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22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1新发感染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 2016-2022 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新发感染特征情况.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 年1 月—2022 年12 月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233 552 份.经健康检查合格的献血者,献血时通过旁路留取EDTA-K2抗凝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进行HIV抗原/抗体的初检和复检,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 年修订版)中标准判定结果,将HIV-1 抗体阳性的标本使用HIV-1新发感染酶免疫检测试剂盒,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法检测标本是否为新发感染,若标本CD4 细胞>200 个/L且病毒载量>1 000 拷贝/mL则定义为新发感染.比较各年度的HIV-1 抗体阳性情况,以HIV-1 抗体阳性作为基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HIV-1 抗体阳性患者不同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亚组HIV-1 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6-2022 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233 552 份,其中HIV-1 抗体阳性标本共15 份,感染率为6.42/10 万,其中新发感染和既往感染占比分别为 40.00%和 60.00%.2016-2022 年,HIV-1 感染率逐年下降(1.62%、1.24%、0.63%、0.31%、0.30%、0.28%和 0.27%).比较HIV-1 抗体阳性 15 名患者不同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亚组HIV-1 新发感染率发现:重复献血亚组HIV-1 新发感染率高于初次献血亚组,但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男性HIV-1 新发感染率高于女性,但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在不同学历HIV-1 抗体阳性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新发感染占比较高,但与其他学历亚组人群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职业亚组的HIV-1 新发感染率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湖州地区近年来HIV-1 新发感染率逐年下降,且新发感染的发生在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亚组及不同性别、学历、职业等亚组中无明显分布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度普利尤单抗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其特征,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中重度哮喘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常导致肺功能下降.近年来生物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的用于治疗重度哮喘的生物制剂,为哮喘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目前可以在临床应用的主要有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4受体单克隆抗体、抗IL-5受体单克隆抗体等.度普利尤单抗作为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时疗效显著,其可以与IL-4Rα高亲和力结合,阻断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2型气道炎症,改善肺部症状,控制哮喘发作.经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的哮喘患者不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减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并且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哮喘安全性良好,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较轻且持续时间短,常可自行缓解.度普利尤单抗为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是国内外指南治疗重度哮喘患者的推荐药物.但目前国内上市时间较晚,研究报道较少,临床研究的周期短、样本量数据较少,仍需长期研究观察.本文将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鹰嘴豆素A对骨关节炎的体外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鹰嘴豆素A(BCA)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大鼠原代软骨细胞进行培养,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不加诱导剂及干扰剂)、模型组[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和BCA组(10 ng/mL IL-1β诱导+0、3、6、12、24、48 μmol/L BCA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进行细胞活性评估,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水平,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BCA与Nrf2之间的亲和力.结果 MTT法筛选BCA浓度后,选择6、12、24 μmol/L BCA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细胞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减弱(P<0.05),SA-β-ga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内Ⅱ型胶原蛋白(COL2A1)、蛋白多糖(ACA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BCA组上述情况均出现明显逆转(P<0.05).此外,BCA可以显著减弱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KB-α)的降解和NF-κBp65的核转位,并促进Nrf2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和人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全细胞中的表达(P<0.05).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则进一步证实BCA与Nrf2具有极高的亲和力.结论 BCA可通过调控Nrf2/NF-KB信号通路体外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缓解关节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梳帽卷瓣兰花部特征对蝇类传粉者的适应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揭示梳帽卷瓣兰(Bulbophyllum andersonii)的繁殖特性和传粉机制,在2023年对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梳帽卷瓣兰野生居群开展了传粉生物学研究,包括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传粉昆虫、花部微观形态特征及花的挥发性成分等.结果如下:梳帽卷瓣兰的盛花期在7月中旬,单花花期为5 d;繁育系统属于异交并依赖传粉者,自然结实率为26.06%;套袋试验表明自交不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现象;唇瓣的铰链结构、传粉通道及宽大的侧萼片等花部特征在传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曲角杆蝇(Gampsocera sp.)是其唯一有效传粉者并在访花过程中表现出舔舐唇瓣的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唇瓣上附着大量的特殊颗粒,可能是访花者的食物报酬;花部挥发性气味主要含有单萜类、芳香类等化合物,其中邻苯乙醚和避蚊胺可能与昆虫访花行为有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梳帽卷瓣兰的花形态结构与气味适应于曲角杆蝇进行传粉,属于特化传粉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失能老人突出品格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这一群体最突出的品格优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和心内科的失能老人2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长处问卷(CVQ-96)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进行横断面调查和品格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28例失能老人品格优势为亲和力90例,品格优势为生命力137例,品格优势为意志力1例。