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骨髓标本中非肿瘤性异常细胞表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骨髓标本中非肿瘤性异常表型相关疾病,包括意义不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单克隆B细胞增多症(MBL)、Fcγ受体Ⅲ类B(FcγRⅢB)缺失、CD36缺失等的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3日至2024年3月31日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进行骨髓白血病/淋巴瘤一步法MFC筛查肿瘤性疾病的24 864例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MFC结果。根据年龄分为<45岁组(11 495例)、45~<60岁组(5 322例)、≥60岁组(7 081例);按疾病性质分为良性疾病组(8 336例)、恶性疾病组(15 562例)、其他组(966例)。分析各组骨髓标本中非肿瘤性异常表型的发生情况。结果:MGUS、MBL、FcγRⅢB缺失、CD36缺失的发生率分别为0.072%(18/24 864)、0.511%(127/24 864)、0.221%(55/24 864)、0.004%(1/24 864)。恶性疾病组MBL的发病率低于良性疾病组( P<0.001),MGUS的发病率高于良性疾病组( P=0.034)。良性疾病组中各疾病类型的MB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其中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MBL发生率最高为2.72%(48/1 765);恶性疾病组中,各疾病类型的MBL、MGU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1.95%(3/154)、1.30%(2/154)。 结论:应用MFC进行白血病/淋巴瘤一步法检测的非肿瘤性异常细胞表型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对疾病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阳极氧化及大颗粒喷砂酸蚀种植体近十年临床效果评价研究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阳极氧化种植体和大颗粒喷砂酸蚀(sandblasted,large-grit,acid-etched,SLA)种植体的近10年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为种植体的临床选择及评估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阳极氧化及SLA种植体相关临床研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的研究依照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并用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评价指标主要有:累积存留率(cumulative survive rate,CSR)、边缘骨丧失(marginal bone loss,MBL),并对文献间的异质性和发表偏倚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阳极氧化种植体分析共汇总22篇文献,包含6 276枚阳极氧化种植体。单组率荟萃分析显示,总CSR为98%(6 094/6 276)(95% CI:97%~98%, P<0.05),其中5年内CSR为98%(3 177/3 249)(95% CI:98%~99%, P<0.05),10年内CSR为97%(2 917/3 023)(95% CI:96%~98%, P<0.05);总MBL为1.02 mm(95% CI:0.69~1.34)。SLA种植体分析共汇总17篇文献,包含4 567枚SLA种植体。单组率荟萃分析显示,总CSR为99%(4 484/4 567)(95% CI:98%~100%, P<0.05),其中5年内CSR为99%(2 844/2 905)(95% CI:98%~100%, P<0.05),10年内CSR为99%(1 640/1 662)(95% CI:97%~100%, P<0.05);总MBL为0.69 mm(95% CI:0.44~0.95, P<0.05)。上述结果的偏倚检验 P值分别为0.822和0.284,提示无明显发表偏倚。 结论:荟萃分析提示,SLA种植体较阳极氧化种植体具有更高的CSR和更小的MB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牙槽嵴顶二次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严重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经牙槽嵴顶二次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严重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上颌后牙区单牙或多牙缺失患者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2~49岁,牙槽嵴垂直骨高度1.5~3.0 mm,可用骨宽度≥6.0 mm,无急慢性上颌窦病变,提升区域无上颌窦纵隔。采用经牙槽嵴顶二次提升术共植入种植体33枚,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根据上颌窦颊腭径宽度(sinus width,SW)将33个植入位点分为宽上颌窦组(16个,SW>15 mm)、中上颌窦组(12个,SW≥12 mm且≤15 mm)、窄上颌窦组(5个,SW<12 mm)。记录3组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植入时稳定性系数、两次术后即刻垂直骨高度,术后半年、修复后1年窦底骨高度变化,修复后1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结果:最终纳入23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41.2±7.6)岁。33枚种植体愈合期及修复后1年存留率为100%(33/33)。宽上颌窦组植入时初期稳定性系数(50.81±2.69)显著小于中上颌窦组(60.58±2.54)和窄上颌窦组(63.12±3.58)( P<0.05);宽上颌窦组第1次术后即刻垂直骨高度[(7.99±1.13) mm]显著低于中上颌窦组[(8.95±0.81) mm]和窄上颌窦组[(9.18±0.90) mm]( P<0.05);宽上颌窦组第2次术后即刻垂直骨高度[(11.46±0.88) mm]显著低于中上颌窦组[(12.77±0.49) mm]和窄上颌窦组[(12.57±0.55) mm]( P<0.05)。宽上颌窦组修复后1年边缘骨吸收量[(0.91±0.05) mm]显著大于中上颌窦组[(0.79±0.10) mm]及窄上颌窦组[(0.74±0.07) mm]( P<0.05);修复后1年3组窦底骨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中和窄颊腭径上颌窦应用经牙槽嵴顶二次提升术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严重不足问题,其近远期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过敏性哮喘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过敏性哮喘是以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复杂的、多基因相关的疾病。真菌、尘螨是过敏性哮喘最主要的吸入过敏原,并常以多种过敏原混合形式存在。近年来,遗传学研究证明多个基因与过敏性哮喘发作相关。