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铊暴露的不良母婴健康效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铊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孕期铊暴露引起的不良母婴健康效应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研究从铊暴露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孕期铊暴露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关联、孕期铊暴露对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孕期铊暴露引起不良母婴健康效应的潜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可为深入研究孕期铊暴露的危害、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酸碱稀释剂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全血19种元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直接稀释法的酸性或碱性稀释剂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量全血多种元素结果的影响,探讨2种稀释剂是否在元素测定结果上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2018年8月份收集到的162份人全血样本,使用不同的稀释剂将全血样本进行稀释后离心,使用ICP-MS测定样本上清液。分别对使用酸性稀释剂(0.1%硝酸+0.01%曲拉通溶液)和碱性稀释剂(0.05%正丁醇+0.01%曲拉通+5%氢氧化铵溶液)的2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方法学特性评估,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2种稀释剂测定的全血中19种元素结果的相关性,通过Passing-Bablok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图评估162个全血样本中19种元素使用2种稀释剂的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使用2种稀释剂的19种元素方法学技术指标数据良好,19种元素使用酸性稀释剂定量限范围为0.1~15.8 μg/L;碱性稀释剂定量限范围为0.3~19.2 μg/L,19种元素酸、碱稀释剂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除锶、镉、锡、铊外的元素回收率范围均在80%~120%,所有元素在酸性、碱性稀释剂的批内、批间的总变异系数范围为0.5%~12.4%。2种稀释剂对铬、锰、钴、锌、铜、砷、硒、锶、钼、银、镉、锑、钡、汞、铅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强( R2均>0.8),钒、镍、锡、铊相关性较弱( R2均<0.8)。钒、镉、锡、钡、汞的斜率95%置信区间<1。铬、镍、砷、银、钡、汞,截距95%置信区间包含0点。Bland-Altman图显示,钒、铬、砷、锶、银、镉、锡、汞使用酸性和碱性稀释剂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不同元素之间使用2种稀释剂测定的均值结果存在差异,无法完全替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4例家族性铊中毒患者9年后随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急性铊中毒患者9年后的恢复情况。方法:对201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家族性铊中毒的患者进行9年后随访。结果:14例急性铊中毒患者,1例在中毒后第14天死亡,13例存活的患者在9年后进行随访,一般情况均较中毒时有明显改善,全部病例新生毛发正常生长,未遗留胃肠道症状、四肢麻木疼痛及精神症状。全部患者智力、体力恢复正常,进行正常生活。1例患者出院后先后生育2子,现6岁和2岁,生长发育及智力均与同龄人无异,目前孕第3胎7个月余。2例青少年时期中毒患者现已成年,目前均大学在读,1例中毒7年后患桥本甲状腺炎,2年来服用甲巯咪唑片治疗。4例幼儿时期中毒的患者,目前为学龄期儿童,生长及智力发育均正常。在13例存活的患者中,检测3例患者的血、尿标本,均未检测出铊浓度,生化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结论:急性铊中毒患者9年后随访总体预后良好,所有患者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均具有劳动能力。年轻女性生育功能正常,儿童生长及智力发育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期铊暴露与孕妇血压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孕期铊暴露与孕妇孕期血压水平变化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关联。方法: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以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首次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 24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查阅孕产妇保健手册及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血压、血清中铊浓度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铊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联;采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孕期铊暴露水平与孕妇孕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联。结果:3 240名对象年龄为(26.61±3.64)岁,HDCP检出率为5.9%(191/3 240)。孕早、中、晚期孕妇外周血血清中铊浓度 M( P25, P75)分别为62.96(50.79,77.04)、62.19(50.87,75.26)、48.84(38.00,66.00)n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孕早期高水平铊暴露(>77.04 ng/L)的孕妇发生HDCP的风险是低水平暴露(<50.79 ng/L)孕妇的1.75倍(95% CI:1.01~3.03);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孕妇外周血血清中铊浓度与DBP呈正相关,β(95% CI)值为1.12(0.39~1.85)。 结论:孕早期高水平铊暴露可增加HDCP的发生风险,孕早期铊暴露可影响孕妇孕期DB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尿中铊测定的胶体钯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尿铊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经硝酸-Triton X-100稀释液稀释后,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采用热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铊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尿铊的胶体钯用量为6μl,灰化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600~800℃和1 700~1 900℃;铊浓度在0.33~50.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33 μg/L,加标回收率为92.7%~102.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55%~3.66%、1.77%~3.85%。结论:该方法测定尿中铊含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职业接触铊工人的生物监测和铊应急中毒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铊中毒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中毒种类,多见于误食或人为造成,其所致的中毒事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急性铊中毒病史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尽早进行毒物检测或毒物鉴别,及时准确地给予血液净化或普鲁士蓝及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后,绝大部分急性铊中毒患者都能康复治愈。为了正确、及时诊治该疾病,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联合全军中毒救治中心,组织全国一线相关领域专家,对急性铊中毒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制定了《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he role of SLC12A family of cation-chloride cotransporters and drug discovery methodologies
