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 2021年吉林省克山病年报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掌握吉林省克山病病区范围及病情转归变化,为调整克山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 - 2021年吉林省38个克山病病区县(市、区)上报的克山病年报数据,对克山病病区范围、人口数、现症患者一般情况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克山病病区范围总体无变化,病区县、乡、村常住人口数较2017年分别减少了11.77%、26.77%、35.55%;克山病现症患者共1 092例,其中潜在型克山病926例、慢型克山病166例,男女性别比为0.38∶1.00(303∶789),≥60岁者占79.76%(871/1 092),且有部分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病。2021年克山病患者较2017年减少1 020例,死亡、迁出(入)、失访、重新诊断分别占转归总数的34.29%(500/1 458)、27.85%(406/1 458)、25.51%(372/1 458)、12.35%(180/1 458);60岁以下中青年死亡患者共57例;5年间新发现克山病患者24例,包括潜在型克山病4例、慢型克山病20例,且有6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在确诊2年内死亡。结论:吉林省克山病病区范围总体无变化,常住人口数明显减少,现症患者老龄化,部分患者存在慢性病共病,死亡、迁出(入)、失访是现症患者转归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青年住院慢性肾脏病患者共病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中青年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共病模式及特征,为慢性病的共病一、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的947例中青年CK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15种慢性疾病共病资料,对中青年CKD患者共病数量、模式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青年发生CKD共病的前6名分别为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慢性颈/腰椎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肥胖、代谢综合征,其中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慢性颈/腰椎病共病比例均超过50%。共病数量为(2.94±1.03)种,2种占44.88%(425/947)、3种占35.69%(338/947)、4种占11.72%(111/947),4种以上占7.71%(73/947)。中青年CKD中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慢性颈/腰椎病共病患者年龄多为35~50岁,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肥胖、代谢综合征共病患者年龄多为50~65岁,不同年龄段共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共患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女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共患高尿酸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吸烟患者共患慢性胃肠疾病、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不吸烟患者,经常饮酒患者共患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比例高于偶尔或从不饮酒患者,经常锻炼患者共患血脂异常、慢性颈/腰椎病、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低于偶尔或从不锻炼患者,久坐患者共患血脂异常、慢性颈/腰椎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非久坐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青年CKD患者共病数量以2种或3种共病多见,共病模式以代谢性疾病、慢性颈/腰椎病和慢性胃肠疾病共病为主,个体化早期教育,使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生活习惯十分必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健康档案建立对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的影响——以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了解中青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其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的影响,为提高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率,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中6 391名30~59岁中青年慢性病患者人口特征、家庭特征、健康与公共服务特征资料,运用Probit模型及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健康档案对中青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的影响.结果 Probit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两病共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的系数分别为0.940、0.905、1.333,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即建立健康档案对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服务有正向作用.纠正模型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受健康管理服务存在年龄、自评健康及健康教育差异.结论 建立健康档案对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服务有正向影响.今后应关注中青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与使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2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重返工作岗位将其分为复工组(n=119)和非复工组(n=147).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R 4.0.2软件构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使用ROC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有其他慢性病、工作性质以体力劳动为主、抑郁、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家庭支持水平低、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得分升高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中等、社会支持水平高、中文版重返工作自我效能问卷(RTW-SE)得分升高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AUC为0.890[95%CI(0.851~0.928)].校准曲线分析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发生率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实际发生率相似(χ2=7.893,P=0.444).结论 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有其他慢性病、工作性质以体力劳动为主、抑郁、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家庭支持水平低、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得分升高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中等、社会支持水平高、中文版RTW-SE得分升高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保护因素.本研究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调查分析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3-9 月在福州市 2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体检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IPQA)、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总体力活动量中位数为 2852(1389,4391)MET-min/w,体力活动类型以家务为主.相关分析表明,锻炼自我效能与休闲时的活动及总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BMI、高血压病程以及是否常出现高血压相关症状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总体力活动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总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其他慢性病患者,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性别、BMI、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是否出现高血压相关症状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总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自我效能与冠心病知识水平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冠心病知识水平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冠心病知识水平评定量表对5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得分为(97.76± 15.45)分,其中仅有57%的患者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效能、冠心病知识水平与健康素养呈正相关(r=0.301,0.309;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β=0.210)、冠心病知识水平(β=0.226)是患者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自我效能和冠心病知识水平影响患者的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和冠心病知识水平越高,健康素养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近年来,针对有关老年人的SAHS出现了不少新的认识,这对该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价值[1-2].首先,老年人的睡眠呼吸障碍在病因及临床表现方面有许多不同于中青年患者的特点,其识别及临床诊疗均具有特殊性.其次,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是否会像中青年患者那样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临床后果?是否均需积极治疗?这些均尚不确定.再次,睡眠呼吸紊乱的发生与衰老这一生命进程密切相关,那么老年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究竟是年轻患者疾病的延续,还是一种独立的、与年龄相关的生命现象呢?现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简要阐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史中青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无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病史中青年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体检者1000例,年龄35~59岁,排除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收集调查对象的查体资料,按每5年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采用《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的"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计算调查对象的ICVD 10年发病预测评分,根据评分评定ICVD 10年绝对风险等级.结果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总胆固醇、收缩压、吸烟史及合并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VD 10年发病风险预测危险度为3.5%(95%CI 3.3% ~3.7%),其中男性为4.4%(95%CI 4.2% ~4.6%),女性为1.8%(95%CI 1.5% ~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ICVD 10年风险逐年升高.结论 随年龄增长,无ICVD病史中青年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逐渐增加,且男性危险度高于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焦虑和自我效能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取、理解、采纳健康信息和服务, 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促进自身健康的过程[1]. 低健康素养的个体缺乏主动获取健康信息的能力,对慢性病健康管理十分不利.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焦虑及自我效能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子健康素养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近年来电子健康素养在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中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电子健康素养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 探讨电子健康素养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Barthel指数(BI)、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评价患者一般情况、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及电子健康素养,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中青年脑卒中患者HPLPⅡ评分;电子健康素养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16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为92.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付费方式、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病变性质及是否首次脑卒中患者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HPLPⅡ评分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BI评分(r=0.498)、eHEALS评分总分(r=0.518)及其应用(r=0.524)、评判(r=0.509)、决策(r=0.497)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BI评分及eHEALS评分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HPLPⅡ评分独立相关(P<0.05).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电子健康素养较差,健康行为水平为中等,且电子健康素养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独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