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医院作价投资成果转化方式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作价投资成果转化方式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其对提升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经济运行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已开展并探索地方专门政策支持属地公立医院以作价投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但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高校较为成熟的支持政策相比,仍需完善.文章从作价投资方式的决定权、持股平台要求、完成人奖励标准、税收优惠政策等关键环节和内容,比较上述地方对公立医院的支持政策和相关部门对高校的支持政策,分析地方支持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探索适合公立医院的成果转化持股平台创新模式、进一步明晰决策免责政策内容及资产损失处理程序等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学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生态圈"模式构建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阐述了医学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的基本思路;论述了如何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构建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平台"为中心,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医疗相关企业、技术公司为主体,以创业学院、创业实验室、创新工作室、创业公司为组织形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圈"。在这"生态圈"中,组织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逐渐分享利益、资源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实验性医疗的法律规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不断增长,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风险。这一点,在实验性医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德国通过立法规范实验性医疗行为,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国应当借鉴德国的有益经验,促进实验性医疗有序发展。具体而言,应当在刑法中增设非法人体试验罪;采取专门立法模式规制实验性医疗行为;建立无过错医疗责任制度分担实验性医疗风险;吸收借鉴国际社会关于人体试验的相关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结直肠肿瘤规范化诊治的仁济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目前正在我国肆虐。已经证实,新冠肺炎存在明显的院内感染现象,给外科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造成严重威胁。虽然结直肠外科并不是此次抗击疫情的一线学科,但在特殊的形式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在保护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健康以及病区和医院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保证以往临床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当下的艰巨任务。笔者参照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结合《上海仁济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文件汇总》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开展结直肠外科临床工作,分享了如何在疫情防控情况下,针对结直肠肿瘤急诊患者的诊疗流程、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和准备择期入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处理、病房的防护、围手术期的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详细介绍了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手术及围手术期的管理,包括医务人员及手术室、手术器械的防控措施。其中特别强调的包括:(1)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贯穿于结直肠肿瘤整个诊疗过程,MDT成员中,除常规相科室外,呼吸科和感染科也需列入。(2)肠镜检查有可能导致患者交叉感染,对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也存在较大风险,故仅优先对于可能危及生命的急诊患者(出血、梗阻、消化道异物等)进行;若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不采取内镜下减压措施,直接拟定急诊手术治疗方案。(3)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应放置于隔离病室,配备单独医疗器具,在指定的独立负压(-5 Pa以下)手术间完成手术;围手术期伤口换药等使用过所有一次性物品、体液、粪便等,均按医疗废物规范进行处置。(4)参加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结直肠外科患者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实施三级防护,术后应隔离进行"医学观察"14 d。希望能对同道有所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六家肿瘤中心与欧美肿瘤中心放疗医师培养工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国内外优秀放疗中心肿瘤放疗专科医师培养经验,为中国肿瘤专科医院放疗基地医师培养体制提供改进的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邮件和在线调查,收取中国6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和欧美5家肿瘤专科中心的住院医师及教师反馈,描述和比较培养模式。结果:中国26位住院医师和23位教师参与调查。国外20位住院医师和1位教师回答问卷,并反馈4份专科医师培养制度文件。中国专科医师培养计划分成2个阶段,本研究结果反应第一阶段情况。在培养目标、临床实践培养形式、轮转培养规则以及考核设置上中国与国外相同。但中国比国外规范化培训时长少(2~3年比4~5年)。中国项目覆盖主要常见病种;国外按照病种轮转保证每个病种的实践。中国工作量多数为40~60 h/周,国外住院医师工作时间多依照本地法规要求,但美国纽约项目长达60~80 h/周。结论:中国6家肿瘤中心放疗专科医师培养第一阶段在总体目标、培养模式和考核方向上与欧美优质项目相似,但在项目总时长尤其是放疗科内轮转时长和按照病种轮转方面低于欧美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构建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 推进创新型医院建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构建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临床研究平台管理模式,为国内正在建设临床研究平台的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临床研究平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包括循证医学专业团队疾病资源样本库、临床研究协同网络、研究型病房4个核心功能单元,平台服务于临床研究人员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及管理的技术支撑。结果:医院围绕优势学科进行临床研究平台的顶层设计,专病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依托以"专家主导"模式,建立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开展多中心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普通学科依托于"医院主导"模式建立的开放共享平台开展临床研究,两种模式互补并存,力图在充分发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示范作用的同时,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普通学科向高水平发展。