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及肾间质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未经产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每组10只.将模型组与艾沙利酮组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手术造成肾脏损伤,其余两组仅游离输尿管但不结扎.UUO术后第9周将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的雌鼠进行阴道涂片,将处于动情前期或动情期的雌鼠与雄鼠按2:1比例合笼,并密切观察,将发现阴栓且阴道涂片中含有大量精子细胞确定为妊娠第1天,建立梗阻性肾病妊娠大鼠模型.艾沙利酮组在UUO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给予艾沙利酮1 mg·kg-1·d-1治疗.妊娠后第18天代谢笼留取24 h尿液,次日处死母鼠,留取血清标本,摘取梗阻对侧肾脏.采用常规生化法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中醛固酮含量.免疫组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活化、淋巴管生成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肾功能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BUN升高,Ccr下降(P<0.01).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明显,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及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醛固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MR活化后入核数量增多.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VEGF受体3(VEGF receptor 3,VEGFR3)表达显著增多,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二者表达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被激活,二者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强,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细胞核,Western blot检测二者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Ⅲ,Col Ⅲ)表达明显增强,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其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给予艾沙利酮治疗后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抑制醛固酮分泌,下调MR、NGAL、VEGF-C、VEGFR3、p-PI3K、p-Akt和Col Ⅲ的表达(P<0.01).结论:艾沙利酮可以阻断醛固酮诱导的MR活化,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梗阻性肾脏病妊娠大鼠梗阻对侧肾脏淋巴管生成,减少胶原沉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禁欲时间对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精液参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禁欲时间对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男科的正常育前检查、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人群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禁欲时间(分别为禁欲2 d、3 d、4 d、5 d、6 d、7 d)对少精子症( n=5127)、弱精子症( n=4003)和正常对照男性( n=4529)精液参数的影响,观察不同组别男性的精子浓度、前向精子百分比、活动精子总数(total motile sperm count,TMSC)等参数随禁欲时间的变化。 结果:正常育前检查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3±1.2)mL升至(4.1±1.3)mL( r=0.167, P<0.001),精子浓度从(89.0±60.9)×10 6/mL升至(125.2±82.3)×10 6/mL( r=0.181, P<0.001),精子总数从(273.2±169.8)×10 6/次升至(473.5±193.7)×10 6/次( r=0.310, 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从62.1%±13.0%降至59.5%±13.3%( r=-0.057, P<0.001),存活率从80.6%±8.5%降至79.0%±9.1%( r=-0.048, P<0.001)。少精子症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1±1.4)mL升至(3.9±1.6)mL( r=0.171, P<0.001),精子浓度从(10.3±5.5)×10 6/mL降至(8.7±4.3)×10 6/mL( r=-0.043, P<0.001),精子总数从(29.0±17.1)×10 6/次升至(38.6±19.8)×10 6/次( r=0.285, 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从41.1%±17.0%降至35.1%±17.3%( r=-0.141, P<0.001),存活率从71.1%±12.3%降至63.1%±16.6%( r=-0.225, P<0.001),禁欲2 d时精子浓度和前向精子百分比达峰值。弱精子症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1±1.4)mL升至(3.8±1.9)mL( r=0.197, P<0.001),精子浓度从(35.1±30.5)×10 6/mL升至(49.7±31.9)×10 6/mL( r=0.071, P<0.001),精子总数从(109.1±82.3)×10 6/次升至(170.1±99.3)×10 6/次( r=0.394, P<0.001),存活率从59.6%±16.4%降至54.0%±16.4%( r=-0.081, 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圆细胞浓度与禁欲时间均无相关性(均 P>0.05),TMSC( r=0.119, P<0.001)随禁欲时间延长而增高。 结论:延长禁欲时间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少精子症患者、弱精子症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的精液体积和精子总数,并使精子存活率降低。