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量磁敏感图在大脑以外区域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定量磁敏感图(QSM)是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量MRI技术,QSM技术在量化人体脏器组织中铁沉积的含量、监测血氧饱和度以及鉴别其他各种抗磁性、顺磁性物质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与优势,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以及疗效的评估,对临床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目前关于QSM方面的大部分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比如脑卒中、脑肿瘤、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以及脱髓鞘病变.近年来,随着QSM技术的成熟以及算法不断革新,该技术在大脑以外区域的临床应用逐渐活跃,本文就QSM技术在大脑以外区域的临床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胎儿髓鞘发育的定量MRI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人类髓鞘形成始于胎儿发育的第 5 个月,出生后持续,髓鞘发育在建立和维持大脑内的信息传导、协调和交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髓鞘发育的产前定量评估十分重要.近年来已经开发并实施了许多用于髓鞘成像的MRI技术,关于胎儿髓鞘发育的MRI定量评估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讨论了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并就胎儿MRI定量成像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期望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4(lncRNA SNHG14)、微小 RNA-145-5p(miR-145-5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弋矶山医院 2020 年 10 月~2023 年10 月就诊的11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两组各55 例.对照组给予Brunnstrom技术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下肢部分(FMA-LE)及总分]、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神经损伤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神经因子[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及miRNA相关指标(lncRNA SNHG14、miR-145-5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MA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NIHSS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 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GF、miR-145-5p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NGF、miR-145-5p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加速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血清神经因子、lncRNA SNHG14、miR-145-5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tDCS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8例HBO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及神经损伤指标[S100-B、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NSE、S100B、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NSE、S100B、M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MoCA)(23.37±1.57)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simplified intelligence status check scale,MMSE)(22.68±2.43)分,均高于对照组分(20.59±2.25)、(19.57±2.71)分,NSE、S100B、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HBO+tDCS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tDCS,更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渗透性敷料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新型渗透性敷料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和导电聚吡咯制备水凝胶,同时将生理盐水包裹在水凝胶中制备成新型渗透性敷料用于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治疗.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12)、TBI+海水浸泡伤(B组,n=12)和新型渗透性敷料治疗组(C组,n=12).利用颅脑打击器制备TBI大鼠模型,采用人工海水浸泡30min.C组在浸泡海水结束后于损伤部位贴敷新型渗透性敷料.于模型制备成功后72h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NF-кB、TNF-α、IL-10)表达情况.结果 新型渗透性敷料能够包裹生理盐水并且以一定速率渗透出生理盐水,45min后渗出约80%左右.病理学检查可见,B组出现明显脑水肿,脑出血严重;C组脑出血及脑水肿较B组减轻.Nissl染色显示,A组神经元结构完整,C组髓鞘完整性与神经元存活数量均明显优于B组.透射电镜下,B组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增厚、嵴断裂,C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发生边集,线粒体破坏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中NF-кB、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新型渗透性敷料能有效促进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MOG抗体病与抗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病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MNOS)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11例MNOS病例的临床表现、血及脑脊液免疫学抗体和头颅影像学的特点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儿中男4例、女7例,首次发病年龄(10.4±2.3)岁。11例患儿共有29次发作事件。至末次随访,8例患儿呈复发缓解病程,复发间隔3~60个月。11例患儿首次发作以抽搐(10例)、嗜睡(6例)、精神行为异常(6例)常见;29次发作事件常见的表现为抽搐(16例次)、精神行为异常(13例次)及嗜睡(10例次)。根据抗NMDAR脑炎及MOG抗体病的诊断标准,29次发作临床分型抗NMDAR脑炎4例次,MOG抗体病10例次,重叠型15例次。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测27例次,常见受累部位包括皮层(22例次),皮层下白质(7例次),脑干(9例次)。11例患儿对一线免疫治疗均敏感,8例患儿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6例复发患儿加用二线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环磷酰胺1例,吗替麦考酚酯5例。随访5~99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处于缓解期,儿童脑功能评分1分10例,2分1例。结论:MNOS以年长儿为主,急性发作期以抽搐、精神行为异常常见。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受累广泛,以皮层受累为主。复发率相对较高,对免疫治疗敏感,缓解期未发现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发性硬化皮质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传统认为主要累及脑白质,对其皮质损伤关注较少。