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沙酮维持患者对32 mg氢吗啡酮的累积静脉剂量缺乏镇痛反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由于长期使用美沙酮的高耐受性,对这类患者来说,提供足够的疼痛管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表明,反复接触阿片类药物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镇痛过程和不良反应,包括伤害性敏感化(即痛觉过敏)、耐受性和阿片类药物疗效的丧失。在美沙酮维持患者中,急性疼痛的治疗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即使在服用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如吗啡、额外剂量的美沙酮和加巴喷丁后,仍难以获得足够的镇痛。氢吗啡酮是一种完整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被认为是克服这些障碍的一种有前途的药物治疗策略。在对非阿片类药物耐受性的研究中,发现静脉注射1~2 mg氢吗啡酮可以提供显著的镇痛作用。最近发表的一项丁丙诺啡维持的研究评估了静脉注射氢吗啡酮的镇痛效果,该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静脉注射至少16 mg氢吗啡酮对维持12~16 mg/d舌下含服丁丙诺啡/纳洛酮患者的临床疼痛管理是必要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氢吗啡酮与安慰剂相比,在维持中高剂量口服美沙酮(80~100 mg/d)的患者中减少急性疼痛反应的剂量效应,并评估不断增加氢吗啡酮剂量的并发滥用责任,假设氢吗啡酮在所有时间点都能提供优于安慰剂的镇痛效果。这项随机对照研究利用一种经过验证的实验疼痛范例,即定量感觉测试(QST),评估了递增剂量的急性静脉注射氢吗啡酮与安慰剂的止痛和滥用倾向效果。没有慢性疼痛的患者( n=8)维持口服美沙酮80~100 mg/d。参与者在1个试验日内接受4次静脉注射,在270 min内不断增加递增剂量的氢吗啡酮(共32 mg)或4次安慰剂剂量。测试时间至少间隔1周。在基线和每次注射后进行QST和滥用责任测量。在任何QST结果的镇痛指数上,氢吗啡酮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尽管使用了高剂量的氢吗啡酮,但在安全性或滥用责任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重新报告的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也很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的优化策略:混合药物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混合药物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麻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初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60例,年龄20~60岁,BMI<30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混合药物单次TPVB组(PV-SI组)麻醉诱导后0.25%罗哌卡因25 ml、地塞米松3 mg、丁丙诺啡120 μg和肾上腺素2.5 μg/ml单次TPVB联合全麻;持续输注TPVB组(PV-CI组)麻醉诱导后0.25%罗哌卡因25 ml和肾上腺素2.5 μg/ml混合液单次注射后持续输注0.125%罗哌卡因8 ml/h至术后48 h。手术结束时连接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单次按压吗啡剂量2 mg,锁定时间10 min,无负荷剂量及背景输注。记录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后48 h内吗啡总消耗量、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病人推荐及满意情况。 结果:与PV-CI组比较,PV-SI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后48 h内吗啡总消耗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病人推荐率及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混合药物单次TPVB联合全麻可作为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优化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麻辅助快速阿片类脱毒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全麻辅助快速阿片类脱毒(AAROD)也被称为超快速阿片类脱毒(UROD),是指在全麻状态下给予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清醒状态不能耐受的大剂量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帮助患者在麻醉状态下度过脱毒期,缩短戒断症状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药物依赖脱瘾方法从传统的丁丙诺啡替代疗法、美沙酮替代疗法到AAROD及其改良方法,脱毒成功率不断提高.本文就AARO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阿片类镇痛药检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阿片类镇痛药的优势,综述了吗啡、芬太尼、美沙酮、丁丙诺菲、羟考酮、曲马多、可待因等阿片类镇痛药检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阿片类镇痛药检测电化学传感器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开发新型电极材料、制备新型生物材料修饰电极、结合多种技术实现微型化和快速检测是未来阿片类镇痛药检测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的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是一类对阿片受体兼有激动和拮抗作用的药物.已经上市的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喷他佐辛、布托啡诺、纳布啡、丁丙诺啡和地佐辛等.与吗啡、芬太尼等单纯阿片受体激动剂相比,该类药物具有镇痛效果较强,成瘾性较弱,咳嗽、瘙痒以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少的优点.由于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不同内源性阿片受体(μ、κ、δ等)间具有不同的倾向性作用,基于不同受体亚型,可在情绪影响、药物依赖方面表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因此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滥用的发生.随着学界对内源性阿片各受体亚型及相关药物研究的深入,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改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丁丙诺啡复合氟哌利多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复合氟哌利多注射液用于胸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法 选取 2022 年5月—2023 年 2 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 100 例患者,所有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丙诺啡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各 50 例.手术结束前30 min,丁丙诺啡组给予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 3 μg/kg,舒芬太尼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15 μg.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PCIA,丁丙诺啡组: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 15 μg/kg+氟哌利多注射液 2 mg+0.9%氯化钠稀释至 150 mL;舒芬太尼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2.5 μg/kg+氟哌利多注射液 2 mg+0.9%氯化钠稀释至 150 mL.比较术毕(T0)、术后 2 h(T1)、4 h(T2)、6 h(T3)、12 h(T4)、24 h(T5)、48 h(T6)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记录拔出气管导管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比较术后 24、48 h的QoR-15评分、曲马多镇痛补救量、PCIA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静息和咳嗽时 2 h(T1)、4 h(T2)、6 h(T3)、12 h(T4)、24 h(T5)、48 h(T6)的VAS评分均低于术毕(T0)(P<0.05).