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对大鼠Tau蛋白磷酸化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于2022年1月,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暴露组1、2、3(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暴露时间分别为5、10、15 min),每组8只。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组分包括CO 0.15%、CO 2 3%、NO 0.1%、O 2 15%,其余为N 2。暴露结束30 d后,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分布及形态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Tau-5、pSer262、pSer396、pThr181、pThr231蛋白表达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0.98, P<0.001),并且组别与训练天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F=2.16, P=0.022)。各组大鼠第2、3、4、5天的逃避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空间探索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49, P=0.011),暴露组2、暴露组3穿越平台次数低于对照组,且暴露组3穿越平台次数低于暴露组1( P<0.05)。随暴露时间的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CA1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暴露组Tau-5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Ser262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 P<0.05);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2、暴露组3的pSer396、pThr181、pThr23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上升( P<0.05)。 结论: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暴露可能通过损伤海马神经元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右美托咪定预防七氟烷对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七氟烷对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C57BL/6野生型新生小鼠72只,6日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8):正常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D组)、七氟烷脑神经毒性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预防组(SD组)。在出生后第6、9和12天分别吸入2.1%~3.3%七氟烷麻醉2 h,SD组麻醉前30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结束后随机取6只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au-PS202和Tau-PT205位点磷酸化Tau蛋白(AT8)和Tau46蛋白的表达;在出生后第29~30天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观察新物体辨别比);在出生后第31~37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随后麻醉下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 结果:与C组相比,S组海马AT8表达上调,PSD-95表达下调,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新物体辨别比降低( P<0.05),Tau46蛋白表达与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和S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组相比,SD组海马AT8表达下调,PSD-95表达上调,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新物体辨别比升高( P<0.05),Tau46蛋白表达和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七氟烷诱发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与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黄连提取物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黄连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知障碍,其抗AD的主要机制为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抑制胆碱酯酶、抗炎、抗氧化、改善细胞凋亡等。本文对黄连提取物的抗AD作用及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可乐定预防七氟烷对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可乐定预防七氟烷对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C57BL/6野生型新生小鼠72只,6日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8):正常对照组(C组)、可乐定对照组(CC组)、七氟烷脑神经毒性组(S组)和可乐定预防组(SC组)。在出生后第6、9、12天,S组、SC组吸入3%七氟烷麻醉2 h ,在麻醉前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可乐定1 mg/kg 。在出生后第12天麻醉结束后,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au-PS202和Tau-PT205位点磷酸化Tau蛋白(AT8)和总Tau蛋白(Tau46)表达,并计算其比值(AT8/Tau46比值)。每组另外12只在出生后第29、30天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观察新物体辨别比率);在第31~37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逃逸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麻醉下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 结果:与C组相比,S组AT8表达上调,AT8/Tau46比值升高,PSD-95表达下调,穿越平台次数和新物体辨别比率下降( P<0.05);与S组相比,SC组AT8表达下调,AT8/Tau46比值降低,PSD-95表达上调,穿越平台次数和新物体辨别比率明显升高( P<0.05);海马Tau46表达和逃逸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可乐定预防七氟烷诱发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可能与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七氟烷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Tau蛋白磷酸化与含18 kDa片段的载脂蛋白E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Tau蛋白磷酸化与含18 kDa片段的载脂蛋白E (ApoE)的关系,探讨七氟烷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培养至第5天的ApoE3型和ApoE2型人源化胎鼠原代神经元,各24皿,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ApoE3对照组(A3C组)、ApoE3七氟烷组(A3S组)、ApoE2对照组(A2C组)和ApoE2七氟烷组(A2S组)。A3S组和A2S组给予21%氧气+5%二氧化碳+4.1%七氟烷连续4 h处理,A3C组和A2C组只给予21%氧气+5%二氧化碳处理。随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全长ApoE、含18 kDa片段的ApoE 、AT8和PHF1表达,RT-PCR法检测ApoE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及IL-6浓度。 结果:与A2C组比较,A2S组神经元ApoE mRNA和全长ApoE表达上调( P<0.05),AT8和PHF1表达、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A3C组比较,A3S组神经元ApoE mRNA、全长ApoE、含18 kDa片段的ApoE 、AT8和PHF1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升高( P<0.05)。 