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患者血清NGAL、钙卫蛋白联合检测在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钙卫蛋白联合检测在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该院进行骨关节置换术的骨折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关节置换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9)和未感染组(n=17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GAL、钙卫蛋白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患者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GAL、钙卫蛋白联合检测在骨折患者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比例、红细胞沉降率(ESR)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而白蛋白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组血清NGAL、钙卫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钙卫蛋白、ESR、合并糖尿病是骨折患者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白蛋白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NGAL、钙卫蛋白、二者联合诊断骨折患者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813、0.934,二者联合优于血清NGAL、钙卫蛋白各自单独诊断(Z=2.720、2.357,P=0.007、0.018).结论 血清NGAL、钙卫蛋白联合检测对骨折患者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发生具有较优的诊断效能,对临床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NGAL、HMW-AD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表达及与继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NGAL、HMW-AD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表达及与继发子痫前期的关系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9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其中继发子痫前期51例,非继发子痫前期78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120例作为健康孕妇组,对比两组孕妇以及继发子痫前期和非继发子痫前期孕妇血清NGAL、HMW-ADP水平,对比继发子痫前期和非继发子痫前期孕妇相关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GAL、HMW-ADP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继发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孕妇组相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患者血清中NGAL水平明显升高(P<0.05),HMW-AD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非继发子痫前期的患者相比,继发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NGAL水平明显升高(P<0.05),HMW-ADP水平显著降低(P<0.05);非继发子痫前期和继发子痫前期患者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否有子痫前期家族史、尿酸、24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压积、TG、TC、LDL-C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家族史、24h尿蛋白定量、尿酸、LDL-C、NGAL是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继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P<0.05),HMW-ADP是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继发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NGAL和HMW-ADP水平单独检测继发子痫前期的AUC值分别为0.833和0.887,NGAL联合HMW-ADP检测继发子痫前期的AUC值0.936,NGAL联合HMW-ADP检测的AUC值明显高于血清NGAL和HMW-ADP水平单独检测(Z=3.016,3.682,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NGAL水平升高,HMW-ADP水平降低,两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继发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NGAL和HMW-ADP水平对于继发子痫前期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代谢相关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作为一类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机体发生代谢异常时的病变组织细胞内。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NGAL可在肝脏、肾脏、心脏、胰腺、前列腺及上皮细胞等多种组织中微表达,在肥胖-炎症-代谢综合征及其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各种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炎性反应及肿瘤等疾病中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本文主要针对NGAL与代谢相关肾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电针对内毒素性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电针对内毒素性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24只,雌雄不拘,体重160~182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 n=6):对照组(C组)、AKI组、电针+AKI组(EA组)和非穴位电针+AKI组(SEA组)。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的方法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EA组于造模前5 d(1次/d)、造模当日LPS给药前30 min开始电针刺激,选择双侧足三里及肾俞穴,疏密波,频率15 Hz,刺激强度以大鼠出现轻微肌颤为宜,30 min/次,留针至LPS注射后6 h;SEA组刺激穴位旁开0.5 cm处。于LPS注射后6 h时,经心脏取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BUN和Cr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白明胶酶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IL-6和TNF-α浓度。处死大鼠取左侧肾皮质组织,采用TUNEL法确定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率;取右侧肾皮质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1、IL-1β表达,采用RT-PCR检测caspase-1 mRNA和IL-1β mRNA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AKI组血清BUN、Cr、NGAL、KIM-1、TNF-α和IL-6浓度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率升高,肾皮质caspase-1、IL-1β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与AKI组比较,EA组血清BUN、Cr、NGAL、KIM-1、TNF-α和IL-6浓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率降低,肾皮质caspase-1、IL-1β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SE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电针减轻大鼠内毒素性AKI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新生儿出生时缺氧器官受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时不同缺氧程度下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的水平以及其与缺氧器官(肝脏、肾脏、心脏)受损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4~10月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分娩的所有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宫内/产程中缺氧情况分为健康对照组、缺氧无窒息组、缺氧窒息组。所有新生儿断脐后均采集脐动脉血检测脐血血气及NGAL水平,生后24~48 h完善肝肾功能、心肌酶检测,分析脐血NGAL水平与各检测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61例新生儿,健康对照组91例,缺氧无窒息组49例,缺氧窒息组21例。缺氧窒息组脐血NGAL水平高于缺氧无窒息组和健康对照组[(1.81±0.71)ng/ml比(1.22±0.53)ng/ml、(0.88±0.47)ng/ml],缺氧无窒息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脐血NGAL水平与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年龄、体重指数、肌酸激酶同工酶MB均无显著相关性( P>0.05),与Apgar评分、脐血血气pH、BE值存在较强负相关性( r<-0.3, P<0.05),与乳酸、谷丙转氨酶、肌酐存在较强正相关性( r>0.3,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同工酶MB联合作为新生儿肝脏、肾脏、心脏受损实验室标准,当NGAL水平截断值为1.07 ng/ml 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60.3%。 