少精子症患者缩短禁欲时间可得到精子浓度、前向精子百分比、存活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较高的精子,但TMSC并未显著增加;弱精子症患者通过延长禁欲时间能得到浓度、TMSC较高的精子,但前向精子百分比并未显著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少弱精子症患者 DAZL基因DNA甲基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正常生育男性及少弱精子症患者 DAZL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的具有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15例和少弱精子症患者35例(少弱精子症组)的临床资料,对精液标本进行精子形态与精子浓度、活力分析。提取精液基因组DNA行亚硫酸氢盐处理,利用PCR体外扩增并将PCR产物经纯化后与pCR2.1载体连接及酶切验证,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DNA甲基化程度差异比较。结果:对照组 DAZL基因启动子均呈低甲基化水平,甲基化率为0.96%±0.46%,少弱精子症组甲基化率为12.15%±11.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4); DAZL基因甲基化率在少弱精子症组患者中个体差异明显,有12例(34.3%)患者DNA甲基化水平超过10%。 结论:DAZL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异常可能和少弱精子症有关,有望成为男性生精缺陷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辅助生育夫妇的男性年龄与精液质量的关联:一项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夫妇的男性年龄与精液质量及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非男性因素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3 361例男性的临床资料。使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析精液质量参数,使用精子核染色体结构检测分析DFI。将受试者按年龄分为20~29岁(A组)、30~39岁(B组)和40~59岁(C组)3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法分析年龄与精液质量参数及DFI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共3 361例,年龄为(34.86±5.34)岁。B组和C组的精子前向运动率[(40.17±18.16)%、(37.83±16.96)%]及精子总活动率[(55.27±21.37)%、(53.09±21.14)%]显著低于A组[(43.78±18.16)%、(58.29±20.24)%];精子浓度[(78.96±63.04)×10 6/mL、(91.93±72.28)×10 6/mL]及DFI[(19.18±12.18)%、(21.73±12.52)%]显著高于A组[(71.75±57.44)×10 6/mL,(16.31±1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C组的精液量[(2.94±1.42)mL]显著低于A组[(3.28±1.43)mL]和B组[(3.15±1.5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调整了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禁欲天数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年龄与精子前向运动率( β=-3.055,95% CI:-4.879~-1.231)、精子总活动率( β=-2.366,95% CI:-4.516~-0.216)呈负相关,与精子浓度( β=7.752,95% CI:1.398~4.106)、DFI呈正相关( β=2.744,95% CI:1.526~3.961)。与A组相比,C组年龄与精液量( β=-0.379,95% CI:-0.565~-0.192)、精子前向运动率( β=-5.507,95% CI:-7.714~-3.301)、精子总活动率( β=-4.932,95% CI:-7.532~-2.331)呈负相关,与精子浓度( β=17.288,95% CI:9.604~24.973)、DFI( β=5.226,95% CI:3.753~6.699)呈正相关。RCS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精液量存在显著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P非线性检验=0.424),精液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P<0.001);年龄与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总活动率及DFI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P非线性检验=0.003、 P非线性检验<0.001、 P非线性检验<0.001、 P非线性检验=0.004)。 结论:非男性因素行辅助生殖助孕术的男性中,年龄超过30岁与精液量、精子前向运动率及精子总活动率下降,与精子浓度及DFI上升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6 458个供精人工授精自然周期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对自然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生殖中心治疗的16 458个自然周期,对女性因素、供精精液质量以及周期相关因素与术后妊娠结局进行χ 2和广义估计方程多因素分析。 结果:女方年龄≤30岁( OR=1.865, P<0.001)、年龄31~35岁( OR=1.215, P<0.001)、不孕年限<5年( OR=1.139, P=0.007)、第3日促黄体生成素水平>8.10 IU/L( OR=1.309, P=0.022)、第3日雌激素水平≤77.10 pmol/L( OR=1.301, P=0.012)、第3日雌激素水平77.11~293.60 pmol/L( OR=1.099, P=0.044)、优势卵泡数1个( OR=1.473, P=0.038)、宫颈黏液评分≥10分( OR=1.256, P=0.026)、子宫内膜分型为A型( OR=1.114, P=0.005)、尿促黄体生成素强阳性( OR=1.171, P=0.002)、精子冻融复苏后活力>54%( OR=1.142, P=0.002)、精子冻融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5×10 6( OR=1.217, P=0.001)以及每周期AID授精2次( OR=1.376, P=0.001)显著影响授精妇女的妊娠率。 