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组织氧饱和度和粪便钙卫蛋白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效能和病情严重性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测量肠组织氧饱和度(rSO 2)和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探讨其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和病情严重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早产儿,在诊断NEC 2 h内监测肠rSO 2,以及进行粪便钙卫蛋白测定。 结果:纳入NEC及非NEC患儿各30例,内科NEC 14例,外科NEC 16例,死亡患儿8例。NEC组患儿肠rSO 2低于非NEC组[49(30,60)% 比 66(60,69)%],钙卫蛋白水平高于非NEC组[479(297,886)μg/g比203(113,275)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外科NEC组肠rSO 2低于内科组,死亡组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但钙卫蛋白未发现类似差异。ROC 曲线分析显示,肠rSO 2及粪便钙卫蛋白联合诊断NEC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5% CI 0.80 ~0.97)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和100%。当肠rSO 2最佳截断值为31%时,预测NEC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9,敏感度100%,特异度95%。 结论:肠rSO 2和粪便钙卫蛋白能有效识别NEC的发生,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新生儿NEC的诊断效能。肠rSO 2可以对NEC的严重程度有良好预测,而不是粪便钙卫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100钙结合蛋白A1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S100钙结合蛋白A11(S100A11)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中31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录组测序结果。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征,评价S100A11在不同分组中的表达特征。同时选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RNA测序数据库中的611例脑胶质瘤患者对其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判断S100A11表达量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评估S100A11表达量是否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获得与S100A11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判断S100A11参与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可能机制。结果:在CGGA数据库中,S100A11的表达量随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升高而增加(Ⅱ、Ⅲ、Ⅳ级依次为:-0.78±0.69、-0.12±0.80、0.62±0.84, F=96.250, P<0.001);S100A11在间质型、异柠檬酸脱氢酶( IDH)野生型和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型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更高(均 P<0.001);在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S100A11在 IDH野生型低级别胶质瘤和 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中均具有较高的表达(均 P<0.001)。S100A11高表达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 P<0.05)。S100A11的上述表达特征在TCGA RNA测序数据库中得到相似的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00A11高表达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HR=1.227,95% CI:0.963~1.538, P=0.014),可用于判断预后。S100A11可能与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反应、细胞外基质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有关。 结论:S100A1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量与其恶性程度相关,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参与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S100A11可能成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达木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阿达木单抗(ADA)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ADA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至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ADA治疗的49例克罗恩病患者,收集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DA治疗12周期间,每2周进行1次临床随访,每4周进行1次实验室检查,并于ADA治疗第12周时复查肠镜。评估患者在ADA治疗2、4、6周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ADA治疗12周时临床应答(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较基线下降≥70分)、临床缓解(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150分)、内镜应答(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较基线下降>50%)、内镜下缓解(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2分或Rutgeerts评分≤1分)情况,合并肛瘘患者的肛瘘闭合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预测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49例克罗恩病患者在ADA治疗2、4、6周的主要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5.5%(37/49)、95.9%(47/49)、98.0%(48/49),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为14.0 d(7.0 d, 17.0 d);ADA治疗12周时,临床缓解率为55.1%(27/49),临床应答率为73.5%(36/49),内镜下缓解率为43.3%(13/30),内镜应答率为55.6%(15/27),肛瘘闭合率为7/18,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2/49);临床缓解组(27例)患者的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低于疾病活动组(22例)患者[111.0 μg/g(26.3 μg/g,125.6 μg/g)比540.5 μg/g(420.2 μg/g,866.9 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44, 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是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 OR值=1.08,95%置信区间1.02~1.14, P=0.013)。当基线粪钙防卫蛋白为172.39 g/g时,其预测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90.9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7( P<0.001)。 结论:ADA治疗克罗恩病安全、有效,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是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意义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提取脑胶质瘤CIP2A mRNA表达的相关数据和临床资料,分析CIP2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随后选取67例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IP2A表达水平。