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针对西藏卫生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仅为西藏输送优质医疗资源,而且借鉴传统医学中的“师带徒”模式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是新时期医疗援藏的创新之举。上海医疗队在三年援藏期间,发挥“组团式”支援的优势,丰富传帮带的类别、方式和内容,突出“专家带骨干”和 “团队带团队”的“师带徒”形式,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人才总量和质量。本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实施过程的跟踪与评估、质量管理的反馈与改进提出相应措施,以加快西藏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组团式社区卒中患者康复模式的效果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对社区恢复期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干预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随访登记的上海市徐汇区枫林社区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N+N”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并记录入选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合并症情况。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卒中管理方案,“1+N+N”干预组则通过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1”指家庭医生,第1个N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团队,第2个N指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团队预约及双向转诊。分别于基线及干预后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运动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干预方式与AD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心理状况评分的关联。结果:纳入患者120例,年龄(71.5±6.8)岁,男性59例(49.2%),“1+N+N”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与对照组比较,“1+N+N”干预组患者的年龄较小( P=0.013),合并冠心病者占比较低( P=0.003),其余变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N+N”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ADL、运动功能和心理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均 P<0.01)。“1+N+N”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ADL和心理状况评分“1+N+N”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01);干预后“1+N+N”干预组上述评分则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与ADL评分无明显关联( t=0.27, P=0.799),与运动功能评分存在正向关联( t=15.64, P<0.001),与心理状况评分存在正向关联( t=13.70, P<0.001)。 结论: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心理状况,且对后两者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的干预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组团式医疗援藏实践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自2015年,党中央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为西藏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多年的实践中,以"组团式"医疗援藏的模式显著改变了以往医疗援藏短期化中的不足与缺乏远期效果的状况,提高了当地医院的管理水平,培养了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并逐步形成了团队,更加体现了党中央、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实施组团式医疗援藏后,诊疗人次显著增长,实现419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13种一般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就能得到诊疗,总体医疗卫生资源及普惠程度有了较大改善.从开始的提供基本医疗技术服务到促进本地医院整体管理,依法执业能力的飞跃,受援医院信息化程度,病案数据利用效率等管理指标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郑州大都市区生态网络构建及格局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快速城市化进程致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问题日益突出,构建生态网络体系、规划引导生态价值和高效利用景观效应,对区域调节生态空间、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大都市区为例,基于1980-2020年8个时间节点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Guidos Toolbox和Conefor等工具,通过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预测未来土地格局、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识别景观要素、最小累积阻力构建综合阻力面、引力模型计算生态引力、水文分析创建阻力路径和网络结构评价等,判别研究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具有较高结构完整度的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9个源地中,黄河流域生态源地连接网络东西部大型集中源地,其余源地坐落于研究区东北、东南及西南部,整体半环绕郑州主城区分布;最小成本路径共163条,生态廊道共58条,其中,一、二、三级廊道分别为10、19和29条,以沿黄河流域、"三横三纵"和"点-轴"形式分布为主;研究区内共判定生态节点70个,并划分为战略点、自然生态点及人工环境点,分别为10、27和33个,其分布于各个源地核心和廊道交叉等关键性节点位置.生态网络包含研究区所有景观要素,并以横"C"字型连接主要生态基质,总体表现为"一横两纵四组团"的半包围网络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基于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西南山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快速城市扩张背景下缓解生态保护和土地开发矛盾、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源地和阻力面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当前阻力面构建多关注生态要素而忽视与区域典型生态问题相对应的生态过程表征.以西南山地地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研究区,选取生物资源保护、水资源安全和营养物质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重要性从而识别源地,基于地质灾害、土壤侵蚀、石漠化等生态敏感性构建生态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组团廊道和景观廊道,从而构建山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大理州生态安全源地总面积14416.64 k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50.93%;关键生态廊道分为组团廊道和景观廊道两类,分别长404.7 km和208.4 km,以“一轴三带”形式呈树状辐射分布.生态安全格局中的生态源地和廊道应成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中的禁止开发区.生态重要性源地识别和生态敏感性阻力面分析方法可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对于大理州山地城镇建设的用地选择和空间扩张提供定量指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复杂网络的长三角城市对外服务群落结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组织形式正从个体城市集聚、等级性的中心地结构向多中心、嵌套式的群落结构演变.为刻画长三角地区城市在不同要素层面下形成的多层次群落结构及其状态,借助复杂网络分析工具,从城市群落的节点特征、垂直和水平结构、不同群落结构间的相互关联三方面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3类(生产性、生活性、公共性)对外服务流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显示:1)长三角城市节点服务功能分化,节点层级性分异显著,生产和生活性服务网络的节点规模呈“长尾”分布,公共性服务网络的节点规模相对均衡;2)垂直结构上,3类对外服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效率、流量占比和空间分布各不相同;水平结构上,初步形成对外服务网络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部分城市突破区域界线,呈跨地域集聚组团的态势.3)较强的结构关联性存在于生产性和生活性对外服务网络之间,两者在中低度值的城市节点上具有一致性,呈联动发展格局;公共性对外服务网络与前两者的节点度值分异较大,促进了整体群落服务功能结构的丰富和完善.基于复杂网络的群落研究可以从多维结构的分析中寻求城市群落的分工协作和共生,为当前多核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多模式教学方法与分层级培养规划加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实现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大病不出藏"的主要目标,打造一支留得住、能力强、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至为关键.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从2015年8月开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多模式教学方法.此外,通过分层培养提升了不同年资医师的临床医疗服务能力,通过管理型人才年度重点外派学习计划增强了学科的管理能力.这些教学实践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宁波家庭医生高品质发展"专家主题研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组织多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针对"宁波市家庭医生高品质发展"进行了主题研讨.宁波市卫计委副主任章国平介绍了宁波市家庭医生发展的现状及成效;宁波市卫计委基妇处处长张鹏飞就宁波市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宁波市卫计委基妇处主任科员蔡强就解决家庭医生签而不约,提升群众获得感进行了经验分享;江北区卫计局副局长杨振宇从5个方面介绍了家庭医生质量管理"红绿灯监测制度";海曙区卫计局基层卫生和健康管理科科长何佳对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机制进行了介绍;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静详细介绍了家庭医生联动体系;海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书记胡剑介绍了如何通过"两门诊一中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家庭医生制服务打造综合性基础服务平台;江北区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海定详细介绍了城乡结合的情况实行了具有特色的"组团式供给""抱团式签约""巡回式服务"等多形式签约模式;海曙区古林镇卫生院院长王珊波介绍了"私人订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海曙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朱平介绍了"粉丝式"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希望通过探讨能为家庭医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组团式”医疗援疆重点科室建设实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江苏省“组团式”医疗援助新疆克州人民医院,促进其重点科室建设.以心血管科为例,分析以“院包科”“师带徒”、柔性人才援疆、重点项目开展、先进设备引进等多种形式的帮扶项目在科室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了援疆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推进“组团式”医疗理论以指导援疆实践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协和医院"组团式"援藏工作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对口支援是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公益属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15年起开展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启了医疗对口支援的新模式.以北京协和医院"组团式"援藏工作为例,通过总结多年来对口支援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组团式"援藏工作未来运行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