逆治疗概率加权(IPTW)是最常用的控制时依性混杂的分析方法(244,81.9%)。与合理控制时依性混杂的分析相比,传统方法调整基线混杂引起偏倚的中位数为18.2%( IQR:7.4%~40.8%)。此外,分别有28.9%和64.8%的研究对因果推断的阳性假设和无未观测混杂假设进行了检验或讨论。 结论:目前大多数慢性病药物治疗领域对时依性混杂关注仍然不足。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合并用药等在常规医疗中容易获得的指标是最普遍考虑的时依性混杂。在控制方法上,MSM和IPTW等相对较简单、结果易理解的方法最常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男男性行为者暴露前预防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MSM是我国艾滋病感染风险较高的群体,暴露前预防(PrEP)药物是MSM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有效的生物预防策略,可有效降低该人群HIV感染风险。但在实际使用中,PrEP在我国MSM中使用率较低,且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本文对国内外MSM的HIV暴露前预防知识知晓、使用意愿及实际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PrEP在我国MSM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