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严疗法与老年安宁疗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尊严疗法是一种新型的个体化心理治疗,其目的是提升临终患者的尊严感,减轻生命末期患者亲友的精神心理痛苦。尊严疗法在我国老年安宁疗护中的应用与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对尊严疗法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概述,为尊严疗法在老年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人群全因死亡预测模型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9/30
优化老年人的医护照料方案是复杂的,必须考虑个人的预后.有效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评估预后,为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信息,确定获益最大的诊疗方案,并为医患共同决策提供基础,是帮助临床决策的重要工具.国外学者研发了多种老年人死亡预测模型,包括社区、住院以及长期照护机构人群,部分工具已经进行了验证及推广,但是在中国大陆尚缺乏相关研究.该文将对老年人死亡预测模型的内容、准确度和适用性等进行综述,为开发适合我国老年人群的死亡预测模型,制定最优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现代养老护理员培训理论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设置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现代养老护理员培训理论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设置需求,完善培训方案.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505名养老护理员、52名教学管理者、44名教师对养老护理员培训理论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设置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理论课程支持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老年心理学、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老年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护理、老年相关法律法规、膳食与营养、老年健康管理学、养老需求学;技能训练项目支持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冷热护理及记录、压疮护理、康复训练、口腔护理及记录、用药护理及记录、沟通技巧与服务礼仪、基本急救技术、安全保护、饮食照料、排泄照料、清洁卫生、临终护理.3组人员支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理论课程是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老年康复训练、养老需求学、老年相关法律法规4项,技能训练项目是沟通技巧与服务礼仪、基本急救技术2项,中级养老护理员在老年健康管理学、养老需求学理论课程及饮食照料、基本急救技术技能训练项目的需求上明显高于初级人员(P<0.05).结论 养老护理员培训理论课程与技能训练项目的设置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并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实施差异化理论课程与技能训练的设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养结合模式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模式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医养结合模式为主的术后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1、3、6个月的自护能力、简明健康测量表(SF-36)的评估;测量其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得分,以及患者对术后康复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医养结合模式康复1、3、6个月术后自护能力、SF-36评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老年患者的总体幸福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术后康复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9%,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医养结合模式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是现有模式的延伸和升级,更突出的是强调养老服务的特殊性,更注重的是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健康保健,是集医疗康复服务、健康检查咨询、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模式为主的术后康复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骨科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全面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其孤独感,提升老人的幸福指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居家临终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体验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1],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2],而癌症患者照顾者人数随之增加并发展为一个特殊群体.鉴于我国癌症患者主要选择居家度过临终阶段[3],家庭照顾者几乎承担癌症临终患者大部分照料责任与压力[4],其生存状态亟待改善.LAZARUS等[5]认为,压力本身不等于不适应和有害,个体对压力的反应结果取决于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等影响.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可验证并清晰呈现评价、应对与健康结局的关系[6].本研究基于“压力-评价-应对”模型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应对方式、生存质量及幸福感指数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图,具体描述变量间的效应关系,以便了解照顾者在癌症临终阶段的照顾体验,为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癌症临终照顾者照顾感受及维持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发展适合癌症临终患者照顾者需求的关怀模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勇做老年医养结合模式的开拓者 ——为医养结合西湖模式点赞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老年医养结合的重要意义与基本模式医养结合是指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养老、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相关服务.201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办发84号)中强调: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的战略部署,将医养结合提到重要的国家战略地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务社会工作对农村空巢老人的介入空间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结合CLDS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经济支持不足、 缺乏照料、 就医困难、 精神空虚等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将专业知识和包括临终关怀在内的医疗技术融入到具体的服务过程中,从在医院里开展对老人个体服务,扩展到在公共卫生、 社会照顾及医疗机构等方面发挥作用,不仅能帮助农村空巢老人解决社会问题,也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是推进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军队干休所医养结合实践的思考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医养结合尚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养老模式,而是现代养老实践中普遍认同的一种养老保健新潮流新趋势,即从老年多元化生活需求出发,围绕养老与健康的关系所归纳出的养老保健新思路新理念.其主要内涵是使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功能,在保障基本生活、满足基本照料需求基础上,突出健康服务和医疗保健在养老服务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养老实践中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及时、精细的预防保健、医疗诊治、长期照护、康复训练、健康管理、养生保健、临终关怀和心理支持等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通过医养结合,使"医、养、康、护、健"等有机融合、协同一体,形成更加贴近老年生活的全新服务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三级医院指导下的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社区居家安宁疗护以社区为单位,社区服务中心及家庭医生团队为核心,为临终患者提供全方位照料与支持,减轻患者痛苦,满足患者居家临终与离世的意愿.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9年底建立"协和-蒲黄榆联动"的居家安宁疗护模式,至今该模式已经过一定的实践与完善,本文将介绍该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保定市医养结合背景下机构养老现况与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1/1/17
目的 对保定市养老机构进行现况调查,了解机构养老的供需现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保定市医养结合模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13家养老机构中的362位老人,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工具,了解其医疗与养老需求;通过访谈养老机构负责人,了解老年人养老和医疗需求供给状况.结果 保定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调查结果中,老年人对于日常照料需求中的"护理人员协助床椅/床与床转移"的需求最强烈(45.58%),对"护理人员协助进食"需求最弱(8.01%);医疗保健需求中,老人对"护理人员定期测量血压"的需求度最高,为55.52%;在心理需求中,高达95.58%的老人表达了希望儿女来探望,而对此条目的满意度却较低,为74.27%.在养老机构供给状况中,受访的13家养老机构中获得医疗经营许可的只有3家(23.08%);在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上,53.84%的养老机构可提供"常规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38.46%可提供"医疗诊断",而能够提供"康复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机构最少,只占30.76%.结论 保定市养老机构需要加快建立医养机构合作机制、 努力建设优质人才队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