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R-562靶向调控FGFR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微小RNA 562(miR-562)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5例行手术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获取其结直肠癌组织及肿瘤边缘>5 cm处正常癌旁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癌旁组织、结肠癌组织、人正常结直肠细胞(FHC细胞)和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T29及HCT116细胞)中miR-562的表达。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组、miR-562 mimics组、miR-562 mimics+pcDNA3.1组、miR-562 mimics+pcDNA3.1-FGFR1组。CCK-8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SW480细胞侵袭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62和FGFR1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FGFR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miR-562表达[(0.59±0.08)vs(1.01±0.10)]显著降低( P<0.05);与FHC细胞(1.00±0.08)相比,SW480、SW620、HT29及HCT116细胞中miR-562表达水平(0.48±0.06)、(0.76±0.14)、(0.70±0.11)、(0.56±0.10)显著降低( P<0.05),且其表达水平在SW480细胞中最低;与对照组相比,miR-562 mimics组miR-562表达水平、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FGFR1、CyclinD1表达水平、迁移及侵袭细胞数、MMP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FGFR1是miR-562的潜在靶基因;FGFR1高表达可逆转miR-562过表达对SW480细胞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 结论:miR-562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抑制FGFR1表达来抑制SW480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149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9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手术切除的47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9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C、卵巢癌细胞SW620和skov3中miR-149水平;采用miRNA和miR-149慢病毒感染SW620细胞,命名为miRNA组和miR-149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9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149靶蛋白表达、增殖、凋亡、周期和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癌旁组织miR-149表达水平(1.07±0.15)明显高于卵巢癌组织(0.7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490, P<0.05)。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C miR-149表达水平(1.27±0.10)明显高于卵巢癌细胞SW620和skov3(0.80±0.08、0.7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859、10.74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值(1.91±0.08)明显高于miR-149组(1.2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55,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3.69±1.06)%]明显低于miR-149组[(18.90±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47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G 0/G 1期比例[(39.91±2.86)%]明显高于miR-149组[(31.3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16,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16.73±1.51)%]明显低于miR-149组[(20.48±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19,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127.67±21.69)个]明显高于miR-149组[(99.50±10.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87,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水平(0.94±0.06、0.91±0.05)明显高于miR-149组(0.73±0.06、0.5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55、8.488, P<0.05)。RGS17是miR-149的靶基因。癌旁组织中RGS17蛋白表达水平(0.97±0.02)明显低于卵巢癌细胞RGS17蛋白表达水平(2.1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62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1.24±0.09)明显高于miR-149组(0.7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00, P<0.05)。 结论:miR-149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呈低表达,miR-149过表达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NA-541-5p负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1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NA-541-5p(miR-541-5p)负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41-5p在结肠癌细胞株HT29、SW480、SW620、HCT116和正常人肠上皮细胞株HIEC以及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12例结肠癌手术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TargetScan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541-5p的潜在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进行验证。检测CCND1在结肠癌细胞株和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miR-541-5p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分为miR-NC组(转染对照质粒)、miR-541-5p组(转染miR-541-5p模拟物)、miR-541-5p+ CCND1组(共转染miR-541-5p模拟物和CCND1),使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miR-541-5p和CCND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miR-541-5p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541-5p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45±0.06比1.00±0.12, t=43.385, P<0.01)。结肠癌细胞株HT29、SW480、SW620、HCT116和正常人肠上皮细胞株HIEC中的miR-541-5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6±0.03、0.67±0.04、0.57±0.06、0.17±0.02和1.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621, P<0.01),各结肠癌细胞株miR-541-5p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人肠上皮细胞株HIEC。选择HCT116细胞进行后续实验。TargetScan软件预测CCND1的3'UTR可能存在与miR-541-5p互补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CND1是miR-541-5p的潜在靶基因,miR-541-5p可负调控CCND1表达。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miR-NC组、miR-541-5p组、miR-541-5p+CCND1组HCT116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00±0.16)%、(0.89±0.08)%、(2.5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715, P<0.01),在miR-541-5p过表达的HCT116细胞中转染CCND1能逆转miR-541-5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miR-541-5p能抑制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但共转染miR-541-5p模拟物和CCND1后,可逆转这种抑制作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miR-541-5p组裸鼠肿瘤质量和体积均较对照组低(均 P<0.05)。 