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血IMA、CBX7 mRNA、miRNA-181c-5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外周血缺血修饰蛋白(IMA)、色素框同源蛋白7(CBX7)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181c-5p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就诊的150例I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另选取同期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体检的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外周血IM A、CBX7 mRN A、miRN A-181 c-5 p水平,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S患者外周血IMA、CBX7 mRNA、miRNA-181c-5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I MA、CBX7 mRNA、miRNA-181c-5p对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IMA、CBX7 mRNA、miRNA-181c-5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有103例患者,预后不良组有47例患者.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性别、年龄,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IMA、CBX7 mRNA、miRNA-181 c-5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IMA、CBX7 mRNA、miRNA-181c-5p水平升高为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S患者外周血 IMA、CBX7 mRNA、miRNA-181c-5p 水平与 mRS 评分呈正相关(r=0.629、0.475、0.41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IMA、CBX7 mRNA、miRNA-181c-5p 3项指标联合预测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高于单项指标预测的AUC(Z=3.347、3.125、2.974,P<0.05).结论 外周血IMA、CBX7 mRNA、miRNA-181c-5p水平升高为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IS患者预后不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lncRNA GIHCG靶向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GIHCG靶向微小核糖核酸-429(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ESCC细胞系(EC9706、TE1、KYSE150细胞)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细胞),用RT-PCR法筛选实验细胞.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si-NC组、si-GIHCG组,分别转染lncRNA敲低质粒阴性对照、lncRNA GIHCG敲低质粒.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GIHCG、miR-429表达,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吸光度值(OD值)],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细胞增殖表型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移表型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GIHCG-WT+miR-429 mimics组、GIHCG-WT+NC-mimics组、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GIHCG与miR-429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Het-1A细胞比较,EC9706、TE1、KYSE150中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miR-429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由于TE1细胞中lncRNA GIHCG的相对表达表达量最高、miR-429相对表达量最低,因此以TE1细胞作为实验细胞.与si-NC组比较,si-GIHCG组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低,miR-429相对表达量高,各时间OD值低,细胞移动距离百分比低,Cyclin D1、PCNA、MMP-2、MMP-9相对表达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GIHCG-WT+NC-mimics组比较,GIHCG-WT+miR-429 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P<0.05);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细胞中lncRNA GIHCG高表达,miR-429低表达;敲低lncRNA GIHCG通过靶向调控miR-429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新型miRNA-TF-mRNA共调控网络的鉴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筛选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TF)、微小核糖核酸(miRNA)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并构建了调控网络。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取mRNA芯片数据集GSE108756,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注释(GO)功能富集分析;参照HumanTFDB数据库获取与DEGs对应的TF后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出degree值前10的Hub TF;通过hTFtarget数据库找出Hub TF中7个TF所对应的靶基因;在GSE108756中获取7个TF及其靶基因所对应的探针表达量后做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终纳入研究的6个Hub TF及所对应的正相关TF-mRNA关系队;利用Targetscan Human数据库获取靶向调控6个Hub TF的miRNAs,并与miRNA芯片数据集GSE166762差异miRNAs取交集后匹配出负向调节的miRNA-TF关系队,最后构建BPD患儿潜在miRNA-TF-mRNA调控网络,进一步筛选出关键miRNA、mRNA。结果:共筛选出201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结果主要涉及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造血系统、原发免疫缺陷等作用,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在B细胞增殖活化及免疫应答调节细胞表面受体等生物学过程中。