失能老人最突出的品格优势为生命力,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使用智能产品、宗教信仰、与配偶的关系、社会交往、生活总体满意度、月收入和是否存在言语障碍的失能老人生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562、5.025、10.551、-2.098、4.047、96.006、11.094、20.952、-2.196; P<0.05);其中年龄>85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会使用智能产品、社会交往频率高、对生活总体满意度高对失能老人品格中的生命力优势有独立的影响( P<0.05)。 结论:针对上述可控的保护因素,在品格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可为相关部门完善失能老人健康政策和建立健全老年人群健康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江苏省MSM的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9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2019年4-7月在江苏省13个城市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LAg-Avidity EIA)检测HIV新发感染者,根据中国CDC推荐的基于亲和力方法的计算公式及参数计算新发感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MSM 4 469人,HIV新发感染率为4.5%(95% CI:3.4%~5.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40岁年龄组、招募途径来自MSM活动场所、艾滋病知识知晓、最近6个月未发生无保护肛交、无梅毒现症感染,18~24岁年龄组(a OR=2.083,95% CI:1.087~3.990)、招募途径来自VCT门诊(a OR=2.125,95% CI:1.175~3.843)、艾滋病知识不知晓(a OR=2.456,95% CI:1.109~5.437)、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a OR=3.553,95% CI:2.143~5.889)、梅毒现症感染(a OR=2.414,95% CI:1.033~5.462)的HIV新发感染风险较高。 结论:江苏省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较高。MSM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需加强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和促进HIV/梅毒筛查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炎链球菌StkP激酶胞外区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位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P胞外区(EC-StkP)基序(motif)在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EC-StkP的3个motif(SXXK)依次和全部突变为AXXA,将突变后得到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进行克隆表达,SDS-PAGE联合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查目的重组突变蛋白(EC-rStkP)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分别提纯突变蛋白。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200)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法(Biacore t200)检测突变蛋白与青霉素(PCN)和头孢噻肟(CTX)结合能力。结果:PCN和CTX均不能与第1个、第3个以及3个motif均突变的蛋白质结合,但第2个motif突变后还能与CTX有较弱结合,而与PCN却不能结合。结论:肺炎链球菌StkP激酶胞外区的3个motif都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且以与第1个motif和第3个motif结合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 131I标记的国际一类新药美珀珠单抗,通过测定14 d内不同时间点血样与尿样的放射性浓度,评价美珀珠单抗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试验1)。对6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 68Ga标记的核酸适配体Sgc8,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通过测定不同器官对 68Ga Sgc8的标准摄取值,评价 68Ga-Sgc8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试验2)。对9例疑似神经内分泌瘤患者静脉注射 99mTc奥曲肽,4 h后行单光子发射和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测定感兴趣区放射性摄取水平;结合患者活检组织生长抑素受体亚型2(SSTR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评价 99mTc-奥曲肽对SSTR2的亲和性和靶向性(试验3)。 结果:纳入试验1的3名健康志愿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8、45和25岁; 131I-美珀珠单抗注射剂量分别为21.0、25.9和17.6 mg,放射性活度分别为364、420和304 MBq。纳入试验2的6名健康志愿者中男性和女性各3名,年龄(46±11)岁,范围35~63岁;放射性活度为(80±7)MBq,范围69~87 MBq。纳入试验3的9例疑似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54±10)岁,范围39~69岁;放射性活度为(777±74)MBq,范围740~ 925 MBq。静脉滴注 131I-美珀珠单抗后,受试者血液放射性浓度在1.5 h达峰值, 131I-美珀珠单抗主要与血细胞结合,其全血清除半衰期为420 h;尿液放射性浓度在16~24 h达峰值,24 h后逐渐降低。静脉注射 68Ga-Sgc8后即刻放射性信号由强至弱的器官依次为膀胱、肾脏、心脏、子宫、肝脏、脾脏、胆囊、大肠和肺;注射药物后3 h内心脏的清除速率最快,子宫、肾脏和肝脏次之,脾脏和胆囊的清除速率较慢,大肠和肺的清除速率最慢。9例患者静脉注射 99mTc-奥曲肽后4 h体内均有放射性异常浓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SSTR2呈强阳性表达,表明 99mTc-奥曲肽对SSTR2有良好的亲和性和靶向性。安全性测试结果显示,试验1中1名受试者静脉滴注 131I-美珀珠单抗后1个月出现碘相关甲状腺功能亢进,无干预持续监测8个月后恢复正常;其余受试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无创、动态、可视化地评价生物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生物学分布及靶向性,安全性良好,在生物药的临床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Ⅰ型患儿1例 AUH基因新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MGA)Ⅰ型患儿的致病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验证对2017年6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Ⅰ型MGA患儿家系进行基因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新变异的致病性进行预测,并对新剪切变异的可能影响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提示患儿为Ⅰ型MGA。患儿 AUH基因检出复合杂合变异c.373C>T(p.R125W)和c.942+3A>G,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3种软件预测错义变异c.373C>T (p.R125W)具有致病性,R125在各物种中高度保守;4种在线分析工具预测新变异c.942+3A>G不影响剪切,但反转录-PCR联合Sanger测序分析表明,该变异引起 AUH基因转录产物第9外显子缺失。患儿出生45 d起予左卡尼汀及无亮氨酸奶粉治疗,体格智力发育正常。 结论:若患儿临床诊断明确,针对临床意义不明变异需进行RNA分析,验证其对剪切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 AUH基因的突变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A组轮状病毒G1P[8]基因型VP7蛋白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表达和纯化人A组G1P[8]轮状病毒VP7蛋白(G1 VP7);制备VP7多克隆抗体并进行抗体功能鉴定。方法: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G1 VP7蛋白,通过亲和层析法进行蛋白纯化。将纯化后的G1 VP7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多抗血清,纯化得到G1 VP7兔多抗。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进行多抗功能验证。结果: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人A组G1P[8]轮状病毒可溶VP7蛋白,并且G1 VP7蛋白主要以三聚体形式存在;制备得到G1 VP7多抗,ELISA结果显示VP7多抗具有较高的效价;WB和ELISA实验表明VP7多抗能够识别多个G型轮状病毒的VP7;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进一步显示G1 VP7多抗可以结合不同A组轮状病毒,包括Wa株(基因型G1P[8])、DS-1(基因型G2P[4])、SA11(基因型G3P[2])、人G9P[8]株。此外,双夹心ELISA初步结果显示包被VP7多抗可以检测到轮状病毒临床样本。结论:本研究成功得到可溶G1 VP7蛋白并制备VP7多抗;G1 VP7多抗可以结合多种G型轮状病毒,为不同G型轮状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