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评估新型四环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挖掘新型四环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3种新型四环素所有不良事件(ADE)数据,获取奥马环素、替加环素和依拉环素列为"首要怀疑"报告,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识别5 896份与新型四环素相关的ADE报告,其中替加环素ADE阳性信号99个,奥马环素为37个,依拉环素为8个.3种新型四环素ADE信号存在较大差异.凝血酶时间延长、淀粉酶异常等与替加环素相关性最强;而未执行规定药物剂量和牙齿变色等与奥马环素相关性较强;血纤维蛋白原降低和静脉炎等与依拉环素相关性最高.替加环素主要累及肝胆系统(ROR=7.15)和血液及淋巴系统(ROR=4.95);奥马环素则涉及胃肠系统(ROR=3.32);而依拉环素与各类检查(ROR=2.79)和循环系统(ROR=2.72)相关性强.本研究还发现多个四环素新ADE,如入睡障碍、胡言乱语、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纤维蛋白原降低等.结论 新型四环素ADE信号和累积器官系统特点各不相同.临床在使用新型四环素类药物时,应结合药物ADE特点进行个体化用药和ADE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龄病人植入起搏器的长期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并比较≥80岁与<80岁病人植入起搏器的临床特征和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 426例病人,其中,年龄≥80岁的病人为高龄组,共 108 例(25.35%),年龄<80 岁的病人为非高龄组,共318例(74.65%),术后随访 2年.分析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特点、手术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高龄组较非高龄组男性病人居多(P<0.05),且合并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更高(P<0.05),高龄组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比例较低(P<0.05).两组病人随访期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病人需要术前充分评估,术中谨慎操作,术后仔细护理,围术期个体化用药,出院定期随访,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会增加,植入起搏器是安全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癌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是癌痛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一种常用形式,PCIA具有起效迅速、血药浓度稳定、按需给药的特点,适用于不能口服或口服药物控制不佳的癌痛患者。PCIA首选用药为强阿片类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联合镇静药物。在使用PCIA之前需要进行剂量滴定,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疼痛动态评估,随时调整剂量,并严密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疼痛控制稳定后可转为居家治疗。PCIA因具有操作简单、护理相对容易、风险可控等优势,在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积极度及其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全科医生及其团队基于网络平台,对某功能性社区626例慢性病共病患者提供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膳食及运动指导、发布健康资讯、建立健康档案和合理用药指导5项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比较干预前、干预中(干预6个月)、干预后(干预1年)患者的积极度、生命质量、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626例患者中,536例完成为期1年的干预,失访率为14.38%(90/626)。干预前、中、后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增加( F值分别为12.350、13.215、10.515、29.114、42.972、10.951、89.783、33.311,均 P<0.05);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 F值分别为30.039、33.849、7.152、27.453、59.938、214.270、73.488、62.014,均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 F=16.491, P<0.01);积极度总分增加( F=9.471, P<0.01),积极度水平分级发生变化(χ 2=16.183, P<0.05);但躯体疼痛评分( F=1.486, P=0.227)无变化;积极度与一般健康状况( r=0.099, P=0.013)、精力( r=0.101, P=0.011)、精神健康评分( r=0.099, P=0.013)存在弱相关。 结论:全科医生基于网络平台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积极度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肝移植的挑战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儿童肝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快速发展,儿童肝移植受者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如何进一步扩大供肝来源、降低等待期病死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移植受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通过手术技术创新和机械灌注提高供肝利用率和术后恢复速度、采用微创手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将肝移植治疗从巨创转变为微创、建立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个体化用药方案、寻找规范有效的免疫耐受诱导方法将成为未来儿童肝移植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理想的空腹血糖控制,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常见问题指导建议三十三问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空腹血糖作为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整体血糖控制、β细胞功能以及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基础胰岛素是控制空腹血糖的重要手段,优化基础胰岛素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达标,从而实现远期获益。但目前临床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存在启动时机较晚、剂量调整不及时等问题,使得空腹血糖达标率较低。为了实现最佳空腹血糖治疗,笔者将详细阐述个体化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基础胰岛素的联合用药等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生儿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和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达标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估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20年1至9月因重症肺炎经验性或目标性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并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新生儿和老年患者61例(其中新生儿患者31例,老年患者30例)。