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康复理论联合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在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快速康复理论联合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干预在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 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 6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理论联合HFMEA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康复理论联合HFMEA干预应用于肝癌TACE患者中,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动脉化疗栓塞续贯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TKI和PD-1单抗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续贯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基础上联合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和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抑制剂(PD-1 inhibitors)一线治疗晚期肝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6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收治且资料完整的70例晚期HCC患者,按其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为TACE+HAIC+靶向组(TACE序贯HAIC,联合TKI,共23例)和TACE+HAIC+免疫+靶向组(TACE序贯HAIC,联合PD-1抑制剂以及TKI,共47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资料、疗效评估及其他治疗相关资料等,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TACE+HAIC+靶向组、TACE+HAIC+免疫+靶向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0.87%和36.17%(P=0.031),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5.65%和93.62%(P=0.068);2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时间分别为10.2月、11.8月(P=0.003),中位总生存时间(OS)时间分别为15.7月、19.5月(P=0.035).经倾向性匹配(PSM)分析后,TACE+HAIC+靶向、TACE+HAIC+免疫+靶向组中位PFS分别为10.1月和14.5月(P=0.024),中位OS分别为14.1月和21.2月(P=0.221).TACE+HAIC+靶向组、TACE+HAIC+免疫+靶向组患者1年PFS率分别为24.0%和52.2%,1年OS率分别为72.3%和93.1%、2年OS率分别为23.9%和63.8%、3年OS率分别为23.9%和36.5%.TACE+HAIC+免疫+靶向组的蛋白尿发生率高于TACE+HAIC+靶向组(21.28%vs 0,P=0.025);但2组患者任何3~4级TRA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ACE+HAIC+免疫+靶向治疗晚期HCC安全有效,可延长晚期HCC患者生存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兔VX2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肠道通透性、脂多糖和Toll样受体4改变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选取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8只,以抽签法随机抽出7只为对照组,其余21只建立VX2肝癌模型并进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于TACE术前1d和术后1、5、10 d分别经耳缘静脉取外周血后测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Toll样受体4 (TLR4)和血清脂多糖(LP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ALT、DAO与LPS两两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X2肝癌模型兔血清ALT、DAO、D-LA、LPS、TLR4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术后1 d高于术前,术后5 d和术后10 d降低,DAO、D-LA、LPS、TLR4术后10 d均低于术前( P<0.05)。ALT与DAO、DAO与LPS、ALT与LPS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43、0.83、0.64( 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VX2肝癌模型兔在行TACE治疗后,随着肿瘤的控制和肝肠循环的改善,能提高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血LPS含量,下调TLR4,协同影响肿瘤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DEB-TACE在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在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3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肝移植的超米兰标准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50.3±7.8)岁。将术前接受DEB-TACE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DEB-TACE组,根据肝移植术后的肿瘤坏死率再分为A组(肿瘤完全坏死, n=9)、B组(50%≤肿瘤坏死率<100%, n=21)、C组(肿瘤坏死率<50%, n=20)。将未接受任何术前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DEB-TACE并发症。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其生存和复发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DEB-TACE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0%(50/50),接受1~4(1.8±1.2)次介入治疗。DEB-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栓塞后综合征18例(36.0%)。DEB-TACE组肝移植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0%、90.0%、76.0%,优于对照组94.0%、78.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62, P=0.015)。A组+B组患者( n=30)肝移植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96.7%、93.3%,优于对照组94.0%、78.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99, P=0.012)。C组与对照组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56, P=0.130)。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组间比较结果与累积生存率比较结果一致。 结论: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前行DEB-TACE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DEB-TACE后肿瘤坏死程度越高(超过50%或完全坏死),其生存预后越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DC对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对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介入放射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7月连续收治的40例行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5.9岁。所有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行腹部MRI增强检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预测疗效的价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以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2例,客观缓解率75.0%(30/40)。ADC预测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 CI:0.74~0.98),最佳界值为1.32×10 -3 mm 2/s,灵敏度为0.63,特异度为1.00。