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北京市医保中心数据库的4种老年慢病患者门诊多重用药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门诊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种老年慢病患者的多重用药现状。方法:对北京市医保中心数据库中2017年7月至9月就诊的老年(≥65岁)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患者至少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4种慢病中的一种,首次就诊时用药品种数≥5种为多重用药,<5种为非多重用药。以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对共病数目及严重程度进行量化,按照患者预后情况分为0、1、2和≥3分(4级),数值越大严重程度越重。以2015版Beers标准为判断依据,采用普华和诚处方点评系统识别潜在不适当用药(PIM)问题。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5 608例患者,中位年龄74(65~107)岁,204 219例(50.35%)为女性;按患者用药种数分为多重用药组(113 594例,28.01%)和非多重用药组(292 014例,71.99%)。多重用药组CCI明显高于非多重用药组( P<0.001),多重用药组评分为1、2及≥3分者占比均明显高于非多重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共病方面,多重用药组4种慢病患者的占比均高于非多重用药组(均 P<0.001)。在伴随疾病中,多重用药组高脂血症、认知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及骨质疏松者占比均大于非多重用药组(均 P<0.001)。在就诊行为方面,多重用药组中位就诊次数高于非多重用药组[2(1,3)次比1(1,2)次, P<0.001]。在药品使用不适宜性评价方面,多重用药组存在PIM患者占比均高于非多重用药组,包括重复用药[4.60%(5 227/113 594)比1.54%(4 486/292 014)]、存在禁忌证[2.97%(3 376/113 594)比1.13%(3 294/292 014)]、存在相互作用[6.51%(7 399/113 594)比1.94%(5 658/292 014)]和缺乏适应证[22.39%(25 432/113 594)比13.54%(39 543/292 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药品使用类别方面,多重用药组被处方最多的药品类别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68 318例,60.14%)、二氢吡啶类(60 951例,53.66%)、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45 050例,39.66%)、β受体阻滞剂(25 675例,22.60%)和磺酰脲类(16 023例,14.11%)。 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4种老年慢病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多重用药老年患者所患疾病更严重,存在的PIM问题更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横纹肌溶解与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警戒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其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在肌肉不良反应中,横纹肌溶解是最严重的,有可能致命,但极少有研究对不同他汀类药物之间横纹肌溶解的风险进行比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止甲羟戊酸合成途径降低胆固醇的合成,是重要的降脂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statins-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是他汀类药物主要的副作用,一部分患者甚至不得不因此终止他汀类药物治疗。本篇综述就SAMS的发病机制最新研究和干预措施展开讨论,为他汀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肌病相关的副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恶性转化后脂代谢重塑特征及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胶质瘤微环境中发生恶性转化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脂代谢特征,分析抑制其脂代谢重塑后生物学表型变化及调控机制。方法:实验采用12只6~8周雄性Balb/c小鼠。巨噬细胞(Mφ)来源于小鼠骨髓,恶性转化巨噬细胞(tMφ 1和tMφ 2)为胶质瘤干细胞与巨噬细胞体内外互相作用模型所克隆。检测Mφ、tMφ 1和tMφ 2内脂滴形成和胆固醇含量,qRT-PCR检测脂代谢关键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Mφ比较。分析脂代谢抑制药物辛伐他汀(SIM)对相关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构建SIM处理前后恶性转化TAM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并验证与脂代谢重塑相关的miR449a及其靶基因分拣微管连接蛋白17(SNX17)。qRT-PCR和Western 印迹分析上调miR-449a对SNX17表达水平影响,检测上调miR449a对恶性转化TAM生物学表型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检测敲减SNX17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变化及其对恶性转化TAM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结果:tMφ 1和tMφ 2内脂滴数量明显多于Mφ,胆固醇相对含量分别为3.89±0.68、3.56±0.53,显著高于Mφ(1.01±0.21)( P<0.001),脂代谢酶SREBP(4.78±0.60、2.84±0.41)、FASN(4.65±0.70、3.01±0.45)和HMG-CoA(5.74±0.55、2.97±0.34)相对表达量高于Mφ(1.01±0.19、1.02±0.21和0.99±0.18)(均 P<0.001)。SIM作用后tMφ 1和tMφ 2细胞增殖率分别由(47.06±5.88)%、(45.29±5.64)%下降至(23.53±4.70)%、(18.74±5.76)%(均 P<0.05);迁移细胞数分别由(1 025±138)个、(350±47)个下降至(205±63)个、(99±25)个(均 P<0.001),侵袭细胞数分别由(919±45)个、(527±34)个下降至(220±23)个、(114±21)个(均 P<0.001),胞内胆固醇相对含量分别由1.01±0.14、1.02±0.09下降至0.52±0.08、0.58±0.07(均 P<0.05)。SIM作用tMφ 1后筛选出miR-449a,生信分析并验证其靶基因为SNX17。过表达miR-449a后SNX17表达下调,细胞增殖率、迁移和侵袭数明显减少,胞内胆固醇含量降低;敲减SNX17后LDLR表达下调,胞内胆固醇水平亦相应下降(均 P<0.05)。 结论:胶质瘤干细胞重构的高度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中恶性转化TAM脂代谢水平显著增高。miR-449a通过靶向SNX17调控LDLR从而重塑恶性转化TAM的脂代谢,进而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精准干预miR-449a/SNX17/LDLR轴可为通过代谢干预逆转胶质瘤干细胞重构的以TAM为主的高度利瘤性免疫微环境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他汀类药物与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出血风险相关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通常表现为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也可在脑磁共振成像(MRI)中偶然发现。