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减容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机械减容技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应用Rotarex机械减容治疗的5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69.4±10.1)岁(范围:47~89岁)。病变位于髂动脉6例,股腘动脉42例,同时累及髂动脉和股腘动脉4例。所有患者应用Rotarex机械减容,残余狭窄>50%的患者同期行腔内血管成形术,部分患者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必要时植入支架。收集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术后靶血管再狭窄、再次手术情况等。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和秩和检验,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术后靶血管通畅率。 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行血运重建,技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行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11例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24例患者植入支架共26枚(2例植入2枚支架),其中9例为髂动脉支架,15例为股腘动脉支架,支架长度为(11.3±3.3)cm(范围:6~23 cm)。术中发生远端栓塞2例,均以大腔导管抽吸方法取出栓子。1例髂动脉病变患者术后发生靶病变急性闭塞,急诊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住院时间(4.8±1.9)d(范围:2~9 d),出院时踝肱指数为0.81±0.16,较术前的0.34±0.16明显改善( t=-25.160, P<0.01),卢瑟福分级为[ M(IQR)]1(1),较术前的3(1)明显降低( Z=-6.825, P<0.01)。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范围:6~42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因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分别于术后2周和2个月时发现靶血管急性血栓形成,其中1例因静息痛明显再次行血运重建,另1例因消化道出血,不能行抗凝治疗,未再次手术;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腹腔感染1例,肺癌1例,冠心病2例;13例患者超声提示靶血管病变再狭窄>50%,均位于股腘动脉,其中3例再次行腔内治疗。本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和2年的靶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2%、87.4%和51.4%,股腘动脉病变术后半年和1年的靶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2.9%和84.3%。 结论: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采用Rotarex机械减容安全有效,与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应用可减少股腘动脉支架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3信号通路活化在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的活化在重组HBsAg(rHBsAg)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13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制备血液制品时滤除的白细胞,分离培养PBMC后分别给予TLR3激动剂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组)及PBS(对照组)处理,48 h后收集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3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在活化(Poly I:C组)/未活化(对照组)TLR3信号通路后,采用rHBsAg处理两组PBMC 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树突状细胞(DC)、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比例。采用配对 t检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和典型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Poly I:C组PBMC TLR3信号通路中TLR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9.21%)、TLR3蛋白表达量(8 983.95)、NF-κB蛋白的表达量(26 193.13)、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3.73%)及其占NF-κB的比例(16.03%)、磷酸化IRF3(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2.64%)及其占IRF3的比例(2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54%、8 086.00、22 340.66、8.72%、9.71%、9.57%、19.12%)( P<0.05),TRIF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89.75%)和蛋白表达量(304 219.54)均高于对照组(89.64%、288 149.72)( P>0.05);经rHBsAg处理后,Poly I:C组髓样DC(mDC)(2.90%)、浆细胞样DC(1.80%)、B细胞(5.31%)比例及浆细胞占B细胞比例(67.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3%、0.81%、4.23%、58.82%)( P<0.05);TLR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蛋白表达量与免疫细胞之间均存在典型相关,TLR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比例、pIRF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和mDC比例、pNF-κB和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CD4 +T细胞的比例均正相关。 结论:Poly I:C可以活化PBMC TLR3/TRIF/NF-κB和TLR3/TRIF/IRF3信号通路,促进下游信号分子发挥功能,进而促进DC的成熟,诱导CD4 +T细胞免疫反应,促进B细胞的成熟分化,促进rHBsAg的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24个月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loon,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femoropoplite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FPOD)的中期临床结果。