高ADC组(≥1.32×10 -3mm 2/s, n=19)无进展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均优于低ADC组(<1.32×10 -3mm 2/s, n=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分析,ADC<1.32×10 -3mm 2/s( HR=3.711,95% CI:1.705~8.074, P<0.05)是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ADC<1.32×10 -3mm 2/s( HR=3.518,95% CI:1.016~12.185, P<0.05)是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ADC是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行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术中射频在中国肝癌分期方案Ⅱa~Ⅲa期多发肝癌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术中射频在中国肝癌分期方案(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11日至2017年1月31日收治的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射频消融(RFA)组、TACE联合RFA组和切除联合RFA组。收集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情况及化验检查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4组患者总体生存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根据术前甲胎蛋白(AFP)、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69例患者,其中男194例、女75例,年龄23~84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TACE组73例、RFA组70例、TACE联合RFA组69例、切除联合RFA组57例。TACE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3.5%、10.2%和0,RFA组分别为46.3%、17.7%、和0,TACE联合RFA组分别为56.8%、21.5%和2.3%,切除联合RFA组分别为76.5%、38.7%和3.8%,切除联合RFA组患者生存预后最佳(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联合RFA、肿瘤最大直径<5 cm、无血管侵犯、术前AFP≤400 μg/L、总胆红素(TBIL)<34 μmol/L( HR=0.784、0.718、0.633、0.846、0.617;均 P<0.05)是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切除联合RFA、肿瘤最大直径<5 cm、术前AFP≤400 μg/L( HR =0.702、0.743、0.647;均 P<0.05)是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对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而言,切除联合RFA是治疗的有效手段,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着明显优势。在术前AFP≤400 μg/L、肿瘤数目<3个和(或)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患者中采用切除联合RFA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切除联合RFA、肿瘤<5 cm、术前AFP≤400 μg/L是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于肝癌肝移植术前接受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24~70岁,中位年龄51.5岁。统计分析肿瘤大小与数目,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肿瘤反应情况,分析移植等待期间的淘汰率、降期成功率、病理结果以及短期肿瘤复发率。结果:47例肝癌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46例,B级1例。单发肿瘤17例,多发肿瘤30例,肿瘤的最大直径为(30.8±11.7)mm。47例患者共接受50次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0%。完全缓解率为27.7%(13/47),部分缓解率为51.1%(24/47),疾病稳定率为17.0%(8/47),疾病进展率为4.2%(2/47)。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移植等待患者22例,淘汰率为0;超过米兰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接受降期治疗25例,降期至符合UCSF标准的成功率为84.0%(21/25),降期至符合米兰标准的成功率为56.0%(14/25)。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有33例已经接受肝移植,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坏死率大于50%的比例为78.8%(26/33),肿瘤完全坏死的比例为39.4%(13/33)。无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复发率为3.0%(1/33)。结论: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安全有效,可获得较高的肿瘤坏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索拉非尼和预防性TACE对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术后预防复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应用索拉非尼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7例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有MVI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单纯手术,B组术后应用索拉非尼,C组术后行预防性TACE,分析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Kaplan-Meier计算无瘤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肝癌合并MVI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无瘤生存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A、B、C三组病例数分别为49、36、52,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患者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4%、51.0%、38.8%,86.1%、75.0%、66.7%和82.7%、75.0%、59.6%,A组和B组比较(χ 2 = 9.105, P = 0.003)、A组和C组比较(χ 2 = 5.958, P = 0.015),1、2、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B组和C组1、2、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1.227, P = 0.268)。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 HR = 0.622, P = 0.046)、肿瘤最大直径( HR = 1.661, P = 0.033)、是否行预防性TACE( HR = 0.544, P = 0.019)、术后是否应用索拉非尼( HR = 0.419, P = 0.007)是影响肝癌伴MVI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复发类型上,B组以肝内单发为主,A组和C组以肝内多发为主。 结论:对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合并MVI的肝癌患者,应用索拉非尼或预防性TACE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3年内的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致镰状动脉异位栓塞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原发性肝癌患者1例,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过程中,栓塞剂经镰状动脉进入正常组织后形成异位栓塞,导致镰状动脉供血区域皮肤组织的损伤。未给予特殊治疗,好转出院。术者应对镰状动脉有充分的认识,减少镰状动脉异位栓塞的发生,提高TACE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及护理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栓塞综合征(PES)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对PES的研究现状、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认识及处理PES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