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5—6月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60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19.6分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佳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和对照组( n=30)。观察组开展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持续群组化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CA得分、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HbA1c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可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患者体重指数和HbA1c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病理学本科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紧密联系病理学课程特点,全面深入开展本科病理学课程思政,是培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本文结合本单位教学实践,探讨了本科病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目标设立、元素挖掘、方法实施和效果评估。我们结合病理特色,设立了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科学思维、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思政目标;总结了讲好中国故事和大师故事、融入时政元素、聚焦学科前沿等挖掘思政素材的方法,助力提升思政效果;提出了扩充病理学思政素材库、创新多元化思政模式、提高教师专业思政素质等机制,建立长效思政建设和评估体系。上述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旨在为融合病理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肝动脉栓塞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的疗效、预后和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NENLM)患者的疗效,分析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E治疗的NENL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及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TAE术后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用中位总生存期(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评价患者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9例NENLM患者,年龄(53.3±10.3)岁(23~74岁),男23例,女16例。其中9例为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部位位于消化系统的有31例,原发灶WHO分级为G1、G2级的共有32例。肝转移瘤血供丰富者有27例,13例患者肝肿瘤负荷>50%。30例患者联合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39例患者共行123次TAE,ORR为38.5%(15/39),DCR为76.9%(30/39)。围手术期无4~5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中位随访时间38.7(95% CI:31.3~46.1)个月,mOS为37.3(95% CI:27.0~47.5)个月,mPFS为12.6(95% CI:7.1~18.1)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联合长效SSA治疗是患者总生存期长的影响因素( HR=0.207,95% CI:0.076~0.567, P=0.002)。 结论:TAE能有效降低NENLM患者肝转移瘤负荷,联合长效SSA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妇女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使用及意外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妇女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及意外妊娠风险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区市60家医院,通过电话各随机调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300名分娩产妇,内容包括产后母乳喂养、月经和性生活恢复、避孕措施以及是否意外妊娠等情况。分析其产后2年内避孕措施及意外妊娠风险因素。结果:共调查18 045名产妇,其中有15 328名(84.9%)产妇产后2年内使用了避孕措施。使用避孕措施的产妇2年内意外妊娠率为7.16%,71.88%发生于产后7~18个月,产后不同时间段发生意外妊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除体外排精/安全期避孕措施外,避孕套、长效避孕方法、短效口服避孕药和其他(紧急避孕/杀精剂)4种避孕措施在不同地区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01, P=0.01, 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地域、分娩方式、产次、孕次、产后避孕方式、产后避孕启动时间、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时间与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率有关( P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域( P<0.001)、产妇年龄( P<0.001)、教育程度( P<0.001)、民族( P=0.01)、孕次( P=0.04)、产次( P=0.02)、母乳喂养时间( P<0.001)、分娩方式( P=0.01)、产后避孕方法( P<0.001)、产后月经恢复时间( P=0.01)和产后避孕启动时间( P=0.02)是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我国妇女产后2年内意外妊娠较高,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易受产妇个人特征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产后避孕宣教和服务制度,推广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避孕咨询方法和个体化避孕方案,切实降低意外妊娠对母婴健康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健康促进是对所有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健康管理是实施健康促进策略的具体措施,而基本卫生保健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基础和途径。作者基于对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基本定义的理解及与基本卫生保健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模式,即以基本卫生保健体系为基础,对所有相关服务内容和卫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全流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对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并构建起健康防贫的长效机制。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模式,需要在县域内建立起系统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有效的协同支撑机制。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服务,强调运用基本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强化预防与医疗、群体性与个体化、服务提供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任务、路径、标准、质量控制予以明确和规范;同时围绕健康管理服务内涵对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卫生信息、卫生经费、运行机制进行相应的协同和整合,以保证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IV暴露前预防药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2 年WHO发布了将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DF/FTC)作为HIV暴露前预防(PrEP)药物用于降低特定人群中HIV感染风险,各类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的数据均证实了TDF/FTC在预防HIV感染方面的有效性。2019年,丙酚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AF/FTC)在美国获得批准,成为第二个可用于PrEP口服药物。然而,对于不能口服药物或服用依从性较差的人群,第二代PrEP药物即长效抗病毒药物为其提供较多选择。本文综述第一代PrEP口服药物和近年研发的第二代PrEP药物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推广PrEP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避孕药具应用现状及其时间、空间和人间分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避孕药具的应用与人口发展和健康密切相关,了解我国避孕药具应用现状及其在时间、空间和人间变化趋势是避孕政策制定和避孕技术服务的基础。本文对国家卫生健康年鉴以及国家权威多中心大样本计划生育调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综合避孕率在缓慢下降,其中以绝育术和宫内节育器为主的长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和构成比大幅下降,以避孕套为主的短效避孕措施比例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短效避孕药具构成比以及人工流产活产比均显著升高。半数以上产后和人工流产后妇女以及未婚女性以避孕套为首选。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和计划生育行业组织出台相关政策和服务指南,引导和推广长效避孕药具在我国的应用;建议由国家避孕药具管理中心与药具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为各省市避孕药具政府采购获取最优的价格和最佳的避孕产品;建议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中,将未婚育龄人群纳入国家免费避孕药具服务对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轻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轻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众多,疾病负担重,临床上存在诊断率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和自我管理不够等问题。过度使用短效β 2受体激动剂(SABA)会增加哮喘急性发作和死亡的风险,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 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轻度哮喘的临床诊疗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轻度哮喘的重视,积极采取规范化的诊治方案,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D138阳性治疗后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38阳性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经过周期性抗生素治疗后与正常不孕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长方案IVF-ET助孕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按照子宫内膜活检CD1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为CD138阳性组(86例)和正常组(1 183例);两组患者在宫腔镜检查后进入长长方案周期,进入周期前对CD138阳性组给予抗生素周期性治疗14 d;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HCG日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以及胎儿出生体重的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和活产率的差异。 结果:CD138阳性组与正常组之间HCG日内膜厚度[(11.44±2.21) mm比(11.38±2.17) mm]、移植日内膜厚度[(11.57±2.23) mm比(11.54±2.23) mm)]及胎儿出生体重[(3 195±646) g比3 244±632) 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之间临床妊娠率(54.65%比63.14%)、早期流产率(8.51%比10.58%)、早产率(10.64%比11.24%)以及活产率(46.51%比53.7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38阳性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经过抗生素周期性治疗后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结局,对疑似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应尽快行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必要时并给予周期性的抗生素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手术要点及术后康复管理情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切除技术时代,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安全要点及术后快速康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62±9)岁。分析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8例为动脉入路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门静脉阻断时间为(20±5)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8%(15/52),其中胃排空异常2例,腹泻2例,乳糜瘘2例,腹腔感染4例,胃肠瘘1例,消化道出血3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早期采用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方式控制血糖,恢复饮食后采用短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未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糖。52例随访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38个月,42例死亡患者中37例死于肿瘤复发,4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对侵犯血管的胰腺癌患者行动脉优先入路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提高R 0切除率,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无明显增加,术后血糖控制满意,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