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确保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4至16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中的《压力-焦虑亚量表》,通过问卷星调查615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共发放、回收615份问卷,有效问卷615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13.82%(85/615)及25.37%(156/615)。31~40岁年龄段、工作于重点科室是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危险因素( OR=1.779、2.127);女性、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消毒液洗手是心理压力的保护因素( OR=0.520、0.528)。医务人员工作于定点救治医院、重点科室更容易产生焦虑( OR=2.042、2.702);口罩与面部及鼻梁贴合高是医务人员心理焦虑的保护因素( OR=0.500)。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表现较高的心理压力及焦虑,应早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重点关注男性、31~40岁年龄段、工作于定点救治医院及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烟台市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布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来自全民健康保障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和山东省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2019年烟台市人间布病疫情资料、人口学数据和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三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感染途径等。结果:2019年,烟台市报告布病病例158例,年发病率为2.2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4 - 6月,占43.67%(69/158)。除长岛县外,其余12个市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为莱州市,占39.87%(63/158)。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1 ∶ 1.0(107 ∶ 51)。发病年龄以40 ~ 69岁为主,占75.95%(120/15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4%(132/158)。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14例)、肌肉关节酸痛(107例)、乏力(95例)、多汗(85例)。有明确牲畜接触史者占58.86%(93/158),主要接触方式为养殖(68例)、屠宰(26例)。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者占18.28%(17/93),以戴手套为主,占76.47%(13/17)。接触后洗手的占91.40%(85/93),其中,仅用清水洗的占37.65%(32/85);用肥皂洗的占62.35%(53/85)。接触后换洗衣物的占82.80%(77/93)。结论:烟台市布病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较低,提高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有效性是今后防控的重要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在康复治疗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反思教学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框架下的SOAP(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病例记录法在康复治疗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康复治疗学实习学生随机分为ICF-CY记录组和传统记录组,分别采用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的SOAP病例记录法和传统SOAP病例记录法对脑瘫患儿进行病例分析。实习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病例考核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病例考核成绩显示ICF-CY组在客观资料、评估、计划、总结及总成绩方面均高于传统记录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下的SOAP病例记录法评价优于传统SOAP记录法( P<0.001)。 结论: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的SOAP病例记录法能提高学生的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诊疗思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基层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训模式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模块化教学在基层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对来自上海市黄浦区所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名全科医生进行140学时的基于模块化教学的临床能力培训。以20名已完成培训课程的全科医生为培训组,26名拟参加下一批培训课程的全科医生为未培训组,于2023年5月进行临床能力测评,测评内容包括理论测试和临床技能评估。比较两组全科医生在临床能力测评中的得分和培训组全科医生的满意度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46名全科医生中,女性33名(71.7%),年龄27~47(37±6)岁,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年限2~25(9.4±5.5)年,31名(67.4%)参加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1名(67.4%)为签约家庭医生。46名全科医生测评总分得分(69.7±9.6)分,其中理论测评得分(68.9±8.6)分,临床技能测评7项得分(69.8±10.6)分。培训组全科医生总分和单项得分均高于未培训组(均 P<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在校正了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全科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是否为签约家庭医生后,与未培训组相比,培训组全科医生的病史采集、儿科接诊、留置胃管、腹腔穿刺及总分得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理论测试、神经系统查体、SOAP病历书写和小讲课方面,培训组和未培训组全科医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0名培训组全科医生中对培训项目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3±0.7)分,其中对培训课程满意度评分为(4.3±0.6)分,对师资满意度评分为(4.3±0.7)分,对组织安排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3±0.7)分。85%(17/20)全科医生认为此次培训对自身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有帮助,90%(18/20)全科医生认为此次培训对今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 结论:模块化教学有助于基层全科医生临床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临床技能方面,得到了全科医生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混合性评估在上海市郊区社区全科医生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8年12月对上海市某郊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9名全科医生进行临床和教学能力评估,方法采用为期1 d共3个板块共8个站点的混合性评估。参评医生年龄(37.8±4.7)岁,女性占75.9%(22/29)。3个板块中,临床思维能力板块的平均分和合格率最低,为(66.8±9.7)分和75.9%。8个站点中,成人SOAP病历书写的平均分和合格率最低,为(53.8±13.4)分和34.5%。社区工作年限<15年的全科医生儿科门诊接诊得分高于≥15年者[(68.6±10.2)分比(58.5±9.4)分, t=2.787, P<0.05]。