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中央核肌病临床基因型分析及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中央核肌病的临床表型、转归及基因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的中央核肌病9例患儿的临床、病理和基因检测资料,随访8个月~8.6年[(4.4±3.1)年]。结果:1.临床表型:9例患儿中,男6例,女3例;起病年龄为出生1 d~10岁。8例以肢体无力或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诉,1例因体检发现血清肌酸肌酶升高就诊。体格检查示患儿均存在骨骼肌无力,其中4例伴颜面肌受累。6例患儿接受随诊,其中4例运动功能无显著下降,2例改善;随诊患儿均无显著心脏受累;4例出现脊柱侧弯。5例接受肺功能检测,其中2例出现限制性通气障碍。2.基因型:接受检查的8例中4例诊断明确,其中2例 DNM2基因新生变异c.1893+1G>A、c.1856C>T(已报道致病变异),1例 RYR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044C>G和c.6823G>A, 1例 TTN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106_2107insAAGCTGTA、c.107377+1G>A(已报道致病变异)。 结论:中央核肌病病程相对静止,易累及颜面肌,较少累及心肌。新发现中央核肌病相关基因变异位点4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例 RYR2基因突变致癫痫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型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 RYR2基因突变致婴儿癫痫的临床及基因型特征,探讨 RYR2基因突变和癫痫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于2020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2例癫痫伴 RYR2基因突变婴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2例患儿的起病年龄均为婴儿期(出生后4个月、9个月),表现为反复抽搐,发作时无诱因,1例动态心电图检查异常但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例发作间期脑电图示异常放电,应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后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全外显子测序发现1例患儿 RYR2基因c.14767A>G(p.Met4923Val)杂合错义变异,1例患儿 RYR2基因c.14014A>G(p.Met4672Val)杂合错义变异,2例患儿均未发现其他已知癫痫致病基因突变。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指南评价2个变异均为致病性突变(PS2+PM1+PM2+PP2+PP3)。 结论:RYR2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癫痫致病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中央轴空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中央轴空病早产儿,生后即出现关节挛缩、肌张力异常、双侧足内翻、髋关节脱位等,基因检测发现RYR1基因错义变异,予运动功能康复训练,1岁时行跟腱松解手术,3岁9月龄时体格生长发育、语言和智力正常,粗大运动能力稍落后于同龄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YR2基因变异导致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5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表现符合CPVT的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应用Sanger测序验证候选变异。应用β受体抑制剂普萘洛尔对患儿进行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5例患儿均以晕厥为首发表现,均在运动状态下发病,心电图检测均显示窦性心动过缓。5例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为(10.4±2.19)岁,延误诊断时间为(1.6±2.19)年。5例患儿 RYR2基因变异位点均为新发变异,分别为c.6916G>A(p.V2306I)、c.527G>C(p.R176P)、c.12271G>A(p.A4091T)、c.506G>T(p.R169L)和c.6817G>A(p.G2273R),变异类型均为错义变异。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评级指南,c.527G>C(p.R176P)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S2+PM1+PM2_Supporting+PM5+PP3+PP4),c.6817G>A(p.G2273R)变异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_Supporting+PP3+PP4)。予以5例患儿普萘洛尔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并随访至2022年7月30日均未再出现晕厥。 结论:c.527G>C(p.R176P)、c.6817G>A(p.G2273R)的发现拓展了 RYR2基因变异谱。对CPVT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明确其致病原因,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基因变异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青少年型MG患者的临床资料,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留取血标本,应用Illumina平台对血标本进行全外显子检测,运用生物信息软件及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4例青少年型MG患者,男28例,女26例,起病年龄(3.79±0.89)岁。入组患者中眼肌型患者52例(96.3%),54例患者的MG-ADL评分为(3.44±0.44)分,AChR-Ab抗体滴度为(5.88±2.45)nmol/L。2例患者合并胸腺增生,5例患者有MG家族史。在54例患者中共发现了169个变异基因,其中肌联蛋白titin(TTN)基因变异例数最多,共发生变异17例(31.5%)。TTN基因变异组中,有7例(7/17)患者有眼球固定表现,非变异组中有4例(10.8%)患者出现眼球固定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6)。突触核包膜蛋白1(SYNE1)和兰尼碱受体1(RYR1)基因变异共7例(13.2%),未发现此类基因变异与MG临床表现的明确关系。 结论:青少年型MG的好发人群为学龄前儿童,无性别差异,以眼肌型多见。