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结合血浆NRG4水平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浆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2年6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接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116例,均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活检,采用超声SWE检测肝脏杨氏模量值,Elisa法检测血浆NRG4水平.分析肝脏杨氏模量值及血浆NRG4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杨氏模量值联合血浆NRG4水平对CHB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116例CHB肝纤维化患者中F1期33例(28.4%)、F2期38例(32.8%)、F3期26例(22.4%)、F4期19例(16.4%).F1期、F2期、F3期、F4期患者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2±1.3)kPa、(6.3±1.2)kPa、(8.7±1.4)kPa、(11.9±1.6)kPa,P<0.05];F1 期、F2 期、F3 期、F4 期患者的血浆 NRG4 水平分别为(6.7±1.2)、(4.9±1.0)、(3.3±0.9)、(1.9±0.5)pg/mL(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73,P<0.05);血浆NRG4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702,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对CHB肝纤维化患者F1期、F2期、F3期及F4期诊断的AUC分别为0.85(95%CJ:0.75~0.94)、0.83(95%CI:0.75~0.92)、0.86(95%CI:0.76~0.95)、0.92(95%CI:0.82~1.00).血浆 NRG4 水平对CHB肝纤维化患者F1 期、F2 期、F3 期及 F4 期诊断的 AUC 分别为 0.86(95%CI:0.76~0.95)、0.82(95%CI:0.74~0.91)、0.88(95%CI:0.80~0.97)、0.92(95%CI:0.82~1.00).杨氏模量值联合血浆NRG4水平对CHB肝纤维化患者F1期、F2期、F3期及F4期诊断的 AUC分别为 0.92(95%CI:0.84~0.99)、0.92(95%CI:0.85~0.98)、0.94(95%CI:0.88~1.00)、0.97(95%CI:0.91~1.00),杨氏模量值联合血浆NRG4诊断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AUC高于二者单一诊断(P<0.05).结论 杨氏模量值和血浆NRG4水平对CHB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果良好,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晚期肺黏液腺癌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黏液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类亚型,其中浸润型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最常见,易被误诊为肺炎,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由于其相对罕见,相关研究较少,目前指南未单独对其治疗进行指导。IMA患者常出现KRAS突变,索托拉西布可能对KRAS G12C突变的IMA有效。NRG1融合被认为是IMA的重要驱动基因,阿法替尼可能对治疗NRG1融合/重排的IMA有效。IMA患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率非常低,而B7-H3表达率较高,因此B7-H3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病毒体外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30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30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体外干扰其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5637、BIU-87、T24、J82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株SV-HUC-1中LINC00630的表达。选择LINC0063表达量最高的膀胱癌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采用对照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干扰LINC00630表达的慢病毒感染细胞为实验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LINC00630的表达,分别采用MTS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NRG1蛋白、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3、CDK2)及细胞转移相关蛋白(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V-HUC-1细胞比较(1.05±0.17),LINC00630在各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量均增加(均 P<0.01),在J82细胞中的表达最高(相对表达量5.83±0.42)。与对照组J82细胞相比,实验组J82细胞中LINC00630表达降低(0.18±0.02比1.00±0.05, t=14.36, P<0.01);转染第2天起,实验组细胞增殖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实验组细胞划痕闭合率低于对照组[(27.4±7.1)%比(66.0±5.4)%, t=4.31, P<0.01]。实验组NRG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0.34±0.03比1.07±0.24, t=2.99,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NRG1蛋白、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及细胞转移相关蛋白均降低。 结论:LINC00630在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上调;干扰LINC00630可能通过下调NRG1基因的表达,抑制J8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LINC00630可能是膀胱癌治疗新的分子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龄大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调节蛋白1β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老龄大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调节蛋白1β(NRG1β)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18~20月龄,体重600~700 g,侧脑室置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0):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和NRG1β(N组)。N组于术前1 d侧脑室注射NRG1β 0.5 μg/kg。于术后第3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蛋白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和TNF-α含量。 结果:与C组比较,O组和N组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核蛋白NF-κB p65表达上调,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 P<0.05);与O组比较,N组术后逃避潜伏期缩短,海马核蛋白NF-κB p65表达下调,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 P<0.05)。 