与Hub TF(EBF1、TCF4、JUN、BCL11A、SPIB、E2F1)表达谱强关联的正相关下游靶基因有159个,负相关的上游miRNA有120个。BPD患儿发病潜在的关键miRNA-TF-mRNA网络包括has-miR-217-TCF4-Pou2AF1、has-miR-150-5p-E2F1-ADM。结论:本研究构建了新生儿BPD的miRNA-TF-mRNA共调控网络,从转录调控的崭新视角为揭示BPD发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纳入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期间本院急诊科AMI直接行PCI后发生HF患者 1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75 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达格列净;联合组接受常规治疗+达格列净+参芪利心汤.均治疗 3 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出院时、治疗 3 个月后心功能超声指标[包括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左室容积(LVEDV)、左室重构指数(LVRI)、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血清微小RNA水平[包括miR-155、miR 208a、miR-302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min步行试验(6MWT)、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生活质量(MLHF)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出院时、治疗 3 个月后),两组LVESD、LVMI、LVEDV、LVRI、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VEF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iR-155、miR 208a、miR-302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T-proBNP、6MWT均较治疗前增高,MLHF评分均下调(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MACE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MI直接PCI术后发生HF患者,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与调节miR-155、miR 208a、miR-302b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211-5p靶向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配体B2信号通路对脊髓神经损伤和功能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211-5p、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B2(EphB2)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配体B2(ephrin B2)在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以及神经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对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和效果。方法: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采用斯普拉格-道利(SD)大鼠和未受伤的PC12细胞进行前瞻性研究。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SCI组,每组各30只,在术后不同时间点(1、3、7、14、21和28 d)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iR-211-5p和Eph/ephrin B2 mRNA的相对表达含量;另将SCI大鼠分为重组慢病毒载体LV-miR-211-5p组(A组)、空慢病毒载体LV-eGFP(B组)、0.9%氯化钠组(C组),每组15只,分别重组慢病毒载体、空慢病毒载体和0.9%氯化钠注射于脊髓损伤处头、尾侧,于术后1、7和14 d收集BBB评分,检测脊髓组织中的miR-211-5p和Eph/ephrin B2 mRNA的相对表达含量,另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GAP-43和突触素的表达。另外用150 μmol/L过氧化氢(H 2O 2)建立PC12损伤细胞系模型,分别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系的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和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11-5p是否靶向调控EphB2。 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术后不同时间点,SCI组的miR-211-5p在损伤后1、3、7、14、21和28 d水平低于假手术组(0.70 ± 0.03比1.00 ± 0.10、0.60 ± 0.04比1.00 ± 0.05、0.45 ± 0.10比1.00 ± 0.12、0.30 ± 0.06比1.00 ± 0.15、0.20 ± 0.05比1.00 ± 0.13、0.10 ± 0.02比1.00 ± 0.07),EphB2和ephrinB2水平高于假手术组(1.10 ± 0.05比1.00 ± 0.01、1.80 ± 0.01比1.00 ± 0.08、2.30 ± 0.01比1.00 ± 0.10、2.60 ± 0.01比1.00 ± 0.05、2.80 ± 0.01比1.00 ± 0.06、3.00 ± 0.01比1.00 ± 0.07,1.20 ± 0.05比1.00 ± 0.02、1.60 ± 0.01比1.00 ± 0.03、2.10 ± 0.10比1.00 ± 0.01、2.40 ± 0.11比1.00 ± 0.09、2.70 ± 0.13比1.00 ± 0.05、2.90 ± 0.12比1.00 ± 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4 d,A组BBB评分高于B组和C组[(14.0 ± 1.1)分比(8.0 ± 1.1)和(8.2 ± 1.2)分],miR-211-5p水平高于B组和C组(1.90 ± 0.10比0.40 ± 0.01和0.50 ± 0.02),Eph/ephrin B2水平低于B组和C组(0.70 ± 0.10比1.80 ± 0.04和1.90 ± 0.06,0.60 ± 0.03比2.00 ± 0.04和2.10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荧光染色示,术后14 d A组GAP-43和突触素含量均高于B组和C组( 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11-5p能够抑制H 2O 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caspase3的表达( P<0.05)。敲低miR-211-5p能够提高H 2O 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caspase3的表达(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EphB2是miR-211-5p的靶基因,过表达EphB2可拮抗miR-211-5p对H 2O 2诱导的PC12后细胞凋亡抑制作用。 