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铊暴露的不良母婴健康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铊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孕期铊暴露引起的不良母婴健康效应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研究从铊暴露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孕期铊暴露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关联、孕期铊暴露对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孕期铊暴露引起不良母婴健康效应的潜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可为深入研究孕期铊暴露的危害、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酸碱稀释剂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全血19种元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直接稀释法的酸性或碱性稀释剂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量全血多种元素结果的影响,探讨2种稀释剂是否在元素测定结果上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2018年8月份收集到的162份人全血样本,使用不同的稀释剂将全血样本进行稀释后离心,使用ICP-MS测定样本上清液。分别对使用酸性稀释剂(0.1%硝酸+0.01%曲拉通溶液)和碱性稀释剂(0.05%正丁醇+0.01%曲拉通+5%氢氧化铵溶液)的2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方法学特性评估,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2种稀释剂测定的全血中19种元素结果的相关性,通过Passing-Bablok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图评估162个全血样本中19种元素使用2种稀释剂的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使用2种稀释剂的19种元素方法学技术指标数据良好,19种元素使用酸性稀释剂定量限范围为0.1~15.8 μg/L;碱性稀释剂定量限范围为0.3~19.2 μg/L,19种元素酸、碱稀释剂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除锶、镉、锡、铊外的元素回收率范围均在80%~120%,所有元素在酸性、碱性稀释剂的批内、批间的总变异系数范围为0.5%~12.4%。2种稀释剂对铬、锰、钴、锌、铜、砷、硒、锶、钼、银、镉、锑、钡、汞、铅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强( R2均>0.8),钒、镍、锡、铊相关性较弱( R2均<0.8)。钒、镉、锡、钡、汞的斜率95%置信区间<1。铬、镍、砷、银、钡、汞,截距95%置信区间包含0点。Bland-Altman图显示,钒、铬、砷、锶、银、镉、锡、汞使用酸性和碱性稀释剂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不同元素之间使用2种稀释剂测定的均值结果存在差异,无法完全替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4例家族性铊中毒患者9年后随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急性铊中毒患者9年后的恢复情况。方法:对201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家族性铊中毒的患者进行9年后随访。结果:14例急性铊中毒患者,1例在中毒后第14天死亡,13例存活的患者在9年后进行随访,一般情况均较中毒时有明显改善,全部病例新生毛发正常生长,未遗留胃肠道症状、四肢麻木疼痛及精神症状。全部患者智力、体力恢复正常,进行正常生活。1例患者出院后先后生育2子,现6岁和2岁,生长发育及智力均与同龄人无异,目前孕第3胎7个月余。2例青少年时期中毒患者现已成年,目前均大学在读,1例中毒7年后患桥本甲状腺炎,2年来服用甲巯咪唑片治疗。4例幼儿时期中毒的患者,目前为学龄期儿童,生长及智力发育均正常。在13例存活的患者中,检测3例患者的血、尿标本,均未检测出铊浓度,生化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结论:急性铊中毒患者9年后随访总体预后良好,所有患者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均具有劳动能力。年轻女性生育功能正常,儿童生长及智力发育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孕期铊暴露与孕妇血压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孕期铊暴露与孕妇孕期血压水平变化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关联。方法: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以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首次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 24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查阅孕产妇保健手册及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血压、血清中铊浓度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铊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联;采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孕期铊暴露水平与孕妇孕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联。结果:3 240名对象年龄为(26.61±3.64)岁,HDCP检出率为5.9%(191/3 240)。孕早、中、晚期孕妇外周血血清中铊浓度 M( P25, P75)分别为62.96(50.79,77.04)、62.19(50.87,75.26)、48.84(38.00,66.00)n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孕早期高水平铊暴露(>77.04 ng/L)的孕妇发生HDCP的风险是低水平暴露(<50.79 ng/L)孕妇的1.75倍(95% CI:1.01~3.03);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孕妇外周血血清中铊浓度与DBP呈正相关,β(95% CI)值为1.12(0.39~1.85)。 结论:孕早期高水平铊暴露可增加HDCP的发生风险,孕早期铊暴露可影响孕妇孕期DB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尿中铊测定的胶体钯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尿铊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经硝酸-Triton X-100稀释液稀释后,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采用热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铊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尿铊的胶体钯用量为6μl,灰化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600~800℃和1 700~1 900℃;铊浓度在0.33~50.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33 μg/L,加标回收率为92.7%~102.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55%~3.66%、1.77%~3.85%。结论:该方法测定尿中铊含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职业接触铊工人的生物监测和铊应急中毒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铊中毒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中毒种类,多见于误食或人为造成,其所致的中毒事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急性铊中毒病史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尽早进行毒物检测或毒物鉴别,及时准确地给予血液净化或普鲁士蓝及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后,绝大部分急性铊中毒患者都能康复治愈。为了正确、及时诊治该疾病,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联合全军中毒救治中心,组织全国一线相关领域专家,对急性铊中毒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制定了《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金属冶炼厂工人尿金属水平与肾结石发病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砷、钴、钡等单个金属暴露被证实与肾结石发病存在关联,然而目前关于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职业人群中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冶炼厂职业人群中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月广东某冶炼厂1158名金属混合暴露工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生活方式等信息.