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效率SBM-Tobit模型的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以2015-2022年我国A股225家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基于松弛的测量模型(slacks-based measure,SBM)对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测度,运用Malmquist指数法从动态角度反映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变化情况,并且通过Tobit模型构建融资效率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企业整体融资效率不高,大多数企业融资效率未达到生产前沿面;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资产周转率五个指标与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融资效率的关键因素.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个角度提出提高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新冠疫情下我国中药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危机预警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评估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中药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提出财务风险控制和危机预警建议.方法 使用Z值模型对中药上市公司2020年至2022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基于2020年至2022年我国中药上市公司的季度财务报表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新冠疫情对中药行业的影响.结果 中药上市公司的Z值2020年至2022年同比下降率分别为6.06%,3.23%,6.67%.2022年的平均Z值为2.8,首次低于2.99,财务状况进入灰色区域;2020年至2022年的平均Z值为3.0,处于财务健康状态.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流动资产比和资产负债比对Z值分别有显著正向和反向影响(P<0.01).结论 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中药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较好,但恶化趋势明显.中药上市公司应适度提升流动资产比和降低资产负债比,并建立健全财务指标体系和危机预警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医药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医药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医药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三者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医药企业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将会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且管理的程度越大,获得的政府补助也越多;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医药企业的绩效;医药企业运用负向盈余管理更会降低政府补助的边际价值,且管理的程度越大,政府补助的边际价值越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我国医药制造业城市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依据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进行网络密度分析(包括整体网络密度和个体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分析、凝聚力分析、核心-边缘分析及讨论,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截至2015年9月30日,全国A股上市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共168家.通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发现,我国医药制造业空间城市关联网络密度为0.0210,网络还很分散,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构成的个体网络最大;网络中心性分析中,整体网络的点出度为1.604%、点入度为1.761%,北京的点出度和点入度都居于前列,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的中间中心度较高,北京、天津、上海、昆明、深圳、广州的特征中心度较高;凝聚力分析结果较为复杂,网络中的城市可以分为8个子群;整体网络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可见,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注意通过发挥产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网络,以推进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中药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我国中药类上市公司的优势劣势,提出提升我国中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2016年上半年23家中药类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分析得出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4个因子,同一公司的不同因子之间的得分不同,经营业绩与各因子具有相关性.结论 应利用品牌优势进行多元化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全产业链,搭建"互联网+"的销售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票制"对医药行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实证分析"两票制"对医药企业绩效产生的实质影响,对政策实施和企业管理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青海和重庆的12家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选取的上市公司中,2017年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受冲击下降的分别占66.6%和50.0%,83.3%的公司成长能力增强,总体绩效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短时期内医药企业确实会遭受到"两票制"影响的冲击,但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中药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Topsis评价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我国54家中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12-2016年面板数据,选取11个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中药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Topsis法,计算中药上市公司综合因子得分与最优解贴近度,进一步分析各中药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约79.63%的中药上市公司综合因子得分与最优解贴近度分布在0.4~0.7,说明我国中药上市公司成长性有较大提升空间;仅3.7%的中药上市公司综合因子得分与最优解贴近度分布在0.8~0.9,我国中药上市公司并未发挥其龙头作用.最后为促进我国中药公司健康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专利分析的中药企业技术相似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矩阵构建、标准化处理、社会网络分析、行业态势解析等环节,基于专利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12家知名的上市中药企业的技术相似程度,从而判断我国中药行业整体技术竞争环境,识别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公司、中药行业潜在的技术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为该行业的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DEA方法的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以深沪前15位上市公司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深、沪证券交易所2017年营业收入前15位制药企业为样本,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规模收益可变VRS模型进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发现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步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与规模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规模效率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增大;中药类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普遍高于化学制药类企业,且西部地区的企业创新效率高于东部地区企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医药流通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20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7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11项财务指标(X1至X11),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绩效分析.结果 发展能力对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大,盈利能力次之,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影响较小.结论 尽管医药流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行业发展不均衡,要提高绩效水平,需在保持核心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注重各项能力的平衡发展,以及行业内部的协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