结论:miR-211-5p可通过抑制Eph/ephrin B2信号通路的表达而促进SCI的神经功能修复,提示把Eph/ephrin B2作为靶点,采用miR-211-5p抑制Eph/ephrin B2信号通路可能对SCI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25过表达对食管癌TE-1、KSYE-150细胞株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5过表达对食管癌TE1、KSYE-150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实验样本均来自青岛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45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且病理检查无癌细胞浸润)。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模拟物转染组、抑制物转染组,分别将miR-25模拟物、抑制物转入食管癌TE1、KSYE-150细胞株,检测miR-25表达水平、TE1、KSYE-150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变化。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行配对 t检验。 结果:(1)食管癌组织miR-25表达(1.288±0.214)明显高于正常组织miR-25表达( t=33.058, P<0.01);(2)TE1细胞模拟物转染组miR-25表达(2.452±0.36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抑制物转染组miR-25表达(0.576±0.11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 t=8.212、7.553, P<0.05, P<0.01);KSYE-150细胞模拟物转染组miR-25表达(3.124±0.45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抑制物转染组miR-25表达(0.624±0.12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 t=10.297、6.452, P<0.0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转染24、48、72、96 h,模拟物转染组TE-1细胞活性(35.25±5.24、96.45±8.21、165.36±18.24、223.45±20.2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t=11.137、9.216、7.575、10.547, P<0.05, P<0.01),抑制物转染组TE-1细胞活性(4.21±0.72、22.36±4.21、52.15±7.36、63.45±7.36)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 t=4.874、8.940、6.830、7.368, P<0.05, P<0.01);模拟物转染组KSYE-150细胞活性(42.36±6.36、102.65±13.45、172.36±22.45、242.31±25.3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t=12.449、7.381、7.110、10.464, P<0.05, P<0.01);抑制物转染组KSYE-150细胞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42±0.75、25.12±7.24、62.45±8.36、67.36±8.45)( t=5.827、6.699、4.872、6.689,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模拟物转染组TE-1细胞G 0/G 1期(46.52±6.2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S期(46.96±7.12)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t=4.096,5.044, P<0.05),抑制物转染组TE-1细胞G 0/G 1期(84.52±7.5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S期(6.05±0.7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 t=4.352,13.715, P<0.05, P<0.01);模拟物转染组KSYE-150细胞G 0/G 1期(44.36±6.3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S期(49.25±6.58)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t=4.544,5.009, P<0.05, P<0.01),抑制物KSYE-150细胞G 0/G 1期(81.25±7.43)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S期(8.78±1.1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 t=4.577,10.127, P<0.05, P<0.01)。 结论:miR-25过表达将促进食管癌细胞株TE-1、KSYE-150增殖与侵袭,抑制miR-2表达会抑制食管癌细胞株TE-1、KSYE-150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泌体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泌体是一类拥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大小的囊形小体,几乎所有类型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可通过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DNA、microRNA和蛋白质等)与靶细胞相互作用而实现信息传递和功能调控。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伴随着对外泌体结构功能持续深入的探究,人们发现外泌体在气道炎症性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很可能成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潜在的治疗靶点及药物的载体。本文对外泌体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H19靶向微小RNA-675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靶向微小RNA(miRNA,miR)-675/EHZ2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到2018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各150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LINC00052和miR-330-3p表达水平。待细胞完全贴壁后,采用lncRNAH19 shRNA、lncRNA control shRNA、miRNA Control和miR-675慢病毒感染SW480细胞,感染12 h更换含嘌呤霉素(1 mg/L)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处理24 h,存活的细胞即为稳定细胞株,分别命名为Lnc Control组、lncRNAH19 KD组、miR-Control组和miR-675组。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ncRNAH19和miR-675关系以及miR-675的靶基因。