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弓指数与足部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两者在下肢应力性骨折中的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足弓指数与足部运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在下肢应力性骨折中的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陆军某部2019年入伍新兵108人为研究对象。在训练之前,通过电容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采集新兵足印图像,以计算足弓指数。通过动态步态体态分析系统采集足部运动学参数。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足弓指数与足部运动学参数(着地仰角、离地仰角、拍地速度、着地内翻角、外翻幅度、着地外翻速度)的相关性。由骨科医师对新兵训练进行全程随访,剔除其他类型下肢损伤者(10人),最后对比分析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的骨折组(19例)和无任何下肢损伤的对照组(79例)的足弓指数及足部运动学参数。结果:(1)新兵足弓指数为0.21(0.12,0.25),着地仰角为(17.31±4.02)°,离地仰角为(63.90±5.63)°,拍地速度为(176.85±24.39)°/s,着地内翻角为(13.64±4.44)°,外翻幅度为(12.16±3.42)°,着地外翻速度为382.50(311.05,474.80)°/s。(2)着地内翻角( r=0.25, P<0.01)及外翻幅度( r=0.14, P<0.05)与足弓指数正相关。(3)骨折组的足弓指数为0.20(0.07,0.24),离地仰角为(61.59±5.51)°,着地外翻速度为336.00(251.02,428.67)°/s,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23(0.17,0.26)、(64.79±4.79)°、381.20(313.63,470.92)°/s( P<0.05或0.01)。两组着地仰角、拍地速度、着地内翻角、外翻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足弓指数的变化会影响足的着地内翻角及外翻幅度;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的新兵具有足弓较高、离地仰角较小、着地外翻速度较小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试验的注册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信息,全面了解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研究的注册特点。方法:分别检索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COVID-19相关临床试验,检索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2月14日和2021年3月19日。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注册量、注册提交时间、国家/地区、招募状态、研究类型、招募人数和研究阶段等方面对全球COVID-19注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3月19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COVID-19临床试验775项。截至2020年12月14日,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注册COVID-19临床试验4 137项,3 157项(76.31%)临床试验招募的受试者为年龄≥18岁的人群,干预性研究2 347项,观察性研究1 759项。干预措施主要为药物治疗、生物制品和器械治疗。干预性研究招募人数为110(48,308)例,观察性研究的招募人数为300(100,1 000)例。干预性研究的临床分期以Ⅱ期(570项)和Ⅲ期(358项)为主。COVID-19临床试验处于招募状态的最多,占50.33%(2 082/4 137), 542项(13.10%)临床试验已经完成。干预性研究中,多中心研究数量为729项(31.06%),参与研究的中心数量为5(2,15)个。结论:目前全球开展COVID-19相关临床试验数量多,干预措施多样,但招募人数不尽合理,多机构合作的多中心研究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期核心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期核心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3—4月选取全国11个省或直辖市各级别中医院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回收问卷728份,其中有效问卷723份。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期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60.42±37.2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毕业院校、参加工作阶段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与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毕业院校、学历、参加工作阶段以及职业认同维度中的自己决定感、自我效力感、一致感、组织影响感是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中医院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受到院校类别、学历、参加工作阶段以及职业认同维度中自己决定感、自我效力感、一致感、组织影响感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和职业认同感水平,增强护理团队凝聚力、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压穴腕带防治航海晕动病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新型压穴腕带防治航海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量表筛选出的178例既往有晕动病史的海军新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压穴腕带组)89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假压穴腕带组)89例(脱落5例)。压迫点选择腕部2区针刺点,即相当于内关穴的位置。观察2组受试者登船后晕动发生2 h及1 d时的Graybiel晕动病评分、晕动病严重程度分级,晕动发生前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晕动发生2 h及1 d的Graybiel晕动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晕动2 h观察组Graybiel评分为(10.63±9.56)分,对照组为(14.08±9.19)分, t=-2.405, P=0.017;晕动1 d观察组Graybiel评分为(6.61±4.49)分,对照组为(8.45±5.13)分, t=-2.503, P=0.013],且观察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晕动2 h及1 d的晕动病严重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晕动发生后2组心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心率值低于对照组。晕动发生后2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型压穴腕带防治晕动病有一定效果,能有效减轻晕动症状,稳定心率,且具有经济、简便、无不良作用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NA损伤修复酶SLX4复合物在HIV逃逸固有免疫识别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病毒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和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促进自身的生命周期进程。研究发现HIV的辅助蛋白Vpr通过活化DNA修复酶SLX4复合物,促进HIV逃逸固有免疫识别,同时引起周期性细胞产生复制应激,最终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G 2期。这表明HIV可以利用细胞内的DNA损伤修复蛋白降解自身逆转录产物,避免固有免疫识别病毒核酸并引发随后的抗病毒反应。本文对HIV拮抗固有免疫的相关机制以及DNA损伤修复机制在HIV复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调查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患病情况.方法 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确定各年龄段招募人数,其中35~44岁167名、45~54岁220名、55~64岁142名、65~75岁91名.以招募公告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各年龄段招满即止.采用航天中心医院自制问卷面对面调查志愿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志愿者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采用颅脑MRA 3D-TOF检查判断志愿者是否罹患UIA、UIA类型及动脉瘤位置、直径、形态.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20名志愿者,其中罹患UIA 37名,UIA患病率为6.0%[95%CI(4.1%~7.8%)].不同性别志愿者UI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志愿者及男性、女性志愿者中,随着年龄增长UIA患病率不存在升高趋势(P>0.05).UIA类型:1名(2.7%)为多发动脉瘤(2个动脉瘤),36名(97.3%)为单发动脉瘤,共38个动脉瘤.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占86.8%),动脉瘤直径多为3~<5 mm(占71.1%),动脉瘤主要形态为囊性(占97.4%).