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造影(ICGA)、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血化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斑点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白细胞抗原B27、风湿系列检查资料.结果:所有患者RPR及TPPA阳性,其他化验检查阴性,确诊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平均发病年龄44±13.1岁,男 59 例(51.8%),女 55 例(48.2%),单眼 90 例(78.9%),双眼24例(21.1%),其性别、婚姻以及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视盘充血以及后极部视网膜灰黄色混浊;FFA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黄斑周围点样弱背景荧光、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染色、视网膜RPE荧光积存以及视盘染色或强荧光;ICGA以及OCT特征主要表现为晚期后极部鳞状弱荧光,FFA与ICGA之间的关系对称一致,OCT显示玻璃体高反射点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针尖样凸起.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发病年龄平均44岁,单眼发病多见,患者性别、婚姻、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玻璃体灰白色细胞,后极部视网膜混浊增厚感、灰黄色改变,正确识别OCT、FFA、ICGA特征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早期正确诊治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听力残疾老年人失能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预测因素,并构建其失能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二手数据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选择2015年≥60岁的374例听力残疾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61)和验证集(n=113),根据其2018年是否发生失能为依据进行分组,分为随访期间未发生失能组(n=164)和随访期间发生失能组(n=97).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符(LASSO)多元逻辑回归筛选可能影响失能发生的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及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失能率37.2%.高血压、肝脏疾病、关节炎/风湿病、文化水平、牙齿掉光、晚上睡眠时长、认知功能、吸烟、午间睡眠时长是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预测因素.训练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95%CI为0.636~0.769,敏感度为69.1%,特异度为67.1%;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相近,Brier得分为0.207;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为0.606~0.821,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68.0%.结论 高血压、肝脏疾病、关节炎/风湿病、文化水平、牙齿掉光、晚上睡眠时长、认知功能、吸烟、午间睡眠时长是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预测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良好,对听力残疾老年人失能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共病网络与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共病模式及网络,为慢性病共病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选取≥45岁的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Gephi软件对其共患网络进行分析.结果: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共患率为72.71%,女性共患率高于男性(73.42%和70.74%,x2=13.789,P<0.001);共病组合以二元与三元最为常见,二元共病组合中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14.58%)患病率最高,三元共病组合中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6.65%)患病率最高;慢性病患者共病网络以高血压为中心,与关节炎或风湿病之间的联系最紧密.结论: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共患率高,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等共病模式典型,不同人群慢性病共患情况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群体特征,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慢性病共病防控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关键慢性病进行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婴儿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婴儿期起病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特点及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小年龄TA患儿的病例特点及IFX单药治疗效果。以“多发性大动脉炎”“婴儿”为检索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3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 男,70日龄,因反复发热20 d入院。四肢血压增高(右上肢104/90 mmHg,左上肢95/59 mmHg, 右下肢125/80 mmHg, 左下肢152/125 mmHg,1 mmHg=0.133 kPa)。外周血白细胞(22.6×10 9/L)及血小板(858×10 9/L)增高,轻度贫血(血红蛋白 80 g/L),红细胞沉降率(119 mm/1 h)、C反应蛋白(112 mg/L)、血清铁蛋白(598 μg/L)均增高,CT血管成像示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不均匀强化,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彩超声示双侧冠状动脉扩张,管壁增粗毛糙,右冠状动脉中段扩张不均匀,呈串珠样改变。