利奈唑胺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方案给药,分析患者血药谷浓度结果,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应用SPSS 23.0和Graghpad Prism 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患者和老年患者初始血药谷浓度分别为7.12(3.03,11.86)mg/L和17.81(10.26,23.78)mg/L,达标率分别为32.26%和16.67%,谷浓度>7 mg/L的比例分别为51.61%和80.00%。新生儿患者和老年患者各培养出革兰阳性菌18例和14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0%(18/18)和71.43%(10/1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0%(18/18)和78.57%(11/14),28 d全因病死率分别为0和23.33%(7/30)。新生儿患者和老年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9.35%(6/31)和50.00%(15/30)。结论: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方案下给药,新生儿及老年患者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均不高,且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进行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能更好地指导新生儿和老年患者的个体化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2年英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生物和靶向合成DMARDs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指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 Ps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肌肉骨骼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包括多种肌肉骨骼表现和关节外表现。2022年5月英国风湿病学会在 Rheumatology杂志上发表了"2022年英国风湿病学会关于使用生物和靶向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tsDMARDs)治疗PsA的指南" [1]。本指南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补充制定了新的推荐意见,包括4条治疗总原则[①治疗决定需要个体化,且应由PsA患者与其临床医生共同决策(推荐强度98%);②PsA所有药物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具有不同区域活动的病情表现、用药史、银屑病、葡萄膜炎和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伴发病和患者偏好(推荐强度97%);③当PsA患者和临床医生考虑一套临床适用且疗效相当的治疗方案时,考虑给药成本、剂量、价格和利弊约定,选择最便宜的药物(推荐强度88%);④若PsA患者对b/tsDMARD反应不充分,应考虑潜在的因素,包括:诊断是否正确、患者的依从性、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药物水平和免疫原性(推荐强度95%)],推荐意见涵盖了不同受累区域、相关疾病(银屑病、葡萄膜炎及炎症性肠病)、治疗策略、处方调整以及生活方式选择等共30条,具体建议见表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神障碍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精神障碍症患者口服氯氮平后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药剂科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TDM)进行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的221例住院患者报告,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氯氮平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等信息,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障碍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21例监测报告中,氯氮平血药浓度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50~600 ng/ml)内74例(正常浓度组),低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50 ng/ml)103例(低浓度组),超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600 ng/ml)44例(高浓度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患者的氯氮平日服药剂量、标准剂量、吸烟史、病程、肝功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均 P<0.05)。221例患者与氯氮平联合使用最多的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丙戊酸钠、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和碳酸锂。正常浓度组使用氯氮平联合≥2种抗精神类药物比例高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物和≥2种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有助于精神障碍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达到目标浓度(350~600 ng/ml),其中联合两种药物更有益[ OR(95% CI):1.795(0.753~4.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氯氮平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治疗窗窄,需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信息等因素调整给药剂量,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从而达到个体化用药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正确认识儿童开放性眼外伤诊疗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其诊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儿童开放性眼外伤是引起儿童非先天性单眼致盲的主要原因。儿童的心理和日常活动与成人不同;眼部组织结构尚未发育成熟且对损伤的高反应性及对各种诊疗手段的不配合性等特点决定了儿童开放性眼外伤在致伤因素、致伤环境、诊疗和预后等方面均较成人更为复杂。对于儿童开放性眼外伤的急诊一期和二期诊疗,应在遵循成人开放性眼外伤处置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尽量做到手术前明确眼外伤解剖定位、一期手术闭合伤口的同时尽量减少眼内组织扰动、二期手术时机和手术设计个体化,同时手术后用药和护理也应结合儿童特点。儿童眼外伤重在预防,新信息时代下应充分利用临床研究和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儿童眼外伤流行病学研究,更加科学地指导儿童眼外伤防治体系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