虽然可以采用显微手术或者立体定向放射手术降低新发颅内出血的风险,但手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大多数患者选择了药物治疗。正是如此,药物治疗一直是CCM研究的热点。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在既往的动物实验以及回顾性研究中表明有可能可以抑制CCM病情发展,降低出血风险。该研究的目的是在一项基于CCM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探索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他汀类药物与成人CCM患者新发颅内出血或持续性/进行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风险之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MG-CoA还原酶ScrFI基因多态性对高胆固醇血症和AI的影响:一个中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还原酶)的基因多态性对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影响.方法:检测南京市常住汉族174 名中老年人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AI;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 HMG-CoA还原酶ScrFI基因多态性.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7 例(高胆固醇组),男21 例,女性66,平均年龄(63.59±8.37)岁;胆固醇正常87 例(正常组),男21 例,女66 例,平均年龄(62.92±7.60)岁.高胆固醇组AA基因型频率为 25.10%,Aa基因型频率为 55.31%,aa基因型频率为19.59%;正常组AA基因型频率为18.39%,Aa基因型频率为52.87%,aa基因型频率为28.74%;高胆固醇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55.17%,高于正常组的47.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人群的血HDL-C水平显著高于Aa和aa基因型人群(P<0.05);胆固醇正常组AA基因型人群的AI显著低于aa型基因人群(P<0.05);两组人群的AI随突变型杂合子和突变型纯合子的发生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CoA还原酶ScrFI基因多态性可能是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HMG-CoA还原酶ScrFI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对胆固醇的抑制作用,增加总胆固醇和LDL-C的合成,较暴露于同样环境中的基因非突变型人群发生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可能会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后来居上的降脂药阿托伐他汀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pelin对改善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与调节脂质代谢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外源性apelin对小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雄性apoE基因敲除(apoE-KO)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n=10),即常氧组、低氧组和低氧+apelin组,apelin组小鼠每天于低氧前经腹腔注射apelin-13(10 nmol/(kg·d)),其他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常压连续低氧方法(9%~11%O2,23 h/d)复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低氧3周后,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小鼠右心室压(RVSP)和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比[RV/(LV+ S)],Elisa法检测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清道夫受体B1(SR-B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等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低氧组小鼠RVSP、RV/(LV+S)较常氧组分别高87%、85%(P均<0.05),apelin组小鼠RVSP、RV/(LV+S)较低氧组分别低39%、33%(P均<0.05).②apelin组小鼠血浆中HDL-C含量、HDL/LDL比值分别较hypoxia组高21%、20%(P均<0.05),而血浆中TC、LDL-C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③apelin组小鼠肝组织中LDLR、SR-B1、ABCA1基因表达分别较低氧组上调241%、112%、69%(P均<0.05),而HMGCR基因表达下调45% (P< 0.05).④apelin组小鼠肺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较低氧组上调47%.结论:Apelin可降低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其机制与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就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 对目前有关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文献中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并针对其治疗机制展开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室结构或功能状态的改变,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他汀类药物作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竞争性拮抗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生成.结论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樟芝HMGR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萜类生物合成MVA途径中关键酶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 CoA reductase,HMGR)的调控机制,从牛樟芝基因组中分离并克隆出AcHMGR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不同碳氮源添加物对该基因的诱导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显示:AcHMGR基因含7个外显子、6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3 402 bp,编码1 13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蛋白质序列;AcHMGR包含HMGR典型的多肽位点,即2个HMG-CoA结合基序:PLG (I/V) AGPLK (I/V) DG和AEGTLVASTSRG,2个NADP结合基序:TGDAMGMNMI和IEVGT (I/V) GGGT;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cHMGR蛋白序列与其他多孔菌科真菌的HMGR聚为一支;表达谱分析显示:碳源中的果糖、氮源中的酪蛋白胨诱导表达AcHMGR基因的能力最强.本研究为探讨牛樟芝萜类,尤其是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提供了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