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噬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总结自噬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药物治疗及相关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自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治疗、进展"为中文关键词,以"autophagy,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fusion gene,therapy,progress"为英文关键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0-01-01-2023-12-3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自噬及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2)自噬与ALL融合基因突变发病中的关系;(3)自噬与ALL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排除标准:(1)会议、评论性及学位论文等;(2)内容关联性不强、结论尚存在争议及内容陈旧的文献.最终纳入66篇文献进行分析(中文4篇,英文62篇).结果 自噬相关蛋白在ALL患者中表达异常,且在不同的融合基因突变ALL中参与了 ALL 的发病及药物治疗过程,该过程可能与 JAK/STAT、SIRT1/AMPK、NF-κB、cAMPK、c-Myc、Akt/mTOR/p70S6K/4E-BP1、PI3K/AKT/mTOR等分子和(或)信号通路相关.在ALL的不同治疗阶段,抑制或激活自噬与促进或抑制AL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 自噬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 ALL的发病及治疗过程并在疾病不同阶段扮演了促进或抑制的双重作用,故探索有效靶向自噬的ALL个性化和(或)联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花黄色素调节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花黄色素(SY)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冠心病(CHD)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 6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生理盐水)、模型组(Model组,生理盐水)、SY组(100 mg/kg SY)、EX-527组(47 mg/kg EX-527)、SY+EX-527组(100 mg/kg SY+47 mg/kg EX-527),每组 12只,持续 4周给予相应药物.试剂盒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心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 AMPK/SIRT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 NC组相比,Model组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少且排列杂乱,细胞核皱缩,TC、TG、LDL-C、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OD、GSH-Px水平及磷酸化-AMPK(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 Model组比较,SY组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增多且排列整齐有序,TC、TG、LDL-C、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 NF-κB 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SOD、GSH-Px水平及 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 EX-527 组以上指标呈现相反趋势.与 SY组相比,SY+EX-527组大鼠心肌损伤加重,TC、TG、LDL-C、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 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OD、GSH-Px水平及 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SY可能通过调控 AMPK/SIRT1/NF-κB通路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对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激活AMPK/SIRT1通路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及神经炎症等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临床疾病或刺激因素的作用下,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改变,包括记忆、语言、执行和计算等方面能力下降,这给患者生活和家庭都带来很多不便,因此研究各种方法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十分重要。文章回顾了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uin 1, SIRT1)这两种细胞代谢关键分子,并概括总结了AMPK/SIRT1信号转导通路主要通过拮抗氧化应激、激活细胞自噬和抑制神经炎症三个方面来降低认知功能损害。AMPK/SIRT1信号通路的神经保护作用将为更多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芩素通过Sirt1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衰老缓解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黄芩素通过调控Sirtuin(Sirt)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衰老,缓解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提取非骨关节炎患者(3例)及骨关节炎患者(3例)滑膜中的FLS,通过Western blot、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免疫荧光等方法评估骨关节炎患者FLS的衰老程度,并检测FLS中Sirt家族蛋白和mRNA的变化水平。通过转染Sirt1 siRNA敲低FLS中Sirt1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FLS抗氧化能力及衰老程度。将软骨细胞与FLS共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功能变化。使用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诱导FLS衰老后予以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检测Sirt1、p16、p21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水平。敲低FLS中Sirt1的表达水平并予以BLM和黄芩素处理,采用Western blot和ROS检测Sirt1和ROS相对表达量。BLM诱导FLS衰老后加入黄芩素和Compound C,通过Western blot、ROS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 protein-activated kinase,p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p16、p21和ROS相对表达量。