结论:miR-541-5p通过负调控CCND1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生长,在结肠癌中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肿瘤蛋白翻译控制反义RNA 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肿瘤蛋白翻译控制反义RNA 1(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胃肠外科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72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构建lncRNA TPT1-AS1敲低和对照载体(si-TPT1-AS1、si-NC),分别设为敲低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SW620的增殖、细胞周期阻滞、迁移和侵袭能力。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LncRNA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3.99±0.21比1.78±0.09, t=35.433, P<0.05),且其表达与TNM分期( χ2=9.000, P<0.05)和远处转移( χ2=4.600, P<0.05)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结果显示,敲低TPT1-AS1 48 h(0.47±0.02比0.83±0.05, t=10.543, P<0.05)、72 h后(0.69±0.02比1.23±0.09, t=10.145, P<0.05),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敲低TPT1-AS1可使G 0/G 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68.47±2.79)%比(44.69±1.26)%, t=14.672, P<0.05],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2.87±1.96)%比(37.48±1.57)%, t=17.246, P<0.05],G 2/M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8.22±0.87)%比(20.78±0.45)%, t=18.772,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表明,敲低TPT1-AS1可使SW620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87±8)个比(177±10)个, t=15.237, P<0.05],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47±5)个比(122±8)个, t=19.578,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lncRNA 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敲低TPT1-AS1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G 1/S期转换、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辅助健脾解毒方处理对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62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健脾解毒方处理对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62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620细胞完成后,按照实验设计分成4组:对照组、HBO组、健脾解毒方组和联合组。对照组SW620细胞不作如何处理,HBO组予以0.25 MPa HBO处理,健脾解毒方组予以1.50 mg/ml健脾解毒方制剂处理,联合组予以1.50 mg/ml健脾解毒方剂处理后再予以0.25 MPa HBO处理。首先在200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SW620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SW620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SW620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W620细胞内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处理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发现健脾解毒方组SW620细胞密度轻度减少,悬浮细胞稍微增多;联合组SW620细胞密度明显减少,部分细胞皱缩变圆,悬浮细胞明显增多( P<0.05)。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发现对照组和HBO组SW620细胞核形态和数量变化不明显;健脾解毒方组SW620细胞核呈致密浓染,形态异常,颜色发白,出现部分细胞凋亡;联合组SW620细胞核更加致密浓染,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P<0.01);健脾解毒方组和联合组SW620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联合组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健脾解毒方组(35.4% vs.48.9%, P<0.05);对照组、HBO组、健脾解毒方组SW620细胞G1期、S期和G2期变化不明显( P>0.05);而联合组SW620细胞G1期明显降低,S期明显增高( P<0.05),而G2期变化不明显( P>0.05);与对照组、健脾解毒方组、HBO组比较,联合组SW620细胞内凋亡蛋白Bax、caspase-3、Cytochrome C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0.01)。 结论:HBO辅助健脾解毒方处理对SW620 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迁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提高Bax、caspase-3、Cytochrome C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沉默 PRR1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奥沙利铂耐药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 PRR13基因表达量与结直肠癌细胞对于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在奥沙利铂药物作用下 PRR13基因表达高低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方法:在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ATCC)常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筛选出2株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通过慢病毒载体进行细胞转染构建 PRR13沉默结直肠癌细胞模型,采用MTT法进行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实验,本研究将稳定转染包含沉默 PRR13基因序列shRNA慢病毒的结直肠细胞模型定义为沉默组,将稳定转染慢病毒空载体的结直肠细胞模型定义为对照组。 PRR13基因沉默后,奥沙利铂的半抑制浓度(IC 50)变化,然后使用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凋亡实验,比较组间 PRR13表达量及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关系。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相同细胞模型IC 50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相同时间点,沉默组IC 50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相同浓度作用的同类细胞模型中,沉默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W620沉默组(22.50%)比SW620对照组(11.35%),SW480沉默组(13.63%)比SW480对照组(4.59%)],沉默组活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模型[SW620沉默组(76.0%)比SW620对照组(87.2%),SW480沉默组(74.5%)比SW480对照组(89.3%)]。 结论:沉默 PRR13基因可以降低细胞对于奥沙利铂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奥沙利铂药物耐药性,化学治疗效果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lncRNA H19对结肠癌预后评估及辐射抗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lncRNA H19在结肠癌预后评估及辐射抗性调控中的作用,为结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lncRNA H19在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通过siRNA和过表达质粒转染调节lncRNA H19在结肠癌细胞HCT116及SW620中的表达。通过CCK8、EdU、克隆存活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lncRNA H19表达对X线辐射后结肠癌细胞增殖、DNA合成、辐射敏感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ncRNA H1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lncRNA H19作为结肠癌的高风险因子,对于结肠癌的预后评估具有显著的优势(曲线下面积值为0.816)。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辐射可以诱导lncRNA H19在结肠癌细胞中高表达。敲低lncRNA H19(siRNA-H19)可以明显增加HCT116细胞对X线的敏感性,而过表达lncRNA H19(H19-OE)的SW620细胞辐射抗性增强。此外,流式分析显示敲低lncRNA H19可以增强X线诱导的G 2/M期阻滞,提示lncRNA H19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影响结肠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结论:lncRNA H19在结肠癌预后评估及辐射抗性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能作为增强放疗敏感性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642a-5p通过靶向作用于Ⅰ型胶原α1对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642a-5p(miR-642a-5p)对结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细胞SW620细胞分成4个组:对照组(OE-NC+mimic-NC组:共转染miR-642a-5p mimics阴性对照与空载体);过表达miR-642a-5p组(OE-NC+mimic-miR-642a-5p组:共转染miR-642a-5p mimics与空载体);过表达miR-642a-5p与Ⅰ型胶原α1(COL1A1)组(OE-COL1A1+mimic-miR-642a-5p组:共转染miR-642a-5p mimics与COL1A1过表达载体);过表达COL1A1组(OE-COL1A1+mimic-NC组:共转染miR-642a-5p mimics阴性对照与COL1A1过表达载体)。