青少年型MG中TTN基因变异比例较高,提示该基因可能是青少年型MG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合并围生期缺氧的新生儿脑病遗传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合并围生期缺氧的新生儿脑病遗传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参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基因组计划”的133例新生儿。纳入标准为诊断为新生儿脑病、合并围生期急性缺氧事件或Apgar评分≤7分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表现、基因测序结果和转归等。结果:133例患儿中男77例(57.9%),女56例(42.1%);剖宫产出生56例(42.1%),自然出生77例(57.9%);其中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68例(51.1%),颅内出血25例(18.8%),遗传学病因的20例(15.0%),败血症(未合并颅内感染)5例(3.8%)。20例二代测序结果阳性的遗传学病因患儿中,19例明确致病性,1例为意义不明;分别为 4例先天性肌病相关变异基因(MTM1基因变异2例、ACTA1基因变异和RYR1基因变异各1例),4例综合征相关变异基因(CHD7基因变异2例、PTN11和NSDHL基因变异各1例),3例代谢性疾病相关变异基因(OTC、MTHFR、ALDH7A1基因变异各1例),2例癫痫性脑病相关变异基因(KCNT1和PACS2基因变异各1例),1例为呼吸中枢相关变异基因(PHOX2B基因变异)以及6例拷贝数致病变异。20例遗传学病因患儿中,8例(40.0%)肌张力减低,7例(35.0%)惊厥,5例(25.0%)合并畸形;20例患儿或家庭均进行遗传咨询,4例患儿死亡,10例患儿放弃治疗出院,6例患儿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进一步制定专科随访计划。结论:在合并围生期缺氧的新生儿中,遗传学病因并不少见。先天性肌病、综合征类、代谢性疾病和癫痫性脑病相关变异基因为常见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YR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中央轴空病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1例中央轴空病(CC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血液科的1例CC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肌肉病理活检,同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Sanger测序对 RYR1基因的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对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儿为12岁男性,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面肌无力、上睑下垂、鸡胸、脊柱侧弯等,肌肉活检可见中央核肌纤维,且萎缩肌纤维以Ⅰ型为主。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患儿携带 RYR1基因c.10561G>A(p.G3521S)和c.3448T>C(p.C1150R)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母亲和父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二者均被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4+PM1+PM2_Supporting+PP3;PM1+PM2_Supporting+PM3+PP3)。 结论:RYR1基因c.10561G>A(p.G3521S)和c.3448T>C(p.C1150R)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该CC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yR1基因突变先天性肌肉病患儿术后恶性高热诊疗案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男性,年龄14岁,主因"颈背部畸形、活动受限7年,进食及呼吸困难10月余"入院。诊断为颈椎前凸畸形;蓝尼定受体-1(RyR1)基因相关肌肉病,多微小轴空病可能性大;恶性高热易感者。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颈椎后路矫形术。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长10 h,术毕入ICU。患儿苏醒期突发全身肌束颤动,体温骤升至最高39.4 ℃,严重酸中毒、高碳酸血症,血肌酸激酶、血/尿肌红蛋白逐渐升高;恶性高热临床评分63分,明确并发恶性高热诊断。采用静脉输注丹曲林钠,联合物理降温、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碱化尿液、间断行血液滤过及血浆置换,治疗心律失常及谵妄。患儿痊愈出院,转归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例新生儿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特点及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方法:对先证者进行病史和家族史询问以及详细的临床检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分布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 RYR1基因存在c. 14591 A >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未见该位点变异的相关性报道;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父亲、祖父、大姑、二姑的 RYR1基因均存在c. 14591 A >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 RYR1基因c. 14591 A >C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M2+PM5+PP1+PP3)。 结论:RYR1基因c.14591 A >C(p.Tyr4864Ser)可能是该家系遗传学病因,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RYR1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YBPC3和RYR2双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无临床症状,部分以心原性猝死为首发表现。该文报道1例家族性HCM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老年患者,基因测序发现该患者携带HCM4型的明确致病突变MYBPC3基因c.1504C>T杂合错义变异,以及可能与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发育不良相关的RYR2基因c.6298C>T杂合错义变异,探讨了其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强调了HCM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