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1(USP11)是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s)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介导底物的去泛素化过程,抑制靶蛋白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进而参与细胞周期进程、DNA损伤修复、细胞死亡、自噬、信号传导、免疫炎症反应及大脑皮层发育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调节。研究表明,USP11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USP1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CNS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靶向USP11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腺病毒性脑炎患儿23例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腺病毒性脑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入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患儿的1 185份脑脊液标本,针对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和脑炎常见病原体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收集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 185份脑脊液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242份,阳性检出率为20.4%,其中腺病毒阳性标本23份,阳性检出率为1.9%。23例腺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男18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44.8±35.9)个月,范围为2个月19 d至10岁。23例患儿中,发热21例(91.3%),抽搐16例(69.6%),头痛4例(17.4%),呕吐11例(47.8%),意识改变11例(47.8%),情绪改变3例(13.0%)。23例患儿中,8例白细胞计数为(6~<10)×10 9/L,10例白细胞计数为(10~20)×10 9/L,且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21例,91.3%);20例(87.0%)患儿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检查示,20例(87.0%)白细胞计数<15×10 6/L,3例白细胞计数≥15×10 6/L,最高达500×10 6/L,19例患儿的蛋白质处于正常范围,15例患儿的葡萄糖处于正常范围,19例患儿的氯化物在正常范围内。16例患儿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8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出现局部脑膜线状强化,1例出现颅内小软化灶,1例出现颅内广泛病变。13例患儿接受脑电图检查,7例呈正常脑电图或边缘状态,4例可见广泛中高幅慢波,1例可见棘波或棘慢波,1例同时具备上述2种改变。23例患儿中,22例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儿出现继发性癫痫;另有1例患儿遗留严重大脑功能障碍,出院时无法吸吮,留置胃管,并发继发性癫痫。 结论: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大部分腺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较好,但少部分可遗留严重后遗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辅助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疗效及潜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神经功能恢复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S100β及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DEACMP有助于减轻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功能修复,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起源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神经细胞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枢/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是WHO Ⅱ级伴神经元分化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发生于脑室内,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可发生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神经细胞瘤非常罕见。该文报道1例27岁女性起源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神经细胞瘤。镜下肿瘤由一致的小圆细胞构成,位于纤丝背景内,并与衬覆室管膜样细胞的囊肿相邻。免疫表型: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神经元核抗原及神经胶原酸性蛋白阴性,Ki-67阳性指数1%。细胞遗传学分析未发现染色体1p及19q共缺失。中枢神经系统外神经细胞瘤非常罕见,大多起源于畸胎瘤,相较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肿瘤,两者免疫表型存在轻度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68例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单双编号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芪仙通络方熏蒸。2组均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肢体运动障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RP、SOD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6.47%(26/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 P=0.040)。观察组治疗后半身不遂、气短乏力、心悸、手足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44、2.37、2.72、3.89, P<0.05或 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6.56, P<0.01);FMA上肢、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7、2.78,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β[(0.69±0.27)μg/L比(0.85±0.36)μg/L, t=2.07]、NSE[(8.36±3.69)μg/L比(11.34±4.93)μg/L, t=2.82]、ET[(53.16±12.12)ng/L比(61.25±11.31)ng/L, t=2.85]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NO[(82.26±14.53)μmol/L比(70.16±12.27)μmol/L, t=3.71]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t=2.74, P<0.01),SOD活力高于对照组( t=2.49, P<0.05)。 结论: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经黏附分子65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神经黏附分子65(neuroplastin 65,NP65)是一类特异性表达于神经元的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膜上,在细胞黏附及细胞间通信中起重要作用。相较于其他细胞黏附分子,NP65的发现较晚,针对NP65研究还在不断发展中,其参与的病理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目前已证实NP65在突触形成和维持、突触可塑性调节、神经元发育等神经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NP65可能是调节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重要靶点。本文围绕NP65的结构、分布、功能、参与各类生理病理进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提出未来NP65的研究方向,以期增进对NP65功能的理解,更全面地揭示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发展与其相关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2016年Fang等 [1]通过回顾性检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的GFAP免疫球蛋白G(GFAP immunoglobulin G,GFAP-IgG),重新发现并定义了一种GFAP-IgG可以作为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新的复发性自身免疫性脑膜脑脊髓炎,该病主要以脑、脑膜、脊髓以及视神经受累为临床表现,被命名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为提高儿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笔者现对1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分析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克雅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克雅病是一类由具有传染性的致病朊蛋白所致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难以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目前,研究者们在克雅病的影像学、脑电图、脑脊液特殊蛋白检测等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临床实践,而近年来的致病朊蛋白检测新方法的发展更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巨大帮助,具有着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笔者现围绕近年来克雅病的流行病学及分型、病因及病理机制,尤其是其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同道进一步提高对克雅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干出血患者立体定向个体化手术后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干出血患者立体定向个体化术后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立体定向个体化术后脑干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42)与对照组( n=42),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FMA)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脑血流情况[平均血流量(MBF)、平均流速(MFV)、周围血管阻力(PVR)]及神经因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观察两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 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I评分、MBF、MFV及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高(均 P<0.05),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均 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PVR、NSE及S100β水平较治疗前低(均 P<0.05),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均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3/42)]低于对照组[23.81%(10/42), P<0.05]。 结论:在脑干出血患者立体定向个体化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运动、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认知功能及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13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麻醉过程中使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54例(低剂量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38例(高剂量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43例(对照组)。术前(T 1)、手术开始后1 h(T 2)、手术结束(T 3)和术后72 h(T 4)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损伤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术前和术后3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结果:三组T 1、T 2和T 4 D-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组T 3 D-乳酸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7.87 ± 1.59)mg/L比(8.99 ± 1.82)和(9.32 ± 1.74)mg/L],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T 1和T 2 DA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组T 3和T 4 DAO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2.77 ± 0.23)kU/L比(3.58 ± 0.25)和(4.30 ± 0.26)kU/L、(2.08 ± 0.25)kU/L比(2.40 ± 0.20)和(2.71 ± 0.23)kU/L],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术前MMSE评分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组术后3 d 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22.76 ± 0.54)分比(21.41 ± 0.47)和(20.21 ± 0.43)分、(24.90 ± 0.51)分比(24.01 ± 0.48)和(23.12 ± 0.49)分],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T 1、T 2和T 4 S100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组T 3 S100β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4.09 ± 2.01)μg/L比(5.48 ± 1.10)和(6.10 ± 1.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T 1和T 4 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组T 2和T 3 NSE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17.20 ± 4.13)μg/L比(20.29 ± 3.77)和(22.35 ± 3.80)μg/L、(19.40 ± 3.92)μg/L比(23.46 ± 5.26)和(25.18 ± 5.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时给予0.5 μg/(kg·h)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