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微创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微创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拔牙门诊就诊的210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涡轮钻拔牙)、B组(采用超声骨刀拔牙)和C组(采用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拔牙),每组70例.比较三组患者拔牙术后30 min拔牙窝出血量、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干槽症和下唇麻木发生情况.[结果]C组拔牙术后30 min拔牙窝出血率为11.43%(8/70),显著低于A组的37.14%(26/70)、B组的18.57%(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42、6.389,P<0.05);B组拔牙术后30 min拔牙窝出血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5).C组患者术后7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术后7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干槽症和下唇麻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采用涡轮钻法或超声骨刀拔牙的方法,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采用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微创拔牙,虽不能减少术后干槽症和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以减少拔牙术后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联合四手操作配合在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讨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联合四手操作配合在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5 月 1 日~2021 年 12 月 31 日口腔科收治的 300 例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50例,对照组给予四手操作配合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第 1、3、5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 1、3、5 天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联合四手操作配合应用于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效果,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拔牙方法的效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开展新疗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132例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拔牙法和传统拔牙方法,比较两组的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涡轮机组拔牙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涡轮机组牙根折断、软组织损伤及颞下颌关节损伤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涡轮机组舌侧骨板骨折、邻牙损伤、神经损伤及牙体滑入间隙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涡轮机组术后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及干槽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及配套工具的使用提高拔除下颌低位阻生齿的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拔牙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笔者科室就诊,需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行微创拔牙术,对照组行传统拔牙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并发症、患者畏惧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0±7.2)min和(40.0±10.5)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畏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对患者心理影响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翻瓣方式在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龈沟内切口袋形瓣与传统角形瓣在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低位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对照组采用传统角形瓣.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疼痛、开口受限、面颊部肿胀)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12±1.18)min及(15.56±1.12)min,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开口受限程度、面颊部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用于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时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肿胀、开口受限并发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骨刀在下颌近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比较超声骨刀法、高速涡轮钻法、常规去骨劈冠法拔除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牙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客观数据,明确各种方法的利弊,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 105 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 3 组,第1组采用超声骨刀法,第2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第3组采用常规去骨劈冠法.观察 3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疼痛程度等并发症,采用SPSS 19.0 软件对这些计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手术时间3组彼此间均有差异,超声骨刀组>常规方法组>高速涡轮机组;②术中出血量3组彼此间均有差异,常规方法组>高速涡轮机组>超声骨刀组;③第1组对张口度的影响、疼痛程度以及颊周径增长量最小;④常规方法组的干槽症、断根、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⑤常规方法组患者的主观感受最差.结论:利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近中低位阻生智齿,虽然手术时间略长,但其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方法,且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技术在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在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过程中采用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06—2016-03间在我院就诊的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拔除患者100例,其中分别包括微创技术拔除患者和传统凿骨劈冠拔除患者各50例,并分别将其纳入本次探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27.86±11.20)min、(15.3±3.70)d,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所需时间均明显高于实验组的(18.67±8.12)min、(9.60±2.90)d;对照组患者术后重度肿胀及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68%和64%,显著高于实验组发生率(30%、38%);对照组患者发生口角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合计为72%显著高于实验组(10%).上述所有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性,改善手术预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用头灯+放大镜在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微创拔牙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解剖变异大、 周围结构较复杂、操作视野狭小局限、显露困难,存在手术创伤大、操作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同时是牙槽外科的常见病,导致患者恐惧与不能配合手术,因此,是拔牙术中难度最大、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多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拔牙技术应用于临床[1],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通常在牙科治疗椅的光照下完成拔除术,由于术野不能清晰显示亮度和精细度,手术操作的困难度很大. 医用头灯+放大镜在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微创拔牙术的结合,对于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深层狭窄部位的多角度并且合理放大倍数的精确术野显现,显著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同时延伸了微创牙槽外科的技术领域[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冠去除术(截冠术)并发症案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牙冠去除术(截冠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50例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确定牙根压迫下颌管患者,分别采用牙冠去除术分次拔除第三磨牙后,观察患者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分析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近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截冠,操作过深可损伤下颌神经,应尽量避免;下牙槽神经损伤可口服泼尼松龙、甲钴胺;近中位阻生第三磨牙截冠后,牙体组织萌出可导致智齿冠周炎,截除萌出牙体组织后症状消失;中高位阻生第三磨牙截冠后牙髓暴露,可能引起牙髓炎,可用减张缝合或牙髓处理;近中中低位阻生多根第三磨牙截冠后由于近中根易被新生骨埋伏,不可强行拔除.结论:牙冠去除术前对阻生第三磨牙方向位置、周围软硬组织情况、截冠时操作长度及牙髓后期处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合适的操作方案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拔牙术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疗效及血清抗PgIgG TNF-αIL-6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术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疗效及血清抗牙龈叶琳菌抗体(Pg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商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3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予微创拔牙术治疗,对照组使用锤凿劈冠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清抗PgIgG、TNF-α、IL-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牙槽骨密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血清抗PgIgG、TNF-α、IL-6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但观察组血清抗PgIgG、TNF-α、IL-6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1、3、7d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7、30d时牙槽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根折、邻牙松动、术后张口受限、面颊肿胀、感染、干槽症的总发生率(12.77%)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P<0.05).结论 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使用微创拔牙术效果显著,术后血清抗PgIgG、TNF-α、IL-6表达低,对患者创伤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