结论:七氟烷可能通过上调含18 kDa片段的ApoE表达,促进Tau蛋白磷酸化,增加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安宫牛黄丸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40只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1 ml蒸馏水)、创伤组(造模+1 ml蒸馏水)、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造模+安宫牛黄丸2 g/kg)、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造模+安宫牛黄丸3 g/kg)。避暗实验检测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取大鼠脑组织,黄嘌呤酶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结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au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实验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后进行方差分析和 t检验。 结果:创伤后第18小时,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大鼠避暗潜伏期分别为(227.65±21.46)、(250.37±26.05) s,明显长于创伤组[(174.09±34.13) s],错误次数分别为(1.95±0.63)、(1.17±0.49)次,明显少于创伤组[(3.80±0.77)次, t=22.039、24.726,12.404、14.83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改善效果更明显( t=11.827、6.720, P<0.05)。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分别为(270.25±21.60)、(314.97±23.14) U/mg蛋白,明显高于创伤组[(128.71±19.23) U/mg蛋白],MDA含量分别为(8.51±0.94)、(6.05±0.61) μmol/mg蛋白,明显低于创伤组[(11.74±1.20) μmol/mg蛋白, t=20.731、24.209,7.527、8.39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改善效果更明显( t=12.694、5.35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脑脑组织中tau、p-tau S199、p-tau S404蛋白表达在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中分别为1.73±0.29、0.93±0.11、1.42±0.25,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中分别为1.05±0.17、0.67±0.08、0.95±0.18,均明显低于创伤组( t=8.128、9.631、9.305,13.520、12.758、11.20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降低幅度更明显( t=7.392、5.813、6.60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安宫牛黄丸可明显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抑制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钙信号异常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或AD动物模型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tau蛋白、早老素(PS)1、PS2和载脂蛋白E4(ApoE4)等会影响神经元细胞膜、内质网膜和线粒体膜上的钙通道,最终导致神经元的钙稳态失衡。Aβ还可以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AS)内质网引起AS内钙信号异常。而大脑异常的钙信号反过来会作用于神经元和AS,促进Aβ的产生、tau蛋白磷酸化,从而加重AD病情。本研究围绕AD中神经元和AS内钙信号的变化进行综述,以期阐明神经元和AS内钙稳态失衡与AD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与卒中后认知损害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糖尿病可显著增高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风险。既往研究显示,糖尿病通过胰岛素抵抗、血脑屏障破坏、低度炎症、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与tau蛋白磷酸化、加重缺血性脑损伤、氧化应激反应等机制参与认知损害的发生。近年来,糖尿病在PSCI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对糖尿病与PSCI的相关性以及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综述,期望为糖尿病患者PSCI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代谢综合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损伤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风险增高,且针对MetS各异常代谢组分的治疗被认为可预防或延迟痴呆的发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外周代谢和脑功能的正常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是MetS与认知功能损伤发生机制中共同存在的信号通路,目前已有研究尝试以此信号通路作为治疗MetS相关认知功能损伤的切入点。本文从脑对葡萄糖的摄取、脑内胆固醇合成、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脑内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tau蛋白磷酸化等几个方面,对MetS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损伤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理清PI3K/Akt信号通路是如何参与MetS损伤认知功能的,以期寻找到治疗MetS相关认知功能损伤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老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18~20月龄,体重60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0):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尾静脉置管后,M组给予咪达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3~6 mg·kg -1·h -1;R组给予瑞马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60~120 mg·kg -1·h -1,连续5 d,每天连续输注8 h,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第1、3和7天进行Y迷宫实验,记录新异臂停留时间和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进行场景恐惧和声音恐惧条件实验,计算僵直时间比率;末次Y迷宫实验后即刻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au蛋白、p-Tau蛋白和载脂蛋白E(ApoE)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M组和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减少,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降低,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上调( P<0.05);与M组比较,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延长,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增加,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升高,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下调( P<0.05)。 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瑞马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与上调海马ApoE表达,导致Tau蛋白磷酸化的程度不同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