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于术后6月时完成了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所获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及对比.同时由临床医师对DTS及DR的骨折愈合显示率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6月时,DTS图像质量评分为(3.689±1.148)分,DR图像质量评分为(2.778±1.19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95.56%(86/90),DR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72.23%(6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DTS能清晰显示术区骨质结构,准确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图像质量较DR更优,可作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临床实用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强CT的表现,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定性差异及测量其相关CT值的定量差异,并对其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性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坏死、内壁外壁是否受侵犯、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分层强化、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在组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静脉期最大CT值(P=0.035)、静脉期平均CT值(P=0.043)、静脉期-平扫CT值(P=0.015)、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P=0.01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得出静脉期最大CT值、静脉期平均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在参数的曲线下面积其AUC值分别约为0.741、0.731、0.778、0.792,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诊断效能最好.结论 增强CT部分参数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上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诊断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并整理16例穿刺活检或/和肺泡灌洗确诊的PAP患者病例,将其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文献复习.结果 PAP肺部阴影重而临床症状轻微,CT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双肺广泛不呈叶段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铺路石征、地图征、蝶翼征、支气管充气征、肺实变及肺间质纤维化等;"铺路石征"、"地图征"同时出现,临床症状、体征与CT表现不一致时,强烈提示本病.结论 PAPCT表现具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与肺炎、肺水肿、肺炎型肺癌、弥漫性肺泡出血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其他肺部病变相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多排CT特征及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10cm以下的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的多排CT特征,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胃神经鞘瘤和15例胃间质瘤的完整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二者的多排CT特征.结果 6例胃神经鞘瘤,5例误诊为胃间质瘤,6例神经鞘瘤和15例胃间质瘤均为单发肿块,均位于胃体部,前者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周围脂肪间隙无浸润.后者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部分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欠清晰.二者均以向腔内生长为多.动态增强前者呈中度均匀渐进性强化,后者为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最明显,平衡期减退,病灶内低密度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前者周围可见小淋巴结影,后者可见肿大淋巴结影,二者均未见远处转移.结论 10cm以下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在形态、边界、囊变、密度,强化方式,周围脂肪间隙及淋巴结情况有一定的特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但肿瘤较小时,影像学鉴别较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典型肾脏血管瘤影像表现(附三例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肾脏血管瘤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脏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接受检查,均诊断为肾脏肿瘤性病变,接受肾脏切除术.结果 病灶在CT上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等低密度灶,边界欠清,突向皮质外或肾窦,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早期边缘不均匀强化,静脉期不均匀延迟强化,中央或周围有不强化区域.MRI扫描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正反相位图像区别不大,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同CT相似.病理切片肿块呈灰褐色,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化检查CD31(+)CD34(+),KI-64呈低增值,符合肾脏血管瘤.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12月内无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不典型肾脏血管瘤临床少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但较典型血管瘤相比,容易误诊为肾脏富血供良恶性肿瘤.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或介入栓塞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鼻咽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诊断的腺样体肥大致学龄期儿童OSAHS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鼻咽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诊断的腺样体肥大所致学龄期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耳鼻喉科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共 196 例,其中经鼻咽部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经多导睡眠(PSG)监测符合OSAHS诊断标准的患儿 124 例为观察组;另经鼻咽部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确定无腺样体肥大且经 PSG 监测无睡眠障碍的儿童 72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焦虑抑郁评分,并分析观查组内焦虑抑郁评分同AI及AH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现儿童焦虑的比例为 2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12.5%;出现儿童抑郁症状的比例为 3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焦虑抑郁评分同AI及AHI指数均线性相关.结论 腺样体肥大所致的OSAHS可使学龄期患儿焦虑抑郁水平增高,应特别关注腺样体肥大所致OSAHS是否引起患儿心理行为异常,应早发现早诊断与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周围型肺动脉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女,69岁.因发作性胸部不适1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高血压病史4年,既往有陈旧性肺动脉栓塞史.体格检查:血压133/76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心律齐,心音减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肾积水行逆行尿路造影检查的风险管理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小儿肾积水行逆行尿路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肾积水行逆行尿路造影检查患儿 86 例,接受常规干预的 43 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另选取接受风险管理干预的 43 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检查完成率、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的一次检查完成率 81.40%、一次检查成功率 74.29%、并发症发生率 23.26%、不良反应发生率 20.93%比较,观察组一次检查完成率 95.35%、一次检查成功率 92.68%较高,并发症发生率 6.98%、不良反应发生率 4.66%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小儿肾积水行逆行尿路造影检查中能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星座链球菌肝脓肿合并胸部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男,50岁.间断发热5天,发现血小板减少1天.患者1个月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多次CT检查显示双肺分布大小不等空洞影及斑片影(图1),部分空洞内可见气液平面,较大者位于右肺下叶(图2),多数空洞内可见多发完整/不完整分隔;双侧胸腔积液(图3);肝右叶可见空洞影(图4),边缘模糊,大小约53 mm×57 mm,其内可见气液平面影,部分肝脓肿可见气体影(图5),增强扫描边缘可呈中度强化(图6),诊断为肝、肺脓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方案行头颈动脉CTA扫描的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高浓度对比剂碘美普尔 400 结合低毫安秒应用于头颈部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行头颈CTA检查的 8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 50 ml碘克沙醇(320 mgI/ml)及自动管电流;观察组采用 40ml碘美普尔(400 mgI/ml)及 70%自动管电流,扫描管电压及其它参数两组均一致.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同时计算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评价指标,比较所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增强图像血管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1.43,均P>0.05).观察组层面增强血管CT值高于对照组,且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采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行头颈部CTA检查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