随着对皮质脱髓鞘等更为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绝大多数MS均存在皮质损伤。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皮质损伤机制也更多指向与脑膜炎症相关,且皮质病变累及范围随疾病进展而更加广泛,并与患者残疾进展、认知障碍等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100例MS尸检病例进行影像病理研究,在 Lancet杂志报道了一种病变仅累及大脑皮质和脊髓的MS新亚型,有别于以脑白质病变为主的经典型MS,丰富了MS皮质损伤的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脱髓鞘性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循证指南(2021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脱髓鞘性视神经炎(DON)是主要累及视神经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准确诊断、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一直是临床诊疗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随着有关DON临床诊断标志物、疾病分型及不同亚型治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及时制定DON的诊断和治疗循证指南,指导临床进一步规范开展工作。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联合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按照循证指南制定的方法和步骤,成立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共识专家组和指南外审专家组以及指南制定工作组,通过调研临床一线神经眼科医师、眼科医师及神经内科医师,收集并整理临床关注问题,全面检索和系统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制定新的系统评价,组织召开专家共识会议,深入访谈和剖析患者偏好和价值观,最终形成16条针对DON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主要涉及分类和诊断、急性期和慢性期治疗、随访管理等方面,并对每条推荐意见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DON和降低复发率发挥指导作用。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71-1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腓骨肌萎缩症功能障碍测评量表的应用及常见基因亚型功能障碍的特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腓骨肌萎缩症(CMT)常用量表的相关性,探讨四种常见CMT基因亚型(CMT1A、CMT1X、CMT2A和MPZ相关CMT)在首诊横断面的神经功能障碍特点。方法:纳入2009—2019年期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已明确基因诊断且首诊年龄≥10岁的CMT患者共117例,其中CMT1A型45例、CMT1X型41例、CMT2A型19例、髓鞘蛋白零(MPZ)相关CMT 12例。系统收集所有患者首诊时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腓骨肌萎缩症神经病变评分(CMTNS)、腓骨肌萎缩症检查评分(CMTES)、总体神经功能限制评分(ONLS)和功能残疾评分(FDS),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CMTES、ONLS、FDS与CMTNS的相关性;分析四组基因亚型患者组间及组内性别、发病年龄、病程、量表评分等临床特点。结果:117例CMT首诊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79∶1,发病年龄为(19±13)岁,病程为10(3,15)年,首诊时CMTNS为(11.4±6.2)分,CMTES为(8.8±5.7)分,ONLS为(2.7±1.4)分,FDS为(2.6±1.3)分。CMTES、ONLS、FDS评分与CMTNS评分在117例CMT患者及其四个基因型亚组中均呈正相关(均 r≥0.40, P<0.05);CMTNS、CMTES、ONLS评分均显示与各基因亚型病程呈正相关(均 P<0.05);FDS评分与CMT1A、CMT1X、MPZ相关CMT亚型的病程无相关性(均 P>0.05)。CMT2A患者发病年龄早于CMT1A、CMT1X及MPZ相关的CMT( P<0.05),且早发型CMT2A患者的各量表评分高于成年型CMT2A患者:CMTNS、CMTES、ONLS、FDS(均 P<0.05);CMT1X男性患者的各量表评分均高于女性CMT1X患者:CMTNS、CMTES、ONLS、FDS(均 P<0.05)。 结论:CMTNS、CMTES与ONLS评分可用于CMT各基因亚型的自然病史和临床试验等研究。CMT2A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早发型CMT2A患者较成年型的功能障碍严重。CMT1X男性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较女性患者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针灸ST36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外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针灸足三里穴(Stomach-36,ST36)通过调控外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疾病的影响。方法:对实验鼠随机分为两组,EAE组和针灸组,并且进行体重监测以及临床症状评估,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免疫荧光检测脱髓鞘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的比例,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技术(Meso scale discovery,MSD)检测外周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成功构建EAE小鼠模型并给予针灸治疗。临床评分显示,EAE组在第22天达到高峰期,发病分数为2.5分,针灸组在第24天达到高峰期,发病分数为2分。疾病起病时间统计结果显示,EAE组在第12天开始起病,针灸组在第17天开始起病,针灸组比EAE组的起病时间明显较晚。HE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针灸组的脊髓炎性细胞浸润较少,髓鞘结构完整,边缘较光滑。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针灸组CD4 +IFN-γ +T、CD4 +IL-17 +T细胞比例较EAE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49±0.10)%比(0.92±0.25)%,(0.21±0.05)%比(0.34±0.04)%, t值分别为2.91和3.70, P值均<0.05];针灸组CD4 +IL-4 +T、CD4 +Foxp3 +、CD8 +Foxp3 +细胞比例较EAE组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78±0.22)%比(0.5±0.07)%,(1.38±0.23)%比(0.9±0.08)%,(0.38±0.12)%比(0.14±0.09)%, t值分别为2.55、3.35和4.16, P值均<0.05)]。MSD检测外周血清细胞因子结果显示,针灸组抑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5和IL-16的浓度较EAE组明显上升,促炎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浓度较EAE组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53±0.95)pg/mL比(2.78±1.25)pg/mL,(2298.77±298.67)pg/mL比(1402.28±216.30)pg/mL,(6.6±0.548)pg/mL比(8.84±0.98)pg/mL, t值分别为9.00、4.84和3.57, P值均<0.05)]。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后抑制辅助性T细胞( helper T cell,Th)1/Th17并促进Th2的比例,同时上调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比例。针灸治疗后,促进抑炎因子IL-5,IL-16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IFN-γ的表达。 结论:针灸ST36通过纠正T细胞亚群的失衡,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治疗缓解EAE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