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EAM/C预处理方案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BeEAM/C(苯达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tuo-HSCT)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收治并进行BeEAM/C方案预处理auto-HSCT的30例PTCL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BeEAM/C组。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接受GBM/C(吉西他滨+白消安+美法仑/环磷酰胺)方案预处理auto-HSCT的30例PTCL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纳入GBM/C组。BeEAM/C组与GBM/C组患者年龄分别为(43.2±10.3)岁和(38.6±11.8)岁;男性患者分别为19和17例,女性患者分别为11和1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造血重建、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的随访截至2023年4月30日。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根据本研究定量资料的分布,2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成组 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曲线,2组比较采用log-rank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8LH-KS-025),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本研究BeEAM/C组和GBM/C组患者的骨髓受累、病理分型、疾病分期、既往治疗线数、移植前疗效、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 BeEAM/C组和GBM/C组患者回输的单核细胞(MNC)中位数(4.80×10 8/kg比5.23×10 8/kg)、CD34 +细胞中位数(2.09×10 6/kg比1.85×10 6/kg)、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3 d比12 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5 d比15 d)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U=379.00、 P=0.294, U=394.50、 P=0.412, U=388.00、 P=0.353, U=-439.50、 P=0.876)。③截至2023年4月30日,对BeEAM/C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5个月(10.3,16.0个月),随访期间4例患者疾病进展(PD),1例死亡;对GBM/C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20.8,35.0个月),随访期间8例患者PD,2例死亡。BeEAM/C组和GBM/C组患者的1年PFS率分别为84.3%和90.0%,1年OS率分别为96.6%和93.2%,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29、 P=0.589, χ2=0.20、 P=0.656)。④ BeEAM/C组和GBM/C组患者的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为100.0%(30/30);2组患者Ⅲ~Ⅳ级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7%(17/30)比63.3%(19/30), χ2=0.28, P=0.598]。GBM/C组患者黏膜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eEAM/C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3.3%(22/30)比46.6%(14/30), χ2=4.44, P=0.035;93.4%(28/30)比70.0%(21/30), χ2=5.46, P=0.020]。 结论:对于接受auto-HSCT的PTCL患者,采取BeEAM/C预处理方案与GBM/C预处理方案的短期预后疗效相当,但前者所致黏膜炎及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下降,安全性相对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NLR、PLR和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根治术患者78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拟行肝癌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治疗的肝脏良性疾病手术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计算NLR、PLR值;利用公式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算SII;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分级等指标,并对观察组患者NLR、PLR和SII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治疗后进行18个月随访,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记录两组患者NLR、PLR、SII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7.48±1.21)、PLR(25.31±4.23)、SII(452.98±43.69),均高于对照组NLR(2.35±0.96)、PLR(10.49±2.44)、SII(253.23±25.31)( t=6.391、5.328、8.562, P<0.05);观察组NLR、PLR、SII水平与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AFP、肝功能分级有关( 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18个月,存活患者55例,死亡23例。存活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4.39±1.46)、PLR(15.93±4.39)、SII(275.69±21.53),低于死亡组NLR(13.59±2.49)、PLR(53.29±6.41)、SII(574.67±46.39)( t=7.398、4.395、6.781,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NLR、PLR、SII水平与患者治疗预后呈负相关( r=-0.693、-0.771、-0.709, P<0.05)。 结论:NLR、PLR、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监测其表达水平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胰腺炎(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9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亚特兰大分类(2012年修订版)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57例)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541例)。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检测指标,并进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Ranson评分、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IP及多种评分系统对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SAP组患者的AI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高脂血症占比、糖尿病占比、Ranson评分、BISAP评分、CTSI评分高于非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P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ROC曲线显示,AIP预测SAP的AUC为0.706(95% CI:0.631~0.782, P<0.001)。 结论:AIP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AP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身免疫性脑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诊治的81例AE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出院时的临床表现,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将AE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48例)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3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主要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和脑电图,以及血液和脑脊液(CSF)检测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E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 P<0.05),入院病情严重、精神行为异常、异常脑电图δ波和δ刷比例较高( P均<0.05)。2组间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载脂蛋白A1/B、Ca 2+、Na +、阴离子间隙、CSF寡克隆带、CSF-IgG指数和血清抗体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病情严重( OR=1.816,95% CI 1.250~2.639, P=0.002)、血清降钙素原( OR=1.345,95% CI 1.008~1.794, P=0.044)、血清抗体滴度( OR=1.422,95% CI 1.071~1.888, P=0.015)、CSF-IgG指数( OR=1.802,95% CI 1.035~3.138, P=0.037)和阴离子间隙( OR=1.640,95% CI 1.191~2.259, P=0.002)是AE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5项指标联合预测AE短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95% CI 0.834~0.971),敏感度83.87%,特异度88.37%。 结论:入院病情严重、血清降钙素原、血清抗体滴度、CSF-IgG指数和阴离子间隙是AE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项指标联合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短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抗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DM-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RPIL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科88例DM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抗MDA5抗体阳性率37%(32/88),阳性组溃疡性皮疹、Gottron征、关节炎、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比例、ESR显著高于阴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肌酸激酶(CK)显著低于阴性组(均 P<0.05);阳性组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100%、RPILD发生率34%(11/32)、病死率16%(5/32),显著高于阴性组(均 P<0.05)。