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中央轴空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1例中央轴空病早产儿,生后即出现关节挛缩、肌张力异常、双侧足内翻、髋关节脱位等,基因检测发现RYR1基因错义变异,予运动功能康复训练,1岁时行跟腱松解手术,3岁9月龄时体格生长发育、语言和智力正常,粗大运动能力稍落后于同龄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伴晶状体后圆锥改变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男,6岁。因家长发现其视物距离很近3年,于2019年1月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就诊。患儿3岁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高度近视";2018年7月曾在我科门诊经医学验光及眼B型超声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但未接受戴镜治疗。患儿系单胎、足月剖腹产,出生时无异常,未经特殊治疗;其母在孕产期无特殊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外伤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8,矫正视力0.15;左眼视力0.05,矫正视力0.12。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6、20 mm Hg (1 mm Hg= 0.133 kPa)。散瞳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晶状体周边部后囊膜灰色混浊,中央后囊膜轻度向后凸出,呈晶状体后圆锥样改变(图1A,1B ),其余眼前节正常。间接检眼镜检查,双眼眼底轻度"豹纹状"改变,但视网膜血管像不清晰,轻度扭曲(图1C,1D ),与通过圆锥角膜观察的眼底成像很相似。右眼、左眼眼轴分别为25.48、25.60 mm,角膜曲率值分别为41.41×14°/42.99×104°、41.06× 176°/43.16×86°。眼B型超声检查,双眼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左眼颞下方有低回声弧形光带(图2A,2B )。黄斑部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双眼均未见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双眼振幅降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右侧峰时延迟、幅值降低,左侧未引出有效波形;多焦VEP检查,双眼波形存在。全身麻醉下行小儿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检查,双眼颞侧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被牵拉变直,右眼颞侧周边视网膜有变性区;左眼有从视盘向颞侧周边延伸至晶状体后方的视网膜皱襞,且颞侧周边视网膜被牵拉隆起(图2C,2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双眼周边视网膜血管走行平直呈"毛刷状",部分有荧光着染,双眼颞侧周边可见牵拉隆起,晚期有少量荧光素渗漏(图2E,2F )。临床诊断:双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并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后圆锥改变、高度近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眼前段生物测量值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眼前段生物测量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DR患者120例,随访1年,观察发生视力残疾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无视力残疾组及视力残疾组。收集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眼前段生物测量值[角膜中央厚度(CCT)、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120例患者中25例发生视力残疾;视力残疾组CCT、LT高于无视力残疾组,ACD、AL低于无视力残疾组( P均<0.05);视力残疾组糖尿病病程长于无视力残疾组,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高于无视力残疾组( P均<0.05);糖尿病病程、HbA1c、CCT、LT、收缩压、舒张压为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ACD、AL为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保护因素( P均<0.05)。 结论:CCT、LT为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ACD、AL为发生视力残疾的保护因素,早期进行检测有助于评估预后,对制定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RYR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中央轴空病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1例中央轴空病(CC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血液科的1例CC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肌肉病理活检,同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Sanger测序对 RYR1基因的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对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儿为12岁男性,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面肌无力、上睑下垂、鸡胸、脊柱侧弯等,肌肉活检可见中央核肌纤维,且萎缩肌纤维以Ⅰ型为主。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患儿携带 RYR1基因c.10561G>A(p.G3521S)和c.3448T>C(p.C1150R)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母亲和父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二者均被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4+PM1+PM2_Supporting+PP3;PM1+PM2_Supporting+PM3+PP3)。 结论:RYR1基因c.10561G>A(p.G3521S)和c.3448T>C(p.C1150R)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该CC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新生儿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特点及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方法:对先证者进行病史和家族史询问以及详细的临床检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分布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 RYR1基因存在c. 14591 A >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未见该位点变异的相关性报道;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父亲、祖父、大姑、二姑的 RYR1基因均存在c. 14591 A >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 RYR1基因c. 14591 A >C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M2+PM5+PP1+PP3)。 结论:RYR1基因c.14591 A >C(p.Tyr4864Ser)可能是该家系遗传学病因,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RYR1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与完全弗氏佐剂、福尔马林诱导的妊娠期疼痛-抑郁共病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联合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和福尔马林诱导建立妊娠期疼痛-抑郁共病小鼠动物模型,对其相关表型进行系统评价,并初步探究其共病的病理基础.方法 选择8周龄的C57BL/6J雌性小鼠,依据糖水偏好实验数据,采用随机分层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妊娠前不干预)和CUS组(妊娠前予以CUS干预).CUS造模完成后,将雌雄小鼠合笼配对,妊娠期小鼠分别于右后肢足底皮下注射50%CFA和5%福尔马林溶液,诱导建立妊娠期疼痛-抑郁共病小鼠模型.