方法:对 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CB治疗的FPO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术后 24个月的靶血管一期通畅率(primary patency rate,PP)、一期辅助通畅率(assisted primary patency rate,AP)、二期通畅率(secondary patency rate,SP)、免于临床症状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freedom from clinically-driven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F-TLR)有效性指标,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大截肢率、全因死亡率安全性指标。结果:172例患者(191条下肢)接受了DCB治疗。其中TASC A型13条(6.8%)、B型38条(19.9%)、C型98条(51.3%)、D型42条(22.0%)。原发性病变126条(66.0%)、支架内再狭窄病变33条(17.3%),原发性病变合并支架内再狭窄32条(16.8%)。轻度钙化48条(25.1%)、中度钙化20条(10.5%)、重度钙化25条(13.1%)。原发性病变平均病变长度(27.8±10.4)mm。其中慢性全堵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为97条(61.4%),平均CTO病变长度为(17.2±12.4)cm。技术成功率97.4%。一期补救性支架植入率为22.0%。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PP分别为68.4%和55.9%、AP为78.8%和69.8%、SP为95.8%和91.5%,F-TLR为85.3%和81.9%。原发性病变亚组术后24个月PP为62.7%、支架内再狭窄亚组术后24个月PP为44.9%。术后全因死亡率13.4%、大截肢率4.7%。影响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P=0.046)和≥15 cm的CTO病变( P=0.006)。 结论:DCB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介入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对痤疮合并黄褐斑患者皮肤炎症、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对痤疮合并黄褐斑患者皮肤炎症、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温州和平整形医院美容皮肤科收治的痤疮合并黄褐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生活方式干预组( n=20)、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干预组( n=20)、米诺环素药物干预组( n=20)。生活方式干预组采用常规生活护理,米诺环素药物干预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米诺环素与食物同服,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干预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皮肤状态评分、治疗前后血清Toll样受体2(TLR-2)、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19/20)]高于米诺环素药物干预组[55.00%(11/20)],更高于生活方式干预组[20.00%(4/20)]( Z=22.94, P < 0.05)。治疗14周后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干预组的皮肤状态评分为(53.15±0.23)分,高于米诺环素药物干预组的(32.95±0.23)分和生活方式干预组的(10.18±0.25)分( F=164 761.37, P < 0.05)。治疗后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干预组血清TLR-2、IL-17水平[(35.31±5.52)pg/mL、(164.23±10.12)pg/mL]显著低于米诺环素药物干预组的(52.13±5.45)pg/mL、(198.32±10.23)pg/mL和生活方式干预组的(62.56±6.11)pg/mL、(245.23±11.31)pg/mL( F=116.33、296.24,均 P < 0.05)。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米诺环素药物干预组[65.00%(13/20)]和生活方式干预组[90.00%(18/20)]( Z=41.02, P < 0.05)。 结论:双歧杆菌联合水杨酸治疗痤疮合并黄褐斑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和炎症状态,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ORAD在高糖诱导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DNA损伤激活的非编码RNA(NORAD)在高糖诱导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将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MES-13分为高糖组及低糖组,处理24 h后转染NORAD小干扰RNA(si-NORAD)及Toll样受体4(TLR4)小干扰RNA(si-TLR4),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NORAD及TLR4的表达。在SV40-MES-13细胞中分别转染NORAD、TLR4过表达质粒及小干扰RNA。Cell Counting Kit-8(CCK-8)、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共转染NORAD和miR-520h模拟剂,TLR4和miR-520h模拟剂后检测荧光素酶强度及三者表达情况;共转染si-NORAD和miR-520h抑制剂、TLR4过表达质粒和miR-520h模拟物以及共转染si-TLR4和miR-520h抑制剂后检测三者水平及细胞增殖水平来验证三者的调节关系。结果:高糖处理小鼠系膜细胞SV40-MES-13后,NORAD(1.65±0.08比1.00±0.06, P=0.003)及TLR4(1.96±0.09比1.01±0.07, P=0.001)的表达均升高。NORAD及TLR4过表达后细胞增殖加快(1.34±0.04比0.85±0.04, P=0.001;1.33±0.02比0.82±0.03, P<0.001),细胞凋亡减少(0.45±0.03比0.94±0.06, P=0.001;0.51±0.05比0.99±0.03, 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520h能与NORAD及TLR4结合;NORAD与miR-520h表达相互影响,miR-520h模拟物可减少TLR4表达。与单独转染si-NORAD相比,共转染si-NORAD及miR-520h抑制剂时TLR4相对表达量升高(0.74±0.03比0.55±0.03, P=0.014);与单独转染miR-520h模拟物相比,共转染miR-520h模拟剂及TLR4过表达质粒后细胞增殖更快(0.73±0.01比0.61±0.02, P=0.007);与单独转染miR-520h抑制剂相比,共转染miR-520h抑制剂及si-TLR4后细胞增殖减少(1.31±0.04比1.55±0.04, P=0.013)。 结论:NORAD可结合miR-520h调节TLR4促进高糖诱导系膜细胞增殖及抑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在Ⅰ型小肠闭锁隔膜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Ⅰ型小肠闭锁肠腔隔膜组织黏膜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l protein-88,MyD88)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并探索胚胎期TLR4/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与肠管再通过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例术中证实为Ⅰ型小肠闭锁患儿的肠腔隔膜组织。