不同带教年限、不同职称的全科医生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在临床思维能力板块的平均分( t=2.115)及其中的成人门诊接诊( t=3.410)、临床操作能力板块中的眼底镜及读片( t=3.816)和检耳镜及读片( t=2.286)、临床教学能力板块的平均分( t=2.618)和其中的教学情景演练( t=2.452)及小讲课( t=2.802)均高于非基层实践基地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提示混合性评估可作为全科医生能力评估的方法之一。社区教学基地建设虽可以有效提升郊区全科医生的临床和教学能力,但临床思维能力仍普遍较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元认知结合SOAP评估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元认知结合SOAP评估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康复治疗学专业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实习生来自于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天华学院。将4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实习生。试验组采用元认知结合SOAP评估法教学,对照组采用SOAP评估法教学,分别进行3个月的临床带教,采用物理治疗专业临床实践评估(assessment of physiotherapy practice,APP)和病例汇报评价表进行评估。结果:经过3个月的学习,试验组实习生的APP中的专业行为[(15.10±0.71)分比(14.30±1.26)分]、分析和计划[(14.85±0.93)分比(13.95±1.39)分]、干预[(17.95±1.46)分比(16.90±1.61)分],以及SOAP评估法中的客观资料[(4.40±0.75)分比(3.85±0.93)分]、评估[(4.50±0.69)分比(3.90±0.97)分]和计划[(4.40±0.60)分比(3.95±0.68)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实习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此外,经过3个月的学习,试验组实习生的APP量表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14.85±0.93)分比(13.95±1.39)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元认知结合SOAP评估法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推理能力和加强临床康复的规范化,为实习生将来从事康复工作夯实坚定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标准化病人结合SOAP评估记录法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医学记录法[主观资料(Subjective,S),客观资料(Objective,O),评估(Assessment,A)和计划(Plan,P),SOAP]在《物理治疗学》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本校康复治疗学本科班116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脑卒中SP结合SOAP评估记录法的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试验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85.97±3.19)、基础理论知识得分(86.00±3.74)、康复治疗记录撰写得分(85.74±4.76)均高于对照组[(78.14±3.86)、(84.07±5.24)、(66.86±4.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学生在知识自信(12.55±1.30)、技能自信(10.86±1.51)、沟通自信(11.69±1.71)等多维度自信心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8.79±1.59)、(7.45±1.27)、(7.83±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脑卒中SP结合SOAP评估记录法运用到《物理治疗学》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了康复医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169家医院员工护目镜使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医院员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目镜佩戴的使用现状,为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169家医院1 050名职工,其中医师69人(6.6%)、护士945人(90%)、管理人员24人(2.3%)、后勤、护工等辅助人员6人(0.6%)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设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及护目镜使用现况两部分。结果::疫情期间,380人(36.2%)在临床工作中未佩戴护目镜,其中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未佩戴护目镜171人(占未戴人员的45.1%)。在670名佩戴者中,有488人(占佩戴护目镜人员的72.8%)表示佩戴不舒适,其中375人(占佩戴护目镜不舒适人员的76.8%)反映镜片起雾为主要原因。在所有佩戴护目镜的员工中,615人出现过起雾现象,占佩戴护目镜人员的91.8%;401人(占起雾人员中的65.2%)认为护目镜起雾对工作有中、重度的影响,会导致视物模糊而降低工作效率,严重者导致无法工作;243人(占起雾人员中的39.5%)认为护目镜起雾的问题需迫切解决,361人(占起雾人员中的58.7%)的员工希望尽快解决。高危人群优先选用镜片涂抹抗菌洗手液,然后是碘伏、肥皂类洗涤剂等预防护目镜起雾;非高危人群优先选用鼻梁上垫纸巾,然后是镜片涂抹碘伏、抗菌洗手液等防雾。结论::所调查的医院工作人员中,护目镜佩戴率相对较低;其原因主要是护目镜佩戴期间的起雾问题,它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医疗风险,甚至影响抢救。因此,指导医护人员进行科学的护目镜防雾处理,从而改善护目镜佩戴体验,是增强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安全保护的一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SOAP的临床见习日志设计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设计基于SOAP[subjective(主观资料),objective(客观资料),assessment(评估),plan(计划)]的新版临床见习日志并验证其使用效果。方法:在秋季学期见习的97名学生中,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评估基于SOAP结构化病历的新版日志对学生见习成绩及临床思维的影响。定量指标采用SPSS 26.0软件行 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新版见习成绩[(96.29±1.38)分]较旧版[(93.53±1.60)分]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先使用旧版后使用新版的学生成绩提升显著优于先使用新版后使用旧版的学生( P<0.001)。定性访谈显示手写见习日志非常有必要,新版较旧版更能促进学员临床思维有序化,教员点评环节可提供反馈,所有受访学生均表示新版日志值得推广。 结论:引入SOAP结构化病历的新版临床见习日志有助于提升见习效果,培养学生有序化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在见习教学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多器官损害1例并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及心功能损害发病特点和诊疗过程,提高全科医师对该病的认知,明确该病的诊断,进而提高全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诊治的因四肢乏力伴阵发性咳嗽2年、加重10 d入院的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及心功能损害患者1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疗过程、随访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全科医师SOAP问诊、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了疾病的诊断,再由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专家共同会诊,然后转入风湿免疫科进行专科专病治疗,最后由全科门诊随访,该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健康。结论:多学科联合下针对抗合成酶综合征的诊治方案,能够提高全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知,明确该疾病的诊断,并发挥全科医学科多学科协诊和基层首诊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