结论:脐血NGAL水平在新生儿出生时随着缺氧加重有升高趋势,可能与缺氧后器官(肝脏、肾脏、心脏)受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持续血液灌流对敌草快中毒患者的影响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灌流(HP)对敌草快(DQ)中毒患者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收入院的急性DQ中毒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断HP组(40例)和持续HP组(4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24 h内均给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间断HP组在此基础上于2 h内行HP治疗,每次持续2 h,8 h 1次,连续3次;持续HP组在此基础上行持续HP治疗,直至尿液中无DQ成分。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12、24 h及2、3、5、7 d检测血清NGAL水平,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24 h、3 d、7 d检测血清sCD14-st、血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 2)、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28 d生存结局。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GAL、sCD14-st、Lac、PaO 2、SCr、CK-MB及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延长,间断HP组患者血清NGAL、sCD14-st、Lac、SCr、CK-MB和IL-18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血清NGAL、sCD14-st、CK-MB和IL-18水平均于治疗24 h时达峰值,Lac和SCr水平均于治疗3 d时达峰值,且持续HP组治疗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间断HP组〔治疗24 h:NGAL(μg/L)为345.90±30.75比404.24±38.79,sCD14-st(ng/L)为1 941.88±298.02比2 656.35±347.93,CK-MB(U/L)为30.67±9.11比43.28±8.06,IL-18(ng/L)为139.49±16.29比177.98±27.85;治疗3 d:Lac(mmol/L)为2.98±0.26比3.72±0.49,SCr(μmol/L)为125.01±24.24比156.74±28.88;均 P<0.05〕;但两组间治疗各时间点PaO 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持续HP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间断HP组〔26.09%(12/46)比52.50%(21/40);Log-Rank检验: χ2=7.288, P=0.007〕。 结论:持续HP治疗能有效降低DQ中毒患者的血清sCD14-st和NGAL水平及28 d病死率,疗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老年急性肾损伤高风险患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老年急性肾损伤(AKI)高风险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年龄大于65岁患者183例,患者至少合并1个危险因素,评估NGAL对高风险患者AKI预测的诊断效果。根据患者初始血清肌酐(SCr)和基础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组和非CKD组。通过确定受试者曲线(AuROC)下的面积来确定老年急性肾损伤高风险患者最佳诊断阈值。使用单变量和独立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AKI的风险。结果:AKI组血清NGAL水平高于非AKI组[702.5 μg/L(499.2,813.2)比233.9 μg/L(147.2,315.7), Z=8.002, P<0.001]。CKD患者中,AKI组血清NGAL高于非AKI组[1 033 μg/L(845.5,1 447)比288.2 μg/L(221.4,423.3), Z=4.867, P<0.001]。在所有患者中,包含4个变量的模型3比模型0、1和2显示出更好的AKI预测能力( R2=0.743, P<0.001)。在CKD组中,血清NGAL预测AKI的AuROC高于血清光抑素C(CYS-C)组,而非CKD组则相反,血清NGAL预测AKI的AuROC低于CYS-C。 结论:血清NGAL可作为预测老年人群高危风险患者AKI的有用生物标志物,特别在合并CKD的患者中,NGAL对AKI的预测价值优于传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胱抑素C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联合心脏相关标志物评估脓毒症肾损伤病情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联合心脏相关标志物评估脓毒症肾损伤患儿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30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非AKI组67例,脓毒症AKI组6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脓毒症及脓毒症肾损伤患儿血清Cys C和NGAL及心脏相关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脓毒症AKI患儿血清Cys C、NGA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非AKI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cTnT-h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死亡患儿的CK-MB、cTnT-hs、NT-proBNP、Cys C、NGAL水平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NGAL、Cys C、NT-proBNP预测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759、0.747;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722、0.769;预测脓毒症伴肾损伤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51,0.682。以Cys C、NGAL及心脏相关指标NT-proBNP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Y=0.970 NGAL+0.9441BNP+1.815CysC-2.944,新变量Y在预测肾损伤、评估脓毒症预后、预测脓毒症肾损伤预后方面,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802、0.808。 结论:NGAL、Cys C、NT-proBNP可单独用于判断脓毒症及脓毒症肾损伤患儿病情,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优于各单项指标,3项指标联合应用可能更好地判断患儿病情及脓毒症肾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检测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日龄>3 d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疑似败血症者为感染组,无感染症状及体征者为对照组。感染组于发病第1天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血培养,并于发病第1天、治疗第3天、治疗2周时检测血NGAL;对照组于入选时检测血NGAL。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感染组再分为败血症组、非败血症感染组,其中败血症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败血症组、非败血症感染组发病第1天与对照组入选时血NGAL水平差异,对比分析败血症组与非败血症感染组不同时间点NGAL的动态变化,绘制发病第1天NGAL水平预测败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1)发病第1天,败血症组(106例)NGAL水平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121例)和对照组(84例),非败血症感染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第3天,败血症组NGAL水平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感染组发病第1天、治疗第3天、治疗2周血NGAL水平均逐渐降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败血症组血培养阳性与阴性患儿发病第1天血NGAL、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4)败血症重症组发病第1天血NGAL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发病第1天血NGAL值区分败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最佳临界值为205.25 ng/ml时敏感度84.0%,特异度66.9%。 结论: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血NGAL水平升高,且败血症越严重、NGAL水平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URL组( n=38,URL治疗)和RLU组( n=40,RL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RLU组术后 1 d Scr(79.59±6.02)μmol/L、BUN(6.93±1.17)mmol/L、NGAL(4.78±0.61)μg/L,均低于URL组[Scr(86.98±8.27)μmol/L、BUN(7.62±1.24)mmol/L、NGAL(6.03±0.79)μg/L]( t=4.53、2.53、7.85, P < 0.001、 P=0.014、 P < 0.001)。RLU组术后1 d IgA(1.94±0.25)g/L、IgM(1.55±0.24)g/L、IgG(6.59±1.25)g/L,均低于URL组[IgA(2.38±0.23)g/L、IgM(1.82±0.27)g/L、IgG(7.89±1.36)g/L]( t=8.08、4.67、4.40, P < 0.001、0.001、0.001)。RLU组术后1 d的MDA(7.49±1.26)mmol/L,低于URL组的(8.93±1.38)mmol/L( t=4.817, P < 0.001)。RLU组术后1 d的SOD(72.18±7.55)mg/L,高于URL组的(63.49±6.69)mg/L( t=5.37, P < 0.001)。UR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 P=0.252)。 结论:与URL相比,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明显更轻,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