其中,空肠闭锁13例(男5例,女8例),回肠闭锁3例(男1例,女2例);手术年龄为出生后1~3 d。以同一患儿行肠切除肠吻合过程中钳取收集的正常肠壁组织为对照组。组织标本转入快速组织处理系统进行组织标本连续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进行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观察TLR4和MyD88,以及该信号通路下游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4,IRAK4)在正常新生儿肠壁组织黏膜层内、隔膜组织黏膜层内的表达。各组分别随机取4个视野(非肌肉区域),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测量积分光密度(IOD)值和面积(Area)并计算出平均光密度(OD)值。OD=IOD/Area。采用双盲法分析比较免疫组织化学平均光密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肠壁组织黏膜层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表达不明显,但上述指标在隔膜组织黏膜层表达显著。半定量结果显示,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在新生儿正常肠壁黏膜层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0、0.0122、0.1008和0.0102,而其在隔膜组织黏膜层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48、0.1072、0.0887和0.0468,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046、0.0016和0.001)。 结论:Ⅰ型肠闭锁隔膜黏膜层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表达相对正常肠壁组织增多,提示TLR4/MyD88信号通路可能与Ⅰ型肠闭锁隔膜组织的形成或发展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FAT5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食管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活化T细胞核因子5(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5, NFAT5)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敲低其在食管癌细胞的表达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收集的26例食管癌患者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NFAT5的表达情况。将食管癌细胞ECA109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ECA109细胞转染NFAT5-siRNA质粒,对照组ECA109细胞转染MOCK-siRNA质粒,RT-PCR检测各组细胞NFAT5 mRNA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NFAT5、TLR4、MyD88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迁移(转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组织NFAT5阳性率为80.77%(21/26),相应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5.38%(4/26),食管癌组织中NFAT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ECA109细胞转染相应siRNA后NFAT5 mRNA含量下降;实验组ECA109细胞NFAT5、TLR4、MyD88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8±0.08、0.31±0.13、0.41±0.14;对照组ECA109细胞NFAT5、TLR4、MyD88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5±0.15、0.84±0.22、1.04±0.26;实验组ECA109细胞TLR4、MyD88的表达明显下降(均 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为(52.67±5.21)%,对照组细胞为(82.91±7.26)%;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成功迁移细胞数为(35±5)个,对照组成功迁移细胞数为(92±13)个,结果表明ECA109细胞低表达NFAT5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 P<0.01)。 结论:NFAT5在食管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相关;且NFAT5通过调控TLR4/MyD88信号通路影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CBP)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SS)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免疫指标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S患者9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51例,采用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床旁高流量CBP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免疫指标及TLR4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ICU转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PT、APTT短于对照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周,两组CD 4+、CD 4+/CD 8+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CD 4+、CD 4+/CD 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周,两组TLR4、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乳酸(La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TLR4、CRP、PCT、WBC、Lac、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3.92%(2/51)比19.05%(8/42)、13.73%(7/51)比30.95%(13/42)],ICU转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12.35 ± 2.14)d比(14.17 ± 3.36)d、(7.12 ± 2.23)d比(8.51 ± 2.