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Jk(a-b-)表型的频率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筛查济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Jk(a-b-)表型,并分析其分子遗传学基础,完善本地的稀有血型库。方法:选取济宁市中心血站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的无偿献血人群为研究对象。用2 mol/L尿素法筛查Jk(a-b-)表型,用经典血清学方法确认结果,并对 SLC14A1基因第3 ~ 10外显子及其侧翼区进行Sanger测序分析。 结果:在95 500份无偿献血者的样本中,尿素溶血实验共3例未发生溶血现象,经血清学方法复核为Jk(a-b-)表型且均无抗-Jk3抗体。济宁地区Jk(a-b-)表型的分布频率为0.0 031%(3/95 500)。经基因测序和单体型分析,确认3例样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JK*02N.01/JK*02N.01、JK*02N.01/JK-02-230A以及 JK*02N.20/JK-02-230A。 结论:SLC14A1基因第4内含子c.342-1G>A剪接变异、第4外显子c.230G>A以及第6外显子c.647_648delAC为本地区人群Jk(a-b-)表型相关的变异位点,与国内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其中c.230G>A变异既往未见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Kidd血型不合溶血病(抗Jka)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告1例新生儿Kidd血型不合溶血病(抗Jka)患儿,经蓝光光疗后治愈出院。Jka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常引起轻中度溶血,临床需密切监测。对生后早期出现皮肤黄染、无ABO或RhD血型不合基础的新生儿,还应警惕其他血型系统导致的溶血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CR-高分辨熔解曲线法在Kidd血型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PCR-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法在Kidd血型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9年10月至11月,于深圳市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血的256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本组献血者年龄为18~60岁;男性献血者为142例,女性为114例。采用血型血清学试验方法对本组献血者全血标本的红细胞抗原表型进行检测。采用PCR-SSP和PCR-HRM法对本组献血者的DNA标本进行Kidd血型基因分型。对于基因分型与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则通过 JK基因第9外显子直接测序法进行确认。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于献血前与所有献血者签署《献血者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本组256例无偿献血者全血标本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Jk(a-b+)、Jk(a+b+)和Jk(a+b-)表型献血者分别为86、109和61例。②本组256例献血者基因组DNA标本的PCR-SSP和PCR-HRM法的Kidd血型基因分型结果一致, JKB/ JKB、 JKA/ JKB和 JKA/ JKA基因型献血者分别为82、115和59例。③ 22例(8.6%,22/256)献血者的血型血清学表型与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其基因组DNA标本经 JK基因第9外显子直接测序结果显示, JK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c.838 G>A突变,与 JKA/ JKB基因分型结果相符。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CR-HRM法可准确进行Kidd血型基因分型,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辅助Kidd血型精准鉴定。在进行Kidd血型鉴定的实际工作中,可联合血型血清学和PCR-HRM法,以提高Kidd血型鉴定准确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类抗-D和类抗-C抗体致婴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类抗-D和类抗-C抗体致婴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诊治,并且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7年7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生后60 d的AIHA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患儿的血浆抗体和红细胞抗原,对患儿血浆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并对血浆及放散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对本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本研究对AIHA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检索策略为:以"类同种抗体""mimicking antibody"为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对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6月,收录的类同类抗体所致AIHA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文献复习,总结此类抗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以及此类抗体所致AIHA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本例患儿于生后53 d出现全身皮肤黄染。患儿生后60 d入院检查:① ABO血型为B型,Rh血型表型为CcDEe型。②红细胞标本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筛查结果均呈阳性,血清及自身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抗-D和抗-C特异性抗体,血清标本与B/ccdee去白细胞红细胞交叉配血主侧相合。③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本例患儿被确诊为类抗-D和类抗-C抗体致AIHA。患儿接受相容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 U输血后,其血红蛋白(Hb)值升高至88 g/L,此后逐渐下降至56 g/L,改用激素治疗后,Hb值上升至61 g/L,贫血症状缓解。④符合本研究检索及筛选策略的文献为8篇,纳入研究的本病患儿为8例,其抗体鉴定结果中,Rh血型系统的类同种抗体为5例,Kidd血型系统的类抗-Jk b合并类抗-Jk3抗体为1例,MNS血型系统的类抗-S抗体为1例,Kell血型系统的类抗-Kp b抗体为1例,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主要为输血及药物治疗,并且疗效良好,仅1例产生同种抗体。 结论:类同种抗体在临床上较为少见,采用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吸附试验,可鉴别具有同种抗体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从而避免漏诊和误诊。对于类同种抗体引起的AIHA患儿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危急情况下进行血液输注时,应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红细胞输血相关免疫学概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红细胞是人体数量最多的细胞,不断为机体细胞提供氧气并清除二氧化碳。自人类发现ABO血型开始,输血技术作为重要保障手段,不断推动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人类已发现45个红细胞血型系统,超过300种抗原以及更多的亚型和变异型。