结论:在自然周期AID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第3日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第3日雌激素水平、优势卵泡数、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分型、尿促黄体生成素、精子冻融复苏后活力、精子冻融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以及每周期授精次数影响女性的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运动性精子结构域包含蛋白2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及实验验证寻找RA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了RA患者基因芯片数据,构建基因网络,利用WGCNA将基因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将与RA临床症状相关的模块中的关键基因进行了基因本体论分析。随后使用GEO不同的数据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关键基因对RA诊断的准确性。此外,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关键基因在RA中的表达,分析其与DAS28的关系。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共筛选出5 413个基因构建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将基因分为23个模块。其中,黑色模块与RA临床症状密切,包含346个基因。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其要富集于对IL-6的正调控、IL-1β分泌、破骨细胞分化、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分化等多个与RA密切相关的通路。其中运动性精子结构域包含蛋白2(MOSPD2)与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相关性,在血液单核细胞、骨髓单核细胞中高表达( t=2.238, P=0.032; t=3.153, P=0.006),在RA关节滑膜液中与血液中表达呈正相关( r=0.683, P=0.03)。ROC曲线分析表明,MOSPD2能区分RA和对照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和0.726)。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MOSPD2在RA患者中表达上调( t=-3.96, P=0.02)。MOSPD2在血液中的表达水平与RA患者的DAS28呈正相关( r=0.8846, P=0.0462)。 结论:MOSDP2与RA患者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可能是诊断及治疗RA的靶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阿托西班在试管婴儿新鲜移植周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行IVF/ICSI治疗的2349个新鲜取卵移植周期,将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阿托西班组(1176个周期)和对照组(1173个周期),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阿托西班组的胚胎种植率[50.31%(1046/2079)]、临床妊娠率[64.37%(757/1176)]、活产率[53.17%(553/1040)]明显高于对照组[39.09%(817/2090),51.32%(602/1173),41.01%(431/1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两组的多胎妊娠率、多胎活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阿托西班组的流产率[13.47%(102/757)]低于对照组[16.45%(99/6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阿托西班可以抑制子宫收缩,减少子宫蠕动,提高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并不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风险。因此,在IVF/ICSI新鲜移植周期中应用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应用PPOS与激动剂长方案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激动剂长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中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的年龄小于40岁且卵巢储备正常(月经周期正常、卵泡刺激素<10 U/L、窦卵泡计数>5)的女性。主要结局指标为促排卵之日起18个月内的累积活产率。 结果:共99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使用PPOS方案509例(PPOS组),激动剂长方案486例(激动剂长方案组)。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以及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基本相似,但PPOS组的不孕年限[3(2,4)年]较激动剂长方案组[3(2,5)年]更短( P=0.015)。激动剂长方案组中有372例(77%)进行了鲜胚移植,获得临床妊娠218例、活产197例。新鲜胚胎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8.6%(218/372)、54.0%(201/372)和53.0%(197/372),而PPOS组没有进行鲜胚移植。在研究期间,PPOS组共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662个周期,在激动剂长方案组中共进行257个FET周期。激动剂长方案组FET周期移植周期活产率为42.8%(110/257),显著高于PPOS组[31.1%(206/662), OR=0.727,95% CI:0.607~0.871, P<0.001]。PPOS组在所有FET周期中的胚胎种植率[29.2%(293/1 004)]低于激动剂长方案组[34.5%(157/455), OR=0.846,95% CI:0.721~0.992, P=0.041]。在一个完整的IVF/ICSI周期(包括新鲜胚胎及随后所有冷冻胚胎)后,PPOS组在18个月随访期内的累积活产率[40.5%(206/509)]显著低于激动剂长方案组[63.2%(307/486), OR=0.641,95% CI:0.565~0.726, P<0.001]。与PPOS组相比,激动剂长方案组从促排卵到妊娠和活产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缩短(均 P<0.001)。