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德堡先天性心脏病青少年赋能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 先天性心脏病(CHD)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身心挑战,赋能水平是衡量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缺乏相应的评估工具.目的 对哥德堡CHD青少年赋能量表(GYPES-CHD)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以便在中国的CHD青少年群体中推广应用.设计 信、效度分析.方法 运用Brislin翻译模型经直译、回译和对比回译进行量表翻译,邀请 7 名相关领域专家,抽取 15 名不同年龄段和学业程度的CHD青少年行认知性访谈.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确诊为CHD并处于我院长期随访队列,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能够理解问卷的 10~18 岁青少年.排除合并影响智力发育、需多次手术的其他系统疾病及导致精神异常的疾病的患儿.通过问卷星由患儿或家长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GYPES-CHD和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校标关联效度以中文版GSES为校标量表,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评价.主要结局指标 中文版GYPES-CHD信度和效度.结果 共发放 166 份问卷,回收 153 份(92.2%),153 例进入本文分析.中文版GYPES-CHD分为 5 个维度,共 15 个条目;量表各条目及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 0.210~0.538(P<0.001);15 个条目的决断值为 4.218~12.358(P<0.001).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905,5 个分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740~0.851.重测信度为 0.869,5 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 0.783~0.837,两次量表总分相关系数 0.841.中文版GSES总分与中文版GYPES-CHD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52(P<0.01),与 5 个维度的效标关联效度为 0.375~0.495(P均<0.01).结论 中文版GYPES-CHD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中国文化背景下CHD青少年的赋能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威海市立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行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并分析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66%(6/106),对照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2.34%(21/94)( χ2=11.870, P<0.05),且实验组干预1、2、3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2.83%、1.89%、0.94%,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51%、7.45%、6.38%。实验组简明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活力及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菌药的使用、抗精神药物的使用及管理方式均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OR=5.223、19.151、8.138、3.456, P<0.05)。 结论: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可有效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抗菌药物、抗精神药物及院内管理有助于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PD中心接受规律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年龄≥18岁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LC分为LC-PD组和非LC-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4匹配,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和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2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LC-PD组13例,非LC-PD组52例。与非LC-PD组比较,LC-PD组患者基线尿量较少( Z=-3.546, P<0.001)、基线血清白蛋白较低( Z=-2.609, P=0.009)。随访3、6、12、24个月时,LC-PD组患者血清总蛋白( t=-3.319, P=0.002)、血清白蛋白( t=-4.019, P<0.001)、三酰甘油( Z=-2.263, P=0.024)和血磷( Z=-2.173, P=0.030)水平均低于非LC-PD组。至随访第2年,LC-P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基线值显著升高( χ2=16.901, P=0.001),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55, P=0.694)。LC-PD组患者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下降速率慢于非LC-PD组( χ2=44.589, P<0.001)。LC-PD组患者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LC-PD组(0.59/患者年比0.20/患者年, Z=-2.135, P=0.033)。两组患者病原菌构成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10/25例次比11/30例次),LC-PD组链球菌占比高于非LC-PD组(4/10比0/11, P=0.035),首次腹膜炎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高于非LC-PD组(4/9比1/22, P=0.017)。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 χ2=0.491, P=0.484)及技术生存率(Log-rank χ2=0.408, P=0.5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LC安全、有效,LC-PD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与非LC-PD患者相当。本透析中心LC-PD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较非LC-PD患者高,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提示应注意加强患者的管理与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症状感受和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患者症状感受和应对体验。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门诊复查或住院的15例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对症状的态度和情绪反应、受症状影响的日常活动、对症状管理策略的应对状态、对症状多维度支持的需求。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患者存在诸多不适症状,渴望得到支持与帮助。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症状管理的复杂性,并及时进行有效的症状评估和干预,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性支持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多学科治疗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63岁,因发现PSA升高就诊,查血tPSA 10.04 ng/ml。盆腔MRI检查考虑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5=9分。骨扫描检查阴性。患者先后接受根治性手术、辅助内分泌治疗、挽救性放疗,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后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阿比特龙、镭-223、肝转移灶局部射频消融、卡巴他赛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化疗等治疗,在多学科诊治与全程管理下获得了长达73个月的长期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患者参与结合互联网+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策略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结合互联网+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策略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跌倒原因,为跌倒预防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研究,便利抽样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住院的8 480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住院的8 662例老年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预防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参与框架"告知、参与、赋权、合作、电子化信息支持"5个阶段的内容制订并实施相应干预方案,并引入互联网+,比较2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8 662例[男5 110例,女3 552例,年龄(73.96 ± 8.78)岁],对照组纳入8 480例[男4 918例,女3 562例,年龄(74.11 ± 8.59)岁]。