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团式医疗援藏实践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自2015年,党中央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为西藏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多年的实践中,以"组团式"医疗援藏的模式显著改变了以往医疗援藏短期化中的不足与缺乏远期效果的状况,提高了当地医院的管理水平,培养了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并逐步形成了团队,更加体现了党中央、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实施组团式医疗援藏后,诊疗人次显著增长,实现419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13种一般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就能得到诊疗,总体医疗卫生资源及普惠程度有了较大改善.从开始的提供基本医疗技术服务到促进本地医院整体管理,依法执业能力的飞跃,受援医院信息化程度,病案数据利用效率等管理指标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针对西藏卫生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仅为西藏输送优质医疗资源,而且借鉴传统医学中的“师带徒”模式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是新时期医疗援藏的创新之举。上海医疗队在三年援藏期间,发挥“组团式”支援的优势,丰富传帮带的类别、方式和内容,突出“专家带骨干”和 “团队带团队”的“师带徒”形式,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人才总量和质量。本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实施过程的跟踪与评估、质量管理的反馈与改进提出相应措施,以加快西藏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组团式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对基层医院组团式教学的效果.方法 2016至2017年北医三院19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甘肃省环县人民医院,分别进行了理论授课、临床技能指导、会诊、义诊、门诊、教学查房等多种支援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环县人民医院155名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对组团式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并通过比较支援前(2014至2015年)和支援后(2016至2017年)医院每月门诊患者数、住院患者数及手术患者数等客观数据,评估对口支援教学的效果.结果 155名医务人员中有114名所在科室接受过专家培训,认为对口支援对临床工作帮助很大的医务人员比例〔58.8% (67/114)〕明显多于认为没有帮助〔9.6%(11/114)〕、有一点帮助〔16.7%(19/114)〕、帮助还可以〔14.9%(17/114)〕的比例(χ2=94.082,P=0.000);支援后月门诊患者数(例次:43816.5±3406.9比37319.5±4302.1)、月住院患者数(例次:2978.3±235.1比2250.9±218.1)均较支援前明显增加(均P<0.05),支援后对月手术量无明显影响(例次:449.8±107.3比459.0±85.4,P>0.05).调查显示:医务人员需求最高的教学方式为理论授课,占65.8%(102/155);其次为教学查房,占50.3%(78/155);门诊教学需要比例最少,占18.1%(28/155).医务人员对教学内容需求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最新医疗技术〔76.8%(119/155)〕、学习医学前沿知识〔68.4% (106/155)〕、规范诊疗流程〔67.7%(105/155)〕、培养临床思维〔66.5%(103/155)〕、传授手术及其他操作技能〔56.1%(87/155)〕.结论 教学培养合格的卫生人才是基层医院发展的关键,根据基层医院需要,因地制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才能全面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基层医院的综合实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多模式教学方法与分层级培养规划加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实现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大病不出藏"的主要目标,打造一支留得住、能力强、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至为关键.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从2015年8月开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多模式教学方法.此外,通过分层培养提升了不同年资医师的临床医疗服务能力,通过管理型人才年度重点外派学习计划增强了学科的管理能力.这些教学实践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组团式”医疗援疆重点科室建设实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江苏省“组团式”医疗援助新疆克州人民医院,促进其重点科室建设.以心血管科为例,分析以“院包科”“师带徒”、柔性人才援疆、重点项目开展、先进设备引进等多种形式的帮扶项目在科室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了援疆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推进“组团式”医疗理论以指导援疆实践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协和医院"组团式"援藏工作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对口支援是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公益属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15年起开展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启了医疗对口支援的新模式.以北京协和医院"组团式"援藏工作为例,通过总结多年来对口支援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组团式"援藏工作未来运行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组团式援藏看西藏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的希望之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西藏医用辐射防护现状.保障西藏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工作人员、患者、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方法 通过多年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的资料累积,以部分地市为例,分析具有西藏特色的发展历程.依据西藏医用辐射监测的特点,结合组团式援藏帮扶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实际经验,分析影响西藏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健康与安全的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 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基础薄弱,在实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放射诊疗过程中缺乏日常监测以及监督管理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结论 必须坚持在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验收、运行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并在组团式援藏工作模式下,建立西藏本地医用辐射监测队伍,提高西藏医用辐射监测水平,才能切实消除隐患,保证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组团式”医疗援疆受援地区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组团式”医疗援疆帮扶受援医院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当地各级医院间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基层技术及科研指导、卫生下乡等方式初步建立了受援地区区域医联体.未来要继续加强与基层联系,逐步构建区域紧密型医联体,提高医疗援疆的覆盖面和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递进式教学与分层定向培养加强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加强西藏自治区卫生人才建设,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启动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其目的是打造一支能力强、信得过、留得住的医疗人才队伍,实现"大病不出藏"的基本目标,完善西藏自治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自我培养能力.自从2015年8月开始,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先后采取递进式教学、分层定向培养和梯队规划等多种方式,为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跨省医联体新模式延伸医疗援疆内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建立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跨省医联体,是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对"组团式"医疗援疆的必要补充.浙江省以省级医疗援助医院为主体,构建五级联动的新型医联体,通过学科帮扶、人才培养、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并轨帮扶、激发科研创新等方法,使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当地各族群众享受到更为优质和实惠的医疗服务,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