结论 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UIA患病率为6.0%,多为单发动脉瘤,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直径多为3~<5 mm、主要形态为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T2*mapping对新兵奔袭集训前后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量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T2*mapping定量评价新兵奔袭集训前后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20例新兵进行右膝关节MRI扫描3次:奔袭集训前、集训1周后及休整1个月后.将膝关节软骨分为股骨外侧(LF)、股骨内侧(MF)、胫骨外侧(LT)、胫骨内侧(MT)、髌骨软骨(PC)及滑车软骨(TC)6个区域.以半月板后角为界,将LF和MF分为股骨髁中央承重区(cLF/cMF)和后部非承重区(pLF/pMF);以软骨厚度1/2为界分为浅层区域(SZ)软骨和深层区域(DZ)软骨.将软骨下骨划分紧贴关节软骨5 mm以内为浅层骨质(SB),距离关节软骨6~10 mm为深层骨质(DB),通过感兴趣区(ROI)分析评估软骨及软骨下骨各区域T2*值.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T2*值变化,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法.结果 集训1周后MT-SZ、cMF-SZ、PC-SZ、TC-SZ均明显高于集训前(P<0.05);休整1个月后,软骨区域的T2*值与集训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集训前与集训1周后相比,膝关节软骨下骨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整1个月后除cLF-DB、pLF-DB、滑车软骨深层骨质(TC-DB)外,余膝关节软骨下骨T2*值集训前、集训1周后与休整1个月后相比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mapping可显示新兵奔袭集训后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超微结构和生化成分的变化,发现早期损伤并能定量无创性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最好自我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最好自我(best possible self,BPS)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乐观与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在某新兵训练基地抽取212名新兵,根据建制分为研究组(100人,行BPS训练15 min/d)和对照组[112人,行日常生活(typical day,TD)表象训练,15 min/d],连续干预2周.于干预当天(T0),干预实施1周(T1)、2周(T2),干预结束后1周(T3)采用未来预期量表(Future Expectation Scale,FEX)、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对2组被试进行测量,评估BPS训练对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训练效果.结果 2组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基线指标均衡.随着训练的进行,2组在悲观情绪、知觉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包含情感和认知幸福感)上的训练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T1~T3的悲观情绪相比基线(T0)明显降低(P<0.01),情感幸福感(P<0.01)和认知幸福感(P<0.01)明显升高,其知觉压力在T1(P<0.05)和T3(P<0.01)也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训练前后却无上述明显变化.结论 2周BPS训练可有效降低集训期新兵悲观情绪和知觉压力水平,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促进新兵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Senktide blocks aberrant RTN3 interactome to retard memory decline and tau pathology in social isolated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编辑人员丨2024/6/15
Sporadic or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accounts for more than 95%of Alzheimer's disease(AD)cases without any family history.Although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ssociated risk genes and loci for LOAD,numerous studies suggest that many adverse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social isolation,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ementia.However,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social isolation in AD progression remain elusive.In the current study,we found that 7 days of social isolation could trigger pattern separation impairments and presynaptic abnormalities of the mossy fibre-CA3 circuit in AD mice.We also revealed that social isolation disrupted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resulted in the downregulation of 2 dentate gyrus(DG)-enriched miRNAs,which simultane-ously target reticulon 3(RTN3),an 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tein that aggregates in presynaptic regions to disturb the formation of functional mossy fibre boutons(MFBs)by recruiting multiple mitochondrial and vesicle-related pro-teins.Interestingly,the aggregation of RTN3 also recruits the PP2A B subunits to suppress PP2A activity and induce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which,in turn,further elevates RTN3 and forms a vicious cycle.Finally,using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molecular docking approach,we determined that senktide,a selective agonist of neurokinin3 receptors(NK3R),could reduce the binding of RTN3 with its partners.Moreover,application of senktide in vivo effec-tively restored DG circuit disorders in socially isolated AD mice.Taken together,our findings not only demonstrate the epigenetic regulatory mechanism underlying mossy fibre synaptic disorders orchestrated by social isolation and tau pathology but also reveal a novel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梯度压缩腿套对新兵训练应力性骨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新兵训练期间佩戴梯度压缩腿套对下肢应力性骨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3月-6月在陆军某新训基地进行.共460名入伍新训男性学员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穿戴组和未穿戴组,每组230人.穿戴组新训学员全程穿戴梯度压缩腿套,未穿戴组则不穿戴腿套,两组接受相同的训练科目.本研究在试验前、试验后1个月和2个月后进行评估,确定应力性骨损伤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疲劳程度.[结果]试验后2个月,应力性骨损伤阳性体征者,穿戴组为11例(4.8%),未穿戴组为44例(19.1%).MRI确诊为应力性骨损伤者,穿戴组为3例(1.3%),未穿戴组为14例(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试验前两组的VAS评分、Borg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后 1、2 个月,穿戴组 VAS[(1.3±1.2)vs(1.7±1.3),P=0.001;(1.4±1.3)vs(1.9±1.5),P<0.001]和 Borg 评分[(13.0±1.1)vs(13.7±1.3),P<0.001;(13.2±1.1)vs(13.8±1.4),P<0.001]均显著低于未穿戴组.[结论]在新兵训练过程中,梯度压缩腿套可以有效改善下肢运动后疼痛和疲劳,减少应力性骨损伤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