在Kaplan-Meier分析中,激动剂长方案组累积持续妊娠达到活产率显著高于PPOS组(long rank检验, P<0.001)。Cox回归分析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显示采用的刺激方案与累积活产率密切相关( OR=1.917,95% CI:1.152~3.190, P=0.012)。 结论:在卵巢储备正常的女性中,采用PPOS方案相比传统的激动剂长方案而言累积活产率更低,达妊娠/活产时间更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暴露窗口空气污染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窗口期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与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患者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对空气污染物暴露敏感的时间窗。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首次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的2 071例40岁以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按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日是否供暖将患者分为供暖季组和非供暖季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妊娠结局。按IVF/ICSI治疗时间线划分为4个离散的暴露时间窗:暴露窗1,即Gn启动前75 d到Gn启动日;暴露窗2,即Gn启动日到取卵前一天;暴露窗3,即取卵日到第3天胚胎移植日;暴露窗4,即胚胎移植日到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日。分别计算每个患者在各个暴露窗口期6种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 2.5)、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 10)、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 2)、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 2)、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和臭氧(ozone,O 3)]的日平均水平。主要结局指标是持续妊娠率。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暴露窗口期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并针对重要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 结果:供暖季组的生化妊娠率[51.7%(465/900)]、临床妊娠率[45.2%(407/900)]、持续妊娠率[38.2%(344/900)]和活产率[36.1%(325/900)]均显著低于非供暖季组[56.3%(659/1 171), P=0.037;51.2%(599/1 171), P=0.007;44.3%(519/1 171), P=0.005;41.3%(484/1 171), P=0.016]。在4个时间窗都可以观察到SO 2和NO 2暴露与持续妊娠呈显著负相关,SO 2每增加一个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对应a OR和95% CI分别为0.92(0.85~0.99)、0.92(0.87~0.99)、0.93(0.87~0.99)和0.93(0.87~0.99)。对于NO 2,每个IQR增量的a OR和95% CI分别为0.83(0.72~0.95)、0.87(0.77~0.97)、0.90(0.81~1.00)和0.85(0.77~0.95)。在暴露窗1和4,PM 10暴露与持续妊娠可能性降低显著相关(a OR=0.86,95% CI:0.75~0.98;a OR=0.89,95% CI:0.80~1.00)。在暴露窗1,PM 2.5暴露与持续妊娠呈显著负关联(a OR=0.86,95% CI:0.75~0.99)。此外,在除暴露窗3之外的所有暴露窗口中都观察到NO 2 暴露与临床妊娠失败显著相关(暴露窗1:a OR=0.85,95% CI:0.74~0.97;暴露窗2:a OR=0.88,95% CI:0.79~0.99;暴露窗4:a OR=0.89,95% CI:0.81~0.99)。没有显示CO和O 3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论:空气污染物暴露会降低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持续妊娠的可能性,并且在IVF助孕之前的窦前卵泡到窦卵泡阶段,这种影响同样存在。在几乎所有暴露窗口中都观察到,NO 2暴露与临床妊娠和持续妊娠失败显著相关,提示NO 2可能是与IVF妊娠结局相关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尿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尿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112例不育症男性为不育症组,另择本院同期已生育的体检健康男性65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尿液及精液样本,采用全自动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质量参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脂(DEHP)浓度,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4种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症组尿中DMP、DEP、DBP、DEHP及总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不育症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及a+b级精子、前向运动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畸形精子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尿中DMP、DEP、DBP、DEHP浓度与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及a+b级精子、前向运动比率均呈负相关( P<0.05),与畸形精子比率呈正相关( P<0.05)。 结论:不育症男性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偏高,其浓度与精液质量呈负相关,邻苯二甲酸盐蓄积可能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