收集工人中段晨尿,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工人尿锂、钒、铬、锰、钴、镍、铜、锌、砷、硒、锶、钼、镉、铯、钡、钨、铊、铅18种金属水平,以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测量尿汞水平.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 919名金属混合暴露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肾结石组 117人,非肾结石组 802人.以尿金属检出率大于 80%为标准,最终纳入 16种金属进行后续分析.使用参数或非参数方法比较非肾结石组和肾结石组的连续型变量或离散型变量之间的差异.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单一金属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关联.采用加权分位数和(WQS)回归模型以评价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关联及各金属对肾结石发病影响的权重.随后采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模型探讨金属混合暴露对肾结石发病的整体影响及各金属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发现非肾结石组工人和肾结石组在性别、年龄、工龄、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结石组工人尿钼、尿钡水平高于非肾结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钴、尿砷、尿钼、尿钡与肾结石发病呈正相关(均P趋势<0.05).WQ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钒、钴、砷、钼、钡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存在正向关联(P<0.05),其中钼、砷和钡权重分别为 0.391、0.337、0.154.BKMR结果显示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风险存在正向关联(P<0.05);当其他金属固定在第25或50或75百分数时,砷、钼、钴和钡对肾结石发病风险表现出正效应(均P<0.05),而钒对肾结石发病风险表现出负效应(P<0.05);交互分析显示钡、钒分别与钴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在该冶炼厂职业人群中,职业金属混合暴露可引起肾结石发病风险升高,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金属为钼、砷、钡、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合肥市2018-2022年大气PM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了解合肥市大气PM2.5中金属和类金属污染水平,分析其来源和评估对人群健康影响.方法 利用石英滤膜采集2018-2022年合肥市大气PM2.5,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TCP-MS)测定石英滤膜中铝(Al)、铬(Cr)锰(Mn)、镍(Ni)、砷(As)、硒(Se)、镉(Cd)、锑(Sb)、铊(Tl)、铅(Pb)等10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污染来源解析;利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估4种致癌元素As、Cd、Cr、Ni和5种非致癌元素Pb、Mn、Se、Al、Sb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结果 合肥市大气PM2.5中10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含量的年平均浓度为Al>Pb>Mn>As>Se>Sb>Ni>Cr>Cd>Tl,各元素平均浓度呈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性变化,大部分元素年度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污染来源分为包括燃煤、交通和工业生产的混合污染源、以地壳元素Al元素为代表的自然源和工业活动污染源三种;致癌和非致癌元素经呼吸途径对暴露人群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在4.22 ×10-15~1.67 ×10-7之间,较人群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10-6)低.结论 合肥市PM2.5中被测元素主要来源有混合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以及自然源三类,9种元素的年均超额危险度远低于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小于10-6),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ICP-MS及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45种元素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测定并分析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 45 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复方西羚解毒制剂的安全性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6 批次复方西羚解毒制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锂、硼、铝、钾、锌、砷等 45 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绘制含量测定结果的Heatmaps图、Pearson相关性分析图与主成分分析(PCA)散点图、指纹图谱及对照图谱,采用SPSS 21.0 对 16 批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PCA分析,评价复方西羚解毒制剂的安全性和质量均一性.结果 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无机元素以钾和钙为主,样品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可以分为 5 级,不同批次的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各元素含量相近,铅、镉、砷、汞、铜均在《中国药典》规定的安全限值内.钴、钇、钐、钆、镝、钍、铝、硅、铁、锑、铊是复方西羚解毒制剂的特征无机元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能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精浆中重金属含量和精子质量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男性精浆中重金属含量和精子质量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夫妇中男性配偶122例(流产组),两年内正常生育男性97例(生育组)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和健康调查表;提供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和精浆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结果 (1)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 219 份精浆分别检测锌(Zn)、铅(Pb)、砷(As)、铬(Cr)、钴(Co)、镍(Ni)、镓(Ga)、硒(Se)、锶(Sr)、锡(Sn)、锑(Sb)、钡(Ba)、铊(TI)、钛(Ti)、钒(V)、锰(Mn)、铝(Al)、铁(Fe)等18种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流产组精浆中Cr、Se、Sb、TI、Ti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生育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和生育组中Zn、Pb、As等13种重金属含量未见统计学差异.(2)流产组和生育组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形态正常率差异不显著;但流产组精子DNA碎片率(D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矫正流产组年龄、BMI、吸烟、饮酒、压力、体育运动等混杂因素后,显示精浆样本中Ti和Fe为精子DNA碎片率(DFI)的影响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4.416(1.39~14.028)、0.744(0.589~0.938).结论 复发性流产男性精子DFI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男性,精浆中的Ti可能是男性精子DFI异常的风险因素,而Fe对精子DFI具有潜在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