结果:骨关节组FLS的p16和p21相对表达量为3.66±0.38和3.55±0.34,高于非骨关节炎组的1.00±0.07、1.00±0.09( t=11.860, P<0.001; t=12.520, P<0.001)。骨关节炎组FLS中Sirt1和Sirt6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30±0.04和0.16±0.01,小于正常组的1.00±0.03和1.00±0.04( t=23.840, P<0.001; t=34.130, P<0.001)。黄芩素处理后,BLM组、BLM+Bai组和对照组的ROS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8±0.28、1.65±0.14和1.00±0.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5.700, P<0.001),其中BLM组和BLM+Bai组均大于对照组,BLM+Bai组低于BLM组( P<0.05)。Compound C+黄芩素处理后,pAMPK及NRF2相对表达为0.28±0.02和0.38±0.09,低于BLM+Bai组的0.56±0.07和0.60±0.08( P<0.05)。ROS相对表达量由1.75±0.16升高至3.45±0.12( P<0.001)。BLM+Bai+Compound C组、BLM+Bai组和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阳性比例分别为47.30%±4.29%、18.18%±3.89%和7.70%±3.53%( F=109.700, P<0.001),其中BLM+Bai+Compound C组高于BLM+Bai组( P<0.05)。 结论:骨关节炎患者Sirt1表达下调导致FLS衰老,加速骨关节炎进展。黄芩素可通过激活Sirt1/AMPK/NRF2通路抑制FLS衰老,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进而改善软骨细胞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肺损伤发病与发展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危重患者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全世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约10%会发生ARDS。尽管目前有所改善,但仍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死亡率依然高达30%~40%。ALI/ARDS是由炎症细胞浸润导致严重的肺泡上皮和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间质/肺泡水肿的急性炎症性过程。ARDS的病理生理学涉及多种机制,包括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破坏/通透性改变、细胞凋亡和组织纤维化,涉及到MAPK、NF-κB、AMPK/SIRT1、PI3K/Akt、Nrf2/HO-1、Fas/FasL、Wnt/β-catenin、Notch等多种分子信号通路的激活。本文将对ALI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三七总皂苷减轻机械通气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三七总皂苷(PNS)减轻机械通气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10周龄,体质量357~37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 n=12):假手术组、模型组、PNS低剂量组、PNS中剂量组、PNS高剂量组和PNS高剂量+compound C组。PNS低剂量组、PNS中剂量组和PNS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PNS 12.5、25.0和50.0 mg/kg;PNS高剂量+compound C组在腹腔注射PNS 50 mg/kg后10 min时,尾静脉注射compound C 0.2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10 ml/kg生理盐水。各组于机械通气前30 min注射药物或生理盐水。机械通气模型:模型组通气频率40次/min,潮气量40 ml/kg,机械通气6 h;假手术组机械通气6 h,潮气量10 ml/kg。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及多巴胺(DA)浓度,尼氏染色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P2Y1嘌呤受体(P2Y1R)、(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dysbindin-1)、AMPK的表达、磷酸化SIRT1(p-SIRT1)/SIRT1比值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比值。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升高,血清DA浓度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降低,P2Y1R、dysbindin-1表达上调,AMPK表达下调,p-SIRT1/SIRT1比值降低,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PNS低剂量组、PNS中剂量组和PNS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降低,血清DA浓度升高,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升高,P2Y1R、dysbindin-1表达下调,AMPK表达上调,p-SIRT1/SIRT1比值升高,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 P<0.05);与PNS高剂量组比较,PNS高剂量+compound C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升高,血清DA浓度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降低,P2Y1R、dysbindin-1表达上调,AMPK表达下调,p-SIRT1/SIRT1比值降低,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升高( P<0.05)。 结论:PNS减轻机械通气大鼠脑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甲双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再灌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给予饮用水喂食二甲双胍10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饮用水,连续治疗1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心肌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肌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3组大鼠心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二甲双胍组大鼠LDH和CK水平[(1 150.20±128.69)、(185.16±12.11) U/L]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784.21±69.58)、(35.84±4.0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530、22.330, 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36.70±5.92)、(68.96±11.34) 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000、12.021, 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比例[(13.96±2.94)%]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39.46±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680, 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水平(1.51±0.26)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0.76±0.06、0.6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05、7.331, 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表达水平(2.38±0.32)明显高于模型组(1.04±0.09、0.9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05、7.331, P>0.05)。 