血管超声示双侧股动脉、股浅动脉管壁毛糙不均匀增厚,双侧股浅动脉远端多处轻度狭窄,双侧腋动脉管壁毛糙不均匀增厚,双侧颈总动脉管壁毛糙增厚,双侧锁骨下动脉管壁毛糙增厚,管壁结构不清晰。确诊TA后应用IFX单药治疗[5 mg/(kg·次),共13次]后病情缓解,体温及炎性指标恢复正常,血管影像学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患儿未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及感染。随访2年6个月,患儿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均达正常标准。文献检索中文文献1篇,无详细临床资料,英文文献7篇,共7例婴儿期发病的TA患儿,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5例),炎性指标多增高,最常见受累动脉为腹主动脉(6例),多接受激素治疗。 结论:TA于婴儿期发病罕见,发热可为其主要表现,炎性指标多增高。疾病早期应用IFX单药治疗可迅速控制病情,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甲氨蝶呤单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再认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药物研究的深入,多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被批准用于治疗RA,但甲氨蝶呤(MTX)仍是RA治疗的基础药物。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202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RA的治疗推荐意见均指出对于初治RA患者,MTX单药治疗仍应作为首选方案,由此可见MTX单药治疗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关于MTX治疗RA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单药方案用于RA初始治疗的相关文献,对MTX治疗RA的发展历程、疗效、治疗方式、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更全面地认识MTX在RA治疗中的重要性及MTX单药治疗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腰椎滑脱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围手术期失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合并与不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PLIF)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HBL),探讨RA患者术中HBL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菏泽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合并RA的腰椎滑脱症患者(RA组),同时期筛选73例未合并RA的患者(NRA组)。分析比较两组基本信息、RA信息、手术情况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HBL作为主要结果;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及其变化值、手术前后贫血数量、术后新发贫血数量、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量等作为次要结果。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RA组HBL的相关因素。结果:RA组男9例,女41例,年龄(62±7)岁;NRA组男11例,女62例,年龄(64±9)岁。RA组病程为(14.4±11.2)年,其中单药或联合口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者最常见,两组在椎弓根螺钉数和椎间融合器置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两组在总失血量(TBL)、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93±315) ml比(630±365) ml、(454±373) ml比(414±375) ml和(653±376) ml比(675±400) ml, t=1.072、0.388、-0.189,均 P>0.05],而HBL及HBL所占TBL比例在NRA组中更低( t=6.157、2.965,均 P<0.05)。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分层分析,长节段(≥3节段)手术中NRA组中HBL和HBL所占TBL比例均优于RA组。次要结果对比Hct改变值在NRA组小于RA组( P=0.031),但两组Hb减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新发贫血以及贫血加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血输注和手术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RA的Steinbrocker级别高、未服用DMARDS、Hb变化和输注异体血为HBL的独立相关因素(β=0.363、-0.272、0.210、1.204,均 P<0.05)。 结论:RA组和NRA组在TBL、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而HBL以及HBL所占TBL比例在RA组高于NRA组;RA组的Steinbrocker分级高、未服用DMARDs、Hb改变较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标准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转归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非标准产科抗磷脂综合征(NCOAPS)的临床特征及接受标准抗栓治疗后的妊娠转归。方法:序贯纳入2015—2019年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入组的高度疑诊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患者。符合2006年悉尼修订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且伴病理妊娠者纳入OAPS组,符合《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关于NCOAPS定义者纳入NCOAPS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标准抗栓治疗后活产率和妊娠转归。结果:共纳入88例女性患者,OAPS组56例(63.6%),NCOAPS组32例(36.4%)。OAPS组合并动脉血栓事件8例,静脉血栓事件8例。NCOAPS组无血栓事件。OAPS组孤立狼疮抗凝物阳性率低于NCOAPS组。入组前OAPS组活产率为16.1%(9/56),NCOAPS组为12.5%(4/32)。OAPS组≥孕10周流产率高于NCOAPS组[78.6%(44/56)比 18.8%(6/32), P<0.001]。OAPS组孕34周前子痫前期比例高于NCOAPS组[25.0%(14/56)比 3.1%(1/31), P=0.020]。两组患者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标准抗栓治疗后,OAPS组15次妊娠,活产率为11/15;NCOAPS组10次妊娠,活产率为7/10。 