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床旁高流量CBP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S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调节凝血、纤溶平衡,避免凝血活化,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外周血TLR4表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肾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天麻素通过Wnt/β-连环蛋白通路和核因子-κB通路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以及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购自河南实验动物中心的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关节炎组和天麻素组,每组大鼠10只。关节炎组和天麻素组大鼠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模型组但不形成骨关节炎模型。天麻素组大鼠腹腔注射天麻素50 mg/kg,假手术组和关节炎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8周,麻醉后,取3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进行后续研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3组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检测关节软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3组大鼠关节软骨NF-κB、Toll样受体4(TLR4)和髓分化因子88(MyD88)、Ⅱ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蛋白聚糖的水平;采用Mankin’s评分分析3组大鼠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33.84±6.37)、(21.64±3.98)、(58.61±8.83) pg/g]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74.97±9.81)、(45.63±7.87)、(140.68±20.79) p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742、8.261、11.780,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丙二醛水平[(1.33±0.14) mmol/g]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2.38±0.18) m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720,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86.29±6.99) U/mg]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65.17±7.37) 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78,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NF-κB、MyD88、Wnt2和β-catenin水平(1.09±0.12、1.31±0.13、0.91±0.07、1.22±0.09)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1.73±0.15、1.75±0.14、1.42±0.16、1.7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742、8.261、9.090、11.330,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水平(1.21±0.09、1.28±0.12)明显高于关节炎组(0.77±0.10、0.8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40、7.971,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Mankin’s评分[(3.75±1.00)分]明显低于关节炎组[(7.53±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130, P<0.05)。 结论:天麻素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和NF-κB通路,抑制大鼠骨关节炎症,延缓关节软骨退变,对骨关节炎达到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核因子κB和Toll样受体4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核因子κB(NF-κB)和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 + EEN组(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EEN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每组45例,两组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胰腺组织NF-κB和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U + EEN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肠道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和器官功能衰竭、胰腺囊肿、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败血症发生率低于EEN组[(2.1 ± 0.4)个月比(2.4 ± 0.6)个月、(16.9 ± 2.1) d比(21.7 ± 2.8) d、(23.7 ± 3.8) d比(27.4 ± 4.1) d、(11.4 ± 1.5)万元比(14.1 ± 2.1)万元和8.9%(4/45)比20.0%(9/45)、13.3%(6/45)比28.9%(13/45)、11.1%(5/45)比24.4%(11/45)、8.9%(4/45)比26.7%(12/45)、6.7%(3/45)比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U + EEN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高于EEN组[(107.4 ± 6.5) mg/L比(102.8 ± 4.7) mg/L、(46.1 ± 3.5) g/L比(43.4 ± 2.8) g/L、(55.9 ± 3.4) g/L比(53.7 ± 3.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U + EEN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高于EEN组[(10.5 ± 1.6) g/L比(9.5 ± 1.3) g/L、(8.9 ± 1.4) mg/L比(8.3 ± 1.2) mg/L、(60.5 ± 3.6) mg/L比(55.9 ± 3.4) mg/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低于EEN组 [(25.1 ± 2.9) mg/L比(30.6 ± 4.1) mg/L、(20.1 ± 1.9) mg/L比(24.6 ± 1.5) mg/L、(17.8 ± 1.9) mg/L比(20.1 ± 2.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U + EEN组胰腺组织中NF-κB和TLR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EEN组(0.3 ± 0.2比0.5 ± 0.2、0.2 ± 0.1比0.5 ±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并改善预后,可能与乌司他丁降低NF-κB和TLR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