结论:NRG1β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参与了老龄大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染色体inv dup(8p)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8p倒位重复[inv dup (8p)]染色体重排的临床表现及分子机制。方法:对3例产前超声发现异常的胎儿进行染色体G显带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nv dup(8p)的产前临床表现及相关基因进行总结。结果:3例胎儿产前超声均提示为心脏结构异常;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均为inv dup(8p),倒位重复涉及的断裂位点不一,该区域包含 GATA4、 SOX7、 NRG1等基因。 结论:inv dup(8p)的主要表型为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8p区域涉及的 GATA4、 SOX7基因与inv dup(8p)胎儿心脏异常相关。本研究3例inv dup(8p)染色体重排可能由染色体U交换机制导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百草枯诱导帕金森病样小鼠大脑小胶质细胞差异基因及其功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百草枯(PQ)诱导的帕金森病(PD)样小鼠大脑小胶质细胞亚群差异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为阐明PQ致动物大脑PD样改变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于2021年9月,将6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只),分别以生理盐水、10.0 mg/kg PQ进行腹腔注射,每3天1次,连续10次注射造模。染毒结束后取小鼠大脑,进行10× Genomics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根据基因表达特征筛选小胶质细胞亚群,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小胶质细胞亚群的差异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采用0、60、90 μmol/L的PQ溶液处理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验证差异基因己糖激酶2(Hk2)、ATPase H+转运V0亚基b(Atp6v0b)、神经调节蛋白1(Nrg1)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特征基因肌醇多磷酸-5-磷酸酶d(Inpp5d)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将Cluster 7和Cluster 20亚群识别为小胶质细胞亚群,且该亚群反映小胶质细胞活化M2表型。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所识别小胶质细胞亚群特征基因均富集到内吞作用;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跨膜受体蛋白激酶活性和细胞因子结合等功能。Cluster 7亚群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溶酶体通路、内吞作用等通路;下调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信号通路。Cluster 20亚群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与PD相关的信号通路;下调基因主要富集于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传导途径、神经系统发育、突触功能等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0 μmol/L比较,90 μmol/L PQ溶液处理后BV2细胞的Hk2 mRNA和Atp6v0b mRNA表达水平升高,Nrg1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胶质细胞在PQ诱导的PD样小鼠模型中被激活,且向M2表型极化,其功能与溶酶体(内吞)、突触功能及PD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联合多数据库构建肝细胞癌自噬基因预后模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自噬基因表达特征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基因型-组织表达研究项目(The 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GTEx)数据库中分别得到所有HCC和正常肝细胞组织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并将每个样本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统一转化为log 2(FPKM值+1),消除数据库之间测试平台的数据差异。根据人类自噬基因库中获取的人类自噬基因列表筛选出TCGA-GTEx整合后序列中每个样本对应的自噬基因的表达量。采用R语言limma包以错误发现率( FDR)<0.05及差异倍数|logFC|>1为筛选标准,进行自噬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采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自噬基因以 P<0.05为筛选标准,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根据自噬基因的差异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R语言survival包进行单因素的Cox回归分析。进一步将单因素的Cox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 P<0.05)的自噬基因纳入到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以每个差异表达的自噬基因表达量和相对应的回归系数 coef值为基础,构建HCC的自噬基因预后模型:expmRNA1×βmRNA1+expmRNA2×βmRNA2+…+expmRNAn×βmRNAn(exp:基因表达量;β: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的回归系数 coef)。绘制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预测价值。 结果:从TCGA-GTEx数据库中共得到HCC样本374例和正常肝组织样本160例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从整合后的样本序列中共筛选出205个自噬基因的表达数据,其中SPNS1、DIRAS3、TMEM74、NRG2、NRG1、IRGM、IKBKE、NKX2-3、BIRC5、CDKN2A、TP73为符合筛选标准的差异表达自噬基因。差异表达自噬基因GO主要富集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调控、ErbB 2信号通路、蛋白激酶调节活性、激酶调节活性等功能。差异表达自噬基因主要富集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Hippo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整合并删除生存信息缺失的样本后,共418例样本表达纳入到Cox回归分析中。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后,筛选出NRG1( HR=1.5565,95% CI:1.1793~2.0543)、IKBKE( HR=1.7502, 95% CI:1.2093~2.5330)这两个自噬基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0.44247×NRG1的表达量)+(0.55977×IKBKE的表达量)。预测模型的ROC曲线显示7年总体生存的AUC为0.711。 结论:基于NRG1和IKBKE表达量构建的HCC预后模型,对HCC患者远期生存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髓鞘完整性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Ⅰ-Ⅲ板层髓鞘完整性及其相关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疼痛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通过右侧坐骨神经结扎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1 d开始进行电针刺激环跳穴和阳陵泉穴,30 min/d,持续14 d。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3 d、7 d和14 d进行机械缩足阈值测定。