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3信号通路活化在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的活化在重组HBsAg(rHBsAg)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13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制备血液制品时滤除的白细胞,分离培养PBMC后分别给予TLR3激动剂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组)及PBS(对照组)处理,48 h后收集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3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在活化(Poly I:C组)/未活化(对照组)TLR3信号通路后,采用rHBsAg处理两组PBMC 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树突状细胞(DC)、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比例。采用配对 t检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和典型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Poly I:C组PBMC TLR3信号通路中TLR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9.21%)、TLR3蛋白表达量(8 983.95)、NF-κB蛋白的表达量(26 193.13)、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3.73%)及其占NF-κB的比例(16.03%)、磷酸化IRF3(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2.64%)及其占IRF3的比例(2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54%、8 086.00、22 340.66、8.72%、9.71%、9.57%、19.12%)( P<0.05),TRIF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89.75%)和蛋白表达量(304 219.54)均高于对照组(89.64%、288 149.72)( P>0.05);经rHBsAg处理后,Poly I:C组髓样DC(mDC)(2.90%)、浆细胞样DC(1.80%)、B细胞(5.31%)比例及浆细胞占B细胞比例(67.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3%、0.81%、4.23%、58.82%)( P<0.05);TLR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蛋白表达量与免疫细胞之间均存在典型相关,TLR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比例、pIRF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和mDC比例、pNF-κB和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CD4 +T细胞的比例均正相关。 结论:Poly I:C可以活化PBMC TLR3/TRIF/NF-κB和TLR3/TRIF/IRF3信号通路,促进下游信号分子发挥功能,进而促进DC的成熟,诱导CD4 +T细胞免疫反应,促进B细胞的成熟分化,促进rHBsAg的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模型小鼠前脉冲抑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构建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损伤的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小鼠模型,并探讨奥氮平(olanzapine,OLZ)干预对PPI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C57BL/6孕9 d母鼠尾静脉注射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ilicacid,Poly(I∶C)](6 mg/kg)进行免疫刺激,子代小鼠出生后30~40 d(PND30~40)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方法构建应激模型。根据窝别和性别将子代小鼠分为孕期免疫刺激+青春期应激组(P+S+组)、孕期免疫刺激组(P+S-组)、青春期应激组(P-S+组)和无刺激组(P-S-组),每组18只。其中P+S+组小鼠根据是否给予OLZ分为OLZ干预组(OLZ组)和非OLZ干预组(non-OLZ组),每组9只。分别于造模后和给予OLZ后采用声惊跳反射实验检测小鼠PPI功能状况。采用StatViewVersio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因素的主效应、交互效应、简单效应。结果:孕期免疫刺激及青春期应激主效应显著( F(1,330)=47.72, P<0.01),且二者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F(1,330)=14.80, 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P+S+组PPI%[(15.42±6.13)%]显著低于P+S-组[(27.33±4.58)%]、P-S+组[(31.17±3.97)%]、P-S-组[(47.14±12.28)%](均 P<0.01)。不同性别间PPI值存在显著差异( F(1,396)=61.94, P<0.01),在雌雄性小鼠中,Prepulse+Pulse中不同强度Prepulse影响下的Pulse惊跳反应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F(1,198)=18.68、18.44, P<0.01),孕期免疫刺激有显著主效应( F(1,198)=32.18、12.58, P<0.01),与青春期应激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F(1,198)=34.54、11.39, P<0.01),按性别作简单效应分析发现,P+S+组雄性小鼠的Prepulse+Pulse的惊跳反应强度(0.47±0.12)显著高于P+S-组(0.36±0.11)、P-S+组(0.25±0.22)与P-S-组(0.31±0.19)(均 P<0.01);P-S+组雌性小鼠的惊跳反应强度显著高于P+S+组和P+S-组、P-S-组( P<0.01)。OLZ能够逆转双重应激小鼠成年期PPI%的下降( F(1,165)=18.24, P<0.01)。OLZ能显著降低双重应激组雄性小鼠的PPI值( F(1,102)=21.81, P<0.01);OLZ能显著升高双重应激组雌性小鼠的PPI值( F(1,102)=4.88, P<0.05)。 结论:OLZ能够逆转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模型小鼠的PPI损伤;在利用声惊跳反射实验评价小鼠PPI功能时,PPI%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对OLZ干预的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XCR1/CXCL8轴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轴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C模型组(PBC组)、Reparixin干预组(Rep组)、空白对照组(Con组),予以2-辛炔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2OA-BSA)联合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腹腔注射12周后建立PBC动物模型,成功建模后,Rep组予Reparixin皮下注射(2.5 mg·kg -1·d -1,3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肝脏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6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体外实验将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分为IL-8干预组(IL-8组)、IL-8 + Reparixin干预组(Rep组)、空白对照组(Con组),IL-8组加入10 ng/ml人重组IL-8蛋白培养,Rep组加入10 ng/ml人重组IL-8蛋白培养后加入100 nmol/L Reparixin培养。