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建立lncRNAH19沉默细胞株和miR-765过表达细胞株,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不同处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内异体移植瘤实验分析不同处理对成瘤的影响。采用 t检验分析两组数据的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癌旁组织lncRNAH19和miR-675[(1.12±0.18)、(1.09±0.17)]比较,结肠癌组织中lncRNAH19表达水平(3.49±0.27)显著增加,miR-675表达水平(0.32±0.11)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109、2.981, P<0.05)。与Lnc-Contrtol组和miR-Control组结肠癌细胞EdU阳性率[(89.44±10.25)%、(85.41±12.33)%]比较,lncRNAH19 KD组和miR-675组结肠癌细胞EdU阳性率[(30.14±6.89)%、(41.72±8.32)%]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81、2.981, P<0.05)。CCK-8实验显示,与Lnc-Contrtol组和miR-Control组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比较,lncRNAH19 KD组和miR-675组结肠癌细胞能力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441、2.592, P<0.05)。与Lnc-Contrtol组和miR-Control组结肠癌细胞体内增殖能力比较,lncRNAH19 KD组和miR-675组结肠癌细胞能力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980、2.019, 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分析显示lncRNAH19能与miR-675互补结合,EHZ2是miR-675的靶蛋白。与Lnc-Contrtol组和miR-Control组结肠癌细胞EHZ2蛋白表达水平[(1.19±0.13)、(1.04±0.14)]比较,lncRNAH19 KD组和miR-675组结肠癌细胞EHZ2蛋白表达水平[(0.32±0.13)、(0.47±0.13)]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09、3.011, P<0.05)。 结论:lncRNAH19通过靶向miR-675/EHZ2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小RNA-135b-5p对食管鳞癌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5b-5p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收集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28例,检测miR-135b-5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高表达与低表达组的差异,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探究miR-135b-5p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调节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从数据库中寻找miR-135b-5p的下游信号通路。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miR-135b-5p在食管鳞癌患者中低表达(0.004比0.014, Z=-2.89, P<0.01)且与T分期相关( χ2=5.82, P<0.05)。此外,划痕实验发现24 h后对照组划痕空白面积低于高表达组(ECA109:0.22±0.02比0.26±0.01, t=2.21, P<0.05;KYSE150:0.33±0.01比0.54±0.02, t=9.77, P<0.01),Transwell实验说明24 h后高表达组细胞迁移数量低于对照组(ECA109:47.17±4.98比136.00±7.78, t=9.62, P<0.01;KYSE150:25.83±2.10比153.00±7.49, t=16.34, P<0.01),48 h后高表达组细胞侵袭数量低于对照组(ECA109:171.00±24.02比382.30±15.34, t=7.42, P<0.01;KYSE150:244.00±27.33比493.70±53.23, t=4.17, P<0.01),高表达组p-smad2/3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ECA109:0.82±0.02比1.10±0.03, t=7.70, P<0.01;KYSE150:0.28±0.02比0.73±0.02, t=14.12, P<0.01)。 结论:miR-135b-5p可能通过下调smad2/3磷酸化水平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小RNA-150在胆囊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0与胆囊癌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30例胆囊癌肿瘤组织中miR-150的表达,以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为对照;qPCR法同时检测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mRNA表达,分析miR-150与这些基因的关系。应用miR-150 mimics转染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的改变;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基因mRNA和蛋白的变化。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 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时采用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后续的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两样本之间相关性比较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结果:胆囊癌组织中miR-150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均低于慢性胆囊炎组织( t=-7.035、-14.146, P<0.01);PCNA、N-cadherin、MMP-9的mRNA与慢性胆囊炎组织比较均明显增强( t=3.813、9.339、5.616, P<0.01)。miR-150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t=3.228、2.396、-2.604,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iR-150与E-cadherin呈正相关( r=0.630, P<0.05),与PCNA、N-cadherin、MMP-9表达呈负相关( r=-0.769、-0.628、-0.616, P<0.05)。转染miR-150 mimics后GBC-SD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减弱( F=1 965.860、114.940, P<0.01);转染后PCNA、N-cadherin、MMP-9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表达增高( P<0.05)。 结论:胆囊癌组织中miR-150表达降低是肿瘤进展的因素,其机制可能在于miR-150通过调节一些基因表达参与肿瘤EMT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