在造模后14 d,通过免疫荧光测定脊髓背角Ⅰ-Ⅲ板层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采用蛋白印迹检测β-分泌酶1(β-secretase 1,BACE1)、神经调节蛋白1亚型Ⅲ(neuregulin 1 type Ⅲ,NRG1 Ⅲ)及磷酸化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2(phosphorylated ErbB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2,p-ErbB2)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用于行为学结果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1)痛行为学检测结果提示,时间和组别对机械缩足阈值影响的交互效应显著( F=29.817, P<0.001),并且时间主效应( F=240.598, P<0.001)与组别主效应( F=304.291, P<0.001)均显著。造模前4组大鼠行为学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造模后,电针组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在术后3 d[(16.87±1.82)g]、7 d[(15.09±1.75)g]和14 d[(15.07±1.49)g]显著高于疼痛模型组大鼠[(11.31±1.36)g,(10.33±0.73)g,(9.87±0.98)g](均 P<0.01)。(2)4组大鼠脊髓背角Ⅰ-Ⅲ板层MBP染色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F=92.06, P<0.001)。疼痛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Ⅰ-Ⅲ板层MBP染色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13.26±1.90)%]低于假手术组[(36.37±0.68)%]( P<0.01);电针组大鼠脊髓背角Ⅰ-Ⅲ板层MBP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28.21±3.15)%]高于疼痛模型组( P<0.01);(3)4组大鼠脊髓背角Ⅰ-Ⅲ板层BACE1 、NRG1 Ⅲ及p-ErbB2的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1.04,21.20,11.74,均 P<0.01)。疼痛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Ⅰ-Ⅲ板层BACE1 、NRG1 Ⅲ及p-ErbB2蛋白含量与内参比值(0.42±0.09,0.54±0.05,0.73±0.06)低于假手术组(1.16±0.13,1.00±0.10,1.02±0.15)(均 P<0.05);而电针组大鼠脊髓背角Ⅰ-Ⅲ板层处BACE1、NRG1 Ⅲ及p-ErbB2蛋白含量与内参的比值(0.86±0.09,0.81±0.05,1.12±0.04)高于疼痛模型组(均 P<0.05)。 结论:电针治疗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改善脊髓背角脱髓鞘样变,上调髓鞘相关蛋白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棕色脂肪源性神经调节蛋白4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炎症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棕色脂肪源性神经调节蛋白4(NRG4)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野生型(WT)和NRG4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WT-DN+绿色荧光蛋白(D-WT-GFP)组、KO-DN+绿色荧光蛋白(D-KO-GFP)组、KO-DN+NRG4(D-KO-NRG4)组,D-WT-GFP组和D-KO-GFP组在小鼠肩胛间区棕色脂肪一次性注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D-KO-NRG4组注射腺相关病毒转录NRG4。另设普通饲料喂养WT小鼠作为对照组(WT-CON)。每组6只。8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采用过碘酸希夫染色和电镜观察足细胞损伤情况及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F4/80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各组小鼠肾组织 IL-1β、 IL-6、 TNF-α 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KO-GFP组与D-KO-NRG4组小鼠各组织NRG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NRG4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UACR、肾组织F4/80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与D-WT-GFP组相比,D-KO-GFP组小鼠UACR明显升高( P<0.01),肾小球面积增大,系膜基质增生和足细胞损伤,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肾组织中 IL-1β、 IL-6、 TNF-α的mRNA表达也升高( P<0.01),同时肾组织F4/80表达增加( P<0.01)。此外,与D-WT-GFP组相比,D-KO-GFP组小鼠HbA 1c、TG、TC、FFA、LDL-C水平升高且体重增加( P<0.01)。而与D-KO-GFP组相比,D-KO-NRG4组小鼠UACR水平降低( P<0.01),肾脏炎症指标F4/80表达降低( P<0.01),HbA 1c、TG、TC、FFA、LDL-C水平下降且体重降低( 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RG4与IL-1β、IL-6、TNF-α、UACR、肾组织F4/80表达呈负相关( r=-0.548、-0.637、-0.553、-0.503、-0.554,均 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D-KO-NRG4组小鼠棕色脂肪中NRG4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而肝脏、肾脏、骨骼肌和白色脂肪中NRG4的表达水平较低( P<0.05)。 结论:棕色脂肪源性NRG4可以降低DN小鼠抑制肾脏炎症反应,降低蛋白尿,减轻DN肾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的诊断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MA)是肺原发性腺癌中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特征的亚型。肺IMA与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NMA)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实际病例,总结肺IMA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特征。肺IMA的组织学特征包括,常呈贴壁型或腺泡型结构,肿瘤细胞高柱状、有细胞内黏液,部分病例可见杯状细胞,细胞温和,异型性较小。肺IMA的免疫表型有别于INMA,表达HNF4α、仅少数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具有胃型黏液蛋白表型,并且常存在KRAS突变或NRG1融合。IMA患者的预后研究结论争议较大,研究显示以铂类为主的传统化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生存期。虽然,肺IMA具有独特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但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仅少数临床实验抗EERB3单抗治疗可延长NRG1融合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此外,形态学上伴有黏液分泌的部分腺癌,如伴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的肺INMA和一些TTF1阳性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肺IMA可以通过接受相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因此,将这两类疾病与经典KRAS突变肺IMA相鉴别十分必要,明确肺IMA的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患者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肺IMA与INMA具有显著的生物学差异,准确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