基于CGGA数据库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共缺失状态、肿瘤类别(原发、复发、继发)、放化疗胶质瘤患者间CIP2A表达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IP2A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应用siRNA干扰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IP2A基因沉默对U87和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CGGA数据库中,CIP2A mRNA的表达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而增强( F=49.32, P<0.001);CIP2A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组(CGGA数据库资料: P<0.001;临床样本资料: P<0.05)。CIP2A高表达与肿瘤类别(复发和继发)、IDH野生型、1p/19q非共缺失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IP2A mRNA表达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4和0.7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IP2A高表达、高龄、肿瘤复发或继发以及高级别肿瘤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01)。siRN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CIP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上调,而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下调(均 P<0.05)。 结论:CIP2A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并提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可能能够作为脑胶质瘤的相关预测标志物。CIP2A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预测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和血清钙卫蛋白水平。根据入院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钙卫蛋白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根据28 d是否存活将AKI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钙卫蛋白的水平。结果:共入组20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AKI发生率为68.12% (141/207)。AKI患者钙卫蛋白明显高于非AKI患者[4.65(3.25, 5.61)μg/mL vs. 3.42(2.29, 4.09)μg/mL,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 OR=1.090,95% CI: 1.043~1.139)、C-反应蛋白( OR=1.004,95% CI: 1.001~1.008)、钙卫蛋白( OR=1.590,95% CI: 1.269~1.991)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钙卫蛋白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16(95% CI:0.643~0.788),以4.63 μg/mL为最佳截断值,灵敏度为0.511,特异度为0.894,约登指数为0.405;钙卫蛋白联合APACHE Ⅱ评分或SOFA评分将提高其预测效能,AUC分别为0.768(95% CI:0.701~0.834)、0.769(95% CI:0.701~0.837)。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脓毒症相关AKI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钙卫蛋白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3.40, 5.76)μg/mL vs. 4.19(2.89, 5.29)μg/mL, P<0.05]。 结论:脓毒症相关AKI患者血清钙卫蛋白高于非AKI患者,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出现AK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APACHE Ⅱ评分或SOFA评分联合将提高其预测效能。但不同预后的脓毒症相关AKI患者钙卫蛋白浓度没有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的发生情况,分析归纳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20年1月至5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援鄂或支援山东省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期间,共收治248例60岁以上确诊为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诊断评分系统(HScore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sHLH组(>169分)和非sHLH组(<98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器官功能衰竭比例及60 d病死率;通过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人群发生sHLH及6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单独或综合指标对sHLH的诊断价值。结果:248例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排除数据不全及无法追溯临床结局者82例、HScore评分98~169分者35例,最终131例患者数据纳入最终随访与统计,其中sHLH组25例,非sHLH组106例。sHLH组患者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前白蛋白(PAB)均较非sHLH组显著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铁蛋白(Fer)、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总胆红素(TBil)均较非sHLH组显著升高;且sHLH组患者发热及乏力情况较非sHLH组更严重,休克、急性肝肾损伤和心脏损害的比例较非sHLH组更高。sHLH组患者60 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HLH组〔84.0%(21/25)比40.6%(43/106), P<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r 〔优势比( OR)=0.997,95%可信区间(95% CI)为0.996~0.998〕、D?-?二聚体( OR=0.960,95% CI为0.944~0.977)、LDH( OR=0.998,95% CI为0.997~0.999)、TG升高( OR=0.706,95% CI为0.579~0.860)是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发生sHLH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1);Fer( OR=1.001,95% CI为1.001~1.002)、LDH( OR=1.004,95% CI为1.002~1.005)和D?-?二聚体升高( OR=1.036,95% CI为1.018~1.055)也是患者6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1),且sHLH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sHLH患者的7.692倍( OR=7.692,95% CI为2.466~23.987, 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LDH、D?-?二聚体和TG 3项综合指标对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发生sHLH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920,95% CI为0.866~0.973, P=0.000〕。 结论:年龄>60岁的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并发sHLH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Fer、LDH、D?-?二聚体、TG升高是发生sHLH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高度提示预后不良;LDH、D?-?