结论:尽管NCOAPS与OAPS比,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存在明显差异,但在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患者均显著获益。NCOAPS患者应在妊娠时积极予以抗栓治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恒定细胞(MAIT细胞)在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获取32例pSS患者和27例非SS对照患者的唇腺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MAI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平均MAIT细胞数量为[(2.40±0.33)个/腺体],显著高于对照组非SS患者的[(0.79±0.13)个/腺体( t=4.24, P<0.01];有口干(26例)症状的pSS患者,其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显著高于无口干症状pSS患者[(2.73±0.38)个/腺体和(0.95±0.15)个/腺体, t=2.24, P=0.03];有猖厥龋齿症状(17例)的pSS患者,其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也显著高于无猖厥龋齿症状pSS患者[(3.13±0.54)个/腺体和(1.57±0.20)个/腺体, t=2.57, P=0.02];pSS患者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与ESR和ESS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 r=0.37, P=0.04和 r=0.65, P<0.01];SSA抗体阳性(23例)的pSS患者,其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更高[(2.89±0.40)个/腺体和(1.13±0.32)个/腺体, t=2.61, P=0.01];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灶数多的pSS患者,MAIT细胞的水平也更高[(1灶:(1.50±0.49)个/腺体,2灶:(2.29±0.52)个/腺体;≥3灶:(3.66±0.59)个/腺体; F=4.22, P=0.02]。 结论:MAIT细胞在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SS患者,且与口腔症状、病情活动及严重程度、抗体产生都有关联,提示MAIT细胞有可能参与了pSS的局部炎症反应,并在pSS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达木单抗关节腔注射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ADA)关节腔注射治疗难治性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仅有膝关节受累的11例难治性少关节型JIA患儿的年龄、性别、关节肿痛症状等临床资料。用药后每4周为观察点分析不同治疗时间医生、父母-患儿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价、活动性关节个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血清中的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时间临床评价指标及实验室检查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11例患儿中男5例、女6例,年龄3.0(2.8)岁。11例患儿均有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症状,3次ADA关节腔注射治疗后,11例患儿关节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7例患儿关节症状完全消失,在6个月随诊期间内,7例均无复发。不同治疗时间医生、父母-患儿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价、患儿活动性关节个数、ESR、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3.99、59.37、32.87、40.07、54.00,均 P<0.001)。治疗3个月及随访6个月中11例患儿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关节腔注射ADA治疗难治性少关节型JIA控制关节症状效果显著且相对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5-羟维生素D在牙周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测并分析牙周炎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牙周临床指标及风湿免疫指标,探讨25(OH)D与两种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科、风湿免疫科的患者及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将患者分为4组:26例单纯牙周炎患者纳入牙周炎组;23例单纯RA患者纳入RA组;22例伴RA牙周炎患者纳入伴RA牙周炎组;22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共纳入93例受试者。记录4组受试者一般信息及牙周临床指标。收集各组受试者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样本,对4组受试者25(OH)D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记录RA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并进行风湿免疫指标测定。对4组受试者25(OH)D水平与牙周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伴RA牙周炎组类风湿因子[106.5(47.1,283.8)kU/L]及C反应蛋白[20.5(13.1,32.3)mg/L]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RA组[分别为60.1(19.0,110.0)kU/L、14.7(3.0,18.0)mg/L]( Z=-2.29, P=0.022; Z=-2.25, P=0.024);伴RA牙周炎组[IgG、IgA分别为:(16.0±4.3)、(3.2±1.3)g/L]及RA组IgG、IgA水平[分别为(16.3±5.5)、(3.7±1.8)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gG、IgA分别为(12.0±1.8)、(2.3±0.6)g/L]和牙周炎组[IgG、IgA分别为(12.5±2.2)、(2.0±0.7)g/L]( P均<0.05);伴RA牙周炎组25(OH)D水平[(26.0±9.8)nmol/L]显著低于牙周炎组[(35.6±8.4)nmol/L]及RA组[(32.7±8.6)nmol/L]( P均<0.05);25(OH)D水平与龈沟出血指数( r=-0.43, P=0.032)和临床附着丧失( r=-0.41, P=0.043)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25(OH)D在牙周炎和RA患者中均显著降低,其与牙周炎和RA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