结论:基于大型医疗机构建设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医院向创新型医院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瓦里安呼吸门控实时位置管理系统对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瓦里安呼吸门控实时位置管理(RPM)系统对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40例胸腹部肿瘤放疗计划,采用质量控制运动模体产生呼吸门控信号,选取呼气末30%~60%稳定时相作为呼吸门控窗,在Edge加速器RPM呼吸门控模式下对上述计划进行Portal Dosimetry(PD)系统剂量验证,采用不同的γ通过率标准进行剂量分析,并分析其γ值的分布特点,与非门控模式下验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RPM呼吸门控模式下,对于不同均整器模式下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或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VMAT),采用γ(3%,3 mm)或(3%,2 mm)标准,所有计划通过率均在95.5%以上,采用更严格的γ(2%,2 mm)标准,所有计划通过率均在90%以上,符合美国医学物理师学会(AAPM)推荐的临床治疗标准。非门控模式下剂量验证结果通过率略优于呼吸门控模式下验证结果,两种模式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 mm, Z=-1.45;3%/2 mm, Z=-2.86;2%/2 mm, Z=-3.70;1%/1 mm, Z=-4.52, P<0.05)。两种模式下计划验证结果γ值的最小值、最大值及γ>1.5的份额差异不明显,但非门控模式下γ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总体更小。 结论:RPM呼吸门控技术引入带来的剂量影响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该门控模式下计划执行是安全可靠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HARE模式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应用SHARE模式对肿瘤患者坏消息的告知进行调查分析,为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首次入院并准备接受治疗的患者240例,充分采取家属意见,120例作为对照组,1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告知,避开患者,对患者家庭主要成员进行集体告知,解答疑问,由家庭成员研究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告知。观察组采用SHARE模式告知癌症患者坏消息,通过创造独立的告知环境,运用患者能够听懂并且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坏消息的告知,为患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信息,包括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疾病及术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情绪,尽全力减轻被告知者的担心和疑虑。结果:应用SHARE告知患者坏消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癌痛情况,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安宁疗护过程中,患者充分掌握自己的病情,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正确的应用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消化内科学科协同网络单位临床研究数据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网络单位临床研究数据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索建立协同中心数据管理协作共享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13所北京市属医院协同网络单位的消化科室各抽取10~15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57份。结果:81.5%的医生至少知晓1个公共数据平台,65.6%浏览过公共数据平台,分别有13.4%和1.3%的医生下载/上传过原始数据。随着职称级别的提高,知晓及下载使用原始数据的比例明显上升( P<0.05)。31.3%的医生使用过课题组内其他单位的共享数据,53.5%的医生表示本院/科室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73.3%的医生愿意数据共享,但更接受课题组内部/医院内部共享,共享时机更愿意选择论文或成果公开发表时,数据保存以数值型及文本型结构化数据为主。共享风险、共享平台、共享制度及数据本身是影响数据共享的前4位因素。 结论:从建立共享机制、搭建共享平台、细化共享准入资格、提升医务人员共享意识等方面着力,为进一步实现消化系统疾病的大数据开放共享奠定必要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小学生分层急救培训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享《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分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执行经验,并观察其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应急医疗救援培训中心进行急救培训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记录学生人数、出勤导师数量、心肺复苏(CPR)培训模型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培训模型的使用次数。将培训学生按3个学龄层次由浅到深增加授课内容及深度:小学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小动画、AED和海姆立克手法演示、CPR训练,用时40 min;初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简单处置、CPR及AED的应用、CPR训练、跟学AED及海姆立克手法等,用时90 min;高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正确处置、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识别、CPR及AED的要点、CPR及AED操作练习、海姆立克手法及止血包扎等,用时120 min。课程结束后,小学生采用志愿考核;初中生仅小班制需考核,大班没有考核要求,仅进行展示;高中生则须全部强制性考核。收集不同层次学生急救培训基本情况,比较不同层次学生CPR及AED培训模型使用情况、急救相关比例分布情况、急救培训考核通过情况的差异。结果:200期急救培训中共有12 896名学生和2 086人次培训导师参与,共使用8 557次CPR培训模型及8 493次AED培训模型,每场学生平均(65.27±5.61)名,需要(10.52±10.43)名培训导师和(43.09±19.06)个CPR培训模型及(42.77± 18.61)个AED培训模型。学生与培训导师的比例为1∶(6.07±1.47),学生与CPR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2),学生与AED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3);最终有10 494名学生参加考核,考核参与率为81.37%;10 114名学生通过考核,考核通过率为96.38%。分层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比较,初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增加(名:69.94±8.77比58.69±6.12, P<0.05),高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减少(名:57.35±5.79比58.69±6.12, P<0.05),初中生培训导师比例明显降低(5.94±1.39比6.48±2.02, P<0.05),初中生和高中学生的考核率明显升高〔81.07%(6 667/8 224)、100%(2 313/2 313)比64.18%(1 514/2 359),均 P<0.05〕,通过考核率明显降低〔95.47%(6 365/6 667)、96.88%(2 241/2 313)比99.60%(1 508/1 514),均 P<0.01〕,这可能与小学生考核难度较低和志愿性考核比例低等原因有关。 结论:分层次进行中小学生急救培训对提高培训效果具有可行性,课程设置内容应由浅至深,同时应配置足够培训导师和培训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