二聚体、TG综合指标对sHLH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sHLH的早期筛查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调查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地区≥60岁老年人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横断面研究方法抽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中心参与问卷调查的≥60岁本地居民共2 175名,实验室检测与骨密度(BMD)测试,整理资料并采用 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骨量水平老年人各类相关指标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OP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九亭地区≥60岁老年人OP患病率45.89%(998/2 175)。随着年龄的增加OP患病率逐渐升高。男性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 χ2=211.94,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乳制品( χ2=9.01, P<0.05)、服用钙剂( χ2=42.88, P<0.05)、体育运动( χ2=24.73, P<0.05)、运动时间( χ2=76.40, P<0.05)及日光照射( χ2=55.71, P<0.05)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wald χ 2=71.46, P<0.001)。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72.47±6.89)岁,非骨质疏松组(68.73±6.34)岁]的年龄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t=-11.67, P<0.05)。非骨质疏松组腰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酸(UA)较骨质疏松组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骨质疏松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骨质疏松组(1.34±0.35)mmol/L,非骨质疏松组(1.41±0.35)mmol/L, t=-4.51, P<0.05]及碱性磷酸酶(ALP)[骨质疏松组(88.46±25.65)mmol/L,非骨质疏松组(94.56±32.32)mmol/L, t=-4.79, P<0.05]水平较非骨质疏松组降低。九亭地区居民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知识(吸烟、喝咖啡、高盐及饮酒分别为47.28%、24.15%、47.79%及44.90%)、骨质疏松诊疗知识(骨质疏松症状、预后、筛查手段、服药时间及随访筛查时间分别为26.87%,17.88%,21.77%,6.65%,15.99%)及预防知识知晓率低(运动方式、高钙食物、补充钙剂最佳年龄、维生素D对OP的作用、预防骨松的适宜奶量分别为33.16%、42.01%、13.27%、12.07%、9.01%)。综上,上海九亭地区≥60岁居民OP患病率45.89%。女性和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乳制品、荤素搭配、服用钙剂、体育运动及日光照射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居民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强宣教来控制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粪便钙卫蛋白和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在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多在接触致敏食物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腹泻、黏液便、血便、反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食物过敏原激活肠道T细胞分泌TNF-α、IL-4等促炎细胞因子,导致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向肠腔迁移,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造成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关。目前尚无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食物回避及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诊断。近年来粪便生物标志物作为判断肠道炎症的特异性指标广泛应用于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但在胃肠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报道甚少。该文将重点阐述粪便钙卫蛋白、粪便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在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术后48 h复查颅脑CT,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90.74% vs 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一氧化氮(NO)较术前上升( P<0.05),内皮素(ET)、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较术前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术后NO高于对照组( P<0.05),ET、血管内皮钙黏蛋白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术后7 d的NIHSS评分、术后3个月的mRS评分较术前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均 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国急诊检验周转时间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为急诊检验周转时间(TAT)建立初步质量规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室间质量评价系统在线回报结果,收集2019—2021年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急诊各专业(生化、自动化免疫、三大常规和凝血)以及4个具体检验项目[血钾、肌钙蛋白I/T、白细胞计数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质量指标数据,TAT回报指定月份的月中位数和月第90百分位数( P90)。计算回报实验室TAT[以 M( Q1, Q3)表示],并对2021年第2次结果进行分级(三级医院2 422家和二级医院5 088家)统计,了解不同医院等级间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的差异。 结果:2019—2021年回报实验室数分别为9 540、9 709和10 653家。各专业检验前TAT差异不大,结果较为稳定,月中位数分布约在15(10,30)min,月 P90分布约在20(10,30)min。各专业实验室内TAT月中位数分布结果显示,自动化免疫≥生化>凝血>三大常规,最近一次(2021年第2次)调查各专业结果分别为:自动化免疫53(30,60)min,生化45(30,60)min,凝血30(23,40)min,三大常规20(11,30)min;实验室内TAT月 P90值显示,自动化免疫和生化专业为60 min,凝血专业约为38 min,三大常规约为27 min。分级统计结果中,实验室TAT月 P90分布结果显示,三级医院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均高于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专业检验前TAT分别为:生化35(22,60)、20(11,30)min,自动化免疫33(20,60)、20(10,30)min,三大常规30(20,49)、20(10,30)min,凝血31(20,58)、20(10,30)min,各专业实验室内TAT分别为:生化65(50,91)、60(40,70)min,自动化免疫75(55,113)、60(40,90)min;三大常规30(23,38)、28(19,30)min;凝血53(36,72)、35(30,57)min。4个具体检验项目实验室内TAT月中位数分布结果中,血钾和肌钙蛋白I/T项目分别有96.76%(9 484/9 801)、95.96%(8 733/9 101)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内TAT在69 min内,白细胞计数有95.34%(9 679/10 152)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内TAT在31 min内,INR有98.85%(9 462/9 572)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内TAT在66 min内。 结论:为急诊各检验专业周转时间提供了初步质量规范,实验室可将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月 P90的 Q1、 M、 Q3值分别作为最佳、适当和最低性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