试验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0.092%(8/8 662),低于对照组的0.224%(19/8 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1,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880%(8 565/8 662),高于对照组的96.450%(8 179/8 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50, P<0.01);对患者跌倒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显示,卫生间蹲便器是应用干预方案后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隐患。 结论:患者参与结合互联网+的跌倒预防干预方案可以降低老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患者跌倒的根本原因将不断变化,护理管理者应及时追踪,调整改进措施,并对基础设施在老年患者安全中的重要性予以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206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02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和观察组104例(采用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比两组肺功能、护理依从性、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用力吸气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 1)、呼气高峰流量(PEFR)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三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后观察组哮鸣音、喘息、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改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水平,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其依从性,改善其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9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日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72例患儿及其272名家长。试验组对象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就诊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家长的近视相关知识水平、用眼习惯知识水平、依从性以及两组患儿的用眼行为评分。每组分别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8例患儿,以右眼为研究眼,观察基线和半年后的屈光度及眼轴发展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家长的近视相关知识、用眼习惯知识以及防控方法的依从性指标评分、患儿的用眼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等效球镜增加-0.13(-0.34,0.13)D、眼轴增长0.16(0.09,0.24)mm,对照组分别为-0.25(-0.50,-0.25)D、0.23(0.18,0.26)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应用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可以有效提高家长的近视防控认知水平,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用眼行为,对延缓近视发展有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范围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范围的相关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分析性研究,入选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过病案管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选者均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以CMR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识别是否存在心肌纤维化及其部位,应用视觉分析法计算LGE范围(LGE%)。根据是否存在LGE分为LGE阳性组和LGE阴性组,进一步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室壁厚度(LVMWT)将LGE阳性组患者分为轻度肥厚组、中度肥厚组和重度肥厚组。入选患者均测定外周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该研究共入选患者48例,年龄(46.4±14.3)岁,其中男性42例(87.5%)。CMR检查示LGE阳性患者34例(LGE阳性组)占70.8%,阴性者14例(LGE阴性组)。与LGE阴性组比较,LGE阳性组患者较为年轻( P=0.038),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Ⅳ级者占比较高( P=0.00)。与LGE阴性组比较,LGE阳性组患者LVMWT较厚( P=0.008),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大( 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大( P=0.04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均较低( P均<0.05)。LGE阳性组患者血NT-proBNP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LGE阴性组[分别为2 760.5(1 503.4,3 783.6)ng/L比861.3(552.2,1 092.8)ng/L, P=0.002;0.970(0.448,1.684)μg/L 比0.147(0.033,0.251)μg/L, P=0.041]。LGE阳性组患者心肌轻度肥厚者15例(轻度肥厚组)、中度肥厚者10例(中度肥厚组)、重度肥厚者9例(重度肥厚组),3个亚组间LGE%以及NT-proBNP和cTNI均随着心肌肥厚程度增加而增加( P均<0.05)。LGE%与年龄呈负相关性( r=-0.618, P=0.011),与NT-proBNP 、cTnI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 r=0.271, P=0.010; r=0.111, P=0.013),与LVEDV、LVMWT及LVMI均呈正相关(分别为, r=0.438, P=0.09; r=0.735, P=0.001; r=0.532, P=0.034)。 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范围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血NT-proBNP、cTnI水平以及LVEDV、LVMWT、LVMI均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抗凝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抗凝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非劣性临床试验。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连续纳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7例患者,通过Excel软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通过“抗凝助手”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患者纳入至少3个月后开始进行随访,于2019年9月30日结束。以治疗范围内时间(TTR)11.0%、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达标率10.0%为界值,非劣性单侧 t检验试验组患者TTR及INR达标率是否非劣于对照组。 结果:试验组、对照组TTR分别为(58.2±23.4)%、(54.8±23.6)%(差值3.4%,差值单侧95% CI下限:-6.4%; t=2.441, P=0.009)。试验组、对照组INR达标率分别为(55.4±21.9)%、(52.8±22.5)%(差值2.6%,差值单侧95% CI下限:-6.6%; t=2.309, P=0.012)。 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抗凝管理模式的结局指标不劣于传统抗凝管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