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FN-γ和IL-6表达,qRT-PCR检测CXCR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ERK1/2及p-ERK1/2表达。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BC组小鼠肝脏内胆管上皮细胞增殖增多,NF-κB及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高,而经Reparixin干预后,上述结果被逆转( P < 0.05)。体外实验表明,与Con组相比,IL-8组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增殖增多,CXCR1 mRNA表达增高,NF-κB及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高。与IL-8组相比,Rep组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增殖减少,NF-κB及ERK通路相关蛋白和炎症指标均显著降低( P < 0.05)。 结论:CXCR1/CXCL8轴可调控PBC中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及ERK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烟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α7亚基N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s)激动剂烟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雌性C57BL/6J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烟碱组、甲基牛扁亭柠檬酸盐(MLA)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烟碱组和MLA组腹腔注射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12 mg/kg制备中枢神经炎症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烟碱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烟碱1 mg/kg;MLA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α7nAchR拮抗剂MLA 5 mg/kg,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烟碱1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 h,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记录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和逃避潜伏期;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自主运动能力,记录小鼠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小鼠处死,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评价中枢神经炎症改变程度;采用qPCR法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IL-6、TNF-α、INF-β、INF-α、IL-1β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旷场实验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减少,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增加,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增加,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烟碱组水迷宫检测示潜伏期延长并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旷场实验示平均运动速度以及运动距离均增加,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降低,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降低,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降低(P均<0.05);与烟碱组比较,MLA组水迷宫检测示潜伏期延长并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旷场实验示平均运动速度以及运动距离均减少,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增加,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增加,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结论 烟碱能够改善Poly(I∶C)所引起的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行为改变,其机制与烟碱作用于α7nAchR后减少NF-κB p65磷酸化,进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鳜鱼MDA5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克隆鳜鱼MDA5基因cDNA序列,研究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感染过程中MDA5的表达规律.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鳜鱼MDA5全长序列,构建Poly(I:C)感染模型,分析MDA5在鳜鱼脾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鳜鱼MDA5 cDNA全长3556 bp,包括142 bp 5'UTR、438 bp 3'UTR和2976 bp开放读框,共编码991个氨基酸残基.MDA5蛋白具有RLR家族的典型特征,即N端含有2个CARD结构域,C端含有DEXDc、解旋酶和RD结构域,序列分析发现鳜鱼的MDA5与横斑石鲷、大黄鱼的同源性较高,分别达85.4%、79.8%.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鳜鱼MDA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用Poly(I:C)抗原刺激后,MDA5 mRNA表达显著上调,其中脾脏组织在诱导8h后达到峰值,而在鳃组织中表达持续显著上调.结论:MDA5在鳜鱼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ox-1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促进内皮细胞MMP-2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的影响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介入表达的过程.