这些抗原在输血免疫过程中,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一些对输血影响较大的红细胞抗原及其抗体得到了详细的研究,如Rh系统、Kidd系统抗体等。即使如此,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仍难以避免,需要输血工作者在输血策略和检测技术上不断进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产儿Kidd溶血病伴极重度贫血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告1例早产儿Kidd溶血病伴极重度贫血患儿,经输血及光疗后治愈出院。Kidd溶血是由抗-JK b引起的溶血病,多数贫血较轻微,预后良好,但也有死亡病例。临床医生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需提高警惕,尽早送检以明确是否为罕见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同种抗-C、e伴类同种抗-e、Jkb自身抗体的鉴定及输血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应用吸收放散和效价积分法对1例抗-C、e同种抗体合并抗-e、Jkb类同种自身抗体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试管法对ABO、Rh和Kidd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盐水、凝聚胺、微柱凝胶3种方法联用2套谱细胞进行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多重吸收放散试验和效价积分原则对抗体进一步确认;多重PCR技术对RHCE基因、JK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通过血清学分析,该患者血型为A型、Rh分型ccDEE,直抗阳性.结合不同的Rh和Jk表型细胞吸收放散试验以及效价积分原则得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C、e同种抗体以及抗-e、Jkb类同种自身抗体,红细胞上有抗-e、Jkb类同种自身抗体.基因测序分析RHCE基因第5外显子676位出现G>C,其余外显子没有发生突变,推断Rh分型ccEE型;JK基因中第9外显子838 G/A杂合,Jk血型表型Jk(a+b+),选择交叉配血相合的A型ccDEE、Jk(a+b-)红细胞给患者输注,输血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吸收放散试验和效价积分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鉴定,以及血清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对患者红细胞表型鉴定,可综合分析及区分出抗体的类型,为患者精准输血提供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去除雷达木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及输血疗效评估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DARA-Fab片段处理经抗CD38单克隆抗体雷达木(daratumumab,DARA)治疗后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比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方法评估其输血疗效.方法 将DARA使用PierceFab制备试剂盒制备成DARA-Fab片段后,确认不同体积(5、10、15、30 μL)DARA-Fab片段对于抗筛细胞和抗体鉴定细胞的中和效果;DARA-Fab片段和明确相应抗原的抗筛细胞与对应的单抗试剂为试验组,以添加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孵育后离心;各选取20名经DARA治疗后的MM患者,分别使用DARA-Fab封闭RBC表面抗原和与DTT破坏红细胞表面抗原的方法来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对其输血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2种配血方法.结果 15、30 μL DARA-Fab片段与抗筛细胞与混有DARA的血清孵育离心后结果为阴性,5、10 μL DARA-Fab结果为阳性,15 μL DARA-Fab处理抗体鉴定细胞(2、3、4、5、7、9、11)后为阴性,抗体鉴定细胞(1、6、8、10、12)经30 μL DARA-Fab片段处理后,结果为阴性;添加DARA-Fab的实验组对MNS系统、Duffy、Kidd、Kell、Lewis、Rh血型系统和对照组结果一致;DARA-Fab片段这20名患者输注RBC后Hb(hemoglobin,Hb)(73.90±1.90)(g/L)比输血前(63.60±1.58)明显提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患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μmol/L)(16.25±3.54 vs 17.87±3.57)、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μmol/L)(6.31±2.32 vs 7.10±2.80)和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9.94±1.38 vs 10.77±1.22)输注前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DTT处理方法与DARA-Fab片段封闭方法的输血前后Hb差值(10.75±1.04 vs 10.30±0.98)、TBil差值(3.31±1.47 vs 3.31±0.55)、DBIL 差值(2.76±1.24 vs 2.60±0.83)和 I-Bil 差值(1.97±0.40 vs 2.82±0.53)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ARA-Fab片段可通过封闭RBC表面CD38抗原,来去除DARA对红细胞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这种封闭方法对于红细胞临床常见血型系统的抗原无影响,且通过这种配血方法实验室指标输血疗效明显,与DTT方法的输血疗效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急性髓系白血病多次输血患者血清存在抗-M、抗-Jka和抗-Wra抗体的鉴定、基因分析及配血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通过对临床送检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多次输血患者的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鉴定,探讨此类复杂意外抗体的鉴定思路、方法及输血方案.方法 鉴定患者血型,利用抗体筛查细胞和两组谱细胞对MNSs、Kidd和Diego血型系统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通过毛细管离心和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存在混合外观的患者红细胞分型.结果 检测患者血型为B、CcDEe(E、c呈混合外观)、Jka-b+、MN(MN呈混合外观)、Wra-;RHCE基因测序显示分型为RHCE*CcEe,但缺乏c.48G>C的突变;MN血型测序结果显示基因型为NN.结论 对需要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意外抗体的鉴定应采用多种谱细胞、多种试验联合进行,以便准确鉴定抗体,做到同型输注,患者红细胞抗原鉴定困难可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帮助分析,最终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抗-E、抗-JKa新生儿溶血病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9/23
患者男,出生胎龄37周,因"皮肤严重黄染"于2021年11月5日以"新生儿黄疸、贫血"收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患儿母亲41岁,孕9产2,无输血史.血液T-BIL 204.25 mmol/L,Hb 92 g/L.检测方法:患儿检查包括ABO正定型、红细胞56 ℃热放散试验、血浆及放散液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患儿母亲检查包括ABO正反定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同时进行母子RH分型试验、母子Kidd血型检测、抗体效价测定,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