②抗MDA5抗体阳性RPILD组的CRP水平、抗Ro-52抗体阳性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RPILD组[15.70(4.49,29.00)和3.22(1.66,7.15), Z=-2.440, P=0.014;91%和43%, P=0.011;46%和0, 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Ro-52抗体阳性[ OR=4.561,95% CI(1.797,11.580), P=0.001]是抗MDA5抗体阳性DM-RPILD的危险因素。③抗MDA5抗体阳性DM-RPILD中,死亡组铁蛋白、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1 931(1 377,7 379)和638(196,876), Z=-2.556, P=0.009;2 760(1 995,4 854)和985(533,1 588), Z=-2.379, P=0.017],氧合指数显著低于存活组[230(140,256)和309(262,382), Z=2.191, P=0.030]。死亡组强化治疗延迟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14.0±2.6)与(4.5±1.4), t=7.899, P<0.01],且死亡组联用2种DMARDs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存活组(0与83%, P=0.015)。 结论:抗MDA5抗体可能与DM特征性临床表现、ILD、RPILLD及高病死率有关。抗Ro-52抗体可能是抗MDA5抗体阳性RPILD的危险因素。高铁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低氧合指数可能与RPILD不良预后有关。早期、包括2种DMARDs的治疗可能改善RPILD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小板相关指数与溶栓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latelet volume indices, PVI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这些参数的组合与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3个月后随访结果,将研究人群依据MRS评分(modified rank in scale,MRS),分为MRS≤2和MR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NLR( OR=1.045, 95% CI:1.032~2.350, P=0.032),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OR=4.212, 95% CI:1.074~16.513, P=0.039),MPV×NLR/血小板计数(PLT)( OR=5.711,95% CI:1.342~24.298, P=0.018),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OR=1.015, 95% CI:1.001~2.372, P=0.03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 OR=1.266, 95% CI:1.111~1.443, P<0.01)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论:NLR、MPV、MPV×NLR/PLT、PDW、NIHSS评分是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MPV×NLR/PLT可以较好地预测3个月后AIS神经功能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预后营养指数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49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入院后首次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90 d的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93例)和死亡组(56例),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的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NI预测HBV-ACLF患者90 d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NLR和PNI与HBV-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NLR和PNI对HBV-ACLF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死亡组的NLR高于生存组,而PNI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NLR联合PNI评估HBV-ACLF患者不良预后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42,95% CI:0.779~0.906)大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联合血清钠(MELD-Na)及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COX回归分析显示NLR≥3.03和MELD评分是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NI > 36.13是评估HBV-ACLF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NLR联合PNI可提高对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早期炎症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炎症因子水平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自妊娠早期于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0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妊娠中期(24~28周)确诊为GDM的孕妇97例为GDM组,随机选择同期糖耐量正常孕妇10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早期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相关指标预测GDM的效力。结果:(1)GDM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早期WBC[分别为(8.7±1.9)、(7.9±1.7)×10 9/L]、NEU[分别为(6.3±1.7)、(5.5±1.5)×10 9/L]、NLR[分别为4.66(2.90~3.56)、3.12(2.49~3.89)]、CRP[分别为3.00 mg/L(1.65~5.10 mg/L)、2.35 mg/L(0.83~3.58 mg/L)]、IL-6[分别为3.60 ng/L(1.60~6.30 ng/L)、3.48 ng/L(0.70~1.40 ng/L)]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2)妊娠早期WBC、NEU、NLR、CRP、IL-6水平对GDM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均<0.01)。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NEU、IL-6、CRP水平是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2.643、6.843、2.267; P均<0.05)。 结论:妊娠早期WBC、NEU、NLR及CRP、IL-6水平可能与GDM的发生相关,尚需进一步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乌司他丁联合短程小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临床结局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短程小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结局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2016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42例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62例)和观察组(常规疗法+乌司他丁+小剂量甲泼尼龙,8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IL-8、TNF-α、IL-10、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等指标,并对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endocan、VEGF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率(8.8% vs 21.0%)、APACHEⅡ[(23.1±6.5)分vs(29.6±5.9)分]、氧合指数[(384.5±45.9)mmHg vs(243.1±42.8)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IL-8[(208.5±28.7)pg/m vs (274.6±27.2)pg/ml]、TNF-α[(23.5±5.9)μg/ml vs(30.4±6.3)μg/ml]、IL-10[(64.9±13.4)pg/ml vs(44.2±12.8)pg/ml]、endocan[(4.1±2.5)μg/L vs(6.8±2.8)μg/l]、VEGF[(116.7±15.1)mg/ml vs(124.3±15.4)mg/m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患者endocan和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 P<0.05);观察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有助于降低endocan、VEGF表达水平,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197例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年龄≥75岁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放疗前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对生存时间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放疗前GNRI评分正常组139例,异常组58例,两组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1.08%、9.82%和8.73%、6.18%( P>0.05)。放疗后GNRI评分正常组68例,异常组129例,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7.04%、7.42%和16.17%、3.65%(χ 2=12.316、14.617,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放疗后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总生存时间(OS)相关( χ2=6.569~22.434, P<0.05);T分期、GTV、放疗前NLR及放疗后的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相关( χ2=4.579~18.990,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放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GNRI均为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χ 2=4.716、13.083、4.519, P<0.05)。 结论:营养指标GNRI可作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预后指标。临床工作中对GNRI评分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可积极行营养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