实验共分8组,即为对照-空白组、CUS-空白组、对照-CFA组、CUS-CFA组、对照-福尔马林组、CUS-福尔马林组、对照-CFA+福尔马林组、CUS-CFA+福尔马林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均在CUS干预前后、妊娠后和分娩后,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行为学变化,并通过机械刺痛实验和热辐射痛实验测定各组小鼠对痛觉的敏感性变化;最后处死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体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血清皮质醇(cortisol)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空白组相比,CUS-空白组模型小鼠产生了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并伴随痛阈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空白组相比,对照-CFA+福尔马林组在CFA注射与福尔马林注射后均出现痛阈下降(P<0.01).与对照-空白组和对照-福尔马林组相比,CUS-福尔马林组的痛阈明显降低(P<0.01),且三者依次下降.与对照-空白组和对照-CFA组相比,CUS-CFA组的痛阈明显降低(P<0.001),且三者依次下降.与对照-空白组、对照-CFA+福尔马林组相比,CUS-CFA+福尔马林组小鼠的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01)且三者依次下降,热辐射耐受时间缩短(P<0.01)且三者依次缩短.与对照-CFA+福尔马林组和CUS-空白组小鼠相比,CUS-CFA+福尔马林组小鼠的糖水偏好百分比显著降低(P<0.001),强迫游泳时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01),悬尾时不动时间也显著延长(P<0.001),在旷场中央探索的时间显著缩短(P<0.001),旷场探索总路程显著缩短(P<0.001),中央探索路程占比减少(P<0.001).与对照-CFA+福尔马林组和CUS-空白组相比,CUS-CFA+福尔马林组小鼠血清皮质醇和ACTH水平显著升高(P<0.01),海马体中IL-6、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 CUS联合CFA和福尔马林注射可作为建立妊娠期疼痛-抑郁共病C57BL/6J小鼠模型的理想方法.该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区的炎症反应水平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激素水平导致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温胆宁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本研究观察温胆宁心颗粒(WDNX)对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大鼠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和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模型大鼠,给予WDNX干预28 d后,经胸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变化;根据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抑郁状态;采用苏木素-伊红和尼氏染色观察心肌、脑组织病理变化及神经元损伤;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BDNF/TrkB/PI3K/Akt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可见大量纤维水肿,胞质疏松,组织边缘可见心肌纤维溶解,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脑组织有明显弥散型损伤,间质肿胀,炎症细胞聚集,形态不规则;尼氏染色观察,模型组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形态不规则,排列松散紊乱,细胞间隙增大,还导致尼氏体形态的固缩,出现病理改变;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度、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穿越次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DNX组LVEF、LVFS显著升高(P<0.01),心肌纤维水肿、胞质疏松、炎症浸润、细胞空洞变性及纤维溶解程度均有改善,脑组织神经元形态较为规则,排列较整齐紧密,神经元数量相对增多,还可恢复尼氏体形态;WDNX组大鼠糖水偏好度、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穿越次数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和脑组织(海马、皮层和下丘脑)BDN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心肌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DNX组心肌和脑组织(海马、皮层和下丘脑)BDN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心肌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BDNF、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DNX组心肌BDNF、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温胆宁心颗粒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的心肌损伤和抑郁行为,这可能与BDNF/TrkB/PI3K/Akt通路的激活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1例中央轴空病伴恶性高热易感患者的围麻醉期护理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总结 1 例中央轴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CCD)伴恶性高热易感(malignant hyperthermia susceptibil-ity,MHS)患者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围麻醉期护理管理经验.护理管理要点:通过术前多学科讨论,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一起制定防治围术期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的预案,学习MH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建立详细的物品准备清单及人员分工,完善术前准备.通过麻醉护士在麻醉前、中、后与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协同合作,本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未发生MH,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情况稳定,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心脏乳头状纤维弹力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纤维弹力瘤(papillary fibroelastoma,PF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其临床及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心脏PF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对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特殊染色.结果:在镜下观察到肿瘤形成具有分支的复杂乳头状结构,表面衬覆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乳头结构中央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央外围含有不等量的黏液样物质;乳头表面上皮表达CD31,CD34及ERG,乳头轴心局灶表达S-100;乳头轴心弹力纤维染色(+),黏液样区域PAS(+),D-PAS(+)及AB(+).结论:尽管心脏PFE具备特征性的形态学特征,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故临床诊断困难.因此,该肿瘤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及特殊染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二代测序法对中央轴空病的诊断价值:附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二代测序法在中央轴空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例中央轴空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二代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对致病基因检测的结果.结果 患儿,女,3岁,临床表现为行走困难缓慢加重、发育迟缓、面部肌无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体格检查显示脊柱侧弯,不同程度近端肌张力及肌力减低、肌容积缩小,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肌酸激酶轻度升高,肌电图未见异常.应用二代测序法检测发现患儿RYR1基因存在新生的错义变异c.14582G>A,p.Arg4861His(杂合),经Alamut功能软件预测此位点变异可能会影响蛋白结构与功能,与中央轴空病高度相关.结论 国内首次报道RYR1基因变异位点c.14582G>A,p.Arg4861His.临床高度怀疑中央轴空病时可选择二代测序法确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