结论:二甲双胍通过AMPK/SIRT1通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人心肌细胞自噬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肌细胞自噬对维持正常心脏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心肌细胞自噬功能降低,老年人心肌自噬基因Atg5、Atg7和Beclin1表达降低;心肌细胞自噬下调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和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及SIRT1信号通路失调有关;此外,活性氧及一些神经内分泌因子也可介导老年人心肌细胞自噬下调。调控心肌细胞自噬将为老年人心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巴戟天寡糖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巴戟天寡糖(MOO)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10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假IRI组、IRI组、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等5组,每组20只。后3组均按去势大鼠心肌IRI模型处理,其中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按体质量10 ml/kg用相应浓度MOO灌胃。结束后计算心肌梗死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低于IRI组[心肌梗死率:(26.68±2.29)%、(33.30±3.27)%比(46.30±4.41)%,血清CK-MB水平:(100.01±6.58) U/L、(132.43±8.51) U/L比(173.19±12.92) U/L,血清LDH水平:(137.05±7.01) U/L、(210.76±11.84) U/L比(277.28±21.95) U/L, P<0.01];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高于MOO 2.1 g/(kg·d)组[(33.30±3.27)%比(26.68±2.29)%,(132.43±8.51) U/L比(100.01±6.58) U/L,(210.76±11.84) U/L比(137.05±7.01) U/L, P<0.01]。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高于IRI组(p-AMPK:2.767±0.049、2.071±0.074比1.700±0.043,SIRT1:1.440±0.135、1.114±0.093比0.887±0.110,PGC-1α:1.024±0.113、0.905±0.075比0.639±0.067, P<0.01);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低于MOO 2.1 g/(kg·d)组(2.071±0.074比2.767±0.049,1.114±0.093比1.440±0.135,0.905±0.075比1.024±0.113, P<0.01)。 结论:MOO能够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IRI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去势大鼠心肌IR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针经微小核糖核酸-133a和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2同源基因1促进废用性肌萎缩恢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33a(miR-133a)和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2同源基因1(SIRT1)在电针促进废用性肌萎缩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小鼠,将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进行尾悬吊构建废用性肌萎缩模型,实验组在尾悬吊的同时进行电针刺激,刺激穴位为阳陵泉和足三里,每日刺激1次,每次15 min,连续治疗14 d。正常组和实验对照组则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干预。3组大鼠均于实验组干预14 d后统一取材,测定比目鱼肌、腓肠肌的湿重比和横截面积,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骨骼肌和线粒体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2同源基因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辅激活因子1a(PGC-1a)、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a)以及磷酸化-AMPK-a(P-AMPK-a)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肌肉萎缩F盒蛋白(Atrogin-1)、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RF1)、微小核糖核酸-133a(miR-133a)、SIRT1、配对盒基因(Pax7)、生肌调节因子(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表达,试剂盒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浓度和NAD+/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结果:干预14 d后,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比目鱼肌的湿重和横截面积分别增加了21.03%、30.25%( P<0.05),腓肠肌的湿重和横截面积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了5.24%、16.96%( P<0.05)。实验组Atrogin-1、MuRF1、SIRT1、PGC-1a、NAMPT、P-AMPK-a/AMPK-a的表达和NAD+浓度、NAD+/NADH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 P<0.05),而实验组miR-133a的表达则较实验对照组干预14 d后增加了163.3%( P<0.05)。干预14 d后,与细胞增殖相关的Pax7、MyoD基因在实验对照组中表达的显著上调,与正常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与细胞分化相关的MyoG基因则呈高表达状态,与正常组和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IRT1相关通路属于机体反射性保护机制之一,参与介导骨骼肌的自然恢复;电针刺激经miR-133a/SIRT1增强成肌细胞分化,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促进废用性肌萎缩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