编辑人员丨2024/4/27
The solute carrier family 12(SLC12)of cation-chloride cotransporters(CCCs)comprises potassium chlo-ride cotransporters(KCCs,e.g.KCC1,KCC2,KCC3,and KCC4)-mediated Cl-extrusion,and sodium po-tassium chloride cotransporters(N[K]CCs,NKCC1,NKCC2,and NCC)-mediated Cl-loading.The CCCs play vital roles in cell volume regulation and ion homeostasis.Gain-of-function or loss-of-function of these ion transporters can cause diseases in many tissues.In recent years,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CCCs'control mechanisms in cell volume regulations,with many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studying the fun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CCCs.Classic approaches to directly measure CCC activity involve assays that measure the transport of potassium substitutes through the CCCs.These techniques include the ammonium pulse technique,radioactive or nonradioactive rubidium ion uptake-assay,and thallium ion-uptake assay.CCCs'activity can also be indirectly observed by measuring y-aminobutyric acid(GABA)activity with patch-clamp electrophysiology and intracellular chloride con-centration with sensitive microelectrodes,radiotracer 36Cl-,and fluorescent dyes.Other techniques include directly looking at kinase regulatory sites phosphorylation,flame photometry,22Na+uptake assay,structural biology,molecular modeling,and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ole of CCCs in genetic disorders and cell volume regulation,current methods applied in studying CCCs biology,and compounds developed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arget the CCCs for disease treatment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紫砂陶器中24种元素迁移量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紫砂陶器在食品模拟物中24种元素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紫砂茶壶、紫砂烧水壶、紫砂锅、紫砂电炖锅共4种紫砂陶器使用4%乙酸作为食品模拟物进行浸泡试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迁移液中24种元素迁移量.结果 锂、镁、铝、铁、钡元素质量浓度在1000μg/L以内,铅、镉、总砷、铬、镍、铜、钒、锰、锑、锡、锌、钴、钼、银、铍、铊、钛、锶元素在100 μg/L以内呈线性关系,r值为0.998 739~0.999 989.总汞在5.0 pg/L以内呈线性关系,r值为0.995 056.本方法所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5~45.0 μg/L,回收率为80.6%~108.9%,相对标准偏差为1.0%~4.8%(n=6).对市售紫砂茶壶、烧水壶、砂锅、电炖锅共4种紫砂陶器检测发现,铍、钛、铬、镍、钴、锌、银、镉、锑、总汞、铊、锡、铜、总砷、钼、铅共16种元素迁移量结果低于定量限.迁移量最高的元素茶壶是铝、镁、钡;烧水壶是铝、镁;砂锅是铝、镁、锂;电炖锅是铝.结论 该方法易于操作、准确度高,为紫砂陶器中元素迁移量测定及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检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湖南某矿区职业人群金属/类金属暴露与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湖南某矿区职业人群多种金属/类金属的暴露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关系,并探讨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于2017年在湖南某矿区招募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获取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体检结果、血浆和尿液中23种金属/类金属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球蛋白(globulin,GLB)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等信息.并分别于 2018、2019 和 2020年进行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金属/类金属暴露水平与肝功能异常风险的关系,并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绘制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891名,≤45岁者576名(65.0%),男性832名(93.4%),冶炼工530名(59.5%).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工种、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饮食咸淡、心理压力、既往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定期锻炼和饮茶后,血钨(HR=4.90,95%CI 1.17~20.48)和尿钡(HR=1.07,95%CI 1.02~1.12)与TBIL水平异常升高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血铊与ALT异常升高发生风险呈正相关(HR=11.15,95%CI 1.97~63.29).结论 血浆钨元素和铊元素以及尿中钡元素是职业人群肝功能指标异常升高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建立微孔滤膜采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微孔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以硝酸消解后,采用镥内标法定量,以ICP-MS仪检测.结果 铊的质量浓度在0.00~600.0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检出限为0.08 μg/L,定量下限为0.26 μg/L;以采集75.00 L工作场所空气样品计算时,铊的最低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分别为1.0×10-5和3.0×10-5 mg/m3;以采集480.00 L空气样品计算时,铊的最低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分别为2.0×10-6和5.0×10-6 mg/m3;加标回收率为100.82%~103.44%,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0%~3.32%和1.32%~3.11%;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4 d.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