方法 制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如下5组进行试验: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25、50、100ng/L ox-LDL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相应浓度ox-LDL培养24小时;100ng/L ox-LDL联合多聚肌苷酸组预先加入250ng/ml多聚肌苷酸预先作用2小时,再加入100ng/L ox-LDL培养24小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MP-2 mRNA及Lox-1 mRNA的表达,并观察予以Lox-1抑制剂作用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MP-2 mRNA、Lox-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加入ox-LDL培养24小时后,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ox-LDL组MMP-2 mRNA、Lox-1 mRNA表达均增加,且25ng/L ox-LDL组、50ng/Lox-LDL组、100ng/L ox-LDL组MMP-2 mRNA、Lox-1 mRNA表达逐渐增强:与100ng/L ox-LDL组比较,100ng/L ox-LDL联合多聚肌苷酸组MMP-2 mRNA、Lox-1 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ox-LDL能促进内皮细胞MMP-2 mRNA、Lox-1 mRNA的表达,Lox-1参与了ox-LDL诱导内皮细胞MMP-2 mRNA表达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LR配体对小鼠HPV11E7基因CTL表位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配体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IC)、非甲基化胞嘧啶嘌呤二核苷酸(CpG)对小鼠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抗原肽-HPV11E7基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肽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提取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抗原递呈细胞)及脾细胞(效应细胞),BM-DC经体外培养后与HPV11E7 CTL表位肽孵育,分为PIC组(添加PIC)、CpG组(添加CpG)、肽组(不添加试剂)及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肽和TLR配体处理后的BM-DC与脾细胞按1:17比例混合后低温保存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将培养7 d后的各组脾细胞培养液上清液(视为效应细胞)分别与表达HPV11E7基因的小鼠B16细胞(肿瘤细胞,视为靶细胞)按不同比例(200:1,100:1,50:1,25:1)均匀混合,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结果]PIC组及CpG组TNF-α均明显高于肽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组IFN-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组、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效/靶细胞比例25:1时各组CTL杀伤率无显著差异(P>0.05),当随着效/靶细胞比例增加PIC组及CpG组CTL杀伤活性均呈明显增高(P<0.05),但当比例增加到100:1以上时PIC组及CpG组增长幅度降低,呈现缓增趋势(P>0.05).[结论]TLR配体激动剂PIC及CpG均有明显CTL杀伤效果,可上调小鼠HPV11E7 CTL表位肽的免疫应答而使TNF-α分泌上调,而CpG还可上调IFN-γ分泌,提示PIC及CpG对小鼠HPV11E7 CTL表位肽有免疫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孕期低剂量poly(I∶C)暴露联合新生接种乙肝疫苗诱发小鼠持久性自闭样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聚肌苷酸胞甘酸[poly(I∶C)]暴露联合新生期乙肝疫苗接种导致小鼠表现出持久性自闭症样行为的机制.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CON)组、poly(I∶C) (PIC)组、乙肝疫苗(HBV)组和联合免疫干预(P/H)组.4周、8周和12周龄时,检测小鼠自闭症样行为.12周龄时,检测小鼠脾脏Th2、Th17和TH2/17细胞的比例及外周血和海马组织中IL-4和IL-17a的含量.结果 与CON组比较,HBV组8周龄时出现行为学损害,12周龄时行为学损害恢复;P/H组8周、12周龄时均出现行为学损害.此外,P/H组较CON组Th2型的细胞水平有升高(P<0.05);P/H组较PIC组Th2型细胞水平升高(P<0.05).P/H组较HBV组中的Th17型细胞水平升高(P<0.05);P/H组较CON组Th2/17型细胞水平增加(P<0.05);P/H组较PIC组中Th2/17型细胞水平增加(P<0.05).进一步证实,分别与CON组、HBV和PIC组比较,P/H组血清和海马组织的IL-4和IL-17a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 孕期低剂量poly(hC)暴露联合新生期乙肝疫苗接种通过升高脑内IL-17a水平导致小鼠持久性自闭症样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Toll样受体4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提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通过携带靶向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的腺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后,细胞TLR4、CARD9、NF-κB、p38MAPK基因表达均下降(P值均<0.05),多聚肌苷酸盐P4154干预可上调TLR4基因表达,进而上调CARD9、NF-κB、p38 MAPK基因的表达(P值均<0.05),提示ANP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存在TLR4/CARD9/NF-κB(p38MAPK)信号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LR3对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婴儿脐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能否通过上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CBMCs) TLR3改变其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程度.方法 收集40例HBsAg阳性母亲脐血,分离CBMCs进行体外实验,分对照组、HBV(hepatitis B virus,HBV)刺激组和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Ⅰ∶C)+HBV刺激组.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TLR3蛋白和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婴儿12月龄外周血抗-HBs水平判定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应答情况.结果 经TLR3激动剂协同HBV干预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者CBMCs TLR3上升37.41%,高于强应答者(22.48%) (P=0.262),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低于强应答者(均有P<0.001).HBV刺激可下调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Poly I∶C+HBV刺激可上调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有P<0.05);经Poly I∶C+HBV刺激后,无/弱应答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表达水平接近强应答者HBV刺激后的表达水平(均有P>0.05).结论 HBV感染对HBsAg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损伤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可能有关,上调CBMCs TLR3蛋白表达水平可以提高无/弱应答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