该文主要对与尘螨、真菌所致过敏性哮喘相关的基因如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33,ADAM33)、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糖蛋白A为主的重复序列(glycoprotein A repetitions predominant,GARP)、Toll样受体3 (toll like receptor 3,TLR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annose-binding lectin 2,MBL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17[chemokine(C-C motif) ligand 17,CCL17]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MBL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法检测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性能指标,进一步阐明血清MBL检测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110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表观健康人群50名作为正常对照。与传统的ELISA方法比较,评价Luminex磁珠免疫法进行血清MBL检测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基于Luminex磁珠免疫法检测110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前血清MBL,评估不同水平MBL分组肾移植患者移植后发生感染和临床排异事件的频率,采用SPSS 19.0和MedCalc12.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MBL重复性精密度≤7.15%,日间精密度≤8.44%,线性范围为0.05~11 233.00 μg/L;ELISA方法检测血清MBL的线性范围为3.20~4 202.70 μg/L。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法检测MBL线性范围较宽。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血清MBL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 Y=1.248 6 X+231.81,相关系数 r=0.978( P<0.01);采用Bland-Altman差异分析法显示Luminex方法的测定值高于ELISA方法,平均偏差百分比为37.4%(95 %CI 33.7%~41.1%)。检测110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前血清MBL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 164.0(2 124.0,7 064.5)μg/L,将肾移植患者以血清MBL<4 164.0 μg/L为中/低水平组,以血清MBL≥4 164.0 μg/L为高水平分组进行比较,血清MBL中/低水平组移植后感染的发生率为47.4%(27/57),高水平组移植后感染的发生率为28.3%(15/5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4.230, P<0.05;血清MBL中/低水平组移植后排异事件的发生率为43.9%(25/57),高水平组移植后排异事件的发生率为20.8%(11/5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6.659, P<0.05。 结论: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法检测血清MBL线性范围宽,方法学性能优于ELISA方法。肾移植患者在移植前检测血清MBL水平,对于移植后感染和排异事件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润肺膏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润肺膏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在 2021年 2 月—2024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2~3 岁7.5 mL/次,4~5 岁 10 mL/次,6~12 岁 15 mL/次,12 岁以上 20 mL/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润肺膏,15 g/次,2次/d.两组持续治疗 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通气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发热、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喘息、肺啰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呼吸频率(BF)、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低于治疗前,潮气量(VT)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BF、TI/TE低于对照组,V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B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润肺膏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提高了儿童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改善了临床症状和肺通气功能,减轻了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清MBL、BAFF与磷脂酶A2受体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疗效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肿瘤坏死因子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BAFF)与磷脂酶A2受体(PLA2R)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功能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PLA2R相关IMN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疗效将PLA2R相关IMN患者分为未缓解组(n=44)、缓解组(n=59);同期另选健康体检志愿者67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用酶联免疫吸法检测血清MBL、BAFF、24 h尿蛋白,PA速率微板法试剂盒检测血肌酐,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Spearman相关法分析PLA2R相关IMN患者血清MBL、BAFF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LA2R相关IMN患者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BAFF对PLA2R相关IMN患者治疗未缓解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BL、BAFF水平及24 h尿蛋白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P均<0.05).PLA2R相关IMN患者血清MBL、BAFF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分别为-0.777、-0.760,P均<0.05),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3、0.828,P均<0.05).