患者拔出气管导管时丁丙诺啡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舒芬太尼组(P<0.05).丁丙诺啡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少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合氟哌利多注射液在胸科围术期能减轻苏醒拔管时机体的应激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用于术后镇痛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和理想的恢复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加速康复外科下硬膜外吗啡复合丁丙诺啡用于胸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下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复合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用于胸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法 选取2019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手术 100 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50 例.所有患者进行ERAS干预.对照组患者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体复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治疗组患者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复合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镇痛至术后 72 h.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炎症反应、镇痛泵使用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4、24、48、72 h两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 4、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72 h,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吗啡累积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下硬膜外盐酸吗啡注射液复合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对胸腔镜手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够改善炎症反应,降低镇痛泵按压次数和吗啡累积使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丁丙诺啡复合罗哌卡因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镇痛和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考察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复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用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 月在中化二建集团医院行髋部骨折手术 62 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31 例.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对照组注入 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40 mL.治疗组注入 0.15 mg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40 mL.记录两组术后 12、24、36、48、60、72 h各时间点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和术后 7 d髋关节活动度(ROM).结果 与同组24 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比较,36、48、60、72 h时对照组和治疗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在 12、24、36、48 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 12、24、36、48、60、72 h术后活动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 1 d比较,术后 7 d每日髋关节ROM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术后 7 d每日髋关节ROM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复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用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时间,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丁丙诺啡复合罗哌卡因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复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收肌管阻滞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2 年 4~10 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择期全麻下行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的 4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4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20 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收肌管阻滞,对照组注射 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 1 mL,治疗组注射 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20 mL+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 1 mL(0.15 mg).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 2、6、12、24 h的VAS评分、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 12、24 h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 24 h地佐辛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可作为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收肌管阻滞的辅助药,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恒河猴静脉自身给药模型中镇痛候选新药d2-BU08028的正性强化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成瘾潜能是限制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痛敏素受体/μ阿片受体双功能激动剂d2-BU08028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镇痛候选新药.具有与人类高度同源性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目前研究药物成瘾最为理想的建模动物.本研究建立恒河猴吗啡静脉自身给药模型并研究d2-BU08028的正性强化效应,为镇痛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4只恒河猴股静脉置管,给予吗啡0.1 mg·kg-1于FR1至FR10下训练,每天训练4h.待动物在FR10下吗啡自身给药行为稳定后,首先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替代测试,动物稳定区分生理盐水和吗啡后,采用正交设计分别给予丁丙诺啡(1,10和30 μg·kg-1)、BU08028(0.3,3和30 μg·kg-1)及d2-BU08028(0.3,3和30 μg·kg-1)进行替代测试,记录给药次数、有效及无效踏板次数.结果 吗啡训练后可形成稳定的自身给药行为,生理盐水替代后,动物的给药次数由(13.10±0.98)下降至(4.36±1.37),提示实验体系建立成功.丁丙诺啡各剂量组替代后动物的给药次数、有效踏板次数均呈倒U形曲线,与替代前吗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BU08028和d2-BU08028各剂量组替代后动物的给药次数及有效踏板次数与替代前吗啡相比均显著降低,与生理盐水替代相比无差异.全部测试期间动物无效踏板次数低于5.结论 丁丙诺啡与吗啡类似,具有正性强化效应,而d2-BU08028不具有正性强化效应,提示成瘾潜能较低,研发前景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