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miR-642a-5p及COL1A1的表达;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COL1A1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RT-PCR结果显示应用miR-642a-5p mimics转染细胞后,miR-642a-5p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miR-642a-5p直接靶向作用于COL1A1。应用(COL1A1 overexpression,OE-COL1A1)转染后,细胞COL1A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OE-NC + mimic-miR-642a-5p组和OE-COL1A1 + mimic-miR-642a-5p组的RNA相对表达量(18.62±2.31),(2.52±0.44)明显高于OE-NC+mimic-NC组(0.5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120、6.125, P<0.05),且OE-COL1A1 + mimic-miR-642a-5p组的COL1A1相对表达量(5.88±1.06)明显高于OE-NC+mimic-miR-642a-5p组(0.2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01, P<0.05)。与OE-NC + mimic-NC组比较,miR-642a-5p的过表达显著抑制了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过表达COL1A1显著促进SW62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部分逆转miR-642a-5p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结论:miR-642a-5p可通过调节COL1A1的表达水平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直肠癌组织中T-框蛋白5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T-框蛋白5(TBX5)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TBX5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TBX5的表达,分析TBX5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株中TBX5的表达。合成TBX5高表达质粒,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p21、p16、p2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BX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24.44%(22/9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5.56%, 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TBX5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侵犯有关(均 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TBX5蛋白表达阳性的22例患者生存时间为(60.2±2.4)个月,优于表达阴性的68例患者[(44.3±2.8)个月, P<0.05]。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SW480、LOVO、HCT116中,HT29细胞TBX5的mRNA和蛋白表达最弱。TBX5转染组HT29细胞中TBX5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P=0.043, P<0.001),吸光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 P<0.001),G 0/G 1期细胞比例升高( P=0.009),G 2/M期细胞比例降低( P<0.001),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均 P<0.001)。TBX5转染组细胞的PCNA、MMP-2、MMP-7表达减弱,而p21、p16、p27表达增强(均 P<0.05),TIMP-1表达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TBX5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的标志,TBX5可能是通过抑制增殖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而抑制了结直肠癌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519d-3p靶向DCAF4L2抑制结直肠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519d-3p(miR-519d-3p)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对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系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将miR-519d-3p模拟物(mimic)分别转染于RKO及SW620,同时设置mimic阴性对照(mimic 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519d-3p表达及DCAF4L2 mRNA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DCAF4L2蛋白表达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采用两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miR-519d-3p在人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显著下降,其中RKO和SW620表达倍数明显低于NCM460[RKO:(0.311±0.165)倍比1.000倍, t=7.783, P<0.05;SW620:(0.354±0.079)倍比1.000倍, t=15.72,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功转染mimic过表达miR-519d-3p,过表达组表达倍数高于对照组 [RKO:(2.913±0.602)倍比1.000倍, t=5.409, P<0.01;SW620:(3.194±0.427)倍比1.000倍, t=8.765,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物学功能实验证实miR-519d-3p表达升高能显著抑制CR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CCK-8检测结果示,过表达组24、48、72、96 h细胞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RKO:0.248±0.018比0.184±0.012、0.388±0.007比0.277±0.010、0.658±0.033比0.496±0.008、0.877±0.020比0.681±0.021, t=3.064, P<0.01;SW620:0.213±0.018比0.181±0.050、0.375±0.008比0.274±0.014、0.720±0.009比0.482±0.006、0.978±0.115比0.721±0.032, t=2.432,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组平板克隆集落形成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RKO:(262.300±11.320)个比(181.700±2.333)个, t=7.127, P<0.05;SW620:(448.000±33.260)个比(190.300±7.446)个, t=9.38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组划痕愈合率低于对照组[RKO:(39.040±0.812)%比(8.979±0.846)%, t=394.900, P<0.01;SW620:(28.840±0.848)%比(5.576±1.435)%, t=21.35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中过表达组穿透微孔膜的细胞个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迁移实验[RKO:(196.700±6.360)个比(93.330±4.096)个, t=44.290, P<0.01;SW620:(198.300±4.485)个比(101.300±1.764)个, t=16.09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侵袭实验[RKO:(274.700±3.844)个比(85.670±2.728)个, t=33.950, P<0.01;SW620:(263.300±6.566)个比(70.330±4.256)个, t=50.98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线预测软件(miRWalk、StarBase 2.0和TCGA)预测,并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DCAF4L2作为miR-519d-3p靶基因调控CRC,过表达组DCAF4L2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倍数明显低于对照组,mRNA表达倍数[RKO:(0.170±0.050)倍比1.000倍, t=18.400, P<0.01; SW620:(0.256±0.069)倍比1.000倍, t=26.80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倍数[RKO:(45.504±6.076)%比100.000%, t=15.540, P<0.01;SW620:(43.567±3.760)%比100.000%, t=26.00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直肠癌细胞中miR-519d-3p表达显著下降,并通过调控DCAF4L2表达抑制结直肠癌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