未缓解组白蛋白、eGFR低于缓解组,24 h尿蛋白、MBL、BAFF高于缓解组(P均<0.05),两组性别、年龄、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IgG、补体3和PLA2R抗体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蛋白和eGFR升高为PLA2R相关IMN患者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24 h尿蛋白、MBL和BAFF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BL、BAFF联合预测PLA2R相关IMN患者治疗未缓解的曲线下面积(0.880)大于二者单独预测(0.791、0.7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2.694、2.613,P均<0.05).结论 血清MBL、BAFF水平升高与PLA2R相关IMN患者肾功能降低及疗效差有关,二者联合检测预测PLA2R相关IMN患者治疗未缓解的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凝集素途径激活与原发性膜性肾病外周血栓发生及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沉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患者肾活检组织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与血栓栓塞发生和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沉积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23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期间发生血栓栓塞的10例PMN患者纳入血栓组(病例组),按照病例组的年龄和临床表现,选择同期与之匹配的无血栓的PMN住院患者纳入无血栓组(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对两组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补体凝集素途径(MBL)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凝集素途径激活与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肾活检组织中FRA沉积,分析PMN患者肾活检组织凝集素途径激活与FRA沉积的相关性.结果 血栓组MBL沉积水平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24),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MBL沉积是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OR=6.888,P=0.027);MBL阳性组患者肾脏FRA沉积显著高于MBL阴性组(P=0.030).结论 在PMN中,凝集素途径补体活化是外周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凝集素途径的激活与肾小球FRA的沉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MIF和MBL2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2(MBL2)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自杀未遂的关系.方法 选取 321 例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杀未遂定义分为BD伴自杀未遂组 120 例,BD不伴自杀未遂组 201 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IF和MBL2 基因多态性.通过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评估MIF、MBL2 基因多态性与BD患者自杀未遂的关联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与 BD 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两组 MIF、MBL2 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BD伴自杀未遂组MIF、MBL2 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BD不伴自杀未遂组,MIF G等位基因、MBL2 T等位基因频率低于BD不伴自杀未遂组(P<0.05).MIF AA基因型、MBL2 A等位基因频率为BD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IFAA基因型、MBL2 A等位基因频率与BD患者自杀未遂具有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非标记定量方法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差异蛋白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应用非标记定量技术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筛选特异性蛋白质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3年深圳市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各3例,应用免疫亲和层析和纳升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线性离子阱三合一质谱法,利用分级(fraction,FC)和不分级(no fraction,NF)2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组进行非标记定量分析,质谱数据经MaxQuant1.6.1.0进行检索,对分级方法鉴定的差异蛋白质进行GO(gene oncology)功能聚类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结果 未分级方法鉴定可信蛋白251种,筛选差异蛋白17种;分级方法鉴定可信蛋白494种,筛选差异蛋白74种.其中7种蛋白在2种方法中变化趋势完全一致.有5种蛋白下调,分别是妊娠区带蛋白(pregnancy zone protein,PZP)、碳酸酐酶1(carbonic anhydrase 1,CAH1)、甘露糖结合蛋白 C(mannoee-binding protein C,MBL2)、纤维蛋白原a链(fibrinogen alpha chain,FIBA)和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T);2种蛋白上调,分别是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LPA]和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4(complementfac-tor H-relatedprotein4,CFH4).GO分析显示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主要集中在糖胺聚糖结合、肝素结合等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补体和级联凝血、细胞黏附、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上.